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拟合桩顶速度响应的方法估计桩身形状 被引量:10
1
作者 于德介 谭勇 周先雁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4年第4期306-312,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桩桩身形状识别方法。该方法将桩身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然后基于杆的一维波动方程,通过拟合桩顶瞬态激励速度响应信号识别出桩身参数及桩周土性参数。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方法能定量确定桩身缺陷的位置,延伸范围以及严...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桩桩身形状识别方法。该方法将桩身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然后基于杆的一维波动方程,通过拟合桩顶瞬态激励速度响应信号识别出桩身参数及桩周土性参数。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方法能定量确定桩身缺陷的位置,延伸范围以及严重程度,是一种有效的基桩质量无损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波 参数识别 桩动力试验 速度响应 信号识别 速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桩顶脉冲响应信号估计基桩桩身形状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德介 周先雁 谭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20,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实测桩顶脉冲响应信号估计基桩桩身形状的方法,该方法能定量确定桩身缺陷的位置、延伸范围以及严重程度。文中给出了两根模型桩桩身形状估计的应用实测。
关键词 应力波 桩基 桩身 形状 脉冲响应信号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桩桩身形状识别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德介 谭勇 周先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33-38,共6页
提出了一种用实测桩顶瞬态激励响应信号来识别桩身形状的方法.该方法能定量确定桩身缺陷的位置、延伸范围以及严重程度,从而为基桩桩身质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手段.文中给出了几个应用实例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应力波 动力试验 桩基 桩身形状 缺陷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测桩顶响应识别桩身形状的方法
4
作者 于德介 谭勇 周先雁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1994年第2期45-50,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实测桩顶瞬态激励响应信号识别桩身形状的方法。该方法将桩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然后基于一维波动方程,从桩顶脉冲响应识别出单元界面反射系数,进而识别出桩身形状。数值模拟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准确可靠,是一种有效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实测桩顶瞬态激励响应信号识别桩身形状的方法。该方法将桩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然后基于一维波动方程,从桩顶脉冲响应识别出单元界面反射系数,进而识别出桩身形状。数值模拟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准确可靠,是一种有效的基桩桩身质量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波 参数识别 动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相互作用体系动态参数识别与三维面波特征研究
5
作者 王宏伟 陈啸 刘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8年第4期606-609,共4页
目的对动力机器-基础-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现场动力测试和试验模态分析试验,探讨振害成因,提出加固处理措施.方法通过现场考察和对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对体系进行了动态参数识别和三维面波时频联合分析.结果获得了机组振动特性... 目的对动力机器-基础-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现场动力测试和试验模态分析试验,探讨振害成因,提出加固处理措施.方法通过现场考察和对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对体系进行了动态参数识别和三维面波时频联合分析.结果获得了机组振动特性、振害成因以及三维面波传播与衰减规律.机组振害主要是由于机器三阶扰频和主机一阶固有频率接近引起,长期的不良振动又使机器磨损严重;面波各分量在基础半径2~3倍距离衰减快,以外衰减不明显,且高频分量衰减快.结论对相互作用体系提出了压力灌浆地基加固处理和隔振沟设置的推荐距离.该方法可为动力机器-基础-地基体系的动态参数识别以及机组故障诊断和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动力测试 试验模态分析 三维面波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