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Strain of the Cardiac Allograft Evaluat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红云 邓又斌 +5 位作者 刘琨 李阳 汤乔颖 魏翔 昌盛 卢峡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5期765-769,共5页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wa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strain in 23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t 1 st, 3rd, 6th and 12th month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wa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strain in 23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t 1 st, 3rd, 6th and 12th month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on, and 23 healthy subjects served as controls. The three-dimensional full-volume echocardiographic images of left ventricle were recorded and then were analyzed using EchoPAC software. The strain curves and peak systolic strain values for each segment and overall left ventricular wall were obtained.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peak longitudinal strain (GPSL), global peak radial strain (GPSR), global peak circumferential strain (GPSC) and global peak area strain (GPSA) were measured and then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and cardiac output (CO) between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nd controls. The GPSL in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t 1st month after surger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s, but close to the normal value at 3rd month after surgery and later. The GPSC, GPSA and GPS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t 1 st, 3rd, 6th and 12th month after surgery than those in control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can be used for monitoring changes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strains and evaluating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in cardiac allogra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heart transplan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Surface Roughness Using Laser Optical Imaging Techniques 被引量:1
2
作者 Hatem EI-Ghandoor Mohamed Saudy Ahmed Ashour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B版)》 2012年第1期7-15,共9页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值 成像技术 激光光学 光学成像系统 图像记录 散斑图像 投影技术 CCD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synchrony by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and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函璐 刘英梅 +1 位作者 韦育林 邱琼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5年第2期80-87,共8页
Background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2D-STI) and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RT-3DE) have more advantages in evaluating left ventricular (LV) systolic dyssynchrony than traditio... Background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2D-STI) and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RT-3DE) have more advantages in evaluating left ventricular (LV) systolic dyssynchrony than traditional echocardiographic techniques. The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LV dyssynchrony parameters by both 2D-STI and RT-3DE,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se two techniques. Methods A total of 43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patients and 27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enrolled. There were 23 dyssynchrony parameters selected to evaluate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synchronization, involving 15 from 2D-STI and 8 from RT-3DE. Results Few of the dyssynchrony parametersshowed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LV ejection fraction (LVEF) in the CHF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ime to peak-systolic radial strain of the anteroseptal and posterior segments at the level of papillary muscles [AS-P(RS)] from 2D-STI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parts of the parameters from RT-3DE (P 〈 0.05). Conclusions LV systolic dysfunction does not correlate with dyssynchrony. Moreover, there is a weak association between 2D-STI and RT-3DE in assess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dyssynchro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 failure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DYSSYNCHRONY
原文传递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脑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研究
4
作者 单晓英 高菊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对脑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进行全面评估,探讨脑梗死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潜在关联。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50例为实验组,并选择无...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对脑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进行全面评估,探讨脑梗死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潜在关联。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50例为实验组,并选择无脑梗死病史的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根据Adama分型,分为A组(腔隙性梗死组,50例)、B组(中等面积梗死组,40例)、C组(大面积梗死组,60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2D-STI检查,比较各组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和左室整体环向应变(GCS),评估左心室功能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组及C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舒张早期前向血流峰值流速E峰/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侧壁侧及间隔侧的心肌位移峰值e’(E/e’)均增高,C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前向血流峰值流速E峰/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E/A)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C组LVEDd、LAD、E/e’增高,LVEF、E/A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LVEF、E/A减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亚组的GLS均减低,B组及C组GCS减低(P<0.05);与A组相比,B组、C组GCS、GLS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GCS、GLS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TI能够有效评价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且脑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梗死程度的加重,左心室收缩功能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脑梗死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血流向量成像评估乳腺癌化疗后左心室功能
5
作者 吴航 王斯佳 +1 位作者 尹立雪 王胰 《肿瘤影像学》 2025年第1期37-46,共10页
目的: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及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layer-specific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LS2D-STI)评估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左心室功能损伤。方法:回顾并分析2017年1月... 目的: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及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layer-specific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LS2D-STI)评估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左心室功能损伤。方法:回顾并分析2017年1月—2017年6月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TEC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表柔比星90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化疗乳腺癌患者的常规心脏超声参数、VFM和LS2D-STI参数。采用自身对照设计,于化疗前及每次化疗后48 h内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共7次,分别记为T0、T1、T2、T3、T4、T5、T6),收集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心肌应变参数: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endocardial myocardial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endo)、中层心肌整体纵向应变(mid-myocardial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mid)、心外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epicardial myocardial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epi);左心室整体能量损耗(energy loss,EL),包括舒张早期能量损耗(early diastolic energy loss,EDC_EL)、舒张晚期能量损耗(late diastolic energy loss,LDC_EL)、等容舒张期能量损耗(isovolumic contraction energy loss,IVC_EL)、快速射血期能量损耗(rapid ejection period energy loss,REP_EL)和左心室整体循环强度(circulation,CIR),包括舒张早期循环强度(early diastolic circulation,EDC_CIR)、舒张晚期能量损耗(late diastolic circulation,LDC_CIR)、等容舒张期循环强度(isovolumic contraction circulation,IVC_CIR)、快速射血期循环强度(rapid ejection period circulation,REP_CIR)的数据,进行自身对照相关参数分析。结果:①随化疗次数增加,T1~T6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e’)从T1开始逐渐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5.64;T6:8.76,P<0.05);②GLSendo、GLSmid、GLSepi在各时间点较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T6时的应变较基线均有所降低。③各时相EL整体呈下降趋势,CIR呈上升趋势,其中,T2~T6的LDC_EL显著低于T0,而T2、T4、T6的LDC_CIR高于T0;EDC_EL、IVC_EL在T5、T6显著降低,REP_EL在T5、T6显著低于基线(P<0.05)。LDC时相指标变化早于其他时相。EL、CIR变化晚于E/e’。结论:超声VFM及LS2D-STI有助于蒽环类化疗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全面评估,其中E/e’结合EL和CIR对于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可能具有更加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心动图 超声血流向量成像 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STI联合RT-3DE对无心肌梗死的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右心房功能的评价
6
作者 张思然 李希娅 +2 位作者 王一凡 马乐 礼广森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25年第2期144-150,共7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评价无心肌梗死的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TVCAD)患者右心房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无心肌梗死的TVCAD患者5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两组:狭窄率50%~75%组28例、...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评价无心肌梗死的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TVCAD)患者右心房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无心肌梗死的TVCAD患者5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两组:狭窄率50%~75%组28例、狭窄率≥75%组28例。另外,筛选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RT-3DE检查获得右心房容积参数(RAV_(max)、RAV_(min)、RAVp),并计算右心房被动射血分数(RAPEF)、右心房主动射血分数(RAAEF)及右心房最大容积指数(RAVI_(max))。运用2D-STI测量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右心房应变率(RASRs、RASRe、RASRa)。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2D-STI参数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Gensin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2D-STI、RT-3DE以及二者联合使用对无心肌梗死的TVCAD患者右心房功能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狭窄率50%~75%组RAPEF、RASRe减低,RAAEF、RASRa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狭窄率50%~75%组相比,狭窄率≥75%组RAPEF、RASRs、RASRe及RASRa减低,RAV_(max)、RAV_(min)、RAVp、RAVI_(max)、RAAEF升高(均P<0.05)。狭窄率50%~75%组、狭窄率≥75%组2D-STI参数与NT-proBNP及Gensini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D-STI、RT-3DE及二者联合应用对无心肌梗死的TVCAD患者右心房功能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8、0.8917、0.9564,两种方法联合使用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单独使用,且2D-STI优于RT-3DE。[结论]评价无心肌梗死的TVCAD患者右心房功能时,2D-STI联合RT-3DE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使用,并且2D-STI优于RT-3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右心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
7
作者 叶白冰 李秀娟 陈赛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97例冠心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情况分为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97例冠心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情况分为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50%),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50%)。所有患者均行临床资料收集、左室压力-应变环、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查。结果两组体质量指数、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年龄较大,Killip分级Ⅲ-Ⅳ级、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占比较高(P<0.05)。与左心室无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GWE、GCW、GWI绝对值水平较低,GWW绝对值水平较高(P<0.05)。与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水平较低(P<0.05)。GWE、GCW、GWI、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水平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呈负相关,GWW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左室压力-应变环、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预测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敏感度、准确度低于联合检测(P<0.05)。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冠心病早期患者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GWE、GCW、GWI绝对值水平较低,GWW绝对值水平较高,而上述指标均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相关,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预测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左室压力-应变环 冠心病早期 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在糖尿病患者早期心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毕方平 刘蕊 +1 位作者 刘小丽 金泽宏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4期28-31,共4页
目的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LVGLS)在糖尿病早期心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娄底市中心医院就诊的45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LVGLS)在糖尿病早期心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娄底市中心医院就诊的45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HbA1c≤11.5%,20例)和B组(HbA1c>11.5%,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参数。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各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参数与LVGLS的关系。结果B组患者的体质量、LVGLS均显著低于A组,HbA1c、室间隔厚度均显著高于A组(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与LVGLS存在线性关系(β=–0.51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HbA1c增高是LVGL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左室整体纵向应变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
9
作者 陈傅华 翁文超 +1 位作者 杨道玲 周一波 《心电与循环》 2025年第1期11-15,20,共6页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金华市中心医院诊断为HFpEF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1年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金华市中心医院诊断为HFpEF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1年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101例。组间比较入院常规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3D-STI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收缩后指数(PSI)和收缩后缩短时间(PSS_(时间))、早期收缩指数(ESI)和早期收缩伸长时间(ESL_(时间))。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SI和ESL_(时间)与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狭窄程度、BNP和GLS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GLS、PSI和ESL_(时间)对1年内发生MACE的预测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SI和ESL_(时间)对累积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GLS、GRS、GCS、GAS、PSS_(时间)、ESI和ESL_(时间)大于对照组,PSI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LS、PSI和ESL_(时间)是1年内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PSI与冠脉狭窄程度、BNP和GLS呈负相关(均P<0.05),ESL_(时间)与冠脉狭窄程度、BNP和GLS均呈正相关(均P<0.05)。GLS、PSI和ESL_(时间)预测1年内发生MACE的AUC分别为0.800、0.910和0.909(均P<0.01)。PSI<-9.0%的患者累积生存率低于PSI≥-9.0%的患者(P<0.01)。ESL_(时间)≥10.0 ms的患者累积生存率低于ESL_(时间)<10.0 ms的患者(P<0.01)。结论3D-STI有助于预测HFpEF患者1年的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收缩后缩短 收缩早期伸长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整体纵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适应者不同返回方式脱适应期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研究
10
作者 刘丽枝 柴青芬 +2 位作者 刘超 王永辉 王玫雯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探索高原脱适应者不同返回方式对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影响,为减缓高原脱适应对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提供方法。方法:选取驻训于4000 m高原3个月的官兵80例,分为两组:A组(n=40,直接返回平原)和B组(n=40,阶梯式返回)。同期选取平原... 目的:探索高原脱适应者不同返回方式对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影响,为减缓高原脱适应对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提供方法。方法:选取驻训于4000 m高原3个月的官兵80例,分为两组:A组(n=40,直接返回平原)和B组(n=40,阶梯式返回)。同期选取平原(海拔100 m)训练官兵40人作为对照组,身高、体质量、年龄等均与试验组相匹配。于返回平原前(第0天)及返回平原第2天及第15天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右心室基底段横径(diameter of the right ventricle,RVD)、右室流出道内径(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评估右心室腔结构;测量右室心肌功能指数(right ventricular tei index,RV‑Tei)评估右心功能;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igh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RVGLS)、右心室游离壁应变(right ventricular free wall strain,RVFWS)评估右室心肌纵向形变能力。结果:返回第2天:与对照组相比,A组与B组右心室功能显著下降(RV‑Tei指数:A组0.42±0.03,对照组0.31±0.02,P<0.05;B组0.40±0.02,对照组0.31±0.02,P<0.05;A组0.42±0.03,B组0.40±0.02,P<0.05);心室腔扩大(RVD:A组4.47±0.36,对照组3.61±0.30,P<0.05;B组4.21±0.58,对照组3.61±0.30,P<0.05;A组4.47±0.36,B组4.21±0.58,P<0.05),右室心肌形变能力下降。B组改善更明显。返回第15天:与第2天相比,A、B组心室腔较前缩小,B组改善更明显(RVD:A组4.40±0.37,B组4.12±0.60,P<0.05);B组的RVOT及A、B组右心功能已恢复至平原水平。结论:从高海拔阶梯式下降返回至平原有助于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右心结构及功能,降低高原脱适应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脱适应 右心室 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颈动脉结构正常的超重老年人群动脉功能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王美娟 姜学忠 +2 位作者 王会 刘小静 庞慧燕 《实用老年医学》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正常的老年超重人群动脉僵硬度和动脉应变力变化。方法将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就诊的124例≥60岁老年人,按照BMI水平分为2组:正常组65例(BM...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正常的老年超重人群动脉僵硬度和动脉应变力变化。方法将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就诊的124例≥60岁老年人,按照BMI水平分为2组:正常组65例(BMI<24)、超重组59例(BMI≥24),再将超重组分为cIMT1组(cIMT≤0.66 mm,n=32)和cIMT2组(cIMT>0.66 mm,n=27)。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彩超及颈动脉2D-STI检查。结果超重组搏动硬度指数(纵)、弹性模数(纵)、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纵)大于正常组(P<0.05),径向位应变(横、纵)小于正常组(P<0.05)。cIMT1组横断面顺应性、扩张性高于cIMT2组(P<0.05),cIMT2组的横断面及纵断面搏动硬度指数、弹性模数、PWV均高于cIMT1组(P<0.05)。结论cIMT正常的老年超重人群动脉僵硬度增加、应变力下降,2D-STI可用于监测老年超重人群早期动脉僵硬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老年人 超重 颈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技术评价阵发性房颤病人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左心房功能和结构的变化
12
作者 吴帅康 王其海 +1 位作者 朱坤 杨雯静 《蚌埠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测量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病人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和术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评估射频消融术对阵发性A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目的:观察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测量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病人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和术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评估射频消融术对阵发性A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因阵发性AF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33例病人,按照术后是否恢复窦性心律分为窦性心律组25例和复发组8例。并在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左心房大小(LAD)、左心房前后径(LAAPD)、左心房上下径(LAUDD)、左心房左右径(LALRD)、舒张末期左心房容积(EDLAV)、收缩末期左心房容积(ESLAV)、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STI技术测量左心房整体纵向应变(LAGLS)、整体纵向应变率(LAGLSR)及左心房左壁、顶部和右壁应变和应变率。结果:术后3 d,2组病人所有左心房结构和功能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组病人LAD、LAAPD、LALRD、LAUDD、EDLAV、ESLAV与术前及术后3 d相比均下降(P<0.05),LAEF与术前及术后3 d相比均升高(P<0.05),LAGLS、LAGLSR及左心房左壁、顶部、右壁应变及应变率与术前及术后3 d相比均增加(P<0.05);复发组病人LAUDD、LAD、EDLAV、ESLAV与手术前及术后3 d相比较均升高(P<0.05),LAEF与术前及术后3 d相比均降低(P<0.05),LAAPD、LALRD与术后3 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GLS及左心房左壁、顶部、右壁应变与术前及术后3 d相比均减少(P<0.05),LAGLSR及左心房左壁、顶部、右壁应变率与术前及术后3 d相比较有轻微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组病人LAD、LAAPD、LALRD、LAUDD、EDLAV、ESLAV均低于复发组病人(P<0.05~P<0.01),而LAEF明显高于复发组(P<0.01)。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组病人LAGLS、LAGLSR、左心房左壁、顶部、右壁应变及应变率均明显高于复发组(P<0.01)。结论:阵发性AF病人经射频消融术恢复窦性心律后左心房功能及结构会逐步改善,而复发的病人左心房功能及结构均无显著改善,甚至会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左心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13
作者 赵勇 邹浩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实时三维超声斑...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结果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两者联合用于冠心病诊断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41、0.689、0.946。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单独诊断(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明显优于单独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I患者PCI术后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及2D-STI参数的变化及其预后价值研究
14
作者 罗世芳 易小海 曾晖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4期727-730,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及二维斑点追踪(Two-dimensional speckle-tracking imaging,2D-S...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及二维斑点追踪(Two-dimensional speckle-tracking imaging,2D-STI)参数的变化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依据样本量的估算方法,选取宁都县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收治的65例STEMI并行PCI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访期间(PCI术后6 m内)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2例、预后不良组2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抽取患者PCI术后空腹静脉血5 mL,以自动血液检测仪测定血常规及炎症指标;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患者连续5个心动周期的标准心尖四腔心及二腔心切面左心房二位动态图,并导入医学影像工作站进行2D-STI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及2D-STI参数变化率与STEMI患者PCI术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梗死部位、TIMI血流分级等基线资料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PCI术后,预后不良组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及单核细胞(Mononuclear,MON)均较预后良好组高,其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全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等方面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的CS、RS及LS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NLR、PLR、MLR、SIRI、SII、RS及LS水平是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LR、PLR、MLR、SIRI、SII、RS及LS与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主要心血管事件 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 二维斑点追踪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监测靶向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海燕 崔振双 +2 位作者 宋瑾 宋青 曹旭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监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后心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以及评估早期心肌损害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首次接受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监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后心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以及评估早期心肌损害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首次接受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65例。根据年龄分组,<60岁为A组(n=34),≥60岁为B组(n=31)。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月、6月、12月和治疗结束后6月的三维斑点追踪显像参数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二维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分别比较组间及组内不同时间的参数,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LVGLS与cTnI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GLS、LVEF及cTnI、NT-proBNP和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B组LVEF值较治疗前减低。治疗3月、6月、12月,B组LVGLS值较治疗前逐渐减低;B组LVGLS水平低于A组。治疗3月、6月、12月,B组cTnI、NT-proBNP、CK-MB水平较治疗前逐渐增高;B组cTnI、NT-pro BNP、CK-MB水平高于A组。与治疗12月的参数比较,治疗后6月,两组LVGLS增高,cTnI、NT-proBNP、CK-MB水平均减低。三维斑点追踪参数LVGLS与血清心肌损伤指标cTnI呈负相关(r=-0.82,P<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参数LVGLS能早期检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后的心肌损伤,客观反映心肌损伤程度,与血清心肌损伤指标水平相关。3D-STI在监测靶向药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早期心脏毒性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乳腺癌 靶向治疗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及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源 孙佳 +1 位作者 郑苗 吴彦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90,共8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及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8月—2023年8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165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增加率(Δleft ventricular...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及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8月—2023年8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165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增加率(Δ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ΔLVEDVI)将患者分为左心室重塑组(ΔLVEDVI>20%,74例)和无左心室重塑组(ΔLVEDVI≤20%,91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通过逐步回归法筛选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影响因素。建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冠脉介入时间、心梗面积、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均为影响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校准曲线结果均显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对左心室重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梗死 心肌微循环 左心室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STI评估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左室心肌应变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祝婧 卢晓潇 +3 位作者 黄雪兰 王薇 曹霞 郑春梅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27-29,33,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评估射血分数保留的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左室心肌损伤情况,探讨3D-STI...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评估射血分数保留的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左室心肌损伤情况,探讨3D-STI技术评价此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收治的射血分数保留的T2DM患者共5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眼底照相结果将患者分为DR组25例和非DR组25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左室全容积图像,应用3D-STI技术获取射血分数(3D-EF)、整体纵向应变(GLPS)、圆周应变(GCPS)、面积应变(GAPS),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与非DR组、DR组3D-LVEF、GAPS、GLPS、GCPS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非DR组和DR组3D-LVEF、GAPS、GLPS、GCPS绝对值均低于对照组,DR组GLPS绝对值低于非DR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D-LVEF、GLPS、GCPS、GAPS绝对值与疾病复杂程度均呈现负相关关系。结论:3D-STI能够早于常规超声心动图发现射血分数保留的T2D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T2DM合并DR者左室心肌损伤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左室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长新冠综合征患者早期亚临床心肌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迪 张艳娟 +1 位作者 王连生 刘加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长新冠综合征患者早期亚临床心肌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连续入组2022年12月7日我国放开疫情管控后新冠感染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新冠流行前门诊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长新冠综合征患者早期亚临床心肌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连续入组2022年12月7日我国放开疫情管控后新冠感染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新冠流行前门诊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等化验指标,采用二维心超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功能E/A、E/e’,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及十八节段应变值,计算并比较各组间心率、LVEF、E/A、E/e’、GLS及十八节段应变值。结果:研究发现长新冠综合征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E/A(1.14±0.34 vs.1.46±0.44,P<0.001)、E/e’(8.01±2.08 vs.7.21±1.53,P<0.05)及左室GLS[(-20.57±2.15)%vs.(-21.90±1.73)%,P<0.001]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进一步行十八节段应变分析发现新冠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前间隔基底部、前壁中间部、前间隔中间部、下侧壁中间部、前侧壁中间部、前壁心尖部、前间隔心尖部、下壁心尖部、下侧壁心尖部和前侧壁心尖部等十个节段的显著降低(P<0.05)。通过感染后时间的亚组分析发现,随着新冠康复时间延长,患者GLS呈现逐渐改善趋势。结论:新冠后患者常出现左室舒张功能及GLS的下降。而随着新冠康复时间的延长,上述指标呈现逐渐改善趋势。应用2D⁃STI可以定量评估长新冠综合征患者早期亚临床心肌损害,可能为新冠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感染 长新冠综合征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左室整体纵向应变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肝硬化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悦 朱翔宇 +2 位作者 王丹萍 王俊玲 王光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27-30,共4页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检查(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评估肝硬化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1例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组、B组、C组,另外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RT-3DE获...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检查(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评估肝硬化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1例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组、B组、C组,另外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RT-3DE获得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及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应用2D-STI获得右心室游离壁应变(RVFWSL)、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4CSL)。结果 与对照组、A组及B组相比,C组RVEDV、RVESV升高,RVEF及RVFWSL、RV4CSL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A组相比,B组RVEDV、RVESV升高,RVEF及RVFWSL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RVESV升高,RVEF及RVFWSL、RV4CSL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VEDV、RVESV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VEF、RVFWSL及RV4CSL与肝功能分级呈负相关。结论 RT-3DE和2DSTI能够定量评估肝硬化患者右心室的功能改变,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实时三维 斑点追踪 右心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焱 耿峰 王永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预激综合征患者35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D-STI计...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预激综合征患者35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D-STI计算左心室17节段圆周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cs-SD)、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ls-SD)、圆周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csr-SD)、纵向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lsr-SD)参数水平值。应用RT-3DE记录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17节段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VTC),选取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差的标准差(Tmsv16-SD)、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差的最大时间差(Tmsv16-Dif)、校正后的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标准差(Tmsv16-SD%)、校正后的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最大时间差(Tmsv16-Dif%)进行同步记录分析。结果:①病例组Tcs-SD、Tls-SD、Tcsr-SD、Tlsr-SD均高于对照组(P<0.001)。②病例组LVEDV、LVESV均高于对照组(P<0.001),而两组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例组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心肌存在收缩不同步运动,RT-3DE及2D-STI能够对预激综合征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量化,并且能够对其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