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比较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甄伟 葛红卫 +19 位作者 王瑞 潘彤 韩卫 王鹏 杨莉 孙绍秋 曹晓 崔立晔 魏超 于桂军 徐云鹏 房金娟 刘彩侠 王学刚 甄志军 刘晓杰 杜文功 王露楠 刘江 王鸿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79-183,共5页
目的了解京津冀地区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简称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探讨不同血站实验室的血液检测能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京津冀地区血站血液检测质量同质化建设打下基础。方法向京津冀15家血站实验室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各... 目的了解京津冀地区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简称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探讨不同血站实验室的血液检测能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京津冀地区血站血液检测质量同质化建设打下基础。方法向京津冀15家血站实验室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各血站实验室与不合格标本结果相关的数据,包括特殊血型、ALT、HBsAg、抗-HIV、抗-HCV、抗-TP、NAT不合格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京津冀地区15家血站实验室血液总不合格率为1.42%,实验室间不合格率差异显著(P<0.01);2)京津冀血站实验室特殊血型率、ALT不合格率、ELISA(HBsAg、抗-HIV、抗-HCV、抗-TP)不合格率、NAT不合格率分别为0.04%、0.40%、(0.24%、0.15%、0.22%、0.36%)、0.16%;所有项目的不合格率在不同血站实验室间均差异较大(P<0.01);3)京、津、冀3个区域的实验室在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1.86%、1.24%、1.28%)、ALT(0.50%、0.11%、0.42%)、HBsAg(0.25%、0.33%、0.21%)、抗-HCV(0.39%、0.27%、0.14%)、抗-TP(0.43%、0.35%、0.33%)和NAT(0.33%、0.26%、0.06%)不合格率中,均差异显著(P<0.01),而特殊血型率(0.04%、0.03%、0.05%)、抗HIV(0.15%、0.16%、0.14%)不合格率,三地区无显著差异(P>0.05);4)大、中、小不同规模的实验室在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1.35%、1.45%、1.62%)、特殊血型(0.05%、0.04%、0.03%)、ALT(0.27%、0.51%、0.53%)、HBsAg(0.24%、0.22%、0.27%)、抗-HCV(0.28%、0.17%、0.17%)、抗-TP(0.32%、0.39%、0.43%)和NAT(0.24%、0.09%、0.04%)不合格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抗-HIV(0.14%、0.15%、0.13%)不合格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京津冀地区15家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能力存在较大差异,ALT和抗-TP是导致京津冀地区无偿献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部分实验室在血液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血液筛查实验室 血液检测 不合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血站实验室抗-HIV检测不合格情况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甄伟 葛红卫 +19 位作者 王瑞 潘彤 韩卫 王鹏 杨莉 孙绍秋 曹晓 崔立晔 魏超 于桂军 徐云鹏 房金娟 刘彩侠 王学刚 甄志军 刘晓杰 杜文功 王露楠 刘江 王鸿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71-376,共6页
目的了解京津冀地区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简称血站实验室)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抗-HIV检测不合格情况及不同血站实验室抗-HIV检测能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实验室以电子邮件形式向京津冀15家血站实验室发放并收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2... 目的了解京津冀地区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简称血站实验室)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抗-HIV检测不合格情况及不同血站实验室抗-HIV检测能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实验室以电子邮件形式向京津冀15家血站实验室发放并收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2018年1月~12月各血站实验室抗-HIV ELISA不合格率和确证(WB)阳性结果(数据),本实验室负责数据汇总和确认,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京津冀地区15家血站实验室的抗-HIV ELISA不合格率(6.77/万~35.71/万)和确证阳性率(0.60/万~3.56/万)均差异较大(P<0.05);2)8种检测试剂抗-HIV ELISA不合格率和确证阳性率均差异明显(P<0.01),进口4代试剂的灵敏度均高于国产(3代和4代)试剂,其中试剂R5(进口4代)的抗HIV ELISA不合格率最高(19.08/万);3)R1、R2、R3、R5、R7共5种试剂在不同血站实验室间的抗-HIV ELISA不合格率差异明显(P<0.05),R4、R6、R8共3种试剂在不同血站实验室间的抗-HIV ELISA不合格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4)除H、J、M实验室外,其余各实验室使用不同试剂抗-HIV ELISA不合格率差异明显(P<0.05)。采用进口+国产试剂组合的实验室除O外,其余实验室均为进口试剂抗-HIV ELISA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国产试剂(P<0.05),采用国产3代+国产4代试剂组合的实验室中62.5%(5/8)实验室不同试剂间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明显(P<0.05)。5)15家实验室抗-HIV ELISA单试剂检测阳性率(62.02%~95.45%)差异较大(P<0.001),A实验室单试剂检测阳性率最低62.02%(160/258)。结论京津冀地区各血站实验室抗-HIV检测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所使用的检测试剂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实验室内的其他因素如人员、仪器和检测策略对抗-HIV检测效果也有较大影响,仍需推动京津冀地区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质量同质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筛查实验室 抗-HIV检测不合格 献血者 血站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与定量检测结果符合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秀花 苑婷婷 +2 位作者 李季 邹维 李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281-1287,共7页
目的验证蔬菜快速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提升其可信度。方法选取通过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酶抑制法)筛选出的结果呈阳性的样品,采用仪器分析法进行50项农药残留量的定量分析复核。从蔬菜品类检出符合率、不合格符合率,样品检出率、不合格... 目的验证蔬菜快速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提升其可信度。方法选取通过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酶抑制法)筛选出的结果呈阳性的样品,采用仪器分析法进行50项农药残留量的定量分析复核。从蔬菜品类检出符合率、不合格符合率,样品检出率、不合格符合率及各种农药的超标情况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各类蔬菜中农药残留有检出样品占总体阳性样本的92%以上,检出符合率较高,表明快速筛查的阳性样品具有一定的风险;由于技术自身缺陷及部分农药缺少评价体系等原因,其不合格符合率为30%~50%左右,其中流通量较大的芸薹属类、叶菜类及茄果类蔬菜的不合格符合率分别为43.3%、33.6%、54.5%。结论快速检测技术作为蔬的农药残留初筛的手段是切实有效的,其应用对蔬菜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快速检测 定量检测 检出符合率 不合格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地区2006-2015年不同年龄段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会霞 韩丽 王倩倩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46-1048,共3页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不同年龄段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分布情况,为无偿献血招募和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少血液报废,保护血液资源,提高血液安全性。方法收集近10年青岛地区不同年龄段无偿献血者相关数据。相关检测指标有:HBs Ag、...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不同年龄段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分布情况,为无偿献血招募和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少血液报废,保护血液资源,提高血液安全性。方法收集近10年青岛地区不同年龄段无偿献血者相关数据。相关检测指标有:HBs Ag、抗-HIV、抗-HCV、抗-TP、ALT及核酸检测。按不同年龄段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共985 790人次,总不合格率2.98%。不同年龄段献血者检验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55-60岁献血者阳性率最低(0.92%),而25-34岁献血者阳性率最高(3.87%)。在男性各年龄组中,25-34岁组ALT阳性率最高(3.77%),最低的为55-60岁组(0.15%),有统计学差异(P<0.01)。女性抗-TP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且25-34岁女性抗-TP阳性率最高(0.64%)。55-60岁献血者HBs Ag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各年龄组HIV的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同年份的比较,不合格率在2009年最高,出现了先升高后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趋势。结论为了减少血液报废,可以选择性地针对25-34岁女性献血者进行献血前的抗-TP快速检测。定向加大对55-60岁献血者的招募力度,使其成为无偿献血的有力补充。应加大对25-34岁献血者的健康教育和献血前筛查的力度以减少血液报废,加大对18-24岁献血者的招募和宣教力度以增加其在献血人群中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检测 无偿献血者 不合格率 招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印刷常见材料有害物质风险研究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双 彭织云 艾慰伦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122,共11页
鉴于绿色印刷材料标准与绿色印刷产品标准中有害物质检测要求关联性不足,以及印刷材料中潜在风险物质调查较为缺乏的现状,本研究调查了胶印油墨、热熔胶、润版液和洗车水中有害物质的检出率和风险水平分布。结果表明,这些原辅材料中广... 鉴于绿色印刷材料标准与绿色印刷产品标准中有害物质检测要求关联性不足,以及印刷材料中潜在风险物质调查较为缺乏的现状,本研究调查了胶印油墨、热熔胶、润版液和洗车水中有害物质的检出率和风险水平分布。结果表明,这些原辅材料中广泛存在产品成品标准中需要检测而材料标准中尚无要求的有害物质,且部分有害物质如丙酮、异丙醇,正丁醇、甲醛等在多种材料中出现,以致于存在叠加带入产品成品的风险。此外,以上材料中亦存在多种醛类和醇类、乙酸乙烯酯、钴等标准要求之外的潜在风险物质。本研究亦对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管控方式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印刷 有害物质 风险调查 材料合格产品不合格 标准关联性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2004-201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波 吕运来 +4 位作者 张雪梅 于志强 吴宗泽 李浩 曲兢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2期343-345,共3页
目的:分析洛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实验室检测结果,评估不合格原因,为安全用血、节约血液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洛阳地区无偿献血员标本,采用ELISA等方法对HBsAg、抗-TP、抗-HCV、抗-HIV及ALT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分析洛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实验室检测结果,评估不合格原因,为安全用血、节约血液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洛阳地区无偿献血员标本,采用ELISA等方法对HBsAg、抗-TP、抗-HCV、抗-HIV及ALT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洛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5项指标总不合格率为1.88%,HBsAg、抗-TP、抗-HCV、抗-HIV及ALT不合格率分别为:0.23%、0.24%、0.36%、0.10%及0.95%,各年间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单项检测不合格人群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学历及血型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LT及抗-HCV是洛阳地区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提高实验室的血液检测能力,从而更有效的减少血液报废率及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检测 不合格率
原文传递
北京部分地区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徐国美 王鹏 +3 位作者 李美霖 张微 梁君 李天君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5期833-835,共3页
目的:调查北京部分地区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分析献血人群不同项目阳性率和变化趋势,为保障血液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北京地区阳区、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平谷区2011-2015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HBsAg、抗-HCV、抗-HI... 目的:调查北京部分地区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分析献血人群不同项目阳性率和变化趋势,为保障血液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北京地区阳区、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平谷区2011-2015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HBsAg、抗-HCV、抗-HIV、抗-TP采用酶联免疫试验两遍检测,同时对HBV、HCV、HIV进行核酸检测,ALT采用速率法进行检测。结果:北京地区2011-2015年献血人群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2.85%,不同项目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CV(0.92%)>ALT(0.76%)>抗-TP(0.53%)>抗-HIV(0.35%)>HBsAg(0.30%)。本地区从2013年7月份开始进行核酸检测,核酸联测阳性率0.14%。ELISA检测灰区结果与方法设置有一定关联,2011-2015年本地区灰区结果为0.71%。在献血人群HIV筛查中,2011-2015年阳性率为0.35%,送检至北京市CDC进行HIV确认,确认阳性率为0.04%,5年阳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DC反馈HIV不确定结果为0.05%。结论:本地区献血人群血液阳性结果处于较低水平,采用核酸检测后血液质量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改进血液检测策略设计和研究,保障临床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人群 血液检测 灰区 不合格率
原文传递
某铁路辖区内消毒餐具消毒效果调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孟林楠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507-508,512,共3页
目的了解某铁路局各站段食堂和伙食团消毒餐具消毒效果情况。方法采集2018年7月—2021年6月的消毒餐具,采用大肠菌群(纸片法)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3年间共采集消毒餐具2540件,不合格率分别为8.04%、6.99%和10.72%;列车、站段机关食... 目的了解某铁路局各站段食堂和伙食团消毒餐具消毒效果情况。方法采集2018年7月—2021年6月的消毒餐具,采用大肠菌群(纸片法)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3年间共采集消毒餐具2540件,不合格率分别为8.04%、6.99%和10.72%;列车、站段机关食堂、站段车间食堂、沿线伙食团消毒餐具的不合格率分别为3.45%、7.86%、9.59%和16.62%;消毒柜餐具不合格率为5.04%,保洁柜消毒餐具不合格率为11.42%。结论3年期间,各站段食堂与伙食团的消毒餐具不合格率有差异,要加强沿线伙食团餐具消毒监督与管理,加大餐具卫生监测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餐具 不合格率 食堂 伙食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