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相位导航技术下2D T2-TSE与3D T2-SPACE序列在疑似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俯卧位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1
作者 李鹏 杨立棋 +5 位作者 徐守军 张艳慧 林飞飞 熊海芮 孙金磊 向葵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4,共7页
目的对比MRI相位导航技术下二维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wo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turbo spin echo,2D T2-TSE)序列与三维T2加权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three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 目的对比MRI相位导航技术下二维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wo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turbo spin echo,2D T2-TSE)序列与三维T2加权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three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3D T2-SPACE)序列在疑似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occult tethered cord syndrome,OTCS)俯卧位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MRI检查的疑似OTCS的6岁以下患者30例,均采用相位导航技术下俯卧位2D T2-TSE和3D T2-SPACE序列进行检查。根据所得图像整体质量、脊髓圆锥显示、马尾神经及终丝显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信号显示、背景噪声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评分,记录扫描时间,计算椎管内的图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比较两种序列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扫描时间、椎管内SNR与CNR的客观分析。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Kappa检验分别评估两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以及两名技师客观定量分析的一致性。结果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中,两名医师的评分一致性较强(Kappa=0.794,P<0.001),3D T2-SPACE序列图像整体质量、马尾神经及终丝显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信号显示以及背景噪声显示评分均高于2D T2-TSE序列(Z=-2.305、-4.242、-3.453、-2.201,P均<0.05),在脊髓圆锥显示上,2D T2-TSE与3D T2-SPACE序列一致(Z=-0.948,P>0.05)。客观定量分析中,两名技师对椎管内SNR与CNR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很强(Kappa=0.851、0.734,P均<0.001),2D T2-TSE对比3D T2-SPACE序列,两次测量的数据分析结果中3D T2-SPACE序列椎管内SNR和CNR均优于2D T2-TSE序列(第一次测量SNR与CNR:t=-3.058、-3.703;第二次测量SNR与CNR:t=-2.981、-2.965,P均<0.05)。3D T2-SPACE序列扫描时间较2D T2-TSE序列扫描时间长[(183.67±34.89)s vs.(120.53±27.93)s,t=-10.087,P<0.001]。结论在疑似OTCS患者的俯卧位MRI检查中,相位导航技术下的3D T2-SPACE序列相比2D T2-TSE序列可以提供更优良的椎管内图像质量、更小的FOV与体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隐匿性 三维T2加权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 俯卧位 相位导航技术 儿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永磁定位技术研究
2
作者 陈江楠 孔明 +3 位作者 刘璐 赵云琨 李江杰 王阳昊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149,共8页
永磁定位技术因其无需外接激励电路和适用于小空间非透明环境等优点,在生物医疗和湍流检测等领域备受关注。该技术利用空间反演算法从永磁体的磁场信息中提取位姿信息,从而实现永磁体的定位。为获得更精确的位姿信息,需采用更有效可靠... 永磁定位技术因其无需外接激励电路和适用于小空间非透明环境等优点,在生物医疗和湍流检测等领域备受关注。该技术利用空间反演算法从永磁体的磁场信息中提取位姿信息,从而实现永磁体的定位。为获得更精确的位姿信息,需采用更有效可靠的空间反演算法对磁场信息进行反演运算。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空间反演算法,并通过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空间反演算法对永磁体定位准确度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空间反演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和定向精度以及更快的迭代速度。平均定位误差为(2.49±1.49)mm,平均定向误差为(1.48±0.61)mm,平均迭代次数为78.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算法 永磁定位技术 磁传感器阵列 空间位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定位系统中传感器阵列布局优化研究
3
作者 俞浙君 刘璐 +1 位作者 高子博 孔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9-227,共9页
目前关于磁定位系统的传感器阵列布局研究主要围绕传感器数量和间距展开,相关研究中传感器阵列布局一般采用均匀分布的方式,并未深入研究传感器阵列空间设计对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针对磁定位系统中传感器阵列非均匀分布研究,提出了一... 目前关于磁定位系统的传感器阵列布局研究主要围绕传感器数量和间距展开,相关研究中传感器阵列布局一般采用均匀分布的方式,并未深入研究传感器阵列空间设计对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针对磁定位系统中传感器阵列非均匀分布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结合有限元仿真的优化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特定的永磁体运动轨迹确定对应的最优传感器布局。首先,建立仿真模型进行磁定位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得到了每个目标运动轨迹对应的传感器阵列布局。其次,在仿真优化的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可自由调整磁传感器安装位置的磁定位系统实验台。最后,在5个特定的永磁体运动轨迹下,分别对采用传感器均匀分布与优化后非均匀分布的磁定位系统进行了对比实验,以布局5为例,优化布局后的磁定位系统平均定位误差比优化前减小了14.3%,平均定向误差比优化前减小了16.3%。结果表明均匀分布的传感器阵列并非最佳的布局方案,优化传感器阵列布局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定位及定向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定位技术 布局优化 遗传算法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PMSM位置伺服系统的动态建模与控制
4
作者 王禹智 吴志强 徐世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6-233,共8页
本文根据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基本电磁关系及其动态数学模型建立了位置伺服控制模型,按照闭环负反馈控制原理,设计了具有电流、速度、位置三闭环的位置控制系统。首先,根据PMSM矢量控制的特性,利用3S/2S和2S/2R的坐标变换理论,建立了... 本文根据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基本电磁关系及其动态数学模型建立了位置伺服控制模型,按照闭环负反馈控制原理,设计了具有电流、速度、位置三闭环的位置控制系统。首先,根据PMSM矢量控制的特性,利用3S/2S和2S/2R的坐标变换理论,建立了位置伺服系统在同步坐标系下的动态数学模型,同时给出了按照转子磁场定向的位置控制策略和算法;其次,研究了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数字实现,并根据电机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构建了三环模型,同时搭建了基于DSP实验样机。在仿真和实验中直轴、交轴以及速度和位置均采用PI控制,在控制参数的整定过程中,遵循先内环(电流环),后速度环,再位置环的增量调试原理,实现了同步电机的位置闭环控制;最后,对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位置伺服系统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矢量控制 增量调试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气库掩埋井口精确磁定位技术
5
作者 车阳 方明星 +3 位作者 贺梦琦 王辰龙 黄洋 王开龙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6,118,共8页
在建设地下储气库时,首先应确保储气库的密封性,要确定废弃掩埋老井的位置并对其进行封堵,常见测量手段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为此提出一种掩埋井口精确磁定位技术,通过主动激发掩埋井口周围的磁场分布特征,结合反向散射信号提取解... 在建设地下储气库时,首先应确保储气库的密封性,要确定废弃掩埋老井的位置并对其进行封堵,常见测量手段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为此提出一种掩埋井口精确磁定位技术,通过主动激发掩埋井口周围的磁场分布特征,结合反向散射信号提取解算,实现精确测量和定位。硬件系统主要由发射器、接收器和计算装置组成,采用信号提取、坐标转换、平面定位、垂向定位等定位算法可以锁定被埋井口位置,同时从算法方面分析了绞车、回路、发射器等可能会对磁定位结果产生的干扰。该技术应用于辽河油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桥下S井定位作业中,共钻进4口浅井,交替测量2次后成功锁定S井井口位置,随后一次开挖成功,与测量坐标的误差小于0.5 m。该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油田的储气库无法顺利建库的难题,为掩埋井口精确定位提供了可靠思路,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掩埋井口 磁定位技术 反向散射信号 精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信号注入法的SPMSM转子初始相位检测方法
6
作者 杨子轩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22期18-21,共4页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准确获取转子相位,常用的增量式编码器在系统初始化时无法准确获取转子的初始相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传统方法通过施加一个已知大小和方向的电流矢量来定位转子,但在定位过程中可能发...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准确获取转子相位,常用的增量式编码器在系统初始化时无法准确获取转子的初始相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传统方法通过施加一个已知大小和方向的电流矢量来定位转子,但在定位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地反转。为了避免转子误动,本文利用高频信号注入法实现对转子初始相位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空载条件下准确检测出SPMSM的转子初始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注入法 无位置传感器技术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 饱和凸极性 初始位置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定位技术的滑坡监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陆丹 陈池 +2 位作者 吴剑 何建伟 周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49,共5页
滑坡的监测主要包括2个方面,即地表位移监测和深部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能够直观反映滑坡的内部状态,是滑坡监测技术的研究重点。针对目前深部位移监测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滑坡深层位移监测技术,即一维磁定位技术。... 滑坡的监测主要包括2个方面,即地表位移监测和深部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能够直观反映滑坡的内部状态,是滑坡监测技术的研究重点。针对目前深部位移监测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滑坡深层位移监测技术,即一维磁定位技术。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分析手段,探索这一技术在滑坡深部位移监测中的可行性;通过对磁定位相关理论的分析,推导出了深部位移与磁感应强度之间的理论关系式,并采用试验验证了这一关系的正确性。最后随机选取了8个验证点进行定位验证试验,结果证明了一维磁定位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可行性,其定位精度能够达到mm级,满足滑坡监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监测 磁定位技术 磁偶极子 永磁体 磁感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GD水平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24
8
作者 林晶 宋朝晖 +1 位作者 罗煜恒 刘灵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9年第3期56-60,68,共6页
SAGD技术是开发超稠油油藏的一项前沿技术,在国外的超稠油开采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九十年代末,国内辽河油田在中深层超稠油的开采中开展了SAGD的先导试验,取得了很好的试验效果,形成了相关配套技术。2008年,为提高稠油开采的综合经济效... SAGD技术是开发超稠油油藏的一项前沿技术,在国外的超稠油开采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九十年代末,国内辽河油田在中深层超稠油的开采中开展了SAGD的先导试验,取得了很好的试验效果,形成了相关配套技术。2008年,为提高稠油开采的综合经济效益,拥有丰富稠油资源的新疆油田也已开始着手SAGD技术的试验应用与效果评价工作。本文结合新疆油田SAGD先导试验区块具体油藏特开采特征与SAGD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等情况,介绍了SAGD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特殊配套的磁性定位导向仪器(MGT与RMRS),以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GD技术 成对水平井 磁定位导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列车定位技术 被引量:37
9
作者 刘进 吴汶麒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1年第1期30-34,共5页
概括了轨道交通行车安全和指挥系统中列车定位技术的作用,介绍了国内外轨道交通中先进的列车定位技术,探讨了我国高速磁悬浮交通列车定位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 列车定位技术 轨道交通 磁悬浮列车 列车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亚爱 陈成 周京华 《电机与控制应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7-52,共6页
电机转子位置的精确定位是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介绍了PMSM转子位置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实现方法、特点及适用场合。有传感器位置检测技术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增加了系统成本和复杂性,降低了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电机转子位置的精确定位是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介绍了PMSM转子位置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实现方法、特点及适用场合。有传感器位置检测技术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增加了系统成本和复杂性,降低了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反电动势无传感器检测技术计算简单、控制有效,但无法估计出转子的初始位置。高频信号注入检测技术的转子位置与转速无关。智能检测技术在高、低速情况下都能很好地估计出转子位置,并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位置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磁悬浮球的反步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冰林 曾励 +1 位作者 张鹏铭 竺志大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51,共8页
针对单自由度磁悬浮系统的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易受扰动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反步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在系统受到不确定性扰动的情况下,运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实时估计悬浮球的位置、速度和扰动信息,并将这种估... 针对单自由度磁悬浮系统的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易受扰动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反步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在系统受到不确定性扰动的情况下,运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实时估计悬浮球的位置、速度和扰动信息,并将这种估计值与控制器设计相结合,然后采用反步法设计磁悬浮球的悬浮位置跟踪控制律,以Lyapunov方法证明系统的跟踪误差最终有界收敛。仿真结果表明,ESO-BS控制与PID控制相比,前者系统调节时间为0.01 s,后者调节时间为0.08 s,明显偏长,因此,ESO-BS控制的动态特性要优于PID控制。在系统存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所设计的控制律能实现磁悬浮球的稳定悬浮,并能根据要求的悬浮高度位置实现位置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仿真技术 磁悬浮球 扩张状态观测器 反步控制 位置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脉诊信息获取与识别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牛淑冬 牛欣 +3 位作者 杨学智 司银楚 高蔚 张治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5期143-148,共6页
研究对于现有的影像学方法进行可视化脉诊信息采集的适用性比较研究,探讨了脉诊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适宜的影像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健康人体建模的方法,应用NX-8型可视化脉动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和Magnetom Avanto1.5T超导磁共振成像... 研究对于现有的影像学方法进行可视化脉诊信息采集的适用性比较研究,探讨了脉诊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适宜的影像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健康人体建模的方法,应用NX-8型可视化脉动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和Magnetom Avanto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对于部分常见单脉的心血管机制进行了数字化、可视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诊信息采集 影像学技术 B型超声 磁共振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螺旋桨技术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长悦 李城镇 +2 位作者 周航 马丽颖 王亮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8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在高场磁共振螺旋桨(PROPELLER)技术下联合标准"Y"位在临床上对于肩袖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5月,选择40例具有肩袖损伤相关症状的患者,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MRI检查,方法一,采用常规扫描序列:即FSE T2... 目的观察在高场磁共振螺旋桨(PROPELLER)技术下联合标准"Y"位在临床上对于肩袖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5月,选择40例具有肩袖损伤相关症状的患者,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MRI检查,方法一,采用常规扫描序列:即FSE T2WI,斜冠状面FSE T2WI和斜矢状面FSE T2WI;方法二采用PROPELLER(螺旋桨)技术序列联合标准"Y"位扫描。评价两组患者的肩袖损伤分级程度和肩胛损伤脂肪浸润程度评分比较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在肩袖损伤Ⅱ级(χ^2=4.943,P=0.026)、Ⅲ级(χ^2=7.168,P=0.007)比较中,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在脂肪浸润程度评分Ⅱ级(t=-4.673,P=0.041)、Ⅲ级(t=-4.442,P=0.046)比较中,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ROPELLER技术联合标准"Y"位在降低伪影,充分展示肩袖结构等方面更占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磁共振 肩袖损伤 螺旋桨技术 标准“Y”位 伪影 常规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磁环境中基于光电技术的位置控制方法
14
作者 白光辉 孟松鹤 +2 位作者 郭悦 张沫 金立君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7-488,491,共3页
基于光电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在强磁干扰环境中实现高精度位置补偿控制的方法,并开发了相应装置。通过实践证明,该装置在大于50 T的强磁干扰环境中稳定运行,其误差不超过0.15 mm,可被推广到其他要求位置控制的领域。
关键词 光电技术 强磁干扰 位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位置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13
15
作者 阎宝君 刘健 +1 位作者 梁禹升 王世奇 《自动化与仪表》 2020年第10期83-87,91,共6页
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依赖可靠的转子位置反馈,编码器和霍尔元件是典型常用的位置传感器。但硬件位置传感器会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增加系统体积和硬件成本。该文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为主线,从电机静止时初始转子位置检测、起动和... 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依赖可靠的转子位置反馈,编码器和霍尔元件是典型常用的位置传感器。但硬件位置传感器会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增加系统体积和硬件成本。该文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为主线,从电机静止时初始转子位置检测、起动和低速运行、中高速以及全速度范围运行等控制方面,列举并重点分析了各种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对无位置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稳定启动、参数敏感性问题和平滑切换技术为研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技术 转子位置检测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信号注入 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四维探测堤坝渗漏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素芳 黄采伦 +2 位作者 陈红钊 马立乾 龙魁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3-86,共4页
堤坝渗漏是水库、坝堤等水利工程中最常出现最主要的危害之一,如何能够快速及时找到坝堤渗漏通道位置,是我国水利工程的最关心的问题.在分析了已知各种用于坝堤渗漏监测工作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地下磁流体探测技术进行坝堤渗... 堤坝渗漏是水库、坝堤等水利工程中最常出现最主要的危害之一,如何能够快速及时找到坝堤渗漏通道位置,是我国水利工程的最关心的问题.在分析了已知各种用于坝堤渗漏监测工作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地下磁流体探测技术进行坝堤渗漏监测.通过实际应用表明地下磁流体探测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坝堤渗漏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堤 渗漏 地下磁流体 四维定位探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浮列车无源信标定位磁极标识技术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发助 杨杰 高涛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3期130-133,共4页
磁浮列车测速定位技术对于列车运行安全及运输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给出一种三维磁编码式列车轨旁定位标识技术。永磁体磁性分别代表相应数值,组合构成列车定位信息标识码,并且给出相应的磁码识别方法,然后... 磁浮列车测速定位技术对于列车运行安全及运输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给出一种三维磁编码式列车轨旁定位标识技术。永磁体磁性分别代表相应数值,组合构成列车定位信息标识码,并且给出相应的磁码识别方法,然后由车载磁码解码器识读信息,实现对行驶磁浮列车的测速定位。相比现有列车定位方式,该标识码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精度高、易于安装维护等优势,为未来高速磁悬浮列车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无源信标定位技术 磁极编码 测速定位技术 永磁体 磁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信标的水平定向钻进导向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祖雨彤 王璐 +1 位作者 巩达 胡远彪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108,共9页
为了解决现有水平定向钻进导向方法测量精度低,定位深度浅,测量数据不连续以及受磁场干扰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信标的水平定向钻进导向定位方法,实现水平定向钻进的位置和姿态测量;设计了基于三阶磁梯度张量的测量阵列,通过仿真... 为了解决现有水平定向钻进导向方法测量精度低,定位深度浅,测量数据不连续以及受磁场干扰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信标的水平定向钻进导向定位方法,实现水平定向钻进的位置和姿态测量;设计了基于三阶磁梯度张量的测量阵列,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可以消除地磁场的影响,实现位置测量;依据惯性导航理论,利用MEMS传感器、测量阵列位置信息和零速信息进行多源数据融合,对惯性导航解算出的姿态误差进行估计和修正,提高姿态测量精度。通过地面位置测量实验对基于三阶磁梯度张量的位置测量算法进行验证,位置测量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57%;通过地面姿态测量实验对多源数据融合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倾角误差在0.3°以内,工具面角误差在0.7°以内,方位角的误差值在1°以内,证明了提出的姿态测量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以提高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适用范围、实时性和定位精度,为水平定向钻进导向技术自动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定向钻进 导向技术 磁信标 多源数据融合 位置测量 姿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全向磁感应的水下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志强 张美燕 蔡文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4-20,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水下通信方式,水下三维全向磁感应通信不仅克服了水声通信延迟高、带宽低等问题,而且有效解决了水下磁感应通信严重依赖对准方向的问题,但磁感应通信质量只有在通信线圈同时垂直于同一中轴线时才能达到最佳。为此,利用三... 作为一种新型的水下通信方式,水下三维全向磁感应通信不仅克服了水声通信延迟高、带宽低等问题,而且有效解决了水下磁感应通信严重依赖对准方向的问题,但磁感应通信质量只有在通信线圈同时垂直于同一中轴线时才能达到最佳。为此,利用三维全向磁感应线圈的磁感应强度与其位置和角度的几何关系,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全向磁感应的水下定位技术,根据三维正交线圈在空间位置测得的磁感应强度推算出该点与发射源的位置关系,为获得更佳水下磁通信质量的通信链路提供技术支撑。仿真试验表明,在信噪比为15 dB时,估算得到的定位误差在30 cm以内,验证了基于三维全向磁感应的水下定位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正交线圈 磁感应定位 水下定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磁定位监测直线位移的试验研究
20
作者 何建伟 吴剑 +2 位作者 吴定洪 陆丹 周蕊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49-53,共5页
随着弱磁测量技术的发展和硬件成本的降低,采用弱磁测量对岩土体内部变形进行磁定位测量的方法也逐渐成为可能.试验中以永磁体为磁源目标,采用三维磁强传感器测量磁源所产生的局部静磁场,根据推导出的磁极位移与磁场强度值之间的理论关... 随着弱磁测量技术的发展和硬件成本的降低,采用弱磁测量对岩土体内部变形进行磁定位测量的方法也逐渐成为可能.试验中以永磁体为磁源目标,采用三维磁强传感器测量磁源所产生的局部静磁场,根据推导出的磁极位移与磁场强度值之间的理论关系表达式解算磁极位移变化值,并采用磁极直线位移试验验证弱磁测量磁定位技术监测岩土体直线位移的可行性.最后选取了6个点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证明了三维磁定位技术的可行性.其定位精度在毫米级,可满足多数岩土体内部变形监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磁定位技术 磁场强度 直线位移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