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5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ategic Insights:Pioneering Role of Xiamen University Malaysia in Shaping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1
作者 HUANG Xuanzhi 《人文与社科亚太学刊》 2025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strategic planning that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 of Xiamen University Malaysia(XMUM)as a premier intermnational branch campus.Through a...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strategic planning that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 of Xiamen University Malaysia(XMUM)as a premier intermnational branch campus.Through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and a detailed case study,the author distills the mulifaceted pioneering experiences shaping XMUM's development,offering in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broader field of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The author scrutinizes its alignment with global initiatives,its proactive approach to collaboration and partnerships,its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innovation,its focus on talent devc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faculty recruitment,its effective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localization efforts,its efficient risk management and response mechanisms,its strategic brand building and its dedica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These factors have been pivotal to XMUM's achievements and provide a roadmap for othe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looking to expand glob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IHE) strategic planning global initiatives collaboration and partnerships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innovation talent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faculty cultural integration risk management brand buil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ral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2
作者 Jiangfeng LI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年第10期130-132,共3页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existing limiting factors to that in rural areas,a suggestion was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ural quality educa...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existing limiting factors to that in rural areas,a suggestion was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ural quality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lsory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BALANCED 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progress beyond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Helena Prior Filipe Heather Gwen Mack Karl C.Golnik 《Annals of Eye Science》 2017年第1期233-242,共10页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is rapidly evolving into competency-based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PD)and this is driving change in self-directed CPD programs undertaken by individual practitioners as wel...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is rapidly evolving into competency-based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PD)and this is driving change in self-directed CPD programs undertaken by individual practitioners as well as CPD programs or frameworks offered by CPD educators.This progression is being led by many factors including the rapid change in medical knowledge and medical practitioners along with changes in patients and society,healthcare systems,regulators and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We describe our experiences primarily concerning low-resource environments,in creating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Ophthalmology(ICO)Guide to Effective CPD/CME and in developing a CPD program for the Cambodian Ophthalmological Society(COS)twinned with the 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Ophthalmologists(RANZCO).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project,47(100%)Cambodian practicing ophthalmologists were registered in the CPD program and 21(45%)were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the online COS-CPD program recording.We discuss challenges in CPD,propose solutions to overcome them and recommend developing research in CPD as needed to effectively enhanc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with impact in public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MPETENCY life-long learning personal learning pl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ial Plan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During 2001-2005
4
《China Population Today》 2002年第1期5-9,共5页
关键词 Special Plan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During 2001-20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发展水平测量——基于全国东中西部五省份的实证调查
5
作者 李涛 黄嘉欣 +1 位作者 王娜 陈泓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6,共18页
2021年底,我国已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阶段正式迈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在两个阶段的均衡评估中,办学条件指标改善历来都属重中之重,准确及时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动态变化对于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在实现总... 2021年底,我国已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阶段正式迈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在两个阶段的均衡评估中,办学条件指标改善历来都属重中之重,准确及时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动态变化对于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在实现总体巩固的同时也需警惕差异系数小幅上涨态势;“乡弱于城”和“东强西弱”的基本特征及格局需要持续改善;“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三项指标差距最明显;办学条件优质均衡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城乡、区域等指标呈现“弱均衡性”特征,“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两项新指标均衡性最弱。应高度重视社会舆情关注的其他敏感办学指标,如住宿、卫生、安全和医疗、交通、心理健康、数字化建设、破解大班额等方面的改善,着力解决上述指标数量供给不足、配备质量不佳、更新维护不到位等问题。鉴于此,建议优化均衡指标评估与监管体系、优化“城—镇—乡”教育资源配置、开展义务教育强校提质增供优配行动、科学规划城镇乡学校布局、增加西部薄弱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持续推动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条件均衡 优质均衡 基本均衡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消彼长还是互惠共生:集团化办学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6
作者 雷万鹏 邓钟毓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6,共9页
当前集团化办学是地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集团化办学是否能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薄弱学校学生学业成绩提升尚有争议。因此,有必要对集团化办学的整体成效进行评估。本研究利用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4省份调... 当前集团化办学是地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集团化办学是否能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薄弱学校学生学业成绩提升尚有争议。因此,有必要对集团化办学的整体成效进行评估。本研究利用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4省份调研数据,探讨了集团化办学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集团化办学对受援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促进作用,受援学校学生学业成绩增值主要来源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改善;第二,集团化办学对不同受援学校的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初中生及弱势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更大;第三,集团化办学不仅可以提升受援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而且对援助学校学生学业成绩也有积极影响,集团化办学的效果是“互惠共生”而不是“此消彼长”。研究建议应坚持集团化办学的政策导向,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保障机制,建立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促进集团校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化办学 义务教育 学业成绩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导师育人能力提升发展规划研究
7
作者 王红滨 何鸣 +2 位作者 周连科 吴艳霞 王勇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5年第1期55-58,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国家对具备创新能力和多样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针对计算机专业研究人才的培养问题,通过调查分析计算机专业导师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现状,结合当前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国家对具备创新能力和多样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针对计算机专业研究人才的培养问题,通过调查分析计算机专业导师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现状,结合当前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导师育人能力提升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发展规划,以期为新时代计算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从而助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 计算机专业 育人能力 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学在北京大学的发展历史回顾
8
作者 朱圣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1952年新中国为加强高等院校建设进行院系调整,于1953年在北京大学生物学系人体及动物生理专业内设生物化学专业课,并成立生物化学教研室。1956年在北京大学设立了综合性大学中的首个生物化学专业,教学计划兼顾生物学和化学两个学科的基... 1952年新中国为加强高等院校建设进行院系调整,于1953年在北京大学生物学系人体及动物生理专业内设生物化学专业课,并成立生物化学教研室。1956年在北京大学设立了综合性大学中的首个生物化学专业,教学计划兼顾生物学和化学两个学科的基础,并以重基础、重实践、启发式为主要原则。科研计划则有三个重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神经生化、核酸在遗传信息表达中的作用。张龙翔的蛋白质课题组最早在国内合成八肽,并测定胰蛋白酶自溶过程中化学结构与性质的变化,测定了大熊猫乳酸脱氢酶M链序列以此提出分类新依据。后期进行分子设计,在此基础上建立蛋白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徐长法和茹炳根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构建了新型导向溶栓剂。沈同和王镜岩研究大脑在低温和缺氧条件下的代谢,王镜岩进而研究神经肽。沈同和朱圣庚发展了多种分离纯化核酸的方法,朱圣庚通过逆转座子整合遗传信息,并借助噬菌体展示芯片分离到多种特异抗原,并制得相应抗体。陈同度研究蛋白质变性过程化学结构和性质的变化,以及营养学和生物氧化还原反应。王志美协助陈同度继续吴宪的蛋白质变性理论研究。生化教研室十分重视社会服务,做好帮助兄弟院校培训师资的工作,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以及出版生物化学教材等。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引进人才,充分发挥课题组作用,生物化学教学和科研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然而生物化学正面临一些概念上的巨大转变,以及大科学工程的需要,因此我们仍坚持教研室的组织形式,以便对教学和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展开研讨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发展历史 专业设置 教学计划 科研成果 社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合组织数字教育生态塑造:策略框架与核心议题
9
作者 梁林梅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0,共8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作为全球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探路者和引领者,近年来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开展了系列研究,形成了数字教育生态塑造的策略框架,包括目标层(迈向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先决条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作为全球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探路者和引领者,近年来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开展了系列研究,形成了数字教育生态塑造的策略框架,包括目标层(迈向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先决条件层(物理基础设施),核心要素层(数字工具、数字资源、数字素养和数字应用)和保障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协同、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资金投入和公共采购、教师的激励与专业支持、监测和评估);此外,还分析和探讨了数字教育生态塑造的三大核心议题:弥合数字鸿沟、聚焦数字治理和关注人工智能。关照OECD已有经验,基于我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可以从制定国家数字教育战略规划、深化学习/教学和评价场景的数字应用创新及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数字教育生态 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 数字鸿沟 战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导向下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与教学实践探究——以“城市详细规划”课程为例
10
作者 王腾 李佳 +1 位作者 孟繁鑫 刘晓靓 《科技资讯》 2025年第2期23-27,40,共6页
新质生产力是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作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需要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锻炼。以城市详细规划课程为例,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知识能力构建层次低、职业认知缺失、课堂参与度低、... 新质生产力是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作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需要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锻炼。以城市详细规划课程为例,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知识能力构建层次低、职业认知缺失、课堂参与度低、考评体系单一等“痛点”问题,课程团队遵循“思教协同发展”理念,打造“一个核心,两个插件,五个阶段”的“嵌入式”教学策略。经过4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有效地建立了师生学习共同体,实现了从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灌输课堂向创新课堂、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详细规划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思教协同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育的可能样态: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启示
11
作者 陈向明 赵静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5-62,共8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的乡村教育迅速凋敝。在此现实困境下,对20多年前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进行回顾和反思,目的是为乡村教育的可能样态提供思路和启发。该项目是中国、英国两国政府合作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教育援助项目,...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的乡村教育迅速凋敝。在此现实困境下,对20多年前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进行回顾和反思,目的是为乡村教育的可能样态提供思路和启发。该项目是中国、英国两国政府合作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教育援助项目,在甘肃省的四个贫困县和全省所有教师教育机构开展。以“减少教育贫困,提高教育公平”为宗旨,项目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成果有六个方面的产出,涉及乡村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该项目在系统的变革实践、跨界合作与平等参与、创新意识与行动三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经验,这对我国乡村教育的振兴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参考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 教育扶贫 教育公平 学校发展计划 乡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础教育“强师”之路:历史、变迁与展望
12
作者 高巍 万佳怡 《教学研究》 2025年第2期10-17,共8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强师”之路历经初创探索、规范发展、巩固攀升三个阶段。《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出台推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标志着我国迈向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培养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强师”之路历经初创探索、规范发展、巩固攀升三个阶段。《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出台推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标志着我国迈向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彰显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深层结构上,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深刻影响教师队伍发展;发展路向上,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是我国“强师”的现实路径;根本动力上,教师队伍建设理念更新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原动力;机制特色上,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集中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强师机制。展望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强师”之举措需持续从如下方面发力:加强校际联动共研共进对流效应;以乡土化消解乡村教师流失隐忧;以数智融合推进教师队伍信息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强师计划” 教师教育 历史进程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创新下产业园区战略发展策略研究——以海南黎安国际教育试验区二期规划策划为例
13
作者 涂慧君 陈梦阮 +2 位作者 周聪 石玉明 张琪明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4期22-25,共4页
随着高等教育的创新变革,承接创新知识溢出、产业定位准确的创新园区成为园区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相关研究还有所不足。基于高等教育创新下的产业园区特点,文章从产业定位、空间组织、设施环境三个方面搭建战略发展策略框架,包括突出高... 随着高等教育的创新变革,承接创新知识溢出、产业定位准确的创新园区成为园区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相关研究还有所不足。基于高等教育创新下的产业园区特点,文章从产业定位、空间组织、设施环境三个方面搭建战略发展策略框架,包括突出高等教育导向的产业设计、面向创新产业多样化需求的空间定制,以及面向创新人群生活的品质化智慧化设施供给,并以海南黎安国际教育试验区二期规划策划为例,探索其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创新 产业园区 战略发展 产业策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课堂”撬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性回归与渐进实践
14
作者 孙佳 童名文 +2 位作者 付卫东 戴红斌 龙陶陶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3,共8页
“三个课堂”是打通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后一公里的中国特色信息化解决方案,然而,其区域推进质量呈现“木桶效应”。基于此,文章首先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涵为基点,阐明“三个课堂”撬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逻... “三个课堂”是打通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后一公里的中国特色信息化解决方案,然而,其区域推进质量呈现“木桶效应”。基于此,文章首先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涵为基点,阐明“三个课堂”撬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逻辑,即以政企校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技术基座建设,实现“物”的兜底均衡,以创新驱动的在地化实践实现城乡学校中“人”的体验均衡与学校发展的特色均衡,以增值性差异化评价实现“三个课堂”促进义务教育中学生、教师、学校多主体协同发展的合格均衡。其次,“三个课堂”的渐进实践应呈现耦合发展,在构建多元共同体的基础之上,通过无缝学习、同侪研修以及优质资源数字化、共享化策略培育城乡义务教育中合格的学生、合格的教师以及合格的学校。最后,以X省Y市为例,分析了“三个课堂”在地化的渐进实践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个课堂 实践逻辑 渐进策略 在地化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15
作者 张立平 李德显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的基础支撑,县域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一环。研究县域义务教育在资源配置、管理体制机制、规划布局治理及部分学校内涵建设等方面所面临的现实...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的基础支撑,县域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一环。研究县域义务教育在资源配置、管理体制机制、规划布局治理及部分学校内涵建设等方面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基于教育强国背景下对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内涵的深入思考。基于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特征,以共同发展为核心理念、厘清教育主体责任、聚焦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目标、强化学校内涵建设,通过缩小县域教育资源配置差距、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科学规划教育多维布局、提高学校育人质量等路径,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县域义务教育 系统治理 内涵建设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何以促进共同富裕——基于系统论视角的分析
16
作者 陈佳薇 祁占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14,共6页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挖掘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然要求、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均衡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载体、服务重大发展战略的关键力量。立足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着全方位的规划引导、坚强...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挖掘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然要求、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均衡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载体、服务重大发展战略的关键力量。立足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着全方位的规划引导、坚强的制度保障、丰富的资源支撑和强大的人才驱动力,可通过锚定“方向标”、筑牢“组织网”、打造“新引擎”、架构“人才库”、拓宽“空间域”,积极推动长远规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宏观治理与微观治理相统一、创新服务与数智赋能相驱动、五育融合与协同育人两手抓、区域协调与集群发展相适应,为推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实现共同富裕开拓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长远规划与短期目标 宏观治理与微观治理 创新服务与数智赋能 五育融合与协同育人 区域协调与集群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借鉴友馆先进理念,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对美国、加拿大、日本三国博物馆调研的思考与启示
17
作者 冯羽 彭涛 张晓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5年第8期158-162,共5页
随着上海博物馆东馆2024年底的全面建成开放,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两馆的高品质安全开放成为全馆上下再攀事业发展的新目标。为了进一步开拓干部人才的国际化视野,提升专业化能力,上海博物馆决定对美国、加拿大、日本三国的一... 随着上海博物馆东馆2024年底的全面建成开放,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两馆的高品质安全开放成为全馆上下再攀事业发展的新目标。为了进一步开拓干部人才的国际化视野,提升专业化能力,上海博物馆决定对美国、加拿大、日本三国的一流博物馆在展览策划、公共教育、文创合作等方面开展走访与调研,以学习先进的理念,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考察初步形成四大战略构想:一是要注重学术引领与开展全球对话;二是要深化内容创作与持续创新表现形式;三是要强化公共教育与拓宽传播矩阵;四是注重品牌形象打造,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展览策划 公共教育 文创合作 国际交流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际常住人口规模与义务教育经费协调度的时空演变——基于公平和发展的双重视角
18
作者 张荣馨 阚斌斌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25年第1期96-110,共15页
常住人口规模与义务教育经费协调是落实“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政策的基础保障。基于协调发展理念“公平”和“发展”的双重价值导向,常住人口与义务教育经费协调的内涵应为义务教育经费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的空间分布相一... 常住人口规模与义务教育经费协调是落实“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政策的基础保障。基于协调发展理念“公平”和“发展”的双重价值导向,常住人口与义务教育经费协调的内涵应为义务教育经费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的空间分布相一致,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外延应为常住人口规模与义务教育经费协调共同指向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三元协调关系,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基于公平和发展视角分别构建公平协调度模型和发展协调度模型,对省际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平协调度呈下降趋势,且小学低于初中。其中,人员经费与常住人口的协调度具有“增长-降低”的循环周期性,公用经费与常住人口的协调度以2015年为节点先降后增。发展协调度持续降低,整体处于失调状态,并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住人口 义务教育经费 公平协调度 发展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战略规划的行动框架与实践路向
19
作者 白虹雨 《当代职业教育》 2025年第2期50-57,共8页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战略规划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当前,高职院校存在战略重要性认识不足、战略目标凝聚不强和战略行动落实不够等问题。战略规划具有极高的行动属性,其行动框架包含分析与制定、实施与管理两大环节以及...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战略规划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当前,高职院校存在战略重要性认识不足、战略目标凝聚不强和战略行动落实不够等问题。战略规划具有极高的行动属性,其行动框架包含分析与制定、实施与管理两大环节以及综合分析论证—规划文本编制—全面宣贯解读—系统分解落实—评估调整与监督保障五个具体步骤。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战略规划需要提升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深刻认识战略规划的时代价值;明确战略规划职能,增强战略谋划与决策支持作用;把握好多重时间关系,基于自身特色构建差异化发展路径;激发全员干事创业动能,提升战略谋划与落实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职院校 战略规划 高质量发展 双高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特殊教育工作的政策实施情况分析——基于30份省级“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文本
20
作者 李宁博 王彦超 贾玲 《现代特殊教育》 2025年第2期24-30,共7页
“十四五”时期特殊教育工作重点之一是推动特殊教育向两端延伸发展。基于政策分析视角,借助Nvivo 14软件对30份省级“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关于学前特殊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各省服务对象呈现出孤独症儿童最受关注、... “十四五”时期特殊教育工作重点之一是推动特殊教育向两端延伸发展。基于政策分析视角,借助Nvivo 14软件对30份省级“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关于学前特殊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各省服务对象呈现出孤独症儿童最受关注、多个特殊儿童群体被提及的特点;目标要求着力提高普及程度,关注教育质量;推进路径以推进安置与管理为要,课程资源开发相对滞后;基础保障大力推进,质量保障初步展开。建议未来地方政策扩大孤独症儿童教育支持,增强目标可评度,丰富课程资源开发,细化保障标准的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特殊教育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