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idence-Based Practice of Nutrition Management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Based on Knowledge-to-Action Transformation Model
1
作者 Jing Zhang Junjun Liu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5年第2期400-410,共11页
Objective: To develop a best-evidence-based optimal nutrition management pla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pply it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evaluate its effectiveness. Methods: Use the KTA knowledge tran... Objective: To develop a best-evidence-based optimal nutrition management pla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pply it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evaluate its effectiveness. Methods: Use the KTA knowledge translation model to guide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nutrition management, and compar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cardiac function status, quality of life, and quality review indicator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 Results: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indicators (MNA-SF score, albumin, hemoglobin) of two groups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to b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Conclusion: The KTA knowledge translation model provides methodological guid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 for heart failure patients. This evidence-based practice project is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the outcomes of malnutrition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and is conducive to standardizing nursing pathways, thereby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Heart Failure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mode Nutrition Management Evidence-Based Pract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 mutually conjugated tripartite entangled states and their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ation kernel 被引量:1
2
作者 吕翠红 范洪义 姜年权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43-50,共8页
We newly construct two mutually-conjugate tripartite entangled state representations, based on which we propose the formulation of three-mode entangl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ation (EFFT) and derive the transfo... We newly construct two mutually-conjugate tripartite entangled state representations, based on which we propose the formulation of three-mode entangl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ation (EFFT) and derive the transformation kernel. The EFFT's additivity property is proved and the eigenmode of EFFT is derived. As an application, we calculate the EFFT of the three-mode squeezed vacuum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artite entangled state three-mode entangl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ation the technique of integral within an ordered product of opera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ed Complex Network for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Base
3
作者 Archil Prangishvili Roman Samkharadze +2 位作者 Medea Tervdoradze Lia Gaeheehiladze Nino Lolashvili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7年第9期464-470,共7页
For management of power system on the bases of distributed complex network (DCN-network) authors developed a new structure of knowledge base: at macro-nodes of network are located a database and a logical conclusio... For management of power system on the bases of distributed complex network (DCN-network) authors developed a new structure of knowledge base: at macro-nodes of network are located a database and a logical conclusion making machine, and on the arcs are located their connecting properties. Such structure excludes transitions from a logical conclusion making machine to database. It provides opportunity of fast and efficient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modeling of complex processes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ed macro-network production rules power system mode knowledge b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大学学科建设研究
4
作者 郭晓丽 孔照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2,共5页
学科是大学存在的“基本要素”与“核心标识”,大学发展往往视学科建设为“龙头”与“主线”。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建立在传统知识分类基础上的大学学科建设正面临着“知识同质化”“组织排他性”“制度稳定性”“文化封闭性”等困... 学科是大学存在的“基本要素”与“核心标识”,大学发展往往视学科建设为“龙头”与“主线”。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建立在传统知识分类基础上的大学学科建设正面临着“知识同质化”“组织排他性”“制度稳定性”“文化封闭性”等困境。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学科建设应基于现有的学科框架,聚焦问题域,绘制不同学科互涉背景下的“知识地图”;改革垂直科层式学科组织,构建纵横结合的矩阵式组织结构;革新学科制度,实现大学学科制度的创新;打破文化隔阂,营造兼容并包的学科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大学 学科建设 学科知识 学科组织 学科制度 学科文化 学科互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变分模式分解的煤矿通风机振动信号特征提取
5
作者 陶珑 郭燕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煤矿通风机振动信号是一种非平稳多分量信号。传统的非平稳信号特征信号提取方法存在自适应性差、对通风机早期故障的微弱特征辨识能力有限等问题,基于广义变分模式分解的特征提取方法的信号处理速度难以满足通风机振动信号特征快速提... 煤矿通风机振动信号是一种非平稳多分量信号。传统的非平稳信号特征信号提取方法存在自适应性差、对通风机早期故障的微弱特征辨识能力有限等问题,基于广义变分模式分解的特征提取方法的信号处理速度难以满足通风机振动信号特征快速提取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式分解的煤矿通风机振动信号特征快速提取方法。在广义变分模式分解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乘子交替方向法迭代求解,将约束优化问题转换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应用改进变分模式分解算法对信号进行等效分解,得到匹配目标信号特征的等效滤波器,通过内积变换原理快速提取通风机振动信号特征分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变分模式分解算法对不同强度的特征分量提取效果均较好,准确性和抗噪性良好,处理通风机实测振动信号的耗时为0.008165 s,与广义变分模式分解算法相比,特征提取速度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通风机 振动信号 非平稳信号特征提取 变分模式分解 等效滤波器 内积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视角下智慧教学模式的设计环节与实现路径
6
作者 高茜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45,共6页
数智技术发展催生智慧教育,推动智慧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开放教育传统教学模式面临学情分析经验化、学习路径固化和发展性评价缺失等现实困境。在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智技术赋能教学关键环节,实现动态化全过程学情分析和智能... 数智技术发展催生智慧教育,推动智慧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开放教育传统教学模式面临学情分析经验化、学习路径固化和发展性评价缺失等现实困境。在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智技术赋能教学关键环节,实现动态化全过程学情分析和智能化测评,通过知识图谱构建数字化课程资源体系,基于教育大数据实现资源推送和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组建虚实结合的教学团队,完成教学空间、课程、教师和教学方式四个维度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智慧教学模式 数智技术 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时期大学生知识生产的路径机制与关系特征
7
作者 齐艳杰 薛彦华 胡楠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4-103,共10页
数字赋能大学生的知识生产是数字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与根本要求,是推进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的关键。综合运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等学习理论,构建大学生知识生产关系中介路径模型,实证探究高等教育... 数字赋能大学生的知识生产是数字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与根本要求,是推进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的关键。综合运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等学习理论,构建大学生知识生产关系中介路径模型,实证探究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时期大学生知识生产的路径机制与关系特征。研究发现,在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知识生产行为在数字技术应用与知识生产成果产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基于此,建议高等学校开展数字时代“元知识”课程建设,提高大学生知识生产的数字意识与应用能力;加速数字时代知识生产技术的理论探究与技术创新,增强大学生知识生产技术的科学性与自适应性;构建以数字思维为核心的知识生产激励机制,拓展大学生知识生产成果的形式与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数字化转型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大学生 知识生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模式转型、技术比较优势与制造业创新绩效
8
作者 宋炜 曹文静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1,共9页
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创新绩效提升不仅取决于循环模式转型效果,而且显著受到技术比较优势的影响。利用2001—2021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估计循环模式转型与技术比较优势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由国际循环引致的制造业集聚有... 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创新绩效提升不仅取决于循环模式转型效果,而且显著受到技术比较优势的影响。利用2001—2021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估计循环模式转型与技术比较优势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由国际循环引致的制造业集聚有助于优化制造业要素配置,强化制造业技术比较优势,进而提升制造业创新绩效。在新发展格局下,循环模式转型有助于推动制造业利用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获得技术比较优势,通过缩小技术势差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而对提升制造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模式转型 国际循环 国内循环 技术比较优势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技革命影响高职教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现实逻辑
9
作者 王丽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25年第3期74-82,共9页
历次科技革命驱动教育纵向上向更高层级演进、横向上从普通教育中分离出职业教育,并孕育、产生了高职教育,也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新科技革命影响高职教育的理论逻辑中,影响条件为社会转型需求,影响内容为重塑高职教育生态和理... 历次科技革命驱动教育纵向上向更高层级演进、横向上从普通教育中分离出职业教育,并孕育、产生了高职教育,也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新科技革命影响高职教育的理论逻辑中,影响条件为社会转型需求,影响内容为重塑高职教育生态和理念,影响方式为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影响回应为相互适切、动态平衡。新科技革命遵循“新科技革命—产业结构变革—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就业需求变化—高职教育变革—促进科技创新”的现实路径,全方位深度塑造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高职教育 产业变革 生产方式 就业需求 教育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对科研成果与人才评价的影响研究——基于ChatGPT、Microsoft Bing视角分析 被引量:51
10
作者 蒋华林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10,共14页
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研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基于“生成预训练转换器”(GPT)语言模型能够理解和响应自然语言输入,于2022年11月30日正式发布,短时间内在全球互联网界、学术界及产业界引发热议和关注。以ChatGPT... 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研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基于“生成预训练转换器”(GPT)语言模型能够理解和响应自然语言输入,于2022年11月30日正式发布,短时间内在全球互联网界、学术界及产业界引发热议和关注。以ChatGPT、Microsoft Bing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基于超大海量数据,采用“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RLHF)进行训练,主要具有三大功能:智能交互对话、智能文本生成、智能文献爬取。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是采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AIGC)而具有强大的内容生成或文本生成能力,除能够生成一般应用性文稿外,还能够从事科学写作,从而引领和推动知识生产方式和学术研究范式变革,知识生产和学术研究进程将显著提速,知识生产者将从非创造性劳动中获得解放,知识生产方式将由“手动式”“半自动式”迈向“自动化”“智能化”。这种变革对传统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将产生重大影响,更进一步将对通过科研成果进行人才评价产生重大影响。大体上说,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应用于学术研究中,将遮蔽成果演化学术史,影响科研成果创新性评价;挑战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影响科研成果权属认定;带来学术伦理风险,影响科研成果评价生态;冲击人才评价基本标准,影响人才评价客观性。鉴于人工智能的渗透性、扩散性和颠覆性,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应对,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审慎使用,着力发挥其促进知识生产、推动学术进步的积极作用;其次,要抓住现行相关法规制度与快速进步的人工智能技术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完善制度、设置“护栏”,规范使用;第三,要推动技术开源,公开其智能生成逻辑,增强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技术可信度;第四,要建立人机协作机制,既发挥技术的数据处理优势,又发挥人的理性思维优势,最终由人把关知识生产、科研成果及人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ChatGPT 微软必应 科研成果评价 人才评价 知识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考察与本土行动——以中、美、日3所一流大学医学项目为例
11
作者 黄滋淳 周笑影 +1 位作者 操太圣 胡文涵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0,共9页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加快生物医药相关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文章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理论,以中国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项目、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MSTP项目、日本东京大学WINGS-LST项...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加快生物医药相关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文章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理论,以中国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项目、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MSTP项目、日本东京大学WINGS-LST项目为例,从生源背景、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路径、评价内容等维度对中美日一流大学拔尖创新医学人才项目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反思。文章提出,我国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应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组织模式;单一的“点”式培养转向“线”式培养的培养理念;探索内部突破学科边界、外部拓展大学场域的培养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科学化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医学 中美日 知识生产模式 生物医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与农民共同富裕
12
作者 张永奇 单德朋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2,共6页
农业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农民共同富裕,已成为亟须关注的现实议题之一。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多期平衡面板数据,以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和促进农民精神富裕为依据,测度农民共同富裕水平。并利用诱因理论为研究框架,采用多种模型深入检验了农... 农业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农民共同富裕,已成为亟须关注的现实议题之一。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多期平衡面板数据,以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和促进农民精神富裕为依据,测度农民共同富裕水平。并利用诱因理论为研究框架,采用多种模型深入检验了农业数字化转型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数字化转型对农民主观福利和客观福利均有显著积极影响,能够直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而与主观福利相比,农业数字化转型对农民客观福利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机制分析显示,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其中发挥正向机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数字化转型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在不同群体、分区域中存在异质性。农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铸牢“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带动小农户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民共同富裕 农业数字化转型 小农户受益 农民稳定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变的医学研究生分类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13
作者 杨宇 李荣梅 +4 位作者 王雨 于晓童 吴桐 颜南 任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4期16-21,共6页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主要途径,高效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文章基于地方医学院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单一追求教育规模化、学科专业支撑力不够、导师专业性不足、缺乏完善长效培养机制问...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主要途径,高效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文章基于地方医学院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单一追求教育规模化、学科专业支撑力不够、导师专业性不足、缺乏完善长效培养机制问题,针对性构建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变的医学研究生分类管理体系,重点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分类别针对性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变充实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理论创新,从六工程“多阶浸润”、九系列“贯通融合”践行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实践创新。通过构建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变的医学研究生分类管理体系,为优化医学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更多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分类管理 医学研究生教育 地方医学院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教育质量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知识机理与实现
14
作者 李洪修 蒋维西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7,共8页
从知识层面审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由知识创新引发的生产力形态变革。它对高校的知识创新提出了扩大学科内容的知识供给、推动科学研究的知识迭代、开辟成果转化的知识耦合等内在诉求。高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知识机理包含知识... 从知识层面审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由知识创新引发的生产力形态变革。它对高校的知识创新提出了扩大学科内容的知识供给、推动科学研究的知识迭代、开辟成果转化的知识耦合等内在诉求。高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知识机理包含知识的选择、组织和转化三个层面,即在知识选择层面达成异质知识汇聚,推动学科框架的知识更新;在知识组织层面实施纵向与横向的加工,生成互相联结的知识序列;在知识转化层面建构以交叉学科的知识境脉服务成果应用的创新链。基于此,高校需要重塑知识选择的标准,建构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体系;统筹知识组织的过程,促进知识空间的相互渗透;制定学科交叉的知识规划,推动高校知识转化的提质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新质生产力 知识机理 知识选择 知识组织 知识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与时间逻辑中的“新异化”--重审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15
作者 程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6,共9页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新一代的代表人物,罗萨一方面继承霍克海默、哈贝马斯等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奴役的思想传统,一方面又试图在现代社会加速层面系统说明人类在现代自然科学的迷信下追求“掌控世界”造成人与世界关系...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新一代的代表人物,罗萨一方面继承霍克海默、哈贝马斯等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奴役的思想传统,一方面又试图在现代社会加速层面系统说明人类在现代自然科学的迷信下追求“掌控世界”造成人与世界关系相扭曲的“新异化”。在他看来,这种异化不同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而是植根于现代性加速进程中时间结构改变的“空间异化”“物的异化”“行动异化”“时间异化”以及“自我异化”。时间不再单纯是描述物质运动持续历程的物理参数,而是全面介入现代社会结构和人的生活内容。加速社会凭借不断强化的时间逻辑,固然提高生产生活效率,但又导致人们不得不持久地加入对各种资源的竞争追逐,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差。为克服弊端,罗萨提出当前应引入新的追求“质”的提升的“后增长社会”的发展模式,建构人与世界共鸣关系的美好生活。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看,罗萨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提供新思路,然而又未意识只有将现代性逻辑、加速逻辑置于资本逻辑的场域中,立足于变革生产方式的维度,实现“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统一,才能真正消解加速社会中人的异化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异化 时间结构 社会加速 共鸣关系 生产方式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域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创建的动因、机制与进路
16
作者 刘涵滨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趋势下大学组织变革的时代产物。“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求与“回归工程范式”的变革趋势相交叠,构成我国大学创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时代动因。探其机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形成以服务应用为...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趋势下大学组织变革的时代产物。“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求与“回归工程范式”的变革趋势相交叠,构成我国大学创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时代动因。探其机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形成以服务应用为导向的组织理念、多元主体异质共在的成员构成、持续适应的柔性组织架构、多维综合的质量控制机制。以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趋势为参照,未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应持守育人价值本位,形塑主动适应的组织理念;优化创新制度环境,赋能组织成员的知识协同;提升卓越项目的治理能力,着力构建水样组织;引入公众参与的评价机制,加强知识生产的社会问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组织变革 交叉学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深度融合的知识逻辑与模式创新
17
作者 杨国兴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出版是从事专业化知识生产的实践活动,出版融合是知识生产、传播与创新的内在要求。出版融合与知识生产的关系从“相加”“相融”转向“深融”,出版融合的知识逻辑进一步凸显。随着知识生产的变革,新知识生产模式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注... 出版是从事专业化知识生产的实践活动,出版融合是知识生产、传播与创新的内在要求。出版融合与知识生产的关系从“相加”“相融”转向“深融”,出版融合的知识逻辑进一步凸显。随着知识生产的变革,新知识生产模式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注重参与主体的多元协作和构成要素的多维融合,突出知识生产的集群效应和协同创新,这就导致以知识生产为内核的出版深度融合在内容和方式上发生根本转变。基于新知识生产模式的视角,文章剖析了出版深度融合的知识逻辑和发展桎梏,从出版业态、知识结构、人才队伍、技术应用、读者服务等方面提出改革路径,试图构建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深度融合 知识生产 新知识生产模式 出版模式变革 融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
18
作者 孙泽敏 李英骄 王冠男 《时代汽车》 2025年第6期58-60,共3页
当前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在城市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影响下,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行车组织、乘客服务、车站管理等工作场景和典型工作任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相关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诉求。而对于中高职院校的轨... 当前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在城市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影响下,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行车组织、乘客服务、车站管理等工作场景和典型工作任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相关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诉求。而对于中高职院校的轨道交通类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对新质人才的要求。为满足新质生产力对新质人才的要求,轨道交通类专业通过“一化六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提升对轨道交通类人才质量的培养。“一化六融入”中的“一化”是指专业建设标准化,“六融入”是指数智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验实训体系、师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化六融入 人才培养模式 数智化 轨道交通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智库服务决策的模式构建与高质量发展——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视角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志超 朱宁波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高校智库服务决策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高校智库服务决策的内涵更加丰富,目标情境、参与主体、研究范式、评价方式等不断变化,展现出诸多新特征。本研究通过对高校智库服务决策特征变化的分析,构建了高校... 高校智库服务决策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高校智库服务决策的内涵更加丰富,目标情境、参与主体、研究范式、评价方式等不断变化,展现出诸多新特征。本研究通过对高校智库服务决策特征变化的分析,构建了高校智库服务决策的三种模式:学科中心学术情境下“学—政”互动的专家模式、跨学科应用情境下“智—政”互动的平台模式和超学科适应情境下多边互动的开放模式。在这三种模式演进和共生发展情境下,提出高校智库服务决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四条进路:树立符合国家需求与公共利益的服务决策理念,创新多边互动的服务决策组织形式,构建多层次的服务决策研究范式,建立开放多元的服务决策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高校智库 知识生产 知识生产模式 服务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智能化生产方式变革的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5
20
作者 桂德怀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88-95,共8页
数字经济时代,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数据成为主要生产要素,智能制造、柔性生产成为一种新型生产方式,智能化生产需要更多“高度复合、协同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现代企业需要更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岗位人才... 数字经济时代,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数据成为主要生产要素,智能制造、柔性生产成为一种新型生产方式,智能化生产需要更多“高度复合、协同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现代企业需要更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岗位人才数量、结构和素能三大变化,面临着服务智能化生产的专业教师队伍能力水平不适应、匹配智能化生产的课程教材及优质资源不充分、对接智能化生产的综合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等诸多挑战。需要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产业规划引领,完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规划牵引,构建智能制造专产对接新格局;打造“专业特区”,创新智造人才培养模式;探寻技能形成规律,实施新型技能培养重点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方式 智改数转 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