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对万古霉素致肾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席加喜 张华君 陈晓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081-3084,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_A(TSⅡ_A)磺酸钠注射液对万古霉素(VAN)致肾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氨磷汀,1 mg/kg)和TSⅡ_A磺酸钠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15、30、60μg/kg),每组12...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_A(TSⅡ_A)磺酸钠注射液对万古霉素(VAN)致肾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氨磷汀,1 mg/kg)和TSⅡ_A磺酸钠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15、30、60μg/kg),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尾iv VAN(200 mg/kg)复制肾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组大鼠每天ip相应药物1次,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ig生理盐水,连续10 d。测定大鼠尿中24 h蛋白量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人肾损伤因子1(KIM-1)水平,测定血清中胱抑素C(CysC)、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水平,并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ysC、Scr、BUN水平,尿中24 h蛋白量和NAG、KIM-1水平以及肾组织中MDA、NO水平均明显升高,肾组织中SOD、GSH-Px水平明显降低(P<0.01);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发生肾小管浊肿、刷状缘脱落,肾小管上皮细胞崩解、脱落等肾损伤病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CysC、Scr、BUN水平,尿中24 h蛋白量和NAG、KIM-1水平,以及肾组织中MDA、NO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肾组织中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肾脏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TSⅡ_A磺酸钠注射液能有效改善VAN所致大鼠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体内的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肾损伤 丹参酮_a磺酸钠注射液 氧化指标 保护作用 机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的某院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雷 李青松 黄豫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为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丹参酮Ⅱ_A磺酸钠(STS)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三级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使用STS注射液的患者信息,根据药品说明书的相关建议,评价其用药合理性;采用成组设计和个人匹配法对其不良反应/事件(ADR/A... 目的:为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丹参酮Ⅱ_A磺酸钠(STS)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三级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使用STS注射液的患者信息,根据药品说明书的相关建议,评价其用药合理性;采用成组设计和个人匹配法对其不良反应/事件(ADR/ADE)风险及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考察其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 283例患者;STS注射液的平均用药频度均小于1.5,药物利用指数均小于1.0,提示该院使用STS注射液基本合理。STS注射液的不合理用药主要为适应证不恰当(46.48%),溶媒选择不合理(15.84%)和给药浓度过大(2.7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STS注射液后发生ADR/ADE的风险显著增加(P<0.05)。结论:该院STS注射液临床使用中存在超适应证、超浓度和溶媒不当情况,要加强对该制剂的用药评估和监测,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尤其要防范ADR/AD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磺酸钠注射液 真实世界研究 药物利用研究 影响因素 成组设计法 个人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中风回春片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 被引量:5
3
作者 常春 傅强 +1 位作者 杨广德 蓝和楼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6-6,共1页
报道中风回春片中丹参酮Ⅱ_A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乙醚提取,色谱柱为ODS-C18;流动相甲醇-水(80:20);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65nm。平均回收率95.4%(RSD=3.28%)。
关键词 中风回春片 丹参酮_a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集志 李刚 +2 位作者 徐江红 张静 张增珠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8期1205-1207,共3页
目的:评价某院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12月应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病历,参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分析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在582例患者中,60岁以上占71... 目的:评价某院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12月应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病历,参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分析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在582例患者中,60岁以上占71.80%,心内科占44.33%;57.73%用药符合药品说明书适应证;用法用量基本合理;143例患者用药存在不合理用药,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配伍禁忌68例,不良反应有10例。结论:该院应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在适应证、药物联用及用药疗程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临床及临床药师的重视,促进临床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磺酸钠注射液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茶软胶囊中丹参酮Ⅱ_A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明彦 黄晓飞 +5 位作者 宋烨 周蕾 张兴珍 隗磊 方念伯 余尚工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12期1846-1849,共4页
目的:研究并建立参茶软胶囊中丹参酮Ⅱ_A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_A含量,色谱柱为Optimu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采... 目的:研究并建立参茶软胶囊中丹参酮Ⅱ_A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_A含量,色谱柱为Optimu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品,于360 nm波长处测定。结果:丹参酮Ⅱ_A在0.2~3.6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芦丁在0.002 9~0.029 5 m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丹参酮Ⅱ_A和芦丁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7%、99.21%,RSD分别为0.337%、0.353%。三个批号的参茶软胶囊中丹参酮Ⅱ_A和总黄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1.92μg·g^(-1),25.22 mg·g^(-1)。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参茶软胶囊及其类似产品中丹参酮Ⅱ_A和总黄酮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茶软胶囊 丹参酮_a 总黄酮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程志英 张蕊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313-315,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60 mg,ivd qd,疗程14 d。检测两组...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60 mg,ivd qd,疗程14 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血脂、心肌酶,观察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周硝酸甘油使用量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9%和84.5%,心电图疗效分别为79.7%和56.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血脂、心肌酶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磺酸钠注射液 冠心病 心绞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载药量鼻用丹参酮Ⅱ_A亚微乳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岁玲 郭琳 +2 位作者 史亚军 梁玉琳 王瑜 《陕西中医》 2017年第9期1298-1300,共3页
目的:采用独特的转相技术制备高载药量鼻用丹参酮Ⅱ_A亚微乳制剂。方法:将丹参酮Ⅱ_A溶解于无水乙醇,将此溶液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大豆油与中链油,减压回收体系中的无水乙醇至完全,待丹参酮Ⅱ_A全部转移至油相中,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亚微... 目的:采用独特的转相技术制备高载药量鼻用丹参酮Ⅱ_A亚微乳制剂。方法:将丹参酮Ⅱ_A溶解于无水乙醇,将此溶液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大豆油与中链油,减压回收体系中的无水乙醇至完全,待丹参酮Ⅱ_A全部转移至油相中,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亚微乳,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处方优化,并考察了高压均质条件,乳化剂、稳定剂的用量。结果:处方优化的最佳条件:载药量为0.5%,乳化剂S-75用量为3%,F-68用量为1%,油酸用量为0.2%。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均质压力为400bar,均质时间为16min,温度为35℃。最终制备得到载药量0.5%的丹参酮Ⅱ_A亚微乳,平均粒径为221nm,稳定性良好。结论:确定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载药量较传统方法高,能够满足该药物多途径给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鼻用制剂 中药制药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扫描法测定五灵丸中五味酯甲、丹参酮Ⅱ_A的含量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晓娟 郭惠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0-41,共2页
根据五味酯甲与丹参酮Ⅱ_A层析斑点的特性,分别采用双波长薄层锯齿与线性扫描法测其在五灵丸中的含量。本法具有快速、简便、重现性好的特点。
关键词 薄层扫描法 五味酯甲 丹参酮_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丹翘灌注液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东升 苗小楼 +5 位作者 张世栋 董书伟 魏立琴 那立冬 闫宝琪 严作廷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5年第6期35-37,共3页
测定丹翘灌注液中丹参酮Ⅱ_A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100-5 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0 nm。结果:丹参酮Ⅱ_A在0.217 6-2.176 0μg范围內线性... 测定丹翘灌注液中丹参酮Ⅱ_A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100-5 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0 nm。结果:丹参酮Ⅱ_A在0.217 6-2.176 0μg范围內线性关系良好(r=0.9997),丹参酮Ⅱ_A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3%,RSD为0.57%。丹翘灌注液中丹参酮Ⅱ_A含量为0.9797 mg/mL。结果表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翘灌注液中丹参酮Ⅱ_A含量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该制剂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翘灌注液 丹参酮_a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HPLC测定复方丹参片(无糖衣)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
10
作者 叶晓萍 林显文 《惠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0-12,共3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_A含量。采用HypersilODS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82∶水18),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测得丹参酮Ⅱ_A在0.46-2.8μg内线性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0.517%。本法为该...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_A含量。采用HypersilODS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82∶水18),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测得丹参酮Ⅱ_A在0.46-2.8μg内线性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0.517%。本法为该药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行、快捷、准确、稳定质量控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复方丹参片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欢天颗粒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
11
作者 张云风 《黑龙江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测定欢天颗粒中丹参酮Ⅱ_A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ODS-C18色谱柱(5μm,4.6mm×25cm);以甲醇-水(88: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流速:1mL/min。结果:丹参酮Ⅱ_A在0.0528~0.35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 目的:建立HPLC测定欢天颗粒中丹参酮Ⅱ_A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ODS-C18色谱柱(5μm,4.6mm×25cm);以甲醇-水(88: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流速:1mL/min。结果:丹参酮Ⅱ_A在0.0528~0.35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284.8X+855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RSD=1.53%(n=5)。结论:所建立的丹参酮Ⅱ_A HPLC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欢天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HPLC 欢天颗拉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丹参酮Ⅱ_A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铁军 张树波 +6 位作者 蔺杰 闫娜 高晓增 郝旭丽 谭志斌 韩晓亮 佟玲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丹参酮Ⅱ_A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4月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患者于手术开始...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丹参酮Ⅱ_A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4月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患者于手术开始时静脉滴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负荷剂量0.4μg/kg,持续时间10 min;然后对照组患者调整剂量为0.2μg/(kg·h)至术毕,观察组患者调整剂量为0.4μg/(kg·h)至术毕。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后5 min(T_1)、胸骨锯开时(T_2)、前降支吻合结束时(T_3)、右冠状动脉吻合结束时(T_4)、术毕时(T_5)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脏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时,两组患者HR、MAP、CVP、MPAP、PCWP、CI、SVRI、PV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5时,对照组患者HR、MAP、CVP、MPAP、PCWP、SVRI、PVRI均显著高于同组T_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T_1~T_5之间比较、T_1~T_5时CI与T0时比较及观察组患者T1~T5时的HR、MAP、CVP、MPAP、PCWP、SVRI、PVRI与同组T_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5时,观察组患者CI均显著高于同组T_0时及对照组,HR、MAP、CVP、MPAP、PCWP、SVRI、PVR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0.4μg/(kg·h)丹参酮Ⅱ_A有助于稳定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流动力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合溶剂对丹参酮Ⅱ_A-PLGA微球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苗苗 张霞 +1 位作者 李治芳 王文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考察不同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二氧六环、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丙酮、二氯甲烷-乙腈)对丹参酮Ⅱ_A-PLGA微球的影响。方法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后,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粒径、体外释放度、药物分布参数,分析微球性能与溶... 目的考察不同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二氧六环、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丙酮、二氯甲烷-乙腈)对丹参酮Ⅱ_A-PLGA微球的影响。方法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后,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粒径、体外释放度、药物分布参数,分析微球性能与溶剂性质的相关性。结果所得微球平均载药量约10%,包封率约90%,粒径约40μm。不同混合溶剂中微球体外释放行为、药物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显著。结论混合溶剂对丹参酮Ⅱ_A-PLGA微球性能和药物分布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PLGa微球 混合溶剂 载药 释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家兔心脏骤停复苏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芳 杨虹 +2 位作者 成静 高贻钧 卢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66-1969,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家兔心脏骤停复苏后的影响。方法 24只家兔随机分为心脏骤停复苏组、丹参酮Ⅱ_A磺酸钠组,麻醉成功后进行心脏骤停复苏建模,丹参酮Ⅱ_A磺酸钠组立即耳缘静脉注射药物(40 mg/kg),并观察至72 h;心脏骤停复苏组...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家兔心脏骤停复苏后的影响。方法 24只家兔随机分为心脏骤停复苏组、丹参酮Ⅱ_A磺酸钠组,麻醉成功后进行心脏骤停复苏建模,丹参酮Ⅱ_A磺酸钠组立即耳缘静脉注射药物(40 mg/kg),并观察至72 h;心脏骤停复苏组无丹参酮Ⅱ_A磺酸钠干预,也观察至72 h。然后,分别于心脏骤停复苏前、自主循环恢复后12、24、72 h采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S-100B)、肌酐(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与心脏骤停复苏组同时间点比较,丹参酮Ⅱ_A磺酸钠组自主循环恢复后12、24、72 h,IL-6、TNF-α、IL-1β、NSE、S-100B、Cr、BUN、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12、24 h CK-MB、cTnI水平显著降低(P<0.05),72 h CK-MB、cTnI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可改善家兔心脏骤停复苏后炎症反应及脑、心、肝、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磺酸钠 心脏骤停复苏 炎症反应 自主循环恢复 多器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治疗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雷尚芳 白娜 +1 位作者 鲍升娟 雷尚林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肝炎动物模型,研究丹参酮Ⅱ_A磺酸钠的治疗机制,为治疗人类感染先天性巨细胞病毒肝炎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Balb/c小鼠80只(雌雄各半),配对后随机分对照组、病毒感染组、丹参酮大剂量组、丹参酮... 目的建立小鼠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肝炎动物模型,研究丹参酮Ⅱ_A磺酸钠的治疗机制,为治疗人类感染先天性巨细胞病毒肝炎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Balb/c小鼠80只(雌雄各半),配对后随机分对照组、病毒感染组、丹参酮大剂量组、丹参酮小剂量组,丹参酮大、小剂量组经腹腔注射丹参酮Ⅱ_A磺酸钠1、0.5 mg/(10 g·d),对照组、病毒感染组注射等体积细胞维持液DMEM,四组均治疗21d。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小鼠血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小鼠肝功能:总胆红素(STB)、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CYP2E1、CYP1A2、CYP3A4、CYP2D6、CYP2C9活性。结果经丹参酮Ⅱ_A磺酸钠治疗21 d后,丹参酮大小剂量组LN、PC-Ⅲ、cⅣ、HA、TGF-β_1、STB、TBA、ALT、GGT、AST及CYP2E1、CYP3A4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大、小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小鼠接种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机制与其活血化瘀、降低TGF-β_1、抑制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_(450)亚型酶酶活性,促进肝功能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磺酸钠 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肝炎动物模型 肝功能 转化生长因子-β_1 细胞色素P_(450)亚型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_A治疗早期慢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蓉 常佳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237-3239,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_A治疗早期慢性肾病(ECK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ECKD患者1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_A治疗早期慢性肾病(ECK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ECKD患者1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ivgtt,qd+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ivgtt,qd;B组患者给予同等剂量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C组患者给予同等剂量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尿酸(UA)],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83%,显著高于B组的80.43%及C组的76.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SCr、TC、TG、BUN及UA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且A组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与B组的6.52%及C组的8.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ECKD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丹参酮_a 早期慢性肾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扫描法测定复方葛根片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
17
作者 张岩 马秀璟 +1 位作者 张华 马德林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176-177,共2页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复方葛根及其原料丹参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1.94%。该方法可较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关键词 薄层扫描 复方葛根片 丹参酮_a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_A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德勋 彭代林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1-51,共1页
对药典中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薄层色谱鉴别进行了改进,减少了操作损失,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结果更准确可靠。
关键词 复方丹参片 丹参酮_a 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妇炎愈合剂中芍药苷、丹参酮Ⅱ_A的含量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帅英 王益民 王慧玉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10期1505-1507,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妇炎愈合剂中芍药苷、丹参酮Ⅱ_A的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XDB-C_(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9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妇炎愈合剂中芍药苷、丹参酮Ⅱ_A的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XDB-C_(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9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30 nm(检测芍药苷),268nm(检测丹参酮Ⅱ_A)。结果:丹参酮Ⅱ_A、芍药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6~2.581μg(r=0.9993),0.364~1.819μg(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4%(RSD=1.14%,n=5),96.2%(RSD=1.04%,n=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妇炎愈合剂中芍药苷、丹参酮Ⅱ_A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炎愈合剂 芍药苷 丹参酮_a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气雾剂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桂兰 赵雪梅 徐飞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76-276,共1页
关键词 丹参酮_a 反相高效液相 复方丹参 气雾剂 色谱法测定 含量测定 二氯甲烷 可见分光光度计 甲醇-水 对照品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