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8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regional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in China(2004-2017):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spatial Durbin model 被引量:1
1
作者 JIN Bo LIU Wen-ning 《Ecological Economy》 2020年第3期186-199,共14页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reen development,the function direc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which includes econom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needs to be observed by demonstration.In t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reen development,the function direc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which includes econom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needs to be observed by demonstration.In this paper,the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of 30 provinces(cities and districts)in China from 2004 to 2017 is measured and its intertemporal changes,regional differences of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super efficiency SBM model,further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study,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regional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nd its impact mechanism are investigated.The influence mechanisms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re clarified and empirically tested by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growth source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the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in China exhibits a U-shaped variation,but there are huge regional differences with the obvious polarization in Eastern and Midwestern regions,and tha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some effect in promoting the regional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but not significant enough,which are heterogeneous according to the time periods and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spatial durbin model Meta-USSBM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technical change:A spatial model with city-level data in China
2
作者 Peng Li Yaofu Ouyang Dan Shi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1年第1期22-33,共12页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echnical change using a spatial model with panel data from 284 prefecture-cities over 2004-2015 in China.We find that the effects of technical change vary across differ...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echnical change using a spatial model with panel data from 284 prefecture-cities over 2004-2015 in China.We find that the effects of technical change vary across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echnical change and different pollution indicators.Furthermore,we also provide robust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spatial effects of technical chang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ross cities.First,indigenous technical change displays three patterns of effects on the four pollutants:a positive effect on wastewater,a negative effect on PM_(2.5)concentrations,and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with SO_(2)and soot emissions.The spatial effect of indigenous technical change promotes cleaner industrial productions(fewer emissions of SO_(2),soot and wastewater)but higher PM_(2.5)concentrations.Second,technology transfer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re associated with less pollution except for wastewater,and their spatial effects are unanimously negative on all pollutants.Finally,absorptive capacity can also promote cleaner industrial production,but its spatial effects can do otherwise.Accordingly,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f technical change into account when implementing specific policies,pin down specific pollutant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pollution-reducing effects of technical change,and improve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domestic fi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ical change spatial durbin model POLLUTION IV/GMM CITY-LEV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3
作者 龚新蜀 唐晓宇 张风丽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并且通过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并且通过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子维度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从区域异质性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绿色金融对绿色消费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
4
作者 徐胜 刘书芳 张钰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92,共18页
在中国积极推动内需消费与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绿色金融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具,对于塑造绿色消费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绿色金融对绿色消费的影响机制。研... 在中国积极推动内需消费与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绿色金融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具,对于塑造绿色消费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绿色金融对绿色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与绿色消费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性,绿色金融的推进不仅促进了本地区绿色消费的增长,也通过区域经济联动效应,推动了邻近地区的绿色消费提升。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层次完成的。此外,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人口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及环境规制严格和金融体系成熟的地区,这种促进作用尤为显著。基于上述发现,建议政府在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的绿色金融政策,充分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潜力,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消费 空间杜宾模型 数字技术 人口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机制检验
5
作者 欧阳峣 谢北辰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7,共18页
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文章采用1995—2019年中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文章采用1995—2019年中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验证了高新区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高新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高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城市人口规模划分下呈现差异化的结果,相较于大城市而言,特大和中小城市高新区的建设更好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从城市区域划分来看则差异相对较小;第三,规模效应、竞争效应和创新效应是高新区空间溢出效应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与路径。研究表明,高新区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平台,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了所在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为我国制定高新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空间溢出效应 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渔业碳边际减排成本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许冬兰 徐昕 《中国渔业经济》 2025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渔业碳减排是渔业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而厘清渔业碳边际成本又是减排的重要一环。鉴于此,文章利用渔业碳影子价格模型估算2003-2019年中国28个省(自治区)的渔业碳边际减排成本,并进一步探究这些成本的演进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从... 渔业碳减排是渔业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而厘清渔业碳边际成本又是减排的重要一环。鉴于此,文章利用渔业碳影子价格模型估算2003-2019年中国28个省(自治区)的渔业碳边际减排成本,并进一步探究这些成本的演进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从总体看,渔业碳边际减排成本呈波动上升态势,地区间边际减排成本存在显著差异,沿海远高于内陆;从动态演进看,核密度曲线呈下降且右移趋势,碳减排成本向高值区演化,高减排成本地区不断增加;从影响因素看,产业结构、能源强度、渔业发展水平、渔业规模、专业化程度对碳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显著为负,而要素禀赋和科技推广的影响则显著为正。据此,各省(自治区)要明确地区优势和特色,制定差异化减排政策以降低渔业碳边际减排成本,同时从技术支持和产业结构等多个层面发力,促进我国渔业全局性减排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际成本 渔业碳减排 方向距离函数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湖南122个区县的面板数据
7
作者 袁怀宇 贺玉磊 《商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为湖南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本文选用湖南省2016—2022年区县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和数字普惠金融均具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经济增长具有正向...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为湖南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本文选用湖南省2016—2022年区县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和数字普惠金融均具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2)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且呈倒“U”形的非线性关系;(3)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4)在考虑区域异质性的情况下,长株潭与湘西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有更大的影响。长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个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5)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的情况下,上述结论依旧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经济增长 空间杜宾模型 城乡收入差距 GS2S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市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京津冀”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金梅 王湘博 +1 位作者 何宗琴 李雪梅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5-66,87,共13页
以“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市2007-2021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数字技术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数字技术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数字技术与... 以“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市2007-2021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数字技术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数字技术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数字技术与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时空关联性,其中北京对周边城市旅游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且旅游业在地理空间上呈现集聚现象;数字技术对本地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呈“倒U型”影响,对邻近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呈“U型”影响。这些发现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为数字技术如何有效赋能旅游业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京津冀”地区 旅游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视域下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昕昱 郭光庭 杨韶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2,共10页
利用2006-2021年黄河流域78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EBM模型与窗口DEA方法,对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黄河流域城市金融发展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城市金融发展与绿色发展... 利用2006-2021年黄河流域78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EBM模型与窗口DEA方法,对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黄河流域城市金融发展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城市金融发展与绿色发展效率呈显著的空间正向相关关系,方向特征表现为偏西北-偏东南;(2)总体来看,金融发展的3个子系统中,金融规模显著促进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金融效率和金融可得性反之;(3)从空间溢出角度来看,当前黄河流域城市金融规模不利于本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但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高;金融效率对本地区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邻近地区影响不明显;金融可得性显著促进了本地绿色发展效率,却抑制了邻近地区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黄河流域 绿色发展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Durbin模型的区域知识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满凤 唐厚兴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8-33,共6页
考虑到专利并不完全包含创新知识,将创新知识分为可测度知识和不可测度知识,基于生产函数构建了空间Durbin计量模型,并将知识溢出效应按照空间邻接矩阵的阶数进行分解,研究了空间知识溢出效应随着空间距离增大而变化的特点。通过对我国... 考虑到专利并不完全包含创新知识,将创新知识分为可测度知识和不可测度知识,基于生产函数构建了空间Durbin计量模型,并将知识溢出效应按照空间邻接矩阵的阶数进行分解,研究了空间知识溢出效应随着空间距离增大而变化的特点。通过对我国省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首先,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存在,知识溢出超越了行政区域的地理边界,溢出到邻近区域且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其次,在三阶空间邻接矩阵下,知识溢出效应最为显著;再次,知识溢出具有空间局限性,但知识溢出效应并不完全随着空间邻接矩阵阶数的增大而严格递减,而是先增大后减小,知识溢出效应存在一个最优溢出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知识溢出 溢出效应测度 空间durbin模型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规模如何影响产业升级:促进还是抑制?——基于空间面板Durbin模型(SDM)的研究: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 被引量:78
11
作者 朱玉杰 倪骁然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0-192,共13页
本文运用中国2000-2011年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了以金融相关比、金融规模存量、金融集聚、金融效率衡量的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来看,金融相关比的增长显著促进了产业升级,而金融规模存量增长与二、... 本文运用中国2000-2011年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了以金融相关比、金融规模存量、金融集聚、金融效率衡量的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来看,金融相关比的增长显著促进了产业升级,而金融规模存量增长与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呈倒U型关系,此外各地区的金融集聚和金融效率水平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规模 产业结构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面板durbi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和创新型城市双试点协同赋能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来自中国282个城市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12
作者 张杰 李效顺 +3 位作者 陈姜全 周子羽 耿艺伟 张轲 《产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8,共14页
低碳城市和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精准评估二者对碳排放效率的协同效应,对于推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1年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 低碳城市和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精准评估二者对碳排放效率的协同效应,对于推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1年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双重差分和空间杜宾等模型实证检验了双试点政策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效果及其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双试点政策的协同赋能可以显著促进碳排放效率提升,主要通过绿色转型、技术集聚和信号效应发挥作用,且该效果对于先成为创新型试点再成为低碳试点的城市更优。异质性分析发现,双试点政策推动碳排放效率提升的协同效应在高行政等级和位于胡焕庸线及其东南侧的城市中更为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双试点政策还能通过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提升。研究结论能够为灵活运用政策组合工具以实现碳减排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创新型城市 双试点 碳排放效率 双重差分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原文传递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13
作者 刘艺 李谷成 李练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5,共14页
农业低碳发展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3−2020年中国部分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和农业碳汇测算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农业低碳发展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3−2020年中国部分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和农业碳汇测算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2003−2020年中国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3%,其中前沿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2.27%;(2)在空间邻接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下,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而言,直接影响体现在东部、东北部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空间溢出效应则表现在西部地区以及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基于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区域间、省份间合作与信息共享,同时结合地域特征和农业发展实际制定差异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碳排放 农业碳汇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Durbin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晓明 刘小勇 董建功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3,共6页
利用中国198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纳入空间因素之后,城市化... 利用中国198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纳入空间因素之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更为显著,且间接效应明显高于直接效应。这一结果表明,相邻地区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会显著提高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对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因此,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利用城市化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引导城市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durbi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减排固碳对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空间效应
15
作者 石建文 杨秀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运用IPCC方法测算2000-2020年黄河流域农牧业减排固碳水平,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应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农业减排固碳对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农业减排固碳水平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保持平稳... 运用IPCC方法测算2000-2020年黄河流域农牧业减排固碳水平,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应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农业减排固碳对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农业减排固碳水平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保持平稳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区域整体减排固碳能力较好;(2)2000-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各地级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较大;(3)整体而言,减排固碳和经济增长水平对正面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源于区域间的经济关联,农业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正面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源于区域间的地理位置,环境规制、人口规模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主要受到地区间的经济关联,城镇化水平负向抑制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源于区域间的地理位置;(4)分地区而言,减排固碳对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及程度均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排固碳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分解研究——基于空间Durbin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武晓明 罗剑朝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5,共6页
笔者在分析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Durbin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其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笔者在分析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Durbin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其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远小于其直接影响;农业资本投入和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农业劳动、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农业劳动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间接影响,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间接影响。最后,笔者提出加快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和农产品流通机制、促进金融资源在各区域间有效流动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开放 农业经济增长 影响分解 空间durbin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我国PM_(2.5)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7
作者 谢珍 陈志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3,共8页
基于2000-2020年我国PM_(2.5)面板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分析了我国PM_(2.5)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PM_(2.5)污染在年际上呈倒U型演化特征,在季度和月度上呈正U型演化特征,在... 基于2000-2020年我国PM_(2.5)面板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分析了我国PM_(2.5)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PM_(2.5)污染在年际上呈倒U型演化特征,在季度和月度上呈正U型演化特征,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和空间依赖性;此外,人均GDP、第二产业占比、人口规模和平均温度对我国PM_(2.5)污染显著影响,自然条件影响因素对PM_(2.5)质量浓度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质量浓度 影响因素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聚集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中国生态福利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18
作者 宋小语 赵林 +2 位作者 张春霆 孙向红 刘清春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5,共8页
在厘清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和Super-EBM模型对2011—2023年中国省域数字经济水平和生态福利绩效进行定量测度,刻画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运用基准回归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中国生态福利绩效的... 在厘清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和Super-EBM模型对2011—2023年中国省域数字经济水平和生态福利绩效进行定量测度,刻画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运用基准回归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中国生态福利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数字经济水平空间分布非均衡性突出,形成京津、江浙沪和珠三角三极格局;生态福利绩效在省际间极差化特征明显,并存在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性。(2)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国省域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成为提高生态资源转化效率和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动力。(3)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本省数字经济发展对邻近省份生态福利绩效改善具有促进作用;数字经济的影响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特征,其对东部地区生态福利绩效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强。应立足区域发展差异,充分激发数字经济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福祉改善方面的赋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态福利绩效 民生福祉 空间溢出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和门槛效应模型的双重审视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红雨 钟青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8,共8页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动能。论文采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的发...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动能。论文采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地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本地区的农村数字经济会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会增强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3)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非线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经济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面板回归的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
20
作者 王淑婧 王春伟 +1 位作者 沈思连 闫文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3-70,共8页
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为实现共同富裕建言献策。结果表明:从局域空间关联性上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而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为中西部地区低于东部地区的... 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为实现共同富裕建言献策。结果表明:从局域空间关联性上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而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为中西部地区低于东部地区的现状;从空间依赖和异质性上看,各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在空间上呈现出高—高和低—低的聚集类型;从空间杜宾模型拟合结果上看,数字经济的不同指标对城乡收入差距起到不同的作用,各指标间需要协调发展,才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熵值法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