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5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Training Program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Talents’ Practical Ability
1
作者 Yixian Liu Jun Guo +2 位作者 Lin Hou Zhezhu Li Dongming Chen 《计算机教育》 2022年第12期35-42,共8页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an indispensable link.In order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consolidate and master theoretical kno...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an indispensable link.In order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consolidate and master theoretical knowledge,improve 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by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and achieve the goal of combin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practice.Adopting the planning of through-type training,complete the teaching work of three practical courses of software system design,software system construction,and software product construction.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the digitiz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the virtualization of real enterprises,the intelligentization of teaching guidance,the visualization of teaching process,and the panorama of learning process are realized.By adopt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askdriven online practice teach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teaching training support and teaching process,and result big data evaluation,the students’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finally,and the whol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can provide experience for the follow-up re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ware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Practical ability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mprehensive training Mixed tea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king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 Taking the Automobile Detection and Fault Diagnosis Course as an Example
2
作者 RUAN Guanqiang HU Xing CHENG Jinrun 《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10期052-054,共5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thre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are constructed in the course of automobile detection and fault diagnosis, starting with the c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thre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are constructed in the course of automobile detection and fault diagnosis, start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platform. In the process of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students' basic engineering practical ability, professional design abilit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re fully improved and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design plan.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ete experimental vehicle detection and fault diagnosis course provides a new and effective way for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the automotiv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practical ability automobile testing and fault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多维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
作者 薛海涛 陈翠欣 +5 位作者 丁俭 李永艳 何珺 付彬国 夏兴川 赵雪勃 《高教学刊》 2025年第9期150-154,共5页
基于新工科背景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为核心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适应时代变革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这就对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变革提出更高要求。该文针对... 基于新工科背景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为核心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适应时代变革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这就对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变革提出更高要求。该文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围绕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对其融合必要性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新工科及“双创”背景下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通过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方法多元化以及与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实现创新创业理念在专业教育中的嵌入和渗透,构建具备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创新创业素养的综合实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多维度、多层次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专创融合 创新创业素养 实用创新型人才 多维度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
4
作者 杨振芳 田欢妤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67-73,共7页
非认知能力是学生成长成才与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其形成与发展是学生能动地与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学校场域内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校内场域“元系统”“... 非认知能力是学生成长成才与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其形成与发展是学生能动地与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学校场域内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校内场域“元系统”“核心系统”“渗透系统”与“弥漫系统”四层次社会生态系统体系。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过程中应遵循系统观、整体观、多元路径观与动态观,要以学生主体性为根本,以教师支持为关键,以管理者重视为基础,以多元教育主体联动为重点,构建有效的社会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认知能力 社会生态系统 大学生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高校数学类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5
作者 李再兴 《高教学刊》 2025年第9期146-149,154,共5页
行业高校数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促进基础学科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容之一。该文梳理目前行业高校数学人才培养模式中有待完善之处,主要包括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然后从数学基础学科的主体性、文化视角、科... 行业高校数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促进基础学科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容之一。该文梳理目前行业高校数学人才培养模式中有待完善之处,主要包括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然后从数学基础学科的主体性、文化视角、科技视角和培养目标等角度讨论行业高校数学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进而从数学与教育数字化融合、数学与行业特色学科融合、数学科教融合、数学产教融合以及数学本硕融合等“五维融合”方面探讨了如何打造这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最后就落地保障给出五个方面的举措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数学与行业学科交叉 专业内涵 “五维”融合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6
作者 涂攀峰 李娟 +4 位作者 化青珠 宋雯佩 李彩琴 张宪智 黄建昌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4期112-116,121,共6页
随着园艺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行业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亟需通过改革创新,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现代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该文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分... 随着园艺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行业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亟需通过改革创新,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现代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该文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分析当前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践教学薄弱、产学研结合不紧密、教育内容更新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该文提出强化实践教学、深化产学研合作、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建立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等改革路径,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跨学科思维和创新素养,以满足现代园艺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通过这些改革措施,高校园艺教育将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趋势,为园艺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园艺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类专业新工科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丁恒 黄文娟 +4 位作者 张卫华 柏海舰 侯超群 董瑞娟 郑小燕 《高教学刊》 2025年第1期55-58,共4页
面向交通强国、碳达峰碳中和等新形态下,如何支撑交通领域发展和人才需求,培养适应新工科发展,满足交通运输建设发展需求的综合创新型人才是交通运输类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该研究围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建立交通运输类实践教学认... 面向交通强国、碳达峰碳中和等新形态下,如何支撑交通领域发展和人才需求,培养适应新工科发展,满足交通运输建设发展需求的综合创新型人才是交通运输类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该研究围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建立交通运输类实践教学认知、设计、综合和创新四层次模块,并针对每个模块构架以实际工程资料库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平台,设计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响应行业动态需求,通过评价反馈促进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为宗旨的新形态下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进一步结合专业实践,提供教学体系的实施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交通运输类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饲料外贸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评价体系建设
8
作者 刘俊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0,共4页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校与饲料企业的深度合作已成为破解饲料外贸人才供需失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鉴于现代学徒制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且饲料外贸业务广泛涉及国际交往,因此,饲料外贸人才的培养不仅需立足校、企、...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校与饲料企业的深度合作已成为破解饲料外贸人才供需失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鉴于现代学徒制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且饲料外贸业务广泛涉及国际交往,因此,饲料外贸人才的培养不仅需立足校、企、生三方共赢的目标,而且要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核心要素融入其中,明确界定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培养目标。同时,加强饲料外贸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力求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估,精准衡量人才培养成效,以期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培养出既符合饲料企业实际需求,又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外贸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饲料外贸人才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 评价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人才振兴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9
作者 韩晓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89-192,共4页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提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乡村人才发展面临着环境改善、培养力度不足和激励政策与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探索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路径,对于摆...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提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乡村人才发展面临着环境改善、培养力度不足和激励政策与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探索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路径,对于摆脱发展困境、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充分发挥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旨在为摆脱发展困境、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人才振兴 人才培养 人才振兴 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以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为例
10
作者 吕云云 高于辉 于春晓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5期77-79,共3页
本研究主要针对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进行研究,探索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新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入理解“X”证书的现实背景、时代意义、制度内涵、机制设计、运行机制等,从证书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管理职责、教... 本研究主要针对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进行研究,探索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新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入理解“X”证书的现实背景、时代意义、制度内涵、机制设计、运行机制等,从证书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管理职责、教学团队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X”证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形成学历证书课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合互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职业能力培养 学分银行 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否选拔出具备科研能力的本科生——基于某“双一流”高校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曹淑江 唐骏瑶 顾嘉頠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旨在培育和选拔具备科研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但尚无研究考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否让专注科研、热爱学术的本科生脱颖而出。以北京市某“双一流”高校为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t模型,探究创新创业训...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旨在培育和选拔具备科研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但尚无研究考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否让专注科研、热爱学术的本科生脱颖而出。以北京市某“双一流”高校为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t模型,探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于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筛选作用。研究发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以通过参与身份管理、立项分级管理和项目团队管理对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有效的筛选。参与身份管理层面,项目负责人比普通参与者具备更强的科研能力;立项分级管理层面,所在项目的立项级别越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越强;项目团队管理层面,团队中其他成员的平均科研能力越强,个体的科研能力越强;此外,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筛选作用在学科层面存在异质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评价体系、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其在科研人才选拔中的作用,积极探索科研育人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本科生科研 科研能力 筛选作用 人才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六维”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2
作者 徐康泰 赵刚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兼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特性,具有市场性和一般适用性等性质,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相互匹配。以类型划分的... 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兼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特性,具有市场性和一般适用性等性质,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相互匹配。以类型划分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技术技能应用性、综合性和高级性。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实训保障等六个维度分析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正视困境,找到内因,实现突破,把握德、日、我国台湾地区等国内外先进职教理念,构建了适合于我国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六维突破”发展模式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内涵定位 现实困境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3
作者 苟曼莉 夏国萍 《科教文汇》 2025年第6期61-64,共4页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新时代对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专业知识与跨学科整合能力、熟练的动手操作与实验设计能力、高效的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能力、严谨... 新时代工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新时代对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专业知识与跨学科整合能力、熟练的动手操作与实验设计能力、高效的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与强烈的职业道德观等。为了提升新时代我国工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工科大学生的教育教学须优化工程类专业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财务人才数字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4
作者 李森彪 张远 高山 《高教学刊》 2025年第7期85-88,共4页
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培养具备数字创新能力的新型财务人才已然成为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该文旨在探讨新型财务人才数字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首先,系统分析数字创新能力对于新型财务人才的... 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培养具备数字创新能力的新型财务人才已然成为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该文旨在探讨新型财务人才数字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首先,系统分析数字创新能力对于新型财务人才的重要意义;其次,进一步明确新型财务人才数字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特征;最后,从设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建设、构建评价与反馈机制八个方面全面构建新型财务人才数字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财务人才 数字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数字技术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研计划对高等医药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影响
15
作者 孟真 李奕霏 +1 位作者 雷子晨 朱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5期173-175,共3页
目的落实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提高湖南中医药大学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潜力,持续推进“助研计划”。方法课题组以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基于... 目的落实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提高湖南中医药大学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潜力,持续推进“助研计划”。方法课题组以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助研计划的参与程度设计调查问卷,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助研计划对高等医药院校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提升产生显著影响。结论提出进一步优化助研计划的方案,促进本科生科研素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研计划 创新能力 科研创新人才培养 医学本科生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民办高校音乐教师素质能力建设研究
16
作者 罗逸夫 李继樊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1-25,共5页
高校音乐教师是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音乐人才培养的质量。新时代高校音乐教师素质能力的内涵建设,应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的文化底蕴、过硬的教学本领、综合的应用能力为基本要求,这也是... 高校音乐教师是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音乐人才培养的质量。新时代高校音乐教师素质能力的内涵建设,应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的文化底蕴、过硬的教学本领、综合的应用能力为基本要求,这也是纠正目前民办高校音乐教师职业行为偏差的重要遵循。在实施路径方面,以保证数量为基础、优化结构为驱动、重视培养为关键、促进稳定为依托,加快提升新时代民办高校音乐教师队伍素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高质量发展 音乐教师 素质能力建设 民办高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创”紧耦合的“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改革与实践
17
作者 程兰 任密蜂 +1 位作者 续欣莹 阎高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线性系统理论”作为控制学科的研究生专业核心课程,在立德树人和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不足。秉承“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寓研于教、教书育人”的理念,通过强化基础理论、拓展最新成果、完善考核模式、开展课程思政等方式... “线性系统理论”作为控制学科的研究生专业核心课程,在立德树人和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不足。秉承“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寓研于教、教书育人”的理念,通过强化基础理论、拓展最新成果、完善考核模式、开展课程思政等方式推进“德—创”紧耦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从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个课程目标出发进行课程建设,将课程思政贯穿各个环节,并通过全链条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实现。课程建设思路和方法可为同类高校的“线性系统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 教学改革 立德树人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线性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学制中西医结合博士生培养质量分析
18
作者 林子琦 邓力珲 +1 位作者 胡诚 夏庆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9期1-4,共4页
为了解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学术型中西医结合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情况。采取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生科研训练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83.7%博士生对科研创新实践能力提... 为了解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学术型中西医结合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情况。采取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生科研训练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83.7%博士生对科研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程度非常满意。三年制每周科研投入时间最长,但有59.3%的学生仅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四年制参与研究的情况与之相近;有66.7%的五年制学生参与多项研究。三年制的学生学习及心理压力最大,延期毕业率为63.0%。五年制学生人均论文高于三年制和四年制研究生,表明更长学制更有利于中西医结合博士生的科研训练与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博士研究生 科研训练 学术创新能力 中医药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研赛与导师制多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法焕宝 刘作华 +3 位作者 李泽全 谭陆西 刘仁龙 张云怀 《高教学刊》 2024年第8期153-156,共4页
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培养创新应用型化工人才是适应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的重要任务。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从人、财、物三个方面推进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提出全程导师制与“产... 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培养创新应用型化工人才是适应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的重要任务。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从人、财、物三个方面推进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提出全程导师制与“产研赛”平台多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敢于担当、综合素质优秀、理工基础扎实、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化工领军人才。经过实践探索,该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融合导师与平台,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广示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产研赛 导师制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生成逻辑、内涵解构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琼 许中华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建设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的重要实践问题。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能力,要着力增强党建引领力,永葆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本色;着力提升治理运行力,筑牢应用型本科高校... 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建设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的重要实践问题。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能力,要着力增强党建引领力,永葆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本色;着力提升治理运行力,筑牢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制度之基;着力强化适应力,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格局;着力优化专业建设力,打造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形成思政协同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人才培养能力内涵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