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选择直肠上动脉栓塞术(SRAE)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痔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顾雪萍 孙玲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5-279,292,共6页
目的回顾性比较超选择直肠上动脉栓塞术(super-selective superior rectal artery branch embolization,SRAE)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的疗效、围手术期安全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回顾性比较超选择直肠上动脉栓塞术(super-selective superior rectal artery branch embolization,SRAE)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的疗效、围手术期安全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的37例SRAE和60例PPH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血常规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感染出血、术后出血、术后疼痛发热、术后肛管狭窄、便秘发生、抗生素使用及12个月随访结果等情况。结果SRAE组患者年龄更高(P=0.009),多伴有更多高血压、糖尿病及心功能不全(P<0.001),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微、出血少,术后发热少、使用抗生素少,无术后肛管狭窄发生,住院时间短(P<0.001),但住院费用较PPH组高(P<0.001)。两组术后便秘发生率(P=0.067)、术前和术后血常规(P=0.154,P=0.278)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采用术后痔复发或再次手术作为联合终点,经Kaplan-Meier曲线联合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56)。结论SRAE治疗痔安全可靠,在减少感染出血和术后疼痛等并发症方面较PPH有明显优势,但远期效果并不优于临床上其他常规的微创手术。因此,SRAE仅为高危患者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直肠上动脉栓塞术(srae)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内痔11例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2
作者 荆剑 白旭明 +4 位作者 顾星石 程龙 原强 孙兴伟 靳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32-734,共3页
目的评价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超选择直肠上动脉(SRA)栓塞术治疗11例Ⅱ~Ⅲ度内痔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微弹簧圈结合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分析手术疗效、并... 目的评价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超选择直肠上动脉(SRA)栓塞术治疗11例Ⅱ~Ⅲ度内痔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微弹簧圈结合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分析手术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1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其中2例伴有阴部内动脉分支供血,行靶血管栓塞。手术用时30~40 min,平均(35.9±4.3)min;住院1~3 d,平均(1.8±0.7)d。所有患者均无感染、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1/11)、里急后重(2/11)均可缓解,不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超声显示痔核基本缩小,内部血流缓慢,便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Ⅱ~Ⅲ度内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上动脉 栓塞 痔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痔病3例初探 被引量:14
3
作者 罗春生 贾一平 +3 位作者 杨巍 殷响 汪庆明 茅爱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评估无水乙醇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疑难痔病出血、脱出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超细导管超选择至直肠上动脉末梢,各分支染色密集处分别注入0.5~2.5ml无水乙醇。结果3例患者手术技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10个月,无出血... 目的评估无水乙醇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疑难痔病出血、脱出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超细导管超选择至直肠上动脉末梢,各分支染色密集处分别注入0.5~2.5ml无水乙醇。结果3例患者手术技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10个月,无出血和脱出症状,电子肛门镜下痔核基本萎缩或消失,患者均临床痊愈。结论无水乙醇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痔病微创、失血量少、安全有效.为临床上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或反复手术不能再行常规手术的危重痔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选择和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病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直肠上动脉 无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对内痔患者的临床安全有效性分析
4
作者 卢精华 刘启学 +1 位作者 吴春艳 苏玉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Ⅱ~Ⅳ度内痔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确诊为内痔Ⅱ~Ⅳ度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组及栓塞术组,每组36例。栓塞术组患者采用直肠上动脉介入... 目的探讨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Ⅱ~Ⅳ度内痔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确诊为内痔Ⅱ~Ⅳ度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组及栓塞术组,每组36例。栓塞术组患者采用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进行干预,PPH组患者采用PPH术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及术后肛门症状相关评分情况,观察患者内痔复发情况。结果栓塞术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与PP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术组术后症状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联合Log-rank检验显示,2组术后9个月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结论直肠上动脉栓塞术对以出血为主的Ⅱ~Ⅳ度内痔有良好的疗效,对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及改善临床不良反应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痔 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并发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超选择直肠上动脉栓塞术治疗Ⅱ-Ⅲ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浩 李琳 +1 位作者 王武杰 李玉亮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1-86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超选择直肠上动脉栓塞术治疗Ⅱ度和Ⅲ度内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2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介入与肿瘤微创治疗科通过超选择直肠上动脉栓塞术治疗的22例Ⅱ度和Ⅲ度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痔丛... 目的探讨经皮超选择直肠上动脉栓塞术治疗Ⅱ度和Ⅲ度内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2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介入与肿瘤微创治疗科通过超选择直肠上动脉栓塞术治疗的22例Ⅱ度和Ⅲ度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痔丛供血动脉采用栓塞材料进行超选择性栓塞治疗, 分析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及12个月随访结果。临床评分数据(法国出血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脱垂评分)用M(Q_(1), Q_(3))表示, 治疗前后临床评分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 计算Z值,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2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 技术成功率100%。术后主要副反应、并发症包括:里急后重感81.8%(18/22)、肛门坠胀感68.2%(15/22)、肛门部位轻度疼痛22.7%(5/22), 以上反应多在术后3~5 天好转, 3例患者穿刺部位淤血、隐痛, 未经治疗, 自行好转。术后随访12个月。与术前比较, 法国出血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脱垂评分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超选择直肠上动脉栓塞术治疗Ⅱ~Ⅲ度内痔是相对安全, 低风险的治疗方法, 可作为内痔治疗的可选方案之一, 特别适合出血性内痔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性 直肠上动脉
原文传递
经血管超选择直肠上动脉栓塞治疗痔病的初步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罗春生 贾一平 +1 位作者 茅爱武 杨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1960-1963,共4页
目的探讨经血管超选择直肠上动脉(SRA)栓塞治疗痔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临床医学院2014年7月—2016年8月经血管超选择SRA栓塞的15例Ⅱ~Ⅳ度痔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SRA在齿线附近的分支数量和形态... 目的探讨经血管超选择直肠上动脉(SRA)栓塞治疗痔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临床医学院2014年7月—2016年8月经血管超选择SRA栓塞的15例Ⅱ~Ⅳ度痔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SRA在齿线附近的分支数量和形态分别选用弹簧圈、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无水乙醇以及白芨胶加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并观察术中操作、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治疗情况。 结果介入操作成功15例,手术时间(30±14)min,术后住院天数1~7(2.0±1.8) d,术后12 h恢复正常生活。急便感(14/15)、疼痛(5/15)、低热(11/15)均无需特殊处理即可以得到缓解。随访(19.0±2.6)个月,出血症状全部治愈,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经血管超选择SRA栓塞治疗痔病在技术上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栓塞 直肠上动脉
原文传递
超选择性直肠上动脉栓塞术在直肠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雪敏 武建 +1 位作者 高建伟 韩新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73-1380,共8页
背景与目的:内痔是引起直肠出血的常见原因,当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危及生命时,由于存在手术禁忌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或患者不愿接受外科手术,通过导管超选择性直肠上动脉(SRA)造影可快速、准确地定位出血部位,并可同期予以栓塞,实... 背景与目的:内痔是引起直肠出血的常见原因,当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危及生命时,由于存在手术禁忌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或患者不愿接受外科手术,通过导管超选择性直肠上动脉(SRA)造影可快速、准确地定位出血部位,并可同期予以栓塞,实现快速止血目的。相比于传统的外科手术止血,血管腔内介入止血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国内对于超选择SRA栓塞术在内痔导致的直肠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少,其止血效果及安全性还存在争论。本研究旨在评价超选择性SRA栓塞术治疗内痔为原因的直肠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就该方法相关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做一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2月—2021年10月接受超选择性SRA栓塞治疗的直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SRA栓塞术后3~7 d (初期止血率)及术后1~12个月的止血效果(临床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结果:共50例成功实施超选择性SRA栓塞治疗的直肠出血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有29例内痔出血患者进入最终研究,其中Ⅱ度内痔11例,Ⅲ度内痔18例;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8±12.2)岁。所有患者介入术中均使用金属弹簧圈(直径2~3mm)联合明胶海绵颗粒(直径350~560μm)或PVA颗粒(直径300~500μm)行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100%。27例患者术后3~7 d出血症状消失,初期止血率为82.8%(24/29),术后1个月临床成功率为86.2%(25/29)。3例患者在随访6个月时便血复发,术后6个月临床成功率为75.9%(22/29),其中2例行髂内动脉分支栓塞后症状消失,1例选择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7±2.5)个月,1例患者因术后里急后重感明显,术后1周行肠镜检查可见直肠小片状浅表黏膜溃疡,予以保守治疗;2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血肿,保守治疗后血肿消失,其余患者无介入栓塞相关的感染、肠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SRA栓塞在治疗以Ⅱ~Ⅲ度内痔为原因的直肠出血中是一种相对安全、低风险的手术方法,短期止血效果肯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病 直肠上动脉 出血 栓塞 治疗性
原文传递
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Ⅱ~Ⅳ度内痔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罗春生 茅爱武 +2 位作者 贾一平 汪庆明 杨巍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8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直肠上动脉栓塞术治疗中、重度内痔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本协作组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并行直肠上动脉栓塞术治疗的26例Ⅱ~Ⅳ度内痔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患者依据Goligher痔分度为Ⅱ度8例、Ⅲ度14例、Ⅳ度4例,治疗... 目的探讨直肠上动脉栓塞术治疗中、重度内痔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本协作组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并行直肠上动脉栓塞术治疗的26例Ⅱ~Ⅳ度内痔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患者依据Goligher痔分度为Ⅱ度8例、Ⅲ度14例、Ⅳ度4例,治疗方案采用弹簧圈栓塞2例、聚乙烯醇微粒6例、明胶海绵颗粒2例、无水乙醇5例、白芨胶加明胶海绵颗粒11例。结果操作成功率100%,单侧单支栓塞6例、双侧单支栓塞17例、单侧双支栓塞3例,平均手术时间(39.05±14.20)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2.90±1.50)d。所有患者术后鲜红色出血症状减轻或消失,未出现异位栓塞及肠管缺血坏死、穿孔等情况,所有患者内痔降度明显。结论直肠上动脉栓塞术治疗以出血为主的Ⅱ~Ⅳ度内痔有良好的疗效,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小,适用患者较广,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微创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痔 介入栓塞 直肠上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Ⅱ~Ⅳ度内痔6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杨迪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9年第1期21-22,共2页
为观察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Ⅱ~Ⅳ度内痔的疗效,将Ⅱ~Ⅳ度内痔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痔疮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 为观察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Ⅱ~Ⅳ度内痔的疗效,将Ⅱ~Ⅳ度内痔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痔疮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及各项临床指标的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肛门失禁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创面出血评分及肛缘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Ⅱ~Ⅳ度内痔采用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手术创口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上动脉 介入栓塞术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