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quantification theory in risk assessment of mine flooding 被引量:8
1
作者 WANG Lian-guo MIAO Xie-xing DONG Xu WU Yu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Hundreds of mine flooding accidents have occurred in China since the 1950s. These flooding accidents result in submerged working faces, even entire coal mines, leading to tremendous economic losses. It is reported tha... Hundreds of mine flooding accidents have occurred in China since the 1950s. These flooding accidents result in submerged working faces, even entire coal mines, leading to tremendous economic losses. It is reported that among 601 state-owned mines in China, 285 mines are exposed to water-inrush risks. The water pressure is becoming larger and larger with the increase of mining depth, leading to an increase of water-inrush hazards. Only when the risk of mine flooding is predicted in a reasonable manner, can we take timely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mine flooding from taking place. In our investigation quantification(H) theory is used to study the risk prediction problem about mine flooding. By investigating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 mine flooding, eight risk assessment item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 extent of risk is classified into 4 grades. Given the data from different periods in the Feicheng mining area, a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risk of mine flooding is established. The test analysis indicates a mode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7 and the incidence of discrimination is as high as 97.37%, which implies that the effect of the model is quite satisfactory. 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s, this method can be widely appl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 flooding quantification(II) theory prediction model assessment i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量化理论Ⅱ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黄炎和 邢世和 +3 位作者 陈明华 唐南奇 卢程隆 吴锤红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20,共6页
应用数量化理论Ⅱ建立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的判别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分级效果。该模型对参与建模的88个样本的回判结果是:强度侵蚀组、中度侵蚀组、轻度侵蚀组和无明显侵蚀组的准判率分别为100%,91.3%,83.3%和93.... 应用数量化理论Ⅱ建立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的判别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分级效果。该模型对参与建模的88个样本的回判结果是:强度侵蚀组、中度侵蚀组、轻度侵蚀组和无明显侵蚀组的准判率分别为100%,91.3%,83.3%和93.8%,准判率高达92.0%;未参与建模的10个样本的判别分级准确率也高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化理论 侵蚀强度分级 判别模型 土训侵蚀 侵蚀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岩体质量分级的数量化理论Ⅱ判别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国彦 周礼 李金跃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8-1215,共8页
为快速准确地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级,采用数量化理论Ⅱ建立了工程岩体质量判别模型。案例一中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体声波纵波速度、体积节理数、节理面粗糙度系数、节理面风化变异系数和透水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案例二中选取回采巷道巷... 为快速准确地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级,采用数量化理论Ⅱ建立了工程岩体质量判别模型。案例一中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体声波纵波速度、体积节理数、节理面粗糙度系数、节理面风化变异系数和透水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案例二中选取回采巷道巷道埋深、巷道跨度、直接顶与煤层厚度之比、围岩单轴抗压强度、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围岩松动圈尺度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对案例一、案例二中不同工程岩体实测样本进行训练,构建相应的线性判别函数,确定各类岩体样本在6维空间中所对应的样本中心点;用建立的模型对训练样本进行判别并对未知样本岩体质量等级进行了预测。案例一中判别正确率为100%,且10个预测样本中只有1个发生误判,案例二中判别正确率为93.3%。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判别过程简单,具有较高的判别正确率,可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在岩体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体质量 分级 数量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Holling-Ⅱ型功能函数的捕食模型
4
作者 张金陵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96-301,共6页
讨论了一类具有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函数的捕食者——食饵模型,研究了该系统的平衡点,得到了正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并利用Mawhin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得到该模型至少存在一个正周期解.
关键词 捕食者-食饵模型 重合度理论 Holling-型功能函数 周期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S软件与数量化-Ⅱ类分析方法在区域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潘芷加 朱寿增 北园芳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5,共8页
2012年7月中旬日本熊本县迎来特大暴雨,暴雨在熊本县市区内引发洪水,并在位于其东北部的阿苏地区引发了数量巨大、后果严重的地质灾害。通过同年10月到11月之间多次现场灾害调查,发现当地的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当地... 2012年7月中旬日本熊本县迎来特大暴雨,暴雨在熊本县市区内引发洪水,并在位于其东北部的阿苏地区引发了数量巨大、后果严重的地质灾害。通过同年10月到11月之间多次现场灾害调查,发现当地的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当地的地理环境给相关部门后续的治理和修复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同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因而相对于灾后进行治理和修复工作,事前对于当地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危险度评价,在危险度大的地方提前建立防护措施具有更大的实际和经济价值。本文运用日本熊本大学工学部环境岩土研究室自主研发的危险度评价RESS软件对选取的阿苏—坂梨区域进行危险度评价,获得了被研究区域的地势起伏度、横断面形状、斜面倾斜角度、集水面积、土地利用信息、土体表层地质、灾害场所变化情况等7个类别的解析图像和数据。结合使用数量化—Ⅱ类分析方法,对危险度评价的结果进行验证和扩展,危险度评价的准确率和灾害场所的判断准确率均高于研究要求,另外也获得了由RESS软件解析出来的各个类别的因子对于地质灾害事件的贡献度大小。依据危险度评价的结果绘制出被研究区域的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地图,该地图简单易懂,具有一定的社会共享意义和专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度评价 数量化—类分析方法 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混合边界条件的Holling-Ⅱ型捕食模型正稳态解的存在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云 曾宪忠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CSCD 2011年第4期523-532,共10页
研究了一个带混合边界条件的Holling-Ⅱ型捕食模型.通过构造一个微分紧算子K,借助锥内不动点指数理论、拓扑度理论、椭圆方程估计理论和极值原理证得了算子K存在正的不动点,此结论表明捕食模型存在正解,即物种共存状态.
关键词 Holling-型捕食模型 正稳态解的存在性 不动点 指数理论 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Roesser模型转换成F-M Ⅱ模型的一种新方法的研究
7
作者 吴徐冬子 盛道清 +2 位作者 程骅 曹中泳 何博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0-1115,共6页
本文针对2维方框图理论,研究了由Roesser模型到F-M Ⅱ模型的转换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转换方法。该方法依据2维方框图理论以及Roesser模型与F-M Ⅱ模型之间的关联,可由Roesser模型的实现矩阵直接求解出F-M Ⅱ模型的实现矩阵,且得到... 本文针对2维方框图理论,研究了由Roesser模型到F-M Ⅱ模型的转换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转换方法。该方法依据2维方框图理论以及Roesser模型与F-M Ⅱ模型之间的关联,可由Roesser模型的实现矩阵直接求解出F-M Ⅱ模型的实现矩阵,且得到系统实现矩阵更灵活,有利于系统的分析设计。对比运用求状态方程实现模型之间的转换,省去了中间的求导环节,简化了计算步骤,使多维系统模型之间的转化更加便捷高效。将此方法运用于雷达系统中,能够提高系统的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ESSER模型 F-M 模型 状态空间模型 图像论 实现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据理论框架下主动学习代理模型驱动的CFD模拟不确定性量化方法
8
作者 陈浩 吴沐宸 +3 位作者 陈江涛 夏侯唐凡 赵忠锐 刘宇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9,I0002,共15页
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中存在模型参数、数值离散和边界条件等诸多形式各异的不确定因素。鉴于证据理论具有灵活的建模框架,且能同时量化CFD模拟中的随机和认知不确定性,基于其提出了一种证据理论框架下主动学习代理模型驱动的CFD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中存在模型参数、数值离散和边界条件等诸多形式各异的不确定因素。鉴于证据理论具有灵活的建模框架,且能同时量化CFD模拟中的随机和认知不确定性,基于其提出了一种证据理论框架下主动学习代理模型驱动的CFD模拟不确定性量化方法,以较少的CFD仿真模型调用次数实现对CFD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量化。该方法采用最优最大最小距离策略生成空间分布良好的候选样本点,通过动态熵权-TOPSIS主动学习策略平衡了代理模型的全局探索、局部开发和鲁棒性。此外,提出基于Hartley测度和Jousselme距离的复合收敛准则以判断终止代理模型训练的时间并量化输出响应的不确定性。最后,以采用NASA SC(2)0410翼型剖面的超临界机翼流场CFD模拟为例,分析来流参数和湍流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机翼输出响应升阻比的不确定性量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不确定性量化 证据理论 主动学习 代理模型 动态熵权-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评价构造法的独立式书柜造型魅力因子研究
9
作者 张金珥 范蒙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196,共8页
为深入研究和理解用户在书柜设计方面的喜好及需求,以便为家具设计师和制造商提供有关用户期望的有益信息,基于评价构造法,通过研究用户对书柜造型设计要素的偏好,探索用户心理需求与书柜造型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书... 为深入研究和理解用户在书柜设计方面的喜好及需求,以便为家具设计师和制造商提供有关用户期望的有益信息,基于评价构造法,通过研究用户对书柜造型设计要素的偏好,探索用户心理需求与书柜造型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书柜造型设计要素,以提升用户的整体体验。首先,对现有的独立式书柜进行收集与筛选,作为实验样本,通过用户访谈绘制评价构造图,并进行魅力因子提取;然后,运用数量化理论Ⅰ通过SPSS软件建立各层级魅力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以了解上位因子与下位因子之间的数性关系,得到用户偏好与书柜造型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取“时尚典雅的”魅力因子作为实验结果进行书柜造型设计,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研究书柜造型魅力要素与用户偏好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对提升书柜造型吸引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后续研究该方向的设计人员和学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构造法 魅力工学 造型设计 独立式书柜 数量化理论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量化理论在泥石流易发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程英建 石豫川 +1 位作者 石胜伟 刘富开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45,153,共7页
泥石流易发性是泥石流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泥石流易发性的确定对于泥石流整体特征的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总结现行标准和前人研究不足的基础上,从发生学角度选取流域面积、纵坡降、谷坡坡度等9个评价指标,采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 泥石流易发性是泥石流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泥石流易发性的确定对于泥石流整体特征的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总结现行标准和前人研究不足的基础上,从发生学角度选取流域面积、纵坡降、谷坡坡度等9个评价指标,采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泥石流易发性预测模型。通过模型自检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准确率分别达到87.14%和90%,证明了该方法在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中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易发性 发生学 数量化理论 预测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连国 宋扬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用数量化理论 (Ⅱ ) 〔1〕研究了矿井突水危险性评价问题 ,建立了一个实用的矿井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 ,为煤矿安全评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数量化理论 评价模型 评价项目 矿井突水 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量化理论Ⅰ类的汽车意象造型设计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明珠 何灿群 +1 位作者 卢章平 杨炼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5-108,共4页
以汽车造型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数量化理论Ⅰ类的意象造型设计方法。采用SD法获取用户对产品样本的感性意象评价;通过分析产品造型,从形态、相互位置和比例3个方面提取了对感性意象有关键影响的造型设计要素;应用数量化理论Ⅰ类建立了... 以汽车造型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数量化理论Ⅰ类的意象造型设计方法。采用SD法获取用户对产品样本的感性意象评价;通过分析产品造型,从形态、相互位置和比例3个方面提取了对感性意象有关键影响的造型设计要素;应用数量化理论Ⅰ类建立了感性词汇与造型设计要素间的关联,并构建数学模型,以辅助产品意象造型设计。最后通过设计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汽车造型 感性意象 造型设计要素 数量化理论Ⅰ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草原地上生物量的预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正恩 王昱生 +1 位作者 潘介正 葛剑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9-183,共5页
采用数量化理论对羊草草原地上生物量进行了预测 ,建立了 2个数学预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 ,地上生物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显著 ,地上生物量的鲜重和干重的复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 0 97和 0 95。在影响羊草草原地上生物量的生态因素... 采用数量化理论对羊草草原地上生物量进行了预测 ,建立了 2个数学预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 ,地上生物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显著 ,地上生物量的鲜重和干重的复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 0 97和 0 95。在影响羊草草原地上生物量的生态因素和植被特征因素中 ,按其对生物量形成的贡献大小 (以得分范围衡量 ) ,贡献最大的为测定生物量时前一个月的降雨量 ,其次为土壤全氮含量 ,再次为测定生物量时前一个月≥ 1 0℃的积温 ,小于这三个生态因子影响大小的因素依次为草群总盖度、草群平均高度和羊草种群生长状况。所建模型不但包含了生态因素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而且也包含了植被特征因素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草原 地上生物量 数量化理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异类信息统一表示与建模 被引量:7
14
作者 锁斌 程永生 +1 位作者 曾超 李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1,共6页
在复杂系统的性能、可靠性评估中,由于信息不完备、实验样本有限、对复杂物理过程的认识不充分等原因,存在多种不确定性。由于不确定性的来源不同,因此在系统建模时不确定性参数存在概率分布、模糊分布、概率包络、区间信息等多种表达方... 在复杂系统的性能、可靠性评估中,由于信息不完备、实验样本有限、对复杂物理过程的认识不充分等原因,存在多种不确定性。由于不确定性的来源不同,因此在系统建模时不确定性参数存在概率分布、模糊分布、概率包络、区间信息等多种表达方式,难以用统一的方法对系统的性能、可靠性进行量化评估。研究了概率分布、概率包络、模糊分布、专家估计信息、小样本测试数据等不同类型的信息转化为基于证据理论的统一表示的方法,讨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异类信息统一表示方法在模型不确定性量化中的应用。实例仿真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建模 不确定性 证据理论 不确定性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数学地质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许良 彭苏萍 +1 位作者 张子戌 袁崇孚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在焦作中马村矿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煤与瓦斯突出的分区分带主要受地质条件控制 ,运用数量化理论Ⅱ ,可以借助已知瓦斯突出类型的若干地质变量 ,建立该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数学地质模型 ,并预测未知区的瓦斯突出 。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数学地质模型 数量化理论 地质变量 矿山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地质数学模型软件的开发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子戌 张许良 袁崇孚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30,共3页
简述了瓦斯地质数学模型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建模工具 ;介绍了用VC + + 6 0语言对此数学模型设计的软件的结构、用法和特点 ;并以山东省新汶协庄矿 11煤层为例进行了瓦斯含量预测 ,达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关键词 瓦斯地质 数学模型法 数量化理论Ⅰ 软件 建模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量化理论的岩堆稳定性评价模型 被引量:12
17
作者 胡力绳 王建秀 叶冲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8-262,共5页
影响岩堆稳定的定性因素难以在极限平衡、数值分析中全面反映和定量表述。数量化理论可通过定性指标定量化,充分考虑定性指标的影响。基于数量化理论,提出岩堆稳定性评价模型。根据岩堆组成物质及内部颗粒接触情况进行结构分类;基于主... 影响岩堆稳定的定性因素难以在极限平衡、数值分析中全面反映和定量表述。数量化理论可通过定性指标定量化,充分考虑定性指标的影响。基于数量化理论,提出岩堆稳定性评价模型。根据岩堆组成物质及内部颗粒接触情况进行结构分类;基于主因素分析,采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分为四级)、岩堆结构(分为四级)、地形坡度(分为三级)及地下水发育情况(分为二级)4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岩堆稳定性评价模型。模型在云南水富-麻柳湾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成果表明:影响岩堆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岩堆结构、岩石强度和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稳定性评价模型 数量化理论 岩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量化一类理论的感性意象与造型设计要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5
18
作者 苏建宁 李鹤歧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39,共4页
在有关产品设计中感性意象定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数量化一类理论,在感性工学系统的研究理论架构内,对产品造型设计要素进行分解,并建立相应的数学分析模型,在定量层面上探讨消费者的心理感性意象与产品造型设计要素的关系.该结果已... 在有关产品设计中感性意象定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数量化一类理论,在感性工学系统的研究理论架构内,对产品造型设计要素进行分解,并建立相应的数学分析模型,在定量层面上探讨消费者的心理感性意象与产品造型设计要素的关系.该结果已开发了实用的软件程序,可指导后续的设计,最后经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数量化一类理论 感性意象 造型设计要素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性工学的陶瓷茶壶造型设计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卜俊 唐刚 +1 位作者 孙培贤 沙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7-72,78,共7页
以陶瓷茶壶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数量化Ⅰ类理论的感性意象设计方法对陶瓷茶壶形态和造型风格进行研究。首先,在调研各类陶瓷茶壶的基础上,运用焦点团体法和问卷调研法分别提取了茶壶的形态设计要素和代表性感性意象词汇;其次,用数量化... 以陶瓷茶壶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数量化Ⅰ类理论的感性意象设计方法对陶瓷茶壶形态和造型风格进行研究。首先,在调研各类陶瓷茶壶的基础上,运用焦点团体法和问卷调研法分别提取了茶壶的形态设计要素和代表性感性意象词汇;其次,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感性意象词汇和设计要素两者之间的数学映射模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辅助陶瓷茶壶造型设计;最后,经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可为陶瓷茶壶造型设计和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工学 陶瓷茶壶 感性意象 造型设计 数量化理论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哑变量研究湘西桤木林分优势平均高与平均高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忠诚 朱光玉 +3 位作者 文仕知 何功秀 张江 孙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37-44,共8页
林分优势平均高和林分平均高是立地质量评价的2个重要指标。以78块湘西桤木人工林标准地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方法I分析了地名、林分类型、坡度、坡位、坡向、土壤厚度、土壤类型、自然灾害、公顷株数、海拔、年龄和郁闭度11种因... 林分优势平均高和林分平均高是立地质量评价的2个重要指标。以78块湘西桤木人工林标准地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方法I分析了地名、林分类型、坡度、坡位、坡向、土壤厚度、土壤类型、自然灾害、公顷株数、海拔、年龄和郁闭度11种因子对高比值(林分平均高与优势平均高之比)的显著性影响程度,选出影响显著的主导因子作为哑变量,确定地名和林分类型(绝对纯林和相对纯林)为显著性影响的主导因子,2个因子对高比值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可靠性为93.70%和99.96%,选取这2个因子作为哑变量,建立了基于哑变量的林分优势平均高与林分平均高非线性模型和常规的非线性模型,采用确定系数、残差均值、绝对残差均值、相对误差均值和精度5个指标,通过对常规、基于地名哑变量和基于林分类型哑变量的3种非线性模型的建模精度和模型适应性检验结果比较,指出基于哑变量的非线性模型优于常规非线性模型,且基于地名哑变量的模型最优。基于地名哑变量、基于林分类型哑变量和常规非线性模型的建模精度分别为98.65%、97.53%、93.43%,建模确定系数分别为0.9389、0.9266和0.9015,建模残差均值分别为2.16E-09、5.53E-09和2.30E-07,建模绝对残差均值1.0631、1.1323和1.8522,建模相对误差均值分别为0.1197、0.2038和0.2932。研究方法和结果有助于提高建模精度,并为建立区域性通用生物数学模型提供了一种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桤木 林分优势平均高 林分平均高 哑变量 非线性模型 数量化方法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