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交叉滚子轴承自动装配机械臂轨迹规划
1
作者 胡江涛 党玉功 +1 位作者 周志刚 张宇鹏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78,共8页
针对交叉滚子轴承人工装配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和误差大等问题,设计一种4自由度机械臂,可对交叉滚子轴承进行自动装配。为提升机械臂的工作效率,以时间为适应度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3-7-3多项式插值函数的改进灰狼算法(Improved Gray Wo... 针对交叉滚子轴承人工装配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和误差大等问题,设计一种4自由度机械臂,可对交叉滚子轴承进行自动装配。为提升机械臂的工作效率,以时间为适应度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3-7-3多项式插值函数的改进灰狼算法(Improved Gray Wolf Optimizer,IGWO)对机械臂运动轨迹进行优化;该算法用非线性控制因子替代线性控制因子,并与天牛须搜索(Beetle Antennae Search,BAS)算法相结合,能够避免陷入局部最优,提高算法的求解效率和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与灰狼算法(Gray Wolf Optimizer,GWO)相比,改进灰狼算法运动时间缩短了17%,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且各个关节的轨迹曲线光滑连续。研究为机械臂的后续运动控制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滚子轴承 机械臂 轨迹规划 改进灰狼算法(IGW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永磁轴承承载能力数值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魏勇 张大卫 +1 位作者 杨志永 吴军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2002年第6期48-49,52,共3页
研究了一类径向永磁轴承在轴向、径向偏移时承载能力的两种计算方法 ,着重分析了径向永磁轴承的结构尺寸的优化问题 ,从理论上阐述了在设计过程中如何确定径向永磁轴承的高度及截面尺寸 。
关键词 径向永磁轴承 承载能力 尺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轻量化目标的起重机伸臂结构设计及截面尺寸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磊 于世杰 +3 位作者 徐进友 蹤雪梅 张立平 董磊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为满足工程上对大吨位和小质量起重机的追求,实现起重机伸臂轻量化设计目标,在QY25K5型起重机伸臂主要结构参数尺寸的基础上,通过UG软件对伸臂进行了数字化设计,建立了CAD模型。根据GB/T 3811—2008,确定了在典型危险工况下,伸臂的工作... 为满足工程上对大吨位和小质量起重机的追求,实现起重机伸臂轻量化设计目标,在QY25K5型起重机伸臂主要结构参数尺寸的基础上,通过UG软件对伸臂进行了数字化设计,建立了CAD模型。根据GB/T 3811—2008,确定了在典型危险工况下,伸臂的工作载荷、许用应力及许用挠度,并对伸臂的强度、刚度及1阶屈曲模态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以伸臂截面尺寸作为优化设计变量,分别通过Inspire和ANSYS软件对伸臂上盖板和腹板厚度进行尺寸优化,得到两组板厚优化值;根据起重机设计标准及工程上常用的钢板厚度确定了上盖板和腹板的厚度,生成伸臂的轻量化设计方案,减重率可达15.2%。对伸臂力学性能进行校核,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在符合起重机典型危险工况下,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要求,达到减重的目的。综合两种优化方案优化的方法,可为起重机伸臂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伸臂 结构设计 轻量化设计 尺寸优化 仿真分析 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SVM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柳松 何光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87-190,196,共5页
针对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参数选取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遗传免疫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克服传统粒子群算法前期收敛快、后期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将该算法与优化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相结合,建立基于遗传免疫粒子群和支持向量机的诊... 针对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参数选取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遗传免疫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克服传统粒子群算法前期收敛快、后期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将该算法与优化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相结合,建立基于遗传免疫粒子群和支持向量机的诊断模型,并用于轴承故障诊断中。结果表明,基于遗传免疫粒子群算法优化的SVM可实现对SVM分类模型参数的自动优化,并能提高SVM分类模型的故障诊断精度,对分散程度较大、聚类性较差的故障样本分类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故障诊断 粒子群优化 遗传免疫 轴承 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向振动台运动耦合装置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志华 蔡晨光 +2 位作者 于梅 夏岩 李京胜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5-780,共6页
通过建立三轴向振动台运动耦合装置的传递模型,根据需求频率范围合理选择运动耦合装置刚度。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气体润滑问题,仿真分析了供气压力和气膜厚度对气体静压轴承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静压轴承的刚度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大... 通过建立三轴向振动台运动耦合装置的传递模型,根据需求频率范围合理选择运动耦合装置刚度。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气体润滑问题,仿真分析了供气压力和气膜厚度对气体静压轴承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静压轴承的刚度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特定的供气压力下存在一个使气体静压轴承的刚度取得极值的气膜厚度极值点。在此基础上,优化得到一组满足运动耦合装置传递特性要求的供气压力和气膜厚度参数,并通过原理样机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得出的运动耦合装置参数满足传递特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向振动台 运动耦合装置 传递特性 气体静压轴承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群优化的二维非对称Tsallis交叉熵图像阈值选取 被引量:7
6
作者 吴一全 王凯 曹鹏祥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交叉熵能够度量图像分割前后的差异,与Shannon交叉熵相比,引入参数q的Tsallis交叉熵则为图像阈值分割提供了灵活性和普适性,而非对称Tsallis交叉熵的表达形式更加简洁。由此,提出了蜂群优化的二维非对称Tsallis交叉熵图像阈值选取方法... 交叉熵能够度量图像分割前后的差异,与Shannon交叉熵相比,引入参数q的Tsallis交叉熵则为图像阈值分割提供了灵活性和普适性,而非对称Tsallis交叉熵的表达形式更加简洁。由此,提出了蜂群优化的二维非对称Tsallis交叉熵图像阈值选取方法。首先引出了非对称Tsallis交叉熵,导出了二维非对称Tsallis交叉熵阈值选取公式,并利用递推方式计算阈值选取准则函数涉及的中间变量,建立查找表,消除冗余运算;然后采用蜂群算法搜寻最佳二维阈值。大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二维最大Shannon熵法、二维Shannon交叉熵法、二维Tsallis熵法和二维对称Tsallis交叉熵法等同类方法,所提出方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区域间对比度评价指标上有较大的改善,能够更准确地分割出目标,运行速度也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阈值选取 二维 Tsallis交叉熵 递推算法 蜂群优化 区域间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滑桩工程的整体设计方法及其优化数值模型 被引量:22
7
作者 邹广电 陈生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7,共7页
综合应用抗滑桩的极限承载理论和绕流阻力概念 ,通过由点到面、由面到空间的方式和三道安全系数的设立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可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的抗滑桩整体设计方法 ;该方法最终将抗滑桩设计归结为一个特殊的优化数值模型 ,并应用非... 综合应用抗滑桩的极限承载理论和绕流阻力概念 ,通过由点到面、由面到空间的方式和三道安全系数的设立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可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的抗滑桩整体设计方法 ;该方法最终将抗滑桩设计归结为一个特殊的优化数值模型 ,并应用非数值并行算法中的模拟退火算法求解 ,结果显示本文方法与工程实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优化数值模型 抗滑桩工程 极限承载理论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短时互谱法的潜艇目标尺度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朝晖 李志舜 +1 位作者 马国强 王明洲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6,共4页
阐述了双通道短时互谱法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目标方位走向,提出了利用体目标回波的空间方位分布信息识别水下目标尺度的方法。最后采用潜艇目标亮点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目标方位走向拟合示意图,给出了在不同攻击阵位的条件下,鱼雷... 阐述了双通道短时互谱法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目标方位走向,提出了利用体目标回波的空间方位分布信息识别水下目标尺度的方法。最后采用潜艇目标亮点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目标方位走向拟合示意图,给出了在不同攻击阵位的条件下,鱼雷对潜艇目标进行尺度识别的估计值和估计方差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确定了最有利于目标识别的攻击弦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分析 目标识别 互谱 分裂波束 目标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交叉定位的优化求解 被引量:1
9
作者 贺成龙 张桂林 朱霞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3年第4期556-558,共3页
论文分析了三维交叉定位的原理,给出传统三维交叉定位分解到二维和一维的计算过程。由于测量随机误差的存在,三维交叉并不能直正交于一点,那么通过误差估计,使其尽可能最优地交于一点,即可实现三维交叉定位的优化求解。最后通过粒子优... 论文分析了三维交叉定位的原理,给出传统三维交叉定位分解到二维和一维的计算过程。由于测量随机误差的存在,三维交叉并不能直正交于一点,那么通过误差估计,使其尽可能最优地交于一点,即可实现三维交叉定位的优化求解。最后通过粒子优化算法对求解进行了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交叉定位 优化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优化的轴承内外径尺寸检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甦欣 韩暑 +1 位作者 涂德江 晏文彬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为了满足轴承内外径尺寸检测的高精度需求,解决人工检测误差大以及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优化的轴承尺寸检测优化方法。首先,对灰度图像采用双边滤波去除噪声,通过形态学操作排除图像中的小型黑洞,使用图像分割提取图像中感兴... 为了满足轴承内外径尺寸检测的高精度需求,解决人工检测误差大以及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优化的轴承尺寸检测优化方法。首先,对灰度图像采用双边滤波去除噪声,通过形态学操作排除图像中的小型黑洞,使用图像分割提取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其次,运用Canny边缘检测算子对图像边缘进行粗定位,再用Zernike-Otsu法获取图像的亚像素边缘坐标;最后,把亚像素边缘坐标导入g2o优化模型进行曲线拟合得到轴承的内外径尺寸。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轴承内外径检测的误差小于0.015 mm,能够满足工业现场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检测 图像分割 亚像素 图优化 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弯薄壁型钢受弯构件承载力与延性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邓露 钟玉婷 +1 位作者 杨远亮 刘艳芝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101,共9页
该文旨在通过改变冷弯型钢的截面尺寸来提高其承载力和延性。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已有试验模型,计算了不同尺寸下的腹板翼缘加劲截面和腹板加劲的折叠翼缘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及延性,分析了上述2种截面的几何尺寸与抗弯承载力及延性... 该文旨在通过改变冷弯型钢的截面尺寸来提高其承载力和延性。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已有试验模型,计算了不同尺寸下的腹板翼缘加劲截面和腹板加劲的折叠翼缘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及延性,分析了上述2种截面的几何尺寸与抗弯承载力及延性的关系,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s)和遗传算法(GA)对截面尺寸进行优化;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分别确定了2种截面的最佳截面尺寸并提出截面尺寸的优化设计公式。结果表明:对壁厚为1.5 mm的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截面腹板高度可以提高其抗弯承载力,采用较小的平翼缘宽度可以提高其延性,设置加劲肋的措施可以略微增加结构抗弯承载力但显著提高结构延性;在所研究的截面中,腹板加劲的折叠翼缘截面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钢构件 截面优化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承载力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三维测向交叉定位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143,147,共4页
首先分析了三维测向交叉定位的基本原理,针对测角信息冗余这一问题,研究了2种测向交叉定位算法,并仿真出了定位精度的几何稀释(GDOP)图。结论表明:存在相同的测角误差和布站误差时,基于迭代的泰勒级数法定位精度较好,但是迭代初值如何... 首先分析了三维测向交叉定位的基本原理,针对测角信息冗余这一问题,研究了2种测向交叉定位算法,并仿真出了定位精度的几何稀释(GDOP)图。结论表明:存在相同的测角误差和布站误差时,基于迭代的泰勒级数法定位精度较好,但是迭代初值如何选取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搜索求最优解的自适应权重的粒子群算法,最后通过设定不同的测角误差值仿真分析了该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测角误差为0.5°或者1°时,粒子群优化算法在高度估计上比传统算法更准确,并且新算法有更好的定位精度,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定位精度的几何稀释 粒子群优化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熵与EEMD的滚动轴承微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学平 庞震 +1 位作者 辛向志 邢义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9-193,共5页
滚动轴承是易损件,为了更好并及时检测出在信噪比低的情况下的轴承早期微故障振动信号,提出了小波包最优熵和EEMD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小波包最优熵对采集信号实现信噪分离,突出了小波包降噪效果明显;通过EEMD将信号分解成多个分量;最后... 滚动轴承是易损件,为了更好并及时检测出在信噪比低的情况下的轴承早期微故障振动信号,提出了小波包最优熵和EEMD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小波包最优熵对采集信号实现信噪分离,突出了小波包降噪效果明显;通过EEMD将信号分解成多个分量;最后以互相关、峭度准则提取故障信号分量以避免分量选择的盲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轴承初期故障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轴承故障,从而表明该方法是有效且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最优熵 EEMD 互相关 峭度 轴承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截面拓扑及灵敏度分析的机床床身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林 盛维海 徐德玺 《机械工程师》 2016年第3期53-55,共3页
为提高某精密铣齿机床身的动静态性能,运用截面拓扑优化方法寻找床身截面的最佳截面形状,结合有限元法的变量化灵敏度分析法,对床身截面结构中的一些关联尺寸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对床身结构进行改进优化。通过与原床身结构进行比较,分... 为提高某精密铣齿机床身的动静态性能,运用截面拓扑优化方法寻找床身截面的最佳截面形状,结合有限元法的变量化灵敏度分析法,对床身截面结构中的一些关联尺寸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对床身结构进行改进优化。通过与原床身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床身的动静态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身 截面拓扑 灵敏度分析 尺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容量的无源探测定位精度分析
15
作者 张曙 杨作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5-250,共6页
为客观评价无源探测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文章提出了将系统信道容量C(度量信号在信道上传输能力的测度)等效于在无源探测定位系统中衡量定位精度的测度R新概念.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在相对探测误差意义下,将系统信道容量C与衡量目标定位... 为客观评价无源探测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文章提出了将系统信道容量C(度量信号在信道上传输能力的测度)等效于在无源探测定位系统中衡量定位精度的测度R新概念.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在相对探测误差意义下,将系统信道容量C与衡量目标定位精度联系起来,进而无源测向交叉定位原理模型被抽象成信道模型.采用信道容量衡量的定位精度不依赖于观测站基线的长度L或目标到基线的距离R,以及观测站的测向误差的一致性.计算与仿真结果给出了定位精度最高时观测站对目标T的最优观测角度和2个观测站的测向射线最优交会角以及观测区域内的信道容量分布,为快速配置观测站达到准确的无源探测定位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探测定位 信道容量 定位精度 最优交会角 测向交叉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机交叉定位误差及配置距离最优化协调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宁 吴华 +1 位作者 王星 程嗣怡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4,共5页
在简要分析双机的作战需求基础上,针对双机交叉定位的原理,对其定位误差及定位配置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得出了定位误差的GDOP分布图,并结合双机有效定位面积这一指标进行了协调分析,最终确定出双机的最优化配置距离。基于最... 在简要分析双机的作战需求基础上,针对双机交叉定位的原理,对其定位误差及定位配置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得出了定位误差的GDOP分布图,并结合双机有效定位面积这一指标进行了协调分析,最终确定出双机的最优化配置距离。基于最优化配置距离,可以在保证较高定位精度的同时,使有效定位面积达到最大,更好地为双机提供目标方位和距离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机 交叉定位 误差 最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柱框架结构优化设计
17
作者 李航 戴素娟 彭伟 《山西建筑》 2015年第18期34-35,共2页
通过对相关规范进行分析,提出了异形柱框架结构优化设计的内容及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便于工程设计应用,为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构造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解决了各地规范取值不统一的问题。
关键词 异形柱 框架结构 结构设计优化 正截面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的RSSI定位参数优化算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武闯 陈卫松 +1 位作者 崔婷玉 丁绪星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6年第4期5-8,52,共5页
采用多种群最优值维度交叉法和动态惯性权重法相结合,实现粒子群算法的改进,提高算法收敛速度,降低早熟概率。将改进后的算法用于RSSI定位参数优化,实时修正无线信号传播模型,克服接收信号强度与实际传播距离受无线信号多径效应的影响... 采用多种群最优值维度交叉法和动态惯性权重法相结合,实现粒子群算法的改进,提高算法收敛速度,降低早熟概率。将改进后的算法用于RSSI定位参数优化,实时修正无线信号传播模型,克服接收信号强度与实际传播距离受无线信号多径效应的影响没有固定一致变化关系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相比基于粒子群的RSSI定位方法、基于多种群粒子群的RSSI定位方法和传统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的RSSI定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室内三维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室内定位 维度交叉 动态惯性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喷管接头优化及承载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文芝 陶健 +2 位作者 王天祥 李超超 赵永忠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5,共6页
为充分发挥固体火箭发动机柔性喷管接头承载性能,同时减小其消极质量,在等截面柔性接头设计计算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目标函数对设计变量的敏感度,得到对输出最敏感的参数;保证接头总体厚度不变,以增强件及弹性件的球面直径为设计变量,以... 为充分发挥固体火箭发动机柔性喷管接头承载性能,同时减小其消极质量,在等截面柔性接头设计计算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目标函数对设计变量的敏感度,得到对输出最敏感的参数;保证接头总体厚度不变,以增强件及弹性件的球面直径为设计变量,以接头最大应力和最小质量为目标函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得到变截面优化接头结构;用大变形非线性有限元及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计算方法,计算并对比了两种柔性接头的质量及内部应力、变形及摆动状态,检验了变截面优化接头承载能力及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结构优化 变截面柔性接头 非线性有限元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地层隧道石门揭煤爆破掏槽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江俐敏 吴育谦 +2 位作者 刘存福 周圣国 王智德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60,共10页
针对目前煤系地层隧道石门揭煤爆破掏槽技术最优参数确定复杂的难题,以西藏拉泽公路圭嘎拉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确定该隧道石门揭煤断面掏槽形式采用中空孔直眼掏槽,并分析了其中空孔的三种空孔力学效应;采用数值模拟试验方法建... 针对目前煤系地层隧道石门揭煤爆破掏槽技术最优参数确定复杂的难题,以西藏拉泽公路圭嘎拉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确定该隧道石门揭煤断面掏槽形式采用中空孔直眼掏槽,并分析了其中空孔的三种空孔力学效应;采用数值模拟试验方法建立了隧道石门揭煤直眼掏槽计算模型,从石门揭煤掏槽效率、揭煤深度和煤层动力响应等方面对不同掏槽参数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掏槽关键参数a=24 cm增加到a=32 cm时,槽腔岩石破碎程度降低,煤体破碎程度相当,炮孔与空孔间未贯通的岩石厚度增加,降低了掏槽效率;a=28 cm时,局部揭煤深度过大,增大了突出风险;a=32 cm时,煤体深部出现松动区,使深部煤体应力强度降低,不同a对大断面煤系地层隧道石门揭煤煤层顶板动力作用影响较小。并获得了该煤系地层隧道石门揭煤爆破中空孔直眼掏槽掏关键参数最优值,其中炮孔与空孔间距建议值为24 cm、空孔半径建议值为100 mm;最后完成了现场爆破试验,爆破后岩体破碎程度均匀,掏槽效果好,揭煤深度适宜,其测试结果与理论研究成果较接近,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地层隧道 大断面 石门揭煤爆破 中空孔直眼掏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