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mproved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for rock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under stress-based calculation mode for slip surface
1
作者 DENG Dong-ping ZHANG Dian +1 位作者 PENG Yi-hang CHEN Hao-y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1期262-287,共26页
This study proposes an alternative calculation mode for stresses on the slip surface(SS).The calculation of the normal stress(NS)on the SS involves examining its composition and expanding its unknown using the Taylor ... This study proposes an alternative calculation mode for stresses on the slip surface(SS).The calculation of the normal stress(NS)on the SS involves examining its composition and expanding its unknown using the Taylor series.This expansion enables the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f a function describing the NS on the SS.Additionally,by directly incorporating the nonlinear Generalized Hoke-Brown(GHB)strength criterion and utilizing the slope factor of safety(FOS)definition,a function of the shear stress on the SS is derived.This function considers the mutual feedback mechanism between the NS and strength parameters of the SS.The stress constraints conditions are then introduced at both ends of the SS based on the spatial stress relation of one point.Determining the slope FOS and stress solution for the SS involves considering the mechanical equilibrium conditions and the stress constraint conditions satisfied by the sliding body.The proposed approach successfully simulates the tension-shear stress zone near the slope top and provides an intuitive descrip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effect of compression-shear stress of the SS near the slope toe.Furthermore,compared to other methods,the present method demonstrates superior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for the embedded nonlinear GHB strength criter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bility of rock slope nonlinear GHB strength criterion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stress function on slip surface stress constraint conditions at both ends of slip surf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施工力学行为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豫川 张可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1-897,共7页
目的探讨预应力锚索张拉后对土钉内力的影响,揭示预应力复合土钉对破裂面形态的改变,研究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的力学行为.方法对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的基坑进行了土钉和锚索轴力的监测,得到开挖过程至开挖结束后土钉和锚索轴力的变化.分... 目的探讨预应力锚索张拉后对土钉内力的影响,揭示预应力复合土钉对破裂面形态的改变,研究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的力学行为.方法对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的基坑进行了土钉和锚索轴力的监测,得到开挖过程至开挖结束后土钉和锚索轴力的变化.分析土钉和锚索的受力,并通过寻找潜在滑列面,反应预应力锚索对破裂面的影响.结果预应力锚索张拉后对基坑不同深度处土钉的影响不同,对同一根土钉不同位置处的影响也不同;基坑支护中预应力锚索配合土钉支护的使用会使破裂面形态发生变化.结论预应力锚索对土钉内力的影响具有"邻近效应"和"端头效应".在预应力锚索的上方和下方破裂面呈现不同形式,多层锚索对破裂面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复合土钉 时间效应 邻近效应 端头效应 潜在滑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形态的黏砂变形GFRP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薛伟辰 方志庆 杨雨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10,共4页
基于27个Losberg拉拔试验,对不同表面形态的黏砂变形玻璃纤维(GFRP)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GFRP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应力-滑移(τ-S)曲线可分为上升段、下降段和振荡段3段,其中上升段又可分为微滑移... 基于27个Losberg拉拔试验,对不同表面形态的黏砂变形玻璃纤维(GFRP)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GFRP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应力-滑移(τ-S)曲线可分为上升段、下降段和振荡段3段,其中上升段又可分为微滑移段和滑移段;黏砂变形GFRP筋的肋间距越大,则相应的τ-S曲线振荡段波谷之间的距离也越大;对于2种不同表面形态的黏砂变形GFRP筋(Aslan-1和Aslan-2),其破坏模式包括拔出和劈裂2种;黏砂变形GFRP筋试件的黏结强度约为钢筋试件的84.2%~98.6%;相比于黏砂变形Aslan-1 GFRP筋,Aslan-2 GFRP筋黏砂颗粒较细,且分布更均匀,黏砂层略厚,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略高10%左右;随着筋直径的增大和混凝土强度的降低,2种不同表面形态的黏砂变形GFRP筋试件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砂变形GFRP筋 表面形态 混凝土 破坏模式 黏结应力-滑移曲线 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基坑开挖引起地下连续墙水平变形的能量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居玥辰 宫全美 +1 位作者 赵昱 陈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62-1774,共13页
针对软土基坑开挖引起的地下连续墙水平变形计算问题,为克服以往解析方法的不足,提出了能量计算法。通过分析其典型变形模式,提出了适用于5种约束条件下的水平变形统一数学表达式;考虑地下连续墙非极限状态土压力,根据3种滑动面模型推... 针对软土基坑开挖引起的地下连续墙水平变形计算问题,为克服以往解析方法的不足,提出了能量计算法。通过分析其典型变形模式,提出了适用于5种约束条件下的水平变形统一数学表达式;考虑地下连续墙非极限状态土压力,根据3种滑动面模型推导出相应的侧土压力表达式,进而建立整个围护系统总势能,利用最小势能原理,推导了地下连续墙水平变形的解析解。分别计算3种滑动面模型下的水平变形,并与基坑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了各滑动面模型应用于地下连续墙水平变形计算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对于内凸及复合式、悬臂式、踢脚式变形模式中,分别采用直线及对数螺线组合型、圆弧型、直线型滑动面较为合理,而三者对应的约束条件分别为两端固定、顶端自由底端固定、顶端固定底端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变形 最小势能原理 滑动面模型 约束条件 非极限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挡墙后土体应力状态与主动土压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雨波 曹文贵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9-957,共9页
为探究土压力理论中挡墙背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完善对于土体力学条件的考虑,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在主动土压力条件下,滑移面上土体单元达到极限应力状态时,墙土界面和土楔体内部单元未达到极限应力状态的观点。采用非极限参... 为探究土压力理论中挡墙背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完善对于土体力学条件的考虑,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在主动土压力条件下,滑移面上土体单元达到极限应力状态时,墙土界面和土楔体内部单元未达到极限应力状态的观点。采用非极限参数对土体的非极限应力状态进行描述,基于二维微分方程对问题进行求解。通过一定假设得到挡墙上土压力和滑裂面上土反力的分布,并进一步考虑滑楔体整体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条件,反向求解平面滑移边界的倾角和表征墙背土体非极限状态的参数,从而得到考虑土体非完全极限应力状态,并符合所有力学条件的主动土压力解答。通过实例验证理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并分析土体内摩擦角与外摩擦角对于土压力分布及有关参数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极限应力状态仅出现在滑裂面上,位于墙面和土楔内部的土体均未完全达到极限状态,而将土体近似视作极限状态并不会对土压力计算结果产生很大影响。相同参数条件下,理论计算滑移面倾角要大于朗肯解和库伦解。内摩擦角和外摩擦角对于土压力分布、合力作用点位置、应力状态参数、土体主应力偏转角度等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土压力 平衡微分方程 力矩平衡条件 非极限应力状态 滑移面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安全系数引入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极限平衡滑面应力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邓东平 彭一航 +1 位作者 陈浩宇 王翊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4-985,共22页
由于广义非线性Hoek-Brown(H-B)强度准则可展现出岩体的复杂剪切破坏行为,因此,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然而,以条块划分与条间力假设模式而建立的传统极限平衡方法不易于直接引入非线性强度准则,使得极限平衡方法在分析... 由于广义非线性Hoek-Brown(H-B)强度准则可展现出岩体的复杂剪切破坏行为,因此,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然而,以条块划分与条间力假设模式而建立的传统极限平衡方法不易于直接引入非线性强度准则,使得极限平衡方法在分析岩质边坡稳定性方面存在些许不足。此外,边坡稳定性分析时,以往常将滑面局部安全系数假定为与位置无关的单一变量。事实上,边坡在未达到临界失效状态前,滑面局部安全系数分布存在差异性。为此,应用Taylor级数展开式构建滑面正应力函数,并考虑滑面局部安全系数差异性,建立滑面局部安全系数倒数线性分布特征下滑面剪应力函数。进而,实现滑面应力计算模式与滑面局部安全系数差异分布特征下广义非线性H-B强度准则的融入。随后,引入滑面端部应力约束条件,并依据边坡滑体所满足的整体力学平衡方程,推导出岩质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解答。通过算例对比分析,可知本文方法不仅可准确地评估出非线性强度准则下岩质边坡稳定性,而且能够合理地模拟出近坡顶处滑面拉剪应力区、客观地描述出应力集中效应下近坡脚处滑面压剪现象以及有效地判别出滑面局部安全系数差异分布特征。进一步,为了便于指导工程岩质边坡设计与加固,绘制了均质岩石边坡最小安全系数等值曲线图与临界滑面局部安全系数差异分布特征分区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广义非线性H-B强度准则 岩质边坡稳定性 极限平衡 滑面应力 滑面局部安全系数 滑面端部应力约束条件
原文传递
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极限平衡法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7
作者 卢坤林 朱大勇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136,45,共7页
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极限平衡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该方法的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的建立和完善、二维与三维极限平衡研究和典型工程应用等... 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极限平衡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该方法的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的建立和完善、二维与三维极限平衡研究和典型工程应用等三大方面。同时介绍了借助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在加固边坡的稳定性、三维边坡滑带强度参数的反演分析、地震作用下的三维边坡稳定性评价、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端部效应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最后,对该课题的研究不足和下阶段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滑面正应力 极限平衡法 二维 三维 锚固边坡 反分析 地震 端部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