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ismic isolation analysis of FPS bearings in spatial lattice shell structures 被引量:14
1
作者 Yong-Chul Kim Xue Suduo +2 位作者 Zhuang Peng Zhao Wei Li Chenghao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0年第1期93-102,共10页
A theoretical model of a friction pendulum system (FPS) is introduced to examine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seismic isolation of spatial lattice shell structures. An equation of motion of the lattice shell with FPS bea... A theoretical model of a friction pendulum system (FPS) is introduced to examine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seismic isolation of spatial lattice shell structures. An equation of motion of the lattice shell with FPS bearings is developed. Then, seismic isolation studies are performed for both double-layer and single-layer lattice shell structures under different seismic input and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FPS. The influence of frictional coefficients and radius of the FPS on seismic performance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study, some suggestions for seismic isolation design of lattice shells with FPS bearings are given and conclusions are made which could be helpful in the application of F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isolation friction pendulum system spatial structure lattice shell paramete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ngth failure of spatial reticulated structures under multi-support excitation 被引量:5
2
作者 Ye Jihong Zhang Zhiqiang Chu Y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1年第1期21-36,共16页
Under strong earthquakes, long-span spatial latticed structures may collapse due to dynamic instability or strength failure. The elasto-plastic dynamic behaviors of three spatial latticed structures, including two dou... Under strong earthquakes, long-span spatial latticed structures may collapse due to dynamic instability or strength failure. The elasto-plastic dynamic behaviors of three spatial latticed structures, including two double-layer cylindrical shells and one spherical shell constructed fo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were quantitatively examined under multi-support excitation (MSE) and uniform support excitation (USE). In the numerical analyses, several important parameters were investigated such as the peak acceleration and displacement responses at key joints, 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plastic members, an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hell at the moment of collapse. Analysis results reveal the features and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the spatial latticed structures under MSE and USE. In both scenarios, the double-layer reticulated shell collapses in the "overflow" mode, and the collapse is governed by the number of invalid plastic members rather than the total number of plastic members, beginning with damage to some of the local regions near the supports. By comparing the numbers and distributions of the plastic members under MSE to those under USE,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plastic members spread more sufficiently and the internal forces are more uniform under MSE, especially in cases of lower apparent velocities in soils. Due to the effects of pseudo-static displacement, the stresses in the members near the supports under MSE are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support excitation (MSE) uniform support excitation (USE) ELASTOPLASTIC spatial latticed structure strength fail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WIND-INDUCED RESPONSES ANALYSIS METHOD OF SPATIAL STRUCTURES IN FREQUENCY DOMAIN WITH MODE COMPENSATION
3
作者 HE Yan-li(何艳丽) +1 位作者 DONG Shi-lin(董石麟)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02年第1期89-94,共6页
Large span spatial lattice structures have many natural frequencies in a narrow frequency range, the conventional frequency domain method is difficult to contain all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modes. Through numerical e... Large span spatial lattice structures have many natural frequencies in a narrow frequency range, the conventional frequency domain method is difficult to contain all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modes. Through numerical examples, it is found that some high order modes are likely to be overlooked because of their higher positions of modal order, in spite of their significance to wind response. According to the contributions of modes to strain energy of system, the paper presented an efficient method to compensate the errors owing to missing out some significant high order mod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through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wind responses of a spherical d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latticE structure FREQUENCY DOMAIN MODE COMPENS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Induced Effect of a Spatial Latticed Dome Structure Using Stabiliz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4
作者 鲁佳宝 汪汛 +2 位作者 周岱 李芳菲 王子通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16年第1期7-17,共11页
A stabilized finite element algorithm potential for wind-structure interaction(WSI) proble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treamline upwind Petrov-Galerkin(SUPG) scheme of the large eddy simulation(LES) of dynamic sub-g... A stabilized finite element algorithm potential for wind-structure interaction(WSI) proble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treamline upwind Petrov-Galerkin(SUPG) scheme of the large eddy simulation(LES) of dynamic sub-grid scale(DSGS) is develope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ALE) description to solve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High stabilization is achieved by a three-step technique in the temporal discret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partitioned procedure is employed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coupled WSI problem. Newmark integral method is introduced for the computation of structure domain, while spring analogy method is used for the grid update of the mesh domain. The developed computational codes are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wind-induced effect of a spatial latticed structure.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wind flow features, the wind pressures and the wind-induced effect of spatial structures are given. Comparisons are made between the effects of rigid structure in view of the W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simulation large eddy simulation(LES) stabiliz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nd-structure interaction(WSI) spatial latticed dome structure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的快速超分辨晶格结构光照明显微研究
5
作者 杨浩智 聂梦娇 +4 位作者 马光鹏 曹慧群 林丹樱 屈军乐 于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7-306,共10页
超分辨结构光照明显微成像技术(super-resolution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SR-SIM)具有时间分辨率高、光漂白和光毒性低和对荧光探针的要求少等优点,适用于活细胞的长时程超分辨成像.采用二维晶格结构光作为照明光,可以实... 超分辨结构光照明显微成像技术(super-resolution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SR-SIM)具有时间分辨率高、光漂白和光毒性低和对荧光探针的要求少等优点,适用于活细胞的长时程超分辨成像.采用二维晶格结构光作为照明光,可以实现更快的成像速度和更低的光毒性,但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微镜器件的快速超分辨晶格结构光照明显微成像方法(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based lattice SIM,DMD-Lattice-SIM),通过同步分时触发DMD和sCMOS相机的方式实现二维正交晶格结构光的产生,且只需要采集5幅相移原始图像即可重构出超分辨图像,相比于传统SR-SIM需要9幅相移原始图像的方法,图像采集时间减少了约44.4%.同时,在基于空域和频域联合的SIM重构算法(joint space and frequency reconstruction method-SIM,JSFR-SIM)的基础上,本文还发展了用于Lattice-SIM的JSFR超分辨图像重构方法(Lattice-JSFR-SIM),先在频域对原始图像进行预滤波处理;然后,在空域对滤波后的图像进行超分辨重构处理.与传统频域图像重构处理对比,该方法在512×512像素数的成像视场下重构时间减少了约55.6%,对于实现活细胞实时超分辨成像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光照明显微术 超分辨成像 晶格结构光照明 空域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网格结构频域风振响应分析模态补偿法 被引量:49
6
作者 何艳丽 董石麟 龚景海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大跨空间网格结构是频率密集性结构,按照模态分析法,尽管考虑多阶振型的影响有时也难以包含所有的主要贡献模态。从数值分析中可以发现,大跨空间网格结构风振分析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高阶振型,它对风振响应的贡献比较大,但由于其频率高往... 大跨空间网格结构是频率密集性结构,按照模态分析法,尽管考虑多阶振型的影响有时也难以包含所有的主要贡献模态。从数值分析中可以发现,大跨空间网格结构风振分析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高阶振型,它对风振响应的贡献比较大,但由于其频率高往往很容易被忽略。本文根据模态对系统应变能的贡献,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选取主要贡献模态的方法,为了克服包含所有主要贡献模态的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补偿由于高阶模态遗漏而产生的误差,并通过一个网壳的算例对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格结构 风振响应 频域 模态补偿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效应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李忠献 林伟 丁阳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建立了一系列的标准正方形平板网格模型,分别采用时程分析法和随机振动虚拟激励法分析了不同跨度的网格模型在不同视波速的行波激励下的地震响应,并与一致激励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对网格结构杆件应力的影响随行... 建立了一系列的标准正方形平板网格模型,分别采用时程分析法和随机振动虚拟激励法分析了不同跨度的网格模型在不同视波速的行波激励下的地震响应,并与一致激励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对网格结构杆件应力的影响随行波视波速的减小而增大,且对不同位置杆件的应力值的影响有所不同;当行波视波速小于500m/s时,行波效应对跨度大于60 m的网格结构控制杆件内力的影响程度大于lO%;当行波视波速一定时,行波效应对杆件控制内力的影响随网格结构跨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地震激励下的行波效应差别很大.可见,行波效应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显著;在空间网格结构抗震设计中,当结构跨度大于60 m、行波视波速小于500 m/s时,必须考虑行波效应对网格结构控制杆件内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空间结构 平板网格 行波效应 时程分析法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空间网格结构风振系数探讨 被引量:30
8
作者 何艳丽 董石麟 龚景海 《空间结构》 CSCD 2001年第2期3-10,共8页
频域法是大跨空间网格结构风振响应实用计算的首选方法 ,而大跨空间网格结构是频率密集性结构 ,现在常规的模态分析法已不适合对大跨空间网格结构进行风振响应分析。我国现在仍是采用高耸或高层结构的荷载规范 ,只取结构的第一阶频率计... 频域法是大跨空间网格结构风振响应实用计算的首选方法 ,而大跨空间网格结构是频率密集性结构 ,现在常规的模态分析法已不适合对大跨空间网格结构进行风振响应分析。我国现在仍是采用高耸或高层结构的荷载规范 ,只取结构的第一阶频率计算风振系数 ,按此方法进行大跨空间网格结构的风振分析是很不合理的。本文根据模态对系统应变能的贡献 ,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计算大跨空间网格结构的风振系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格结构 风振系数 频域 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地震激励下空间结构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忠献 林伟 丁阳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2-518,共7页
基于LQR算法提出了大跨平板网架结构的空间最优控制力的计算方法,并应用磁流变(MR)阻尼器对大跨平板网架结构的多维地震反应进行振动控制.分别采用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策略,数值仿真了一空间网架结构在三维天津波和El-Centro波激励下... 基于LQR算法提出了大跨平板网架结构的空间最优控制力的计算方法,并应用磁流变(MR)阻尼器对大跨平板网架结构的多维地震反应进行振动控制.分别采用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策略,数值仿真了一空间网架结构在三维天津波和El-Centro波激励下的受控地震反应,并对各种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MR阻尼器能使大跨平板网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得到有效控制,同一种控制策略对不同地震激励的控制效果不同;采用半主动控制策略时,结构水平位移和加速度幅值的控制效果可达66.40/0和47.50/0,其均方根值的控制效果可达80.40/0和72.90/0;采用被动控制策略时,结构水平位移幅值及其均方值的控制效果也可达到23.70/0和33.80/0.因此所提出的确定空间最优控制力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平板网架 半主动控制 磁流变阻尼器 最优控制 LQR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在地震行波作用下的响应 被引量:26
10
作者 丁阳 王波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76,共6页
本文对地震行波三向正交分量分别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下的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地震响应(包括结构控制点的位移、杆件内力、柱底弯矩等 )进行了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 :与一致地震振动相比 ,地震动的行波效应可使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控制... 本文对地震行波三向正交分量分别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下的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地震响应(包括结构控制点的位移、杆件内力、柱底弯矩等 )进行了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 :与一致地震振动相比 ,地震动的行波效应可使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控制点位移增大 2 1%、柱脚弯矩增大 79%、杆件内力增大 10 0 %,因此 ,在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抗震分析中必须进行详细的抗震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 行波效应 地震响应 杆件内力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螺栓球节点半刚性的网格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才玮 张毅刚 吴金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39,43,共6页
为获取用于螺栓球节点网格结构健康监测准确有限元模型,用具有刚度可调节点单元描述节点半刚性;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利用有限测点的模态信息构造频率与振型的组合参数CPFM作为网络的输入参数,提出对螺栓球节点单元刚度折减系数进行分步修... 为获取用于螺栓球节点网格结构健康监测准确有限元模型,用具有刚度可调节点单元描述节点半刚性;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利用有限测点的模态信息构造频率与振型的组合参数CPFM作为网络的输入参数,提出对螺栓球节点单元刚度折减系数进行分步修正新方法。以单层柱面网壳振动台试验模型为例,在螺栓球节点精细化模型基础上,基于实测模态数据对其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反映该网壳结构的真实动力特性,采用分步修正算法能精简神经网络结构,可有效用于螺栓球节点网格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球节点 空间网格结构 半刚性 模态试验 神经网络 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网格结构抗震分析中的阈值法理论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磊 罗永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6-641,共6页
为建立空间网格结构振型遴选准则,总结了空间网格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基本模型比较给出构件承剪型结构和构件轴力型结构的新概念,并指出质量参与系数法为仅适于构件承剪型结构截取振型的计算方法.针对空间网格结构... 为建立空间网格结构振型遴选准则,总结了空间网格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基本模型比较给出构件承剪型结构和构件轴力型结构的新概念,并指出质量参与系数法为仅适于构件承剪型结构截取振型的计算方法.针对空间网格结构的特点,从振型能量参与的角度,引入动力功参与系数和静力功参与系数的概念,并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得到了空间网格结构模态遴选的理论依据,提出一种基于振型能量遴选振型的新方法(阈值法).通过多高层和单层球面网壳算例分析,验证了质量参与系数法是阈值法的退化形式,同时证明,采用阈值法时,仅选取少数主要振型,就可求得网格结构满足设计精度要求的地震反应数值解.通过与时程法的对比,进一步说明了阈值法较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格结构 构件承剪型结构 构件轴力型结构 主振型 阈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多维多点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忠献 林伟 丁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63,共8页
本文建立了三维正交地震动多点激励下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依据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了平稳随机地震动功率谱密度的模型参数。数值仿真分析了一柱距80m的正方形平板网架分别在一维地震动或三维地震动... 本文建立了三维正交地震动多点激励下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依据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了平稳随机地震动功率谱密度的模型参数。数值仿真分析了一柱距80m的正方形平板网架分别在一维地震动或三维地震动的一致激励、行波激励和考虑部分相干效应的随机激励下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考虑地震动的空间效应会很大程度地改变结构杆件的内力,其中控制杆件的内力增幅达到30%;地震动的行波效应对结构杆件内力的影响比随机地震动的部分相干效应的影响更大;三维地震作用比一维地震作用下结构杆件的内力大。由此得出结论,对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必须进行多维多点地震激励下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空间结构 网格结构 地震反应 随机分析 三维地震动 多点激励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53
14
作者 沈世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14,共10页
大跨空间结构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结构类型.大跨度建筑及作为其核心的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状况是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就空间网格结构和张力结构两大类介绍了国内外(但主要是国内)空间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对这一... 大跨空间结构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结构类型.大跨度建筑及作为其核心的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状况是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就空间网格结构和张力结构两大类介绍了国内外(但主要是国内)空间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对这一领域几个重要理论问题,包括空间结构的形态分析理论、大跨柔性屋盖的动力风效应、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网壳结构 网格结构 大跨度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网格结构风振计算频域法的参数讨论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邓华 李本悦 《空间结构》 CSCD 2004年第4期36-43,共8页
采用频域法进行空间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时,计算参数的合理确定依然存在不同的看法.文中结合对频域法计算过程的阐述,重点指出了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主要参数,包括参与组合振型的数量、振型耦合项的取舍、竖向脉动风效应、相关函数的选择... 采用频域法进行空间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时,计算参数的合理确定依然存在不同的看法.文中结合对频域法计算过程的阐述,重点指出了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主要参数,包括参与组合振型的数量、振型耦合项的取舍、竖向脉动风效应、相关函数的选择和结构尼比等.文中系统回顾了这些参数确定的不同做法,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通过两个典型的空间网格结构(一球面网壳和一柱面网壳)算例分析,从数值的角度来说明这些参数不同取值对结构风振响应计算结果造成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格结构 风振响应 球面网壳 柱面网壳 竖向 结构风振 振型 响应计算 计算参数 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网格结构损伤探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伟 高维成 沈世钊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3,63,共8页
空间网格结构损伤探测技术是目前结构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根据国内外的最新文献信息,讨论了损伤探测技术在空间网格结构中的应用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对现有文献中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和评述.重点介绍了目前比较适用的柔度法和模型修正... 空间网格结构损伤探测技术是目前结构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根据国内外的最新文献信息,讨论了损伤探测技术在空间网格结构中的应用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对现有文献中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和评述.重点介绍了目前比较适用的柔度法和模型修正方法,对该领域中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及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格结构 损伤探测 柔度法 模型修正 工程 领域 文献 技术 国内外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板网壳的结构形式及自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晓峰 董石麟 +1 位作者 周家伟 杨晔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8-29,9,共3页
系统详尽地介绍了折板网壳的基本造型、结构形式和支承方式 ,并对设计、施工中需注意的要点做了说明。针对四边形正交正放四角锥折板网壳进行了自振特性计算 ,并进行了参数分析 ,研究了当结构厚度、屋面坡度以及支承方式等发生变化后对... 系统详尽地介绍了折板网壳的基本造型、结构形式和支承方式 ,并对设计、施工中需注意的要点做了说明。针对四边形正交正放四角锥折板网壳进行了自振特性计算 ,并进行了参数分析 ,研究了当结构厚度、屋面坡度以及支承方式等发生变化后对这种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板网壳 空间结构 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网壳结构风振抑制的动态矩阵预测控制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真 周岱 王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81-984,989,共5页
将传统预测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空间网壳结构风致振动控制,采用动态矩阵预测控制理论来定义衰减函数参考轨迹,以适应空间网壳结构的风振控制特点,建立了空间网壳结构风振预测控制系统模型,采用多种结构响应反馈机制,选用典型网壳... 将传统预测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空间网壳结构风致振动控制,采用动态矩阵预测控制理论来定义衰减函数参考轨迹,以适应空间网壳结构的风振控制特点,建立了空间网壳结构风振预测控制系统模型,采用多种结构响应反馈机制,选用典型网壳模型进行风荷载作用下的预测控制计算和控制效果分析.通过改变空间结构模型参数,探讨了空间网壳结构风振的动态矩阵预测控制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壳 风振 动态矩阵控制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锋 李丽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6-29,共4页
利用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空间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基于Green-Lagrange应变和第二类Piola-Kirchhoff应力,推导了适合于空间网壳结构分析的三维杆件系统几何非线性刚度矩阵,在求解非线性方程时分别采用了增量法、NR迭代法、增量迭... 利用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空间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基于Green-Lagrange应变和第二类Piola-Kirchhoff应力,推导了适合于空间网壳结构分析的三维杆件系统几何非线性刚度矩阵,在求解非线性方程时分别采用了增量法、NR迭代法、增量迭代组合法及弧长法,比较了各种方法在求解该类问题时的效率,得到了空间网壳结构的全过程p-△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壳结构 几何非线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跨度对非一致输入下大跨空间网格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梁嘉庆 叶继红 《空间结构》 CSCD 2004年第3期13-18,共6页
以非一致输入法对不同跨度的大跨空间网格结构进行竖向和水平地震计算,综合分析不同跨度下杆件内力、危险杆件的数量以及不同非一致输入方法引起的结构响应差异,最终分别推断出在竖向与水平地震作用下可以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结构最小跨度.
关键词 空间网格结构 竖向 结构跨度 水平地震作用 杆件内力 地震响应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