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3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Four Integration and Four Innovation”Specialized and Creative Integ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Taking Chongqing Energy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1
作者 Liyan Zhang Qingying Zhou +2 位作者 Yueming Zhan Yu Xiao Mingli Che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4期296-303,共8页
With the release of China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2035,education modernization has become a national strategic goal.In this context,Chongqing Energy Vocational College is actively exploring the“four integration and f... With the release of China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2035,education modernization has become a national strategic goal.In this context,Chongqing Energy Vocational College is actively exploring the“four integration and four innovation”specialized and creative integ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aiming at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skill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challenge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uts forward the main practices of innovation-driven,creation and research,cross-border integration,and innovative practice,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Additionally,it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revelation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othe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ialized and creative integ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novation-driven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odel descrip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bei province
2
作者 Dong Xiujuan Zhang Yuji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6年第2期80-83,共4页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has been proposed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long-term since the region in a "how to integrate resources, practice and achieve common development" , but as "Beijing...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has been proposed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long-term since the region in a "how to integrate resources, practice and achieve common development" , but as "Beijing insurance" thought influence, allowing the emergence of unequal opportunity around the area, so that there is a substa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is year on the eve of NPC and CPPCC Xi Jinping,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phrase "to break a mu 3 distribute land thinking" , make the Beijing Tianjin Hebei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rise as a major national strategy, integr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metropolitan area has become represent the general trend.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study of Beijing Tianjin industrial transfer, analysis of the way of cultivating high skilled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ebei Province, with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 service in Beijing Tianjin heb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jing Tianjin Hebei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3
作者 Yang Qianqi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2024年第3期16-21,共6页
This study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e,challenges,and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It undersc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enhancing the soft po... This study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e,challenges,and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It undersc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enhancing the soft power of the nation and cultivating globally-minded talents.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robust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s and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frameworks are fundamental to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propelling its internationalization.By comparing different countries’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s,valuable experiences and insights have been drawn.The study proposes strategic recommendations aimed at reforming and innovating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quality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However,the research has limitations,including data constraints and a focus primarily 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with less exploration of other educational levels.Future research should employ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to further verify the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s Strategic Recommendations internal and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educational Reforms Global talent cultivation
原文传递
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理路与协同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祁占勇 吴仕韬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1,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是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质于一体的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软要素”,要在育人逻辑上勇担新质人才的培育使命,在技术逻辑上打造新质技术的创新高地,在产业逻辑上适配... 新质生产力是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质于一体的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软要素”,要在育人逻辑上勇担新质人才的培育使命,在技术逻辑上打造新质技术的创新高地,在产业逻辑上适配新质产业的发展需求,在生产逻辑上聚焦新质生产的变革成效,在治理逻辑上助推新质治理的向善发展。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要强化顶层设计,创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长效机制;重塑育人方案,确立基于创新能力生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创新协同,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打造;聚焦跨界属性,提升在新质社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创新人才 技术创新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场域学习: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研究
5
作者 徐兰 王志明 +1 位作者 孟鑫沛 梅阳寒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9,112,共11页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要素的不断渗透,制造业以及其他战略新兴行业衍生了大量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现场工程师作为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具备数字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逐渐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优化产业格局的关键力...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要素的不断渗透,制造业以及其他战略新兴行业衍生了大量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现场工程师作为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具备数字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逐渐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优化产业格局的关键力量。从工作场域学习理念来看,现阶段职业教育在培育这一类型人才时存在以下不足:契合现场工作场域学习的校内实训场所育人效度不强、匹配真实工作场域的校外实习基地范围不广、适应技能提升的工作场域内外联动不足等现实问题。由此提出具体人才培养路径:以识岗——跟岗——顶岗三阶段递进学习模式为核心,以校内实训场所为支点,构建初级工作场域,培育学生实操技能;以校外实践基地为中心,塑造中级工作场域,夯实学生数字素养;以校内外场域联动为链条,创设高级工作场域,孵化学生创新精神。以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共同助力新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作场域学习 新质生产力 数智化转型 人才培养 现场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基于成长增值和画像视角
6
作者 黄贤智 王彬谕 +1 位作者 盘霞 黄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9,共6页
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缺乏“精准性”、评价特征缺乏“职教性”、评价方法缺乏“过程性”、评价机制缺乏... 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缺乏“精准性”、评价特征缺乏“职教性”、评价方法缺乏“过程性”、评价机制缺乏“全面性”等问题,结合新时代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个性化、多元化特点,充分利用学校多平台学生基础数据,坚持强化过程评价、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基于学生成长增值和画像的视角,构建了职业院校学生评价体系。在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建立人才发展评价程序形成基础数据库、运用人才发展增值评价强化过程监控、绘制人才发展全息画像激发学生发展意识、形成人才发展数据简历匹配用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增值评价 学生画像 人才评价 数字化转型 就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智慧农业,高本贯通学生培养实践创新
7
作者 刘晓明 邓宇 +1 位作者 邢雷 杜长征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1-76,共6页
智能农业装备在黑龙江地区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对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排头兵,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已覆盖全省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各环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07%,居全国首位。智... 智能农业装备在黑龙江地区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对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排头兵,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已覆盖全省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各环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07%,居全国首位。智能农业装备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既掌握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又具备较高理论水平的专业人才,高本贯通培养模式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对高本贯通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整合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优势资源,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探索适合黑龙江地区高职院校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高本贯通学生培养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人才,为黑龙江地区智能农业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高本贯通 智能农业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视域下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意旨、困境与突破
8
作者 张志勇 何赵颖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0,共7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必须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劳动者,实现人才自主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高等教育视域下推进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人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必须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劳动者,实现人才自主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高等教育视域下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尚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主要表现: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高校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滞后;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力;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够。该文建议从五个方面进行突破,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提升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驱动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构建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良好政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科技人才 体制机制 人才培养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人才培养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逻辑、定位与路向
9
作者 王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37,共7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服务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必然要求,是供给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选择。从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当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服务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必然要求,是供给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选择。从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当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创新需求、具备参与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破解高职人才培养在定位、布局和机制上存在的现实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应从三方面统筹综合改革和试点推进,助力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明确定位,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属性;面向创新,深化高职院校教学关键要素改革;多元协同,优化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逻辑起点、制度基础与未来展望
10
作者 郝天聪 王悦晓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1,共6页
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将中高职一体化仅仅看作是升学手段的误区,忽视了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中高职一体化形成以中职为主体、以高职为主体、以中职和... 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将中高职一体化仅仅看作是升学手段的误区,忽视了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中高职一体化形成以中职为主体、以高职为主体、以中职和高职为双主体的培养模式,在制度层面基本完成中高职一体化的合法性建构。面向未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改革,需要从形式一体化过渡到内涵一体化,在专业、课程、教材、教师队伍、实训基地等教学关键要素方面展开系统创新改革,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一体化 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办学能力 高技能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逻辑、挑战与进路
11
作者 胡婷婷 钱俊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高职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与乡村人才振兴存在天然耦合性。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高职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和行动自觉。近年来,高职院校为乡村社会发展培育了一大批...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高职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与乡村人才振兴存在天然耦合性。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高职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和行动自觉。近年来,高职院校为乡村社会发展培育了一大批各类人才。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人才培养与乡村需求相脱节、培养主体未能形成协同合力、适切性高质量教育资源缺乏等问题。为此,高职教育需辩证统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着眼于实现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注入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源动力”,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组合拳”,推动优质职教资源共建共享,激发乡村人才振兴“内驱力”,切实赋能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育人实践
12
作者 种延竹 张爱文 《化工管理》 2025年第6期52-56,共5页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借助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构建校企产教双融通人才培养平台,形成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的格局,对接产业需求,对接企业标准,整合教学资源,...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借助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构建校企产教双融通人才培养平台,形成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的格局,对接产业需求,对接企业标准,整合教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院校、企业、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元主体的意识,把握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深刻理论内涵,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德技并修 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改革研究
13
作者 张争刚 李培东 何国荣 《时代汽车》 2025年第7期77-79,共3页
针对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问题,通过岗课对接、赛课对接、证课对接、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岗课赛证”融通下的育人模式探索。优化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培养更加精准地对接产业需求,培... 针对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问题,通过岗课对接、赛课对接、证课对接、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岗课赛证”融通下的育人模式探索。优化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培养更加精准地对接产业需求,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课赛证”融通 工业机器人专业 人才培养 高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提高策略
14
作者 蒋科庆 《职业技术》 2025年第3期55-60,共6页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包括基本素养、理论水平、技术技能、创新创造等要素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由通用能力、专技能力、跨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等4个二级指标及17个三级指标组成。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人文素...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包括基本素养、理论水平、技术技能、创新创造等要素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由通用能力、专技能力、跨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等4个二级指标及17个三级指标组成。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人文素质、就业技能和就业心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认知能力培养,以学习、就业和成才三种观念教育铸就学生工匠精神等策略,并将其全过程贯穿于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生就业 竞争能力 评价指标 提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15
作者 龙璇 陈姣 麦锐 《职业技术》 2025年第2期34-39,共6页
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数字化转型正深刻地改变着商业领域的格局,也对商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面对数字化转型,高职新商科人才培养改革不是简单增加几门课程,而是要培养学生跨专业的知识、能力... 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数字化转型正深刻地改变着商业领域的格局,也对商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面对数字化转型,高职新商科人才培养改革不是简单增加几门课程,而是要培养学生跨专业的知识、能力和技能,以及数字化素养、能力。文章提出以提升数字化素养为核心,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新商科理念为指导,构建数字赋能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及平台建设,推进人才培养要素数字化转型;以产教融合为依托,创新混合式实践教学的高职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等职业教育 新商科 人才培养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16
作者 肖辉 肖蒙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4-12,共9页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意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公平提供了战略支撑。近年来,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积极推进,但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缺乏整合、人才质量有待提升、实...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意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公平提供了战略支撑。近年来,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积极推进,但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缺乏整合、人才质量有待提升、实践能力相对匮乏等不足。进一步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效能,应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逻辑主线,构建、完善以高校为核心,以实务单位为重要组成,以国际平台为有益补充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战略 涉外法治建设 人才培养机制 高等法学教育 高素质法治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质量监测性评估:内涵特征与实施要义
17
作者 罗尧成 张露露 《职教发展研究》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监测性评估是高等院校主动回应数智时代要求,适应教育评估改革发展趋势提出的一种新的评估理念。实施高职教育质量监测性评估,需要科学理解监测性评估的内涵,准确把握其具有的技术驱动、协商参与、过程导向、数据支撑和多维服务五个特... 监测性评估是高等院校主动回应数智时代要求,适应教育评估改革发展趋势提出的一种新的评估理念。实施高职教育质量监测性评估,需要科学理解监测性评估的内涵,准确把握其具有的技术驱动、协商参与、过程导向、数据支撑和多维服务五个特征。为了有效推进高职教育质量监测性评估,可从健全教育政策与制度制定、完善监测性评估信息平台、构建增值评估指标体系、培养专业评估工作人员,以及形成评估结果应用机制等方面提供实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性评估 高职教育质量 评估信息平台 增值评估 实施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基础医学MOOC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应用
18
作者 张琼宇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文章针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及基础医学课程特点,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及德尔菲法,构建了涵盖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实施与效果、学习支持与服务、课程推广与应用四个维度的高职基础医学MOOC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 文章针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及基础医学课程特点,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及德尔菲法,构建了涵盖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实施与效果、学习支持与服务、课程推广与应用四个维度的高职基础医学MOOC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提出加强课程互动设计、提供高水平个性化支持、构建活跃学习社区及拓展MOOC在职业培训中的应用等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基础医学 MOOC 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业态视域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19
作者 周博 《成才之路》 2025年第3期1-4,共4页
“互联网+大数据”新业态视域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不仅是适应时代发展和产业需求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文章阐述“互联网+大数据”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互联网+大数据”新业态视域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不仅是适应时代发展和产业需求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文章阐述“互联网+大数据”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互联网+大数据”新业态视域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原则,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关注新型旅游业态、增加新兴课程、运用现代技术、丰富教师新业态经验、深化校企合作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互联网+大数据” 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质量为导向的高职教学督导反馈技巧研究
20
作者 沈丽娜 《辽宁高职学报》 2025年第1期30-33,104,共5页
教学督导评价是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针对普遍存在的“督”与“导”失衡现象,重视高职教学督导评价课后反馈技巧,切实改变“导不到位”“导不得法”“导不彻底”之弊,从而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推动教师队伍高质... 教学督导评价是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针对普遍存在的“督”与“导”失衡现象,重视高职教学督导评价课后反馈技巧,切实改变“导不到位”“导不得法”“导不彻底”之弊,从而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学督导评价 课后反馈指导 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