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MM模型的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
1
作者 张沛林 杨建涛 +1 位作者 王森 刘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为定量评估广州市荔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研究通过本底分析、资料收集等构建了片区排水分区尺度上的SWMM模型,并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管网过流能力和内涝风险方面对广州市荔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以期验证该区域按... 为定量评估广州市荔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研究通过本底分析、资料收集等构建了片区排水分区尺度上的SWMM模型,并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管网过流能力和内涝风险方面对广州市荔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以期验证该区域按照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开发建设后,片区防灾减灾能力,同时本研究成果可为南方高密度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对缓解城市内涝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广州市荔湖片区模拟计算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广州市荔湖片区低影响开发建设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显著提升,2022年片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1.46%,较2019年低影响开发建设前提升了15.37%;(2)对广州市荔湖片区低影响开发建设前后排水管网过流能力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片区在低影响开发建设前,在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管网均出现溢流情况,且随着设计重现期的增大,管网溢流比例增加。片区低影响开发建设后,在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管网溢流情况均明显降低;(3)对广州市荔湖片区低影响开发建设后内涝风险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在发生百年一遇24 h降雨(累计降雨量322 mm)时,片区基本为无风险区域,极少部分为低风险区域,荔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后能有效应对百年一遇暴雨。广州市荔湖片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有效降低雨水外排,提升了片区防灾减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海绵城市 效果评估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过流能力 荔湖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视角下湖北省年径流总量控制空间格局研究
2
作者 朱静 彭颖 +2 位作者 刘险 李红 方怡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42,共8页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首要指标,与之相对应的设计降雨量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对应关系是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问题。该文利用湖北省39个设市地市(含神农架林区)30年的水文降...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首要指标,与之相对应的设计降雨量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对应关系是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问题。该文利用湖北省39个设市地市(含神农架林区)30年的水文降雨资料,研究得出湖北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对应关系,形成了湖北省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一览表和湖北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区域划分一张图,结果表明:(1)湖北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为3个区,分别对应中国内地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的Ⅱ区(80%≤α≤85%)、Ⅲ区(75%≤α≤85%)和Ⅳ区(70%≤α≤85%),设计降雨量范围分别为Ⅱ区(10 mm≤H≤28.3 mm)、Ⅲ区(12.7mm≤H≤39.5 mm)、Ⅳ区(14.3 mm≤H≤49.0 mm);(2)神农架、丹江口、十堰等处于Ⅱ区,襄阳、利川、宣恩等处于Ⅲ区,随州、天门、咸宁、黄石、孝感、仙桃、黄冈、鄂州、武汉等处于Ⅳ区。研究填补了湖北省各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指标的空白,相关取值建议有助于推进全省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设计降雨量 区域划分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小区雨水径流控制设计取值问题的探讨
3
作者 冯间开 容晖 冯燕芳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1期108-112,117,共6页
建筑小区的雨水径流控制工程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上游工程,包含了源头减排的微排水系统和排水管渠的小排水系统,需要控制径流总量和径流峰值等指标;需控制的雨水年径流总量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采用“容积法”和硬化指标匹配法计算出对应... 建筑小区的雨水径流控制工程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上游工程,包含了源头减排的微排水系统和排水管渠的小排水系统,需要控制径流总量和径流峰值等指标;需控制的雨水年径流总量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采用“容积法”和硬化指标匹配法计算出对应的汇水面积及调蓄量;而雨水径流峰值在全国各地出现或算法各异或条件参数不详的情况,影响到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管控指标的合理性与可达性,故通过对比解读相关国标、地标,范例,探讨建筑小区雨水径流峰值的计算方法并提出建议,旨在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径流控制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雨水径流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日降雨空间变化对雨水径流源头总量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质明 胡蓓蓓 +2 位作者 李俊奇 王文亮 王思思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472,共8页
为研究中国不同区域的降雨特征对径流总量控制效果的影响,利用186个气象站近30年的日降雨量资料,通过空间分析与统计计算,得到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以及年均控制降雨量;结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年均控制降雨量的关系... 为研究中国不同区域的降雨特征对径流总量控制效果的影响,利用186个气象站近30年的日降雨量资料,通过空间分析与统计计算,得到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以及年均控制降雨量;结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年均控制降雨量的关系将中国区域分为9种类型。结果表明:中国设计降雨量地域变化明显,广东、四川、广西、河北和河南等省的标准差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3倍,且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提升而增加,源头径流控制效果差异明显;南部地区径流控制效果多为"高量低率";"低量低率"区位于甘肃、宁夏等地,面积占比为9.44%,其降雨特征不适合发挥源头控制设施的效果;而最适宜发挥源头控制作用的"高量高率"区位于西南部分地区,面积占比为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设计降雨量 年均控制降雨量 源头控制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文年型海绵城市径流总量控制率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家宏 丁相毅 +2 位作者 邵薇薇 杨志勇 梅超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72-1077,共6页
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已进入验收阶段,径流总量控制率是建设效果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给出了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计算方法,但它是通过长序列(一般30年以上)降雨数据排序计算得到的,是反映了长期降雨规律的一个综合平均... 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已进入验收阶段,径流总量控制率是建设效果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给出了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计算方法,但它是通过长序列(一般30年以上)降雨数据排序计算得到的,是反映了长期降雨规律的一个综合平均值。海绵城市考核的年份往往对应具体的水文年型,用统一的综合平均值去考核具体的水文年型,在丰水年标准偏严,在枯水年偏松,不能客观反映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本文定量分析了海绵城市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年际变化特性和概率分布特征,基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核算了特定年份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客观指标,可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径流总量控制率 水文年型 效果评估 核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与小区雨水调蓄设施的径流控制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宫永伟 李小宁 +3 位作者 李俊奇 车伍 郑克白 王文亮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1,共5页
近年来,内涝成为城市发展过程的一个突出问题,为减轻内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北京市颁发了《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 11/685-2013),提出建筑与小区开发过程中应保证雨水调蓄设施容积、下凹式绿地比例、透水铺装使用率等3项指标,... 近年来,内涝成为城市发展过程的一个突出问题,为减轻内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北京市颁发了《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 11/685-2013),提出建筑与小区开发过程中应保证雨水调蓄设施容积、下凹式绿地比例、透水铺装使用率等3项指标,通过建立模型分析这些措施的雨洪控制利用效果。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2011~2013年的实际降雨为例,研究了蓄水池和生态调蓄措施(以雨水花园为代表)在雨水径流控制效果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池 雨水花园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调蓄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设计降雨量与不透水地面分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任勇翔 刘强 +3 位作者 王希 赵耀龙 王建斌 熊家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为给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确定了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降雨量并对主城区下垫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0%、80%和85%时,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分别为6.76 mm、17.43 mm和21.22mm.设计降雨量为21.22mm... 为给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确定了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降雨量并对主城区下垫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0%、80%和85%时,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分别为6.76 mm、17.43 mm和21.22mm.设计降雨量为21.22mm时,海绵城市建设可实现对全年87.14%的降雨场次地表径流有效控制的目标.主城区中,莲湖区、碑林区和新城区的不透水地表面积为90%左右,城市内涝的风险和促渗难度较大.结合西安市湿陷性黄土的地质条件,建议建立连续渗透体系;对既有街区,海绵城市建设应优先从公园绿地海绵化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α) 设计降雨量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降雨变化对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顾正强 朱玲 +5 位作者 龚强 赵春雨 沈历都 张海娜 单薇薇 任智勇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5期76-85,共10页
利用辽宁省50个气象站1956—2016年逐日降雨量资料,分析了辽宁省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首要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分区、分区与降雨的关系,同时分析了降雨的变化特征,并研究了降雨变化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稳定性... 利用辽宁省50个气象站1956—2016年逐日降雨量资料,分析了辽宁省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首要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分区、分区与降雨的关系,同时分析了降雨的变化特征,并研究了降雨变化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辽宁省在1956—2016年、1956—1985年、1987—2016年3个时段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分区整体呈现辽宁西部、东北部为II区,辽宁省中部、东部和沿海地区为III区,东港周围地区为V区,其余地区为IV区。其差异主要集中在辽宁省中部和东北部地区;辽宁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的设计降雨量(分区等级)与暴雨比例、中雨比例和暴雨总量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大部分通过0.01显著性检验,占总站点的78%,但与大雨总量基本无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分区受降雨变化影响而存在不稳定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的中部、西部、北部以及丹东的南部(丹东和东港),其中,分区变更次数达到5次以上(含5次)的地区,建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选择出现过的最高等级,其余分区变更次数的地区的分区等级可选取出现频率最高的等级;因辽宁省的降雨存在10 a左右的周期变化,建议在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中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其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参考的设计参数每10 a进行一次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设计降雨量 暴雨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森林能否增加降水和年径流总量的再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李贵玉 徐学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1,共7页
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森林与流域年径流总量的关系是两个长期以来一直存有争议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几十年来在此领域的研究材料对上述问题做了重新探索、研究。研究结论指出:森林若处在迎风坡上降水起始高度与降水终止高度之间时,森林... 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森林与流域年径流总量的关系是两个长期以来一直存有争议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几十年来在此领域的研究材料对上述问题做了重新探索、研究。研究结论指出:森林若处在迎风坡上降水起始高度与降水终止高度之间时,森林具备增雨功能,但是否表现出增流取决于降水贡献损耗平衡值;森林一般不会改变降水区域总的降水量,只是改变了降水在降雨区的雨量分布情况;研究尺度的大小因区域特殊性对研究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等一系列新视角、全方位的分析结论。并提出降水贡献损耗平衡值,流域面积增流功能最佳显现区间T值([a,b]),降水终止线,区域等降水量曲线等一系列表述水文现象的新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降水 年径流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海绵城市建设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及其分布差异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顾正强 龚强 +5 位作者 晁华 张海娜 徐红 朱玲 沈历都 蔺娜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年第1期59-65,共7页
利用1986—2015年辽宁省60个气象站逐日降雨量观测资料和1986—2015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EP/NCAR)逐月全球的再... 利用1986—2015年辽宁省60个气象站逐日降雨量观测资料和1986—2015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EP/NCAR)逐月全球的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区域划分及其分区分布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以划分为Ⅱ区、Ⅲ区、Ⅳ区、Ⅴ区共4个区,比《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辽宁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多1个Ⅴ区,且相同分区对应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年平均降雨量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分区趋势具有一定指示作用,总暴雨量占总降雨量的比例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分区关系密切,辽宁省水汽输送的特征和地形地势是形成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区域分布差异的内在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设计降雨量 总暴雨量占总降雨量的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研究——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苗伟 冯爽 康殿旭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41-145,共5页
径流年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控制的核心指标,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沈阳市中心城区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研究对象,从建设需求、建设要求、建设的可行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现状沈阳市域及中... 径流年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控制的核心指标,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沈阳市中心城区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研究对象,从建设需求、建设要求、建设的可行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现状沈阳市域及中心城区的水文特征,参考国家要求及其他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选取范围,并对沈阳市现状及规划用地情况进行系统研究,最终确定适用于沈阳市的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排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海绵城市建设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推求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日霞 黄宁俊 +1 位作者 张斌令 朱文涛 《中国市政工程》 2019年第4期57-59,117,共4页
宝鸡市是陕西省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城市之一,其水资源极度匮乏,雨水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海绵城市建设意义重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中的首要指标,利用宝鸡市1983年~2013年的日降雨资料,推求出15%~95%的年径流总... 宝鸡市是陕西省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城市之一,其水资源极度匮乏,雨水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海绵城市建设意义重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中的首要指标,利用宝鸡市1983年~2013年的日降雨资料,推求出15%~9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对应关系,使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更具有针对性,为宝鸡市中心城区、蟠龙新区和高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海绵城市 设计降雨量 宝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洞庭路立交工程海绵改造设施的应用和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晓宇 王旭阳 +2 位作者 王颖 张中秀 任小伟 《建设科技》 2020年第19期74-77,81,共5页
各类海绵设施的应用是城市海绵建设主题的核心单元。立交桥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桥区往往存在雨水无序排放、积水风险高、径流污染严重等问题。以立交桥区作为单位对其桥区范围内的雨水排放进行海绵内容的设计,不仅对其自... 各类海绵设施的应用是城市海绵建设主题的核心单元。立交桥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桥区往往存在雨水无序排放、积水风险高、径流污染严重等问题。以立交桥区作为单位对其桥区范围内的雨水排放进行海绵内容的设计,不仅对其自身的海绵改造效果较为明显,同时也对整个城市的海绵理念规划起到良好的连接和协调作用。洞庭路立交桥区不同类型海绵改造设施通过各类"渗、滞、蓄"的单独和综合作用,对桥区桥头、桥下及其周边绿地进行了有效的海绵理念的延伸和扩展。这种应用和设计思路的表达,为城市立交桥区雨水排放和调蓄提供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也为未来海绵城市的建设开拓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流井 蓄水模块 高位消能花坛 生态滞留沟 干塘 下凹式绿地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综合径流系数 年污染物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某小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大伟 《山西建筑》 2017年第27期11-12,共2页
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30年;削减面源污染60%为目标,合理布局LID设施,因地制宜,渗、滞、蓄、净、用、排相结合,实现雨水资源化,改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流污染控制量的张家口市最佳设计降雨量的分析
15
作者 邓大鹏 陈旭 +1 位作者 刘诺晨 王园园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71-76,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张家口市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地面硬化、径流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张家口市31年日降雨量得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之间符合对数关系,相关性高达0.9834,并以此为依据结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张家口市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地面硬化、径流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张家口市31年日降雨量得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之间符合对数关系,相关性高达0.9834,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指南得出径流污染控制量的最佳设计降雨量为16~18mm.同时通过张家口市9年内建设用地的变化,分析径流污染控制量的变化情况,以期为张家口市雨水径流控制与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设计降雨量 径流污染控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指标分解方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阳烨 沈敏 +2 位作者 何俊超 朱江 曹盼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3,共5页
年径流总量控制指标分解是落实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关键环节,分解指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当下普遍采用的2种分解方法“容积法”和“模型计算法”,提出“双导向法”。通过优化影响因子指标... 年径流总量控制指标分解是落实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关键环节,分解指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当下普遍采用的2种分解方法“容积法”和“模型计算法”,提出“双导向法”。通过优化影响因子指标调整体系,开展指标分解的应用研究,以加强规划实践中分解指标值的指导性和可行性;结合系统的平衡调整方式,对影响因子指标进行调整,能兼顾控制指标的可操作性及经济性。此方法已应用于青海省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实践中,分解结果对区域层面水问题系统解决以及项目落地可实施性均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指标分解 影响因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值降水对雄安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薇 鲁帆 +1 位作者 孔凡哲 朱厚华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径流总量控制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重要控制目标之一。为研究极值降水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影响,首先对雄安新区雄县、容城、安新三个站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进行推求,分析设计降雨量与控制率的关系并对雄安新区雨... 径流总量控制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重要控制目标之一。为研究极值降水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影响,首先对雄安新区雄县、容城、安新三个站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进行推求,分析设计降雨量与控制率的关系并对雄安新区雨水径流源头控制效果分区进行验证,再利用广义帕累托分布和轮廓似然法估计3个站点不同重现期的降水值以分析极值降水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设计降雨量随着控制率增大而增大且设计降雨量增大速度高于控制率的速度,雄安新区雨水径流源头控制效果处于中量低率区;一年里超过设计降雨量的日数在0~10d范围内且2d概率最大;对应一定设计降雨量值每年的控制率会随降水丰枯、极值降水的日数量级的变化而变化;极值降水发生极有可能造成年控制率低于设计值,控制率还受超设计降雨量降水的日数、年降水总量的影响;极值降水虽然发生的日数少但是对排放量的贡献率大,并且随着极值降水重现期增加对控制效果的削弱影响增大;极值降水的日内降水分布不均匀,有可能造成低影响开发(LID)措施达不到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极值降水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广义帕累托分布 轮廓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模式下住宅小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宇 孙仕军 +2 位作者 张书函 张勤 宋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73-278,共6页
选取北京市海淀区某雨水利用小区为研究对象,构建SWMM模型。对透水铺装和蓄水池2种低影响开发措施运行模式下的水量控制进行评价。首先,通过研究区实测降雨产流数据进行模型的率定和验证,得到可用的SWMM模型;分别对1年一遇、3年一遇、5... 选取北京市海淀区某雨水利用小区为研究对象,构建SWMM模型。对透水铺装和蓄水池2种低影响开发措施运行模式下的水量控制进行评价。首先,通过研究区实测降雨产流数据进行模型的率定和验证,得到可用的SWMM模型;分别对1年一遇、3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24 h降雨雨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区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并计算研究区开发前的控制率。通过改变研究区现状硬化路面透水铺装率和调蓄容积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研究区两项措施规模的配比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以透水铺装和蓄水池两种组合方式改造的居住小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大大提高,小区改造后比改造前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提高了42%;对不同规模硬化路面透水铺装和蓄水池进行计算可知,透水铺装和蓄水容积对控制率均有影响。当硬化路面透水铺装率达到70%,蓄水池容积改变率达到30%时,研究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5%的要求。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缺少实测数据的城市集雨区域,可对不同LID组合方式的径流减控效果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利用 SWMM模型 低影响开发措施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圳典型片区海绵城市监测评估的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世瑾 胡爱兵 +5 位作者 史敬华 李春菊 刘侃 吴建雄 李敏浩 卢敏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为研究不同本底特征与城市建设特性下海绵城市建设特点,选择中国深圳市4个典型海绵城市监测评估区:光明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5#排水分区(旧工业区城市更新型)、15#排水分区(老旧小区与旧工业区综合整治型)、坪山区新和水流域(内陆... 为研究不同本底特征与城市建设特性下海绵城市建设特点,选择中国深圳市4个典型海绵城市监测评估区:光明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5#排水分区(旧工业区城市更新型)、15#排水分区(老旧小区与旧工业区综合整治型)、坪山区新和水流域(内陆型)以及盐田区大梅沙片区(临海型),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评价指标,对4个监测评估区的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与对比.分析发现,4个监测评估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均达到上位规划对监测评估区的目标要求,但是,监测评估区不同的城市建设特性、水系调蓄性能等因素与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密切相关.提出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严抓项目合规性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在规划框架下以片区效应平衡统筹为策略.针对片区所面临的城市雨水问题,深度识别片区所拥有的本底资源与高效能海绵承载空间,注重综合统筹,强调系统内部共同分担、资源整合解决实际问题;突出海绵城市系统化、成片化推动,促进整体达标效能,提高海绵城市连片效应和显示度;引导海绵城市建设站在片区层面,从系统达标出发,实现连片效应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监测评估 排水分区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水系调蓄性能 海绵承载空间 连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设计方案中的雨水调蓄容积计算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剑 孙大伟 《山西建筑》 2018年第26期112-113,共2页
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说明方法,为了合理确定雨水调蓄容积,在指南规定的"容积法"基础上,提出可以采用"试算法"进行计算,从而可以节省工程投资和... 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说明方法,为了合理确定雨水调蓄容积,在指南规定的"容积法"基础上,提出可以采用"试算法"进行计算,从而可以节省工程投资和造价,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试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