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HANCING GROUND RESOLUTION OF TM6 BASED ON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 AND SEMI-VARIOGRAM FUNCTION
1
作者 MA Hongchao LI Deren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1年第1期43-49,共7页
It is well known that Landsat TM image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remote sensing data in various fields.Usually,it has 7 different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bands,among which the sixth one has much lower ground resoluti... It is well known that Landsat TM image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remote sensing data in various fields.Usually,it has 7 different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bands,among which the sixth one has much lower ground resolutio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six bands.Nevertheless,it is useful in the study of rock spectrum reflection,geothermal resources exploration,etc.To improve the ground resolution of TM6 to the level as that of the other six bands is a problem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 with semivariogram func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ground resolution of TM6 by "fusing" the data of other six bands.I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ain steps: (1) test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M6 and one of TM15,7.I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M6 and another one is greater than a given threshold value,then select the band to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as an argument.(2) calculating the size of the template window within which some parameters needed by the regression model will be calculated; (3) replacing the original pixel values of TM6 by those obtained by regression analysis; (4) using image entropy as a measurement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fused image of TM6.The basic mechanism of the algorithm is discussed and the V C ++ program for implementing this algorithm is also presented.A simple application example is given in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show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 semi-variogram function image fusion TEMPLATE WINDOW V C++ PROGRAMM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Sat–2/ATLAS与地统计学的森林生物量空间异质性分析
2
作者 余金格 罗绍龙 +5 位作者 钱常明 舒清态 王书伟 胥丽 席磊 宋涵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以ICESat–2/ATLAS数据为数据源,结合54块实测样地,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并对光斑足迹的地上生物量进行预测,采用Moran's I和半变异函数对反演的森林AGB空间自相关和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 以ICESat–2/ATLAS数据为数据源,结合54块实测样地,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并对光斑足迹的地上生物量进行预测,采用Moran's I和半变异函数对反演的森林AGB空间自相关和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R^(2)=0.90,RMSE=11.08 t/hm^(2));香格里拉市森林生物量的最佳拟合半变异函数模型为指数模型(C_(0)=0.12,C_(0)+C=0.87,A_(0)=10 200 m);与普通克里格相比,序贯高斯条件模拟得到的AGB空间分布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0.59^(**),d=0.70)。AGB的空间分异能够被地形因子解释,在解释力方面,海拔最大,坡向次之,坡度最小;基于星载激光雷达ICESat–2/ATLAS数据的森林AGB反演精度较高(P_(p)=81.43%),为地统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源。因此,基于星载激光雷达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能较好地实现森林AGB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生物量 空间异质性 机器学习 半变异函数 ICESat–2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 Population Growth Rate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3
作者 Kaiguang Zhang Hongling Meng +1 位作者 Mingting Ba Danhuan Wen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4年第11期191-206,共16页
Populatio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a fundamental element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rapid e... Populatio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a fundamental element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rapid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statistics data of counties (districts)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from 2006 to 2021. The paper firstly uses the logistic population growth mathematical model to calculate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growth rate of counties (districts), then utilizes the hotspot analysis and spatial semi-variogram analysis, to researc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growth rate in Henan Provinc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regional resident population in the province basically conforms to the logistic natural growth model.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growth rate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in the north and low in the south, high in the center and low in the surrounding regions.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growth rat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urban built-up areas, especially the new regions in urban planning, have a fast growth rate of resident population,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siphon effect on the population of surrounding regions. The hotspots of resident population growth rate in the province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urban built-up areas and surrounding regions of Zhengzhou, Luoyang, and Xinxiang, accounting for about 3.51%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province. The cold spot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province, forming zonal distribution, which spans across Shangqiu City, Zhoukou City, and Zhumadian City, accounting for about 8.61%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province. The area with negative growth of resident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approximately 53.47% of the total provinc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growth rate of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in the whole province basically conforms to the spherical model, with a small dispersion degree and a short range. In the range, there is a high degree of variability in resident population growth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dent Population Growth Rate Logistic Natural Growth Model Cold and Hot Spot Analysis Semi-variogram function Spatial Interpolation Henan Provi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反演之随机地震反演方法——以苏丹M盆地P油田为例 被引量:62
4
作者 李方明 计智锋 +2 位作者 赵国良 吴昌吉 李志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1-455,共5页
随机地震反演是地质统计反演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震反演与序贯模拟的结合。在随机地震反演过程中,首先统计随机变量的直方图分布,计算随机变量的变差函数,确定随机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的变程;然后,针对每一种实现,在地震道位置根据计... 随机地震反演是地质统计反演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震反演与序贯模拟的结合。在随机地震反演过程中,首先统计随机变量的直方图分布,计算随机变量的变差函数,确定随机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的变程;然后,针对每一种实现,在地震道位置根据计算出来的反射系数人为合成地震道,比较合成道与原始地震道之间的误差,达到要求的精度后输出反演结果。以苏丹M盆地北部P油田为例,对波阻抗及测井数据进了直方图分析、变差图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用模拟退火方法对研究区全区的波阻抗体以及部分地区的密度体进行随机地震反演后发现,随机地震反演的波阻抗体与密度体反演剖面分辨率较高,甚至浅层薄砂体在反演结果上都有很好的反映,砂泥岩厚度的横向变化情况也刻画得非常好。结论表明,随机地震反演为油田开发阶段的地震反演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反演 随机地震反演 变差函数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方法的空间散乱点插值 被引量:82
5
作者 王靖波 潘懋 张绪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25-529,共5页
给出的一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借鉴地质统计学中的Kriging 方法,在空间数据场满足给定的统计分布特征的前提假设下进行插值.通过对帽状曲面函数的插值结果的观察,可以看出该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插值效果.
关键词 散乱点插值 KRIGING方法 变差函数 图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方法的煤层厚度估计及三维煤层建模 被引量:40
6
作者 李晓军 胡金虎 +1 位作者 朱合华 丁小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65-769,共5页
基于确定性的钻孔数据,研究了煤层厚度在空间上的变异特性;基于知识推理型的煤层底板等高线数据,利用条带算法构建煤层底板在空间上的不规则三角网格(TIN);通过克里金插值技术可以获取TIN中各点的厚度信息,该厚度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对... 基于确定性的钻孔数据,研究了煤层厚度在空间上的变异特性;基于知识推理型的煤层底板等高线数据,利用条带算法构建煤层底板在空间上的不规则三角网格(TIN);通过克里金插值技术可以获取TIN中各点的厚度信息,该厚度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对煤层底板TIN在厚度方向上依次映射一个相应的厚度,取得煤层顶板的TIN模型.在顶板TIN和底板TIN之间建立三角单元的拓扑对应关系,最终生成煤层的三维实体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IGING 三维地质模型 变差函数 条带算法 底板等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渭干河流域地下水含盐量的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量:30
7
作者 苏里坦 宋郁东 张展羽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54-860,共7页
对面积约3 408 km2的渭干河流域地下水含盐量进行取样检测,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取得数据进行了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1998、1999年地下水含盐量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球状模型;1997年、2000年地下水含盐量变异函数曲线... 对面积约3 408 km2的渭干河流域地下水含盐量进行取样检测,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取得数据进行了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1998、1999年地下水含盐量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球状模型;1997年、2000年地下水含盐量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有基台线性模型。通过对1997年、1998年、1999年及2000年水样的分析,得出该地区地下水含盐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皆存在明显变异性的结论。在空间尺度上,地下水含盐量从研究区的西北向东南方向有增加的趋势。从整体上看,研究区地下水含盐量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东南部高于西北部。在时间尺度上,研究区东南部地下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向盐渍化加重方向发展。本文利用软件Geopack与Surfer7.0软件绘制了地下水含盐量的时空分布图,为该地区地下水盐分的管理与今后的防止盐渍化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渭干河流域 地下水 含盐量 时空变异 克立格方法 盐渍化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iging插值方法在地层模型生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58
8
作者 李晓军 王长虹 朱合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7-162,共6页
为了建立三维数字地层,采用了一种适合城市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特点的地层数据模型-基于钻孔信息的3棱柱模型。由于钻孔之间的距离稀疏程度、方向、数据值存在差异,钻孔以外未知的地质特性需要插值和推断,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无法很好地... 为了建立三维数字地层,采用了一种适合城市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特点的地层数据模型-基于钻孔信息的3棱柱模型。由于钻孔之间的距离稀疏程度、方向、数据值存在差异,钻孔以外未知的地质特性需要插值和推断,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无法很好地解决空间样本点的选取、空间估值和2组以上空间数据的关系等问题。借鉴地质统计学的Kriging方法给出一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即先根据空间数据得到统计特征,再根据统计特征进行插值。通过对地层模型插值结果的观察,得出该算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插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IGING方法 钻孔 地层数据模型 空间散乱点插值 变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墨竹工卡地区甲玛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的变化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文宝 黎枫佶 +5 位作者 唐菊兴 宋鑫 郭衍游 应立娟 林彬 唐晓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86-1494,共9页
以甲玛矽卡岩型矿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体主要区域化变量矿石品位半变异函数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半变异函数的球状模型,从而求得矿体主要变化方向上的滞后距、块金值、变程等参数。根据这些参数,求得矽卡岩型矿体的铜钼矿体主元素Cu、M... 以甲玛矽卡岩型矿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体主要区域化变量矿石品位半变异函数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半变异函数的球状模型,从而求得矿体主要变化方向上的滞后距、块金值、变程等参数。根据这些参数,求得矽卡岩型矿体的铜钼矿体主元素Cu、Mo品位在各方向上的变化性质系数为0.45,表明铜钼矿体中主元素品位在走向、倾向和垂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坐标性变化;而铅锌矿体中Pb在各方向上的变化性质系数为0.58,Zn变化性质系数为0.5,显示铅锌矿体中主元素品位在走向、倾向和垂向上均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Cu、Mo、Pb、Zn品位变化程度系数在走向、倾向方向均大于0.9,表明矿体内的矿石品位变化程度是极复杂的。Cu、Mo在垂向上的变化程度系数值均在0.6~0.8之间,变化程度中等;Pb、Zn垂向上的变化程度系数值介于0.3~0.6之间,变化程度较简单。据此认为,控制矿体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由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成因所决定的,矿体形成时存在多阶段的矿化叠加,使有用矿物、成矿元素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矿床 半变异函数 工程间距 地质统计学 西藏墨竹工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测深数据的抗差Kriging拟合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海栋 柴洪洲 王敏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8-242,248,共6页
针对普通Kriging法处理多波束测深数据受异常值影响的问题,推导变异函数样本值的抗差计算公式来消除异常值对变异函数拟合的干扰。利用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实现,验证其在精确估计和检测异常方面的优势。进一步采用该算法对数据进行规则... 针对普通Kriging法处理多波束测深数据受异常值影响的问题,推导变异函数样本值的抗差计算公式来消除异常值对变异函数拟合的干扰。利用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实现,验证其在精确估计和检测异常方面的优势。进一步采用该算法对数据进行规则格网的构建,将其与人工剔除异常生成的格网比较,获得一致的效果,证明算法在自动检测异常的同时生成高精度海底地形规则格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Kriging法 抗差估计 多波束测深 变异函数 异常值 规则格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稳健克立格法的品位建模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智勇 陈建宏 +2 位作者 张涛 欧阳海鸥 王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8-80,96,共4页
针对传统实验变异函数计算公式对特异值及偏离假设分布反应敏感的问题,引入了在三维情况下实验变异函数计算的稳健统计学方法及单纯型拟合算法。通过组合样及矿化空间的变异函数分析,确定了模型数据的各向异性特征,并采用了相应的数据... 针对传统实验变异函数计算公式对特异值及偏离假设分布反应敏感的问题,引入了在三维情况下实验变异函数计算的稳健统计学方法及单纯型拟合算法。通过组合样及矿化空间的变异函数分析,确定了模型数据的各向异性特征,并采用了相应的数据搜索及岩性推估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三维块段建模方式及稳健克立格法建立了某矿山铁元素的品位模型。最后对估值结果与实际矿床进行了比较,其结果表明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变异函数 稳健统计学 克立格法 品位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开发过程中变差函数的变化及孔隙度变化规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丽清 沈平平 +1 位作者 穆龙新 贾爱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8-81,共4页
不同微相的孔隙度在开发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是不一样的。丛聚型河道中 ,开发初中期孔隙度分布明显受单河道的大小和形状控制 ,注水开发过程使得粘土矿物被带走 ,并消除了河道之间的高含泥屏障 ,致使开发后期孔隙度的次变程加大 ,平面上的... 不同微相的孔隙度在开发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是不一样的。丛聚型河道中 ,开发初中期孔隙度分布明显受单河道的大小和形状控制 ,注水开发过程使得粘土矿物被带走 ,并消除了河道之间的高含泥屏障 ,致使开发后期孔隙度的次变程加大 ,平面上的分布更趋广泛 ,但纵向上非均质性加剧。对离散型河道而言 ,由于孔隙度的高值区仅分布于离散的河道内 ,注水过程并不能改变河道的形状 ,因此 ,尽管河道侧缘的储层性质有所改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注水开发 随机建模 参数建模 变差函数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变差函数的纹理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刚 杨敬安 王洪燕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本文基于变差函数提出一种图像纹理分割的新方法 .由于变差函数反映图像数据的随机性和结构性 ,因而能很好的表达纹理图像的特征 .文中算法根据变差函数的这种性质将单步长变差函数值作为图像纹理特征进行分割 ,实验结果表明它对纹理图... 本文基于变差函数提出一种图像纹理分割的新方法 .由于变差函数反映图像数据的随机性和结构性 ,因而能很好的表达纹理图像的特征 .文中算法根据变差函数的这种性质将单步长变差函数值作为图像纹理特征进行分割 ,实验结果表明它对纹理图像分割与识别是十分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差函数 图像分割 纹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反演在薄砂体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4
作者 张义 尹艳树 秦志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研究区储层具有厚度薄、单砂体厚度小、砂体相变快等特点,常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受制于地震频带,很难精确地刻画薄储层。地质统计学反演结合了地质统计学建模和地震反演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地震横向覆盖面广、分辨率高、测井纵向采样密集... 研究区储层具有厚度薄、单砂体厚度小、砂体相变快等特点,常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受制于地震频带,很难精确地刻画薄储层。地质统计学反演结合了地质统计学建模和地震反演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地震横向覆盖面广、分辨率高、测井纵向采样密集的特点,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反演结果。文中在测井资料质控和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分析、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参数分析、随机模拟的基础上,确定了运用以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的储层预测方法对核三段Ⅳ—Ⅵ油组进行储层预测,并与确定性反演、随机模拟方法生成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统计学反演极大地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垂向分辨率,可以有效识别出薄层砂体,为研究区有利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反演 储层预测 薄储层 变差函数 随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随机建模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婷婷 周立发 +2 位作者 焦尊生 白勇 王苏里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5-662,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W油田21井区低渗透储集层非均质性较强,注水开发效果不理想。为了精确描述其储集层物性及展布特征,在地质、测井和开发动态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相控建模技术,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采用多种建模方法相结合的手段... 鄂尔多斯盆地W油田21井区低渗透储集层非均质性较强,注水开发效果不理想。为了精确描述其储集层物性及展布特征,在地质、测井和开发动态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相控建模技术,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采用多种建模方法相结合的手段进行了建模研究,依次建立了研究区的构造、岩相、沉积微相以及微相控制下的储层属性等相关模型。同时对油气储集层相控与非相控建模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相控属性模型对油藏特征的描述和表征更加合理、准确,应用Petrel地质建模与Eclipse数值模拟的一体化无缝连接,使后续的CO2驱油数值模拟研究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这一研究结果直接体现出相控建模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的成功应用,也预示着相控建模技术是解决多种沉积微相和非均质性较强的低渗透储集层物性参数相关模拟的有效途径,能清晰地认识和识别砂体连通性及其展布规律,可为低渗透油藏后期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低渗透油藏 相控建模 变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化学场理论在松嫩平原盐渍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宋新山 何岩 汪永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6,共5页
根据水土环境中盐渍成分时空分异的区域化特征 ,提出盐渍水土化学场理论 ,建立变异函数模型定量化模拟其空间分异 ,求得变异函数后 ,通过克立格插值定量化预测某种盐渍水土环境特征的空间分布。利用在松嫩平原盐渍化试验小区的实测数据... 根据水土环境中盐渍成分时空分异的区域化特征 ,提出盐渍水土化学场理论 ,建立变异函数模型定量化模拟其空间分异 ,求得变异函数后 ,通过克立格插值定量化预测某种盐渍水土环境特征的空间分布。利用在松嫩平原盐渍化试验小区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 ,可为盐渍水土环境的定量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盐渍化 水土化学场 变异函数 克立格插值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河流域浅层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异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水献 王云智 +1 位作者 董新光 刘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3-296,共4页
以地统计学经典理论分析了开孔河流域不同时期和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矿化度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异特征,揭示其浅层地下水含盐量的时空变异规律。对流域平原区约9 725 km2面积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不同时期(1999、2003和2005年)的实测数据为基础... 以地统计学经典理论分析了开孔河流域不同时期和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矿化度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异特征,揭示其浅层地下水含盐量的时空变异规律。对流域平原区约9 725 km2面积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不同时期(1999、2003和2005年)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取得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半方差函数分析,得出该地区地下水矿化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明显的变异性。在空间尺度上,地下水矿化度在开都河中下游地区及其两岸灌区有增加的趋势,在孔雀河灌区沿流域方向自上而下逐渐加重,整体上看,孔雀河流域的地下水盐化要比开都河流域严重。在时间尺度上,研究区地下水随时间推移正向盐渍化加重方向发展。利用地学统计VARI-WIN2.2和MAPGIS6.5软件绘制了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分布图,为该地区地下水盐分的管理以及今后防止土壤盐渍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干旱区地下水水质时空演变研究探索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地下水矿化度 时空变异 半方差函数 开孔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分割的高分遥感图像变异函数纹理提取和分类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昌振 舒红 +1 位作者 张志 马国锐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3,共7页
变异函数(variogram function,VF)作为遥感图像纹理提取的一种有效工具,可以很好地用于描述图像的结构性和随机性。为了克服传统的基于移动窗口提取的VF纹理带有边缘效应且难以确定合适窗口大小的问题,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裸露... 变异函数(variogram function,VF)作为遥感图像纹理提取的一种有效工具,可以很好地用于描述图像的结构性和随机性。为了克服传统的基于移动窗口提取的VF纹理带有边缘效应且难以确定合适窗口大小的问题,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裸露地层的World View-2图像为信息源,利用多尺度分割算法获得的3个尺度分割结果提取VF纹理;将提取的VF纹理叠置到原始多光谱图像上进行地层识别研究,并与基于移动窗口的地层识别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分割对象提取的纹理信息可以很好地去除边缘效应,减轻阴影影响,提高地层识别精度;不同分割尺度对纹理的识别效果有一定差别,但选择合适的分割尺度之后,采用VF方法提取的纹理信息比采用移动窗口法提取的信息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分割 变异函数(VF) 纹理提取 高分辨率(高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Kriging插值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建民 张锦 +1 位作者 邓增兵 王燕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4-879,共6页
边坡形变监测中的监测点布设受限现场条件,布设位置可能不尽合理且数量有限,监测区域数据处理时需要进行时空插值。将经典的Kriging空间插值进行时空扩展,利用时空一类积和式方法建立了时空变异函数模型;分析了参数与变形的之间的关系;... 边坡形变监测中的监测点布设受限现场条件,布设位置可能不尽合理且数量有限,监测区域数据处理时需要进行时空插值。将经典的Kriging空间插值进行时空扩展,利用时空一类积和式方法建立了时空变异函数模型;分析了参数与变形的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时空插值的计算方法。以平朔露天矿边坡监测为实验对象,将整体时空Kriging插值与单一的Kriging空间插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时兼顾了时间与空间关联性的时空Kriging插值精度有所提高。将监测区进行网格化,初步建立了监测区域的三维动态形变场模型,从整体上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插值 KRIGING 边坡监测 变异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序指示模拟技术及其在3D数字岩心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0
作者 朱益华 陶果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传统的数值模拟孔隙微观结构的建模方法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而用X射线超薄片图像技术来得到3D孔隙结构的高分辨率的图像却又过于昂贵和耗时。利用从现场得到的2D铸体薄片提供的地层信息作为条件数据,用顺序指示模拟技术可构建出3D孔隙... 传统的数值模拟孔隙微观结构的建模方法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而用X射线超薄片图像技术来得到3D孔隙结构的高分辨率的图像却又过于昂贵和耗时。利用从现场得到的2D铸体薄片提供的地层信息作为条件数据,用顺序指示模拟技术可构建出3D孔隙介质模型,由此得到的数字岩心的孔隙结构可最大程度地与实际岩石接近。这种数字岩心不仅可用来精确预测岩心渗透率,而且还可作为其他物理特性模拟的共享对象。介绍了顺序指示模拟原理和地质统计学在3D数字岩心建模中应用原理的概率论表达式,3D数字岩心模型建立方法,以及3D数字岩心应用实例;认为岩石物理的研究应该向数字岩心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测井 孔隙结构模拟 随机建模 顺序指示模拟 变差函数 数字岩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