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RNSS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来平 张洪 +1 位作者 贾小林 吴显兵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97,共6页
分析IRNSS星座结构及特点,通过对印度区域格网点几何精度因子的计算,讨论了IRNSS系统在服务区内的定位精度;以星座值和单点可用性为依据,分析IRNSS星座完整及失效一颗星情况下星座的可用性。结果表明:IRNSS导航系统星座设计合理,具有良... 分析IRNSS星座结构及特点,通过对印度区域格网点几何精度因子的计算,讨论了IRNSS系统在服务区内的定位精度;以星座值和单点可用性为依据,分析IRNSS星座完整及失效一颗星情况下星座的可用性。结果表明:IRNSS导航系统星座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区域覆盖性,印度及向外延伸2000km区域内的用户可以获得10m左右的定位精度;星座结构具有一定的冗余度,稳定性较好,以PDOP小于6为阈值,在一颗卫星失效情况下仍具有95%以上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 用户等效距离误差 IGSO卫星 可用性 星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伪卫星定位精度仿真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呼玮 杨建军 田璐 《无线电工程》 2009年第9期25-27,64,共4页
基于临近空间的伪卫星具有非常显著的定位优势,提出了基于临近空间飞艇定位的伪卫星方案。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了基于4颗伪卫星的最佳布局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伪卫星覆盖区域内各点的几何精度因子;通过对伪卫星的星历误差、星钟误差... 基于临近空间的伪卫星具有非常显著的定位优势,提出了基于临近空间飞艇定位的伪卫星方案。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了基于4颗伪卫星的最佳布局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伪卫星覆盖区域内各点的几何精度因子;通过对伪卫星的星历误差、星钟误差和对流层延迟误差等主要误差源的分析,计算得到了基于飞艇伪卫星的定位测距误差,并给出了伪卫星覆盖区域内用户的定位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临近空间的伪卫星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区域导航定位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飞艇 伪卫星 几何精度因子 用户等效测距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同轨区域集中的北斗卫星自主导航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夏 林宝军 +2 位作者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21,共9页
基于北斗三号卫星配置规划,提出了一种同轨区域集中的北斗卫星自主导航算法。利用Ka星间链路指向切换灵活特性与激光链路高速通信特性,并克服激光终端异轨面通信困难,指向切换不便等缺陷,算法设计将轨道面内各卫星采集的Ka双向测距信息... 基于北斗三号卫星配置规划,提出了一种同轨区域集中的北斗卫星自主导航算法。利用Ka星间链路指向切换灵活特性与激光链路高速通信特性,并克服激光终端异轨面通信困难,指向切换不便等缺陷,算法设计将轨道面内各卫星采集的Ka双向测距信息利用激光星间链路传入轨道面主卫星中,从而将测距信息集中处理并完成轨道面内各卫星的轨道信息更新。并且,本文还搭建了星内模拟仿真环境,对算法精度及性能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同轨道区域集中自主导航算法可在星内仿真环境中稳定运行,且其导航精度远优于分布式自主导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星间测距 自主导航 用户等效距离误差(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顾及测距误差的GNSS四系统加权选星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牛月 李克昭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124-130,共7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四系统可见星测距误差不等,传统公式计算的几何精度因子(GDOP)值不能准确表示多系统组合选星精度和效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等效距离误差(UERE)的GDOP加权选星方法:对不同系统的UERE进行分析,构建一种顾...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四系统可见星测距误差不等,传统公式计算的几何精度因子(GDOP)值不能准确表示多系统组合选星精度和效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等效距离误差(UERE)的GDOP加权选星方法:对不同系统的UERE进行分析,构建一种顾及多种误差的UERE计算模型;并根据谢尔曼-莫里森(Sherman-Morrison)公式增选可见星,通过基于UERE的加权优化法提高计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选星算法,改进的选星算法计算耗时均值可降低72.34%,能够提高多系统快速选星的实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精度因子(GDOP) 用户等效距离误差(uere) 加权 选星算法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谢尔曼-莫里森公式(Sherman-Morris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空间信号完好性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洁 潘士娟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2年第1期59-74,共16页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定位精度提升的同时,系统完好性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提供全球服务,完好性作为导航服务性能的重要指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基于导航系统完好性的算法研究理论,对北...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定位精度提升的同时,系统完好性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提供全球服务,完好性作为导航服务性能的重要指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基于导航系统完好性的算法研究理论,对北斗卫星系统的完好性性能进行分析评估。采用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提供的导航数据,分析了用户等效测距误差(UERE)对GNSS空间信号完好性的影响,以及各GNSS系统空间信号完好性状态。结果表明,在用户等效测距误差精度方面,BDS优于2.66m,GPS优于4.53m,Galileo优于17.99m,GLONASS优于14.40m;在系统完好性状态方面,GPS最优,BDS-3优于BD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好性 用户等效测距误差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星间双向测距数据进行北斗卫星集中式自主定轨的初步结果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唐成盼 胡小工 +7 位作者 周善石 潘军洋 郭睿 胡光明 朱陵凤 李晓杰 吴杉 王琰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9-99,共11页
自主定轨是导航卫星自主导航的重要任务,是指在地面运行控制系统不可用的情形下,利用星间测距维持导航系统星历的自主更新.本文利用北斗新一代导航试验卫星搭载的Ka波段星间双向测距数据,进行集中式自主定轨试验.首先给出了星间双向测... 自主定轨是导航卫星自主导航的重要任务,是指在地面运行控制系统不可用的情形下,利用星间测距维持导航系统星历的自主更新.本文利用北斗新一代导航试验卫星搭载的Ka波段星间双向测距数据,进行集中式自主定轨试验.首先给出了星间双向测距数据的处理流程和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星间双向测距数据的测量特性.结果表明星间双向测距数据是一种高精度的距离测量.将星间双向测距数据用于定轨处理,残差标准差小于1 0 cm,均值好于1.0 cm,解算的设备零值稳定度好于0.2 ns.分别利用重叠弧段比较、用户等效距离误差评估和激光残差等方式评估了自主定轨的精度.结果表明,在一个地面锚固站支持下,自主定轨得到的卫星轨道径向重叠弧段互差优于6 cm,预报2 4 h径向重叠弧段互差优于1 0 cm.2 4 h预报轨道用户等效距离误差为0.4 3 m,优于L波段预报轨道的0.76 m,激光残差优于1 0 cm.星间链路对地观测为自主定轨提供空间基准,避免星座的整体旋转.本文讨论对地测量时长对自主定轨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星间链路对地观测的截止高度角为60°,自主定轨结果和2 4 h预报轨道径向误差优于10 cm,三维位置优于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星间链路 自主导航 双向测距 卫星轨道 用户等效距离误差 卫星激光测距
原文传递
不同姿态控制模式下的北斗卫星定轨策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晓杰 郭睿 +3 位作者 吴杉 常志巧 刘帅 陈建兵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65-1471,共7页
北斗卫星的姿态控制分为动态偏置、零偏置和连续动偏3种,不同类型卫星、不同姿态控制模式、不同时段下定轨精度不一致,影响了北斗系统的连续性。详细研究了北斗不同类型卫星在不同姿态控制模式下的最优定轨策略,并基于实测数据进行试验... 北斗卫星的姿态控制分为动态偏置、零偏置和连续动偏3种,不同类型卫星、不同姿态控制模式、不同时段下定轨精度不一致,影响了北斗系统的连续性。详细研究了北斗不同类型卫星在不同姿态控制模式下的最优定轨策略,并基于实测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BeiDou-2 IGSO(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MEO(medium earth orbit)卫星采用基于星地钟差约束下多星定轨方法和ECOM(extended CODE model)5参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定轨精度最优,零偏期间,用户等效距离误差值为2.08 m,全球激光评估轨道视向精度约为1 m;BeiDou-3 IGSO/MEO卫星采用常规多星定轨和ECOM 5参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定轨精度最优;连续动偏期间,用户等效距离误差值为1.22 m,全球激光评估轨道视向精度为0.23 m,与动偏期间精度一致;GEO(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卫星在春秋分附近时段采用基于星地钟差约束下多星定轨方法和ECOM 9参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定轨精度最优,用户等效距离误差值为0.7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 姿态控制模式 光压 多星定轨 用户等效距离误差 全球激光数据
原文传递
Orbit determination and prediction for Beidou GEO satellites at the time of the spring/autumn equinox 被引量:9
8
作者 LI XiaoJie ZHOU JianHua +3 位作者 HU XiaoGong LIU Li GUO Rui ZHOU ShanShi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86-94,共9页
Geostationary(GEO) satellites form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the constellation of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BDS). The ephemerides, or predicted orbits of these GEO satellites(GEOs), are broadcast to positioning, na... Geostationary(GEO) satellites form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the constellation of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BDS). The ephemerides, or predicted orbits of these GEO satellites(GEOs), are broadcast to 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 users. User equivalent ranging error(UERE) based on broadcast message is better than 1.5 m(root formal errors: RMS) for GEO satellites. However, monitoring of UERE indicates that the orbital prediction precision is significantly degraded when the Sun is close to the Earth's equatorial plane(or near spring or autumn Equinox). Error sourc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mplicated solar radiation pressure on satellite buses and the simple box-wing model maybe the major contributor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orbital precision. With the aid of BDS' two-way frequency and time transfer between the GEOs and Beidou time(BDT, that is maintained at the master control station), we propose a new orbit determination strategy, namely three-step approach of the multi-satellite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MPOD). Pseudo-range(carrier phase) data are transformed to geometric range(biased geometric range) data without clock offsets; and reasonable empirical acceleration parameters are estimated along with orbital elements to account for the error in solar radiation pressure modeling. Experiments with Beidou data show that using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GEOs' UERE when near the autumn Equinox of 2012 can be improved to 1.3 m from 2.5 m(RM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user equivalent range error(UERE)<2.0 m can be improved from 50% to above 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dou system (BDS) Beidou time (BDT) geostationary (GEO) satellite spring equinox/autumn equinox solar radia-tion pressure time synchronization user equivalent ranging erro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