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Reconfigurable Structure with Rate Distortion Optimization
1
作者 Lin Jiang Xueting Zhang +3 位作者 Rui Shan Xiaoyan Xie Xinchuang Liu Feilong He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20年第6期35-47,共13页
The Rate Distortion Optimization(RDO)algorithm in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has many iterations and a large number of calculations.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calculation time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ast sw... The Rate Distortion Optimization(RDO)algorithm in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has many iterations and a large number of calculations.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calculation time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ast switching of RDO algorithms of different scales,an RDO dynamic reconfigurable structure is proposed.First,the Quantization Parameter(QP)and bit rate values were loaded through an H⁃tree Configurable Network(HCN),and the execution status of the array was detected in real time.When the switching request of the RDO algorithm was detected,the correspond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was delivered.This self⁃reconfiguration implementation method improved the flexibility and utilization of hardwar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ontrol bit width was only increased by 31.25%,the designed configuration network coul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ontrollable processing units by 32 times,and the execution cycle was 50%lower than the same type of design.Compared with previous RDO algorithm,the RDO algorithm implemented on the reconfigurable array based on the configuration network had an average operating frequency increase of 12.5%and an area reduction of 5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rate distortion optimization Huffman⁃coding⁃like context switch video proces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Intra-Prediction Algorithm for H.264
2
作者 WU Bentao, WU Minyuan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Hubei, China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10年第4期340-344,共5页
H.264 improves the coding efficiency by adopting rate distortion optimization (RDO); however,it yields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tra-frame coding time,a fast and effective intra-predicti... H.264 improves the coding efficiency by adopting rate distortion optimization (RDO); however,it yields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tra-frame coding time,a fast and effective intra-prediction mode selec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minimum 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s between sub-block and its marginal weighted-pixels are used for selecting the candidates of prediction modes to speed up the intra-prediction process with an early termination criter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reduce the encoding time by more than 63% comparing with JM (Joint Model) software and is better than the previous algorithms,with negligible loss of coding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4 intra-prediction rate distortion optimization (rdo) prediction mode selection
原文传递
基于结构相似度的HEVC感知SBAC-RDO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邸金红 王春彦 +1 位作者 祁跻 张鑫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6期212-215,227,共5页
HEVC熵编码器采用率失真优化(RDO)技术在码率和图像质量之间达到了较好的平衡。但是HEVC仍然沿用传统的客观失真准则,并不能很好地体现人眼的主观视觉特性。结构相似度SSIM(Structural SIMilarity)在人类视觉特效匹配上具有一定的优越... HEVC熵编码器采用率失真优化(RDO)技术在码率和图像质量之间达到了较好的平衡。但是HEVC仍然沿用传统的客观失真准则,并不能很好地体现人眼的主观视觉特性。结构相似度SSIM(Structural SIMilarity)在人类视觉特效匹配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将SSIM引入到HEVC熵编码的率失真模式判决中,同时根据图像的运动强度一致性修正拉格朗日因子。实验结果表明:与HM10.0的率失真优化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取得了2.1%到2.7%的平均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VC 率失真优化 结构相似度 拉格朗日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uchy分布的二次RDO编码码率控制算法
4
作者 费伟 朱善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640,共5页
为提高码率控制精度和图像质量,通过基于Cauchy分布源模型的率失真分析,得出了精确的码率(RQ)模型和失真(DQ)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低码率下的宏块层码率控制算法.该算法在宏块层上利用新的RQ模型计算量化参数,并采用率失真优化技术... 为提高码率控制精度和图像质量,通过基于Cauchy分布源模型的率失真分析,得出了精确的码率(RQ)模型和失真(DQ)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低码率下的宏块层码率控制算法.该算法在宏块层上利用新的RQ模型计算量化参数,并采用率失真优化技术(RDO)对部分宏块进行二次编码,从而进一步优化选择编码模式,提高了编码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与H.264参考软件JM 8.6中采用的码率控制算法相比,该算法得到的平均峰值信噪比最大提高了0.81 dB,而且能显著降低比特数估计偏差,更准确地进行码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率控制 率失真模型 Cauchy分布 率失真优化 部分二次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目标检测和人眼视觉的视频编码优化
5
作者 刘宇洋 毛敏 +2 位作者 张昆 徐煜 孙悦 《信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为了降低视频编码失真对目标检测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面向目标检测和人眼视觉的视频编码优化方法。首先,调整I帧的量化参数,提升率-编码失真性能;其次,将目标检测算法引入到视频编码器中提取编码帧中的目标区域信息;接着,采用深度网... 为了降低视频编码失真对目标检测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面向目标检测和人眼视觉的视频编码优化方法。首先,调整I帧的量化参数,提升率-编码失真性能;其次,将目标检测算法引入到视频编码器中提取编码帧中的目标区域信息;接着,采用深度网络模型提取当前编码单元的特征,并采用余弦距离计算特征失真;然后,通过改进的VGG网络模型预测编码单元的量化参数;最后,将特征失真引入到率失真优化问题中,通过计算码率-编码失真-特征失真代价函数选择编码单元的最优编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与最新视频编码标准参考软件VTM-23.0相比,对于目标检测性能,所提算法平均可取得10.5%的BD-rate节省;对于人眼视觉,所提算法平均可取得2.2%的BD-rate节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目标检测 率失真优化 人眼视觉质量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编码失真估计综述
6
作者 陈志同 王向文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编码失真是评价视频算法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如率失真优化、码率控制和最佳量化等算法设计中,在不进行复杂预编码的情况下精确估计编码失真,是达到良好率失真性能的必要途径。虽然部分编码失真估计方法已经被采用并作为编码算法的基础,... 编码失真是评价视频算法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如率失真优化、码率控制和最佳量化等算法设计中,在不进行复杂预编码的情况下精确估计编码失真,是达到良好率失真性能的必要途径。虽然部分编码失真估计方法已经被采用并作为编码算法的基础,然而,与对码率估计的关注度不同,失真估计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系统地回顾总结了视频编码失真估计方法,实验并给出了一些比较结果。将失真估计方法分为四类:1)基于DCT系数分布的建模;2)ρ域;3)λ域和4)基于失真传播的建模。概述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且根据实验结果对模型的精度进行了简要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编码失真 失真传播 率失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一致性限制的编码模型设计
7
作者 陆少军 王向文 陈志同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9期2258-2264,共7页
传统编码器虽然具有可控的码率,但却无法有效控制编码视频的质量,存在随图像内容变化而产生抖动的缺陷。针对当前互联网带宽特性,如自适应码率(Adaptive Bitrate,ABR)网络带宽控制技术中带宽固定的限制条件比传统广播网松弛,在以失真为... 传统编码器虽然具有可控的码率,但却无法有效控制编码视频的质量,存在随图像内容变化而产生抖动的缺陷。针对当前互联网带宽特性,如自适应码率(Adaptive Bitrate,ABR)网络带宽控制技术中带宽固定的限制条件比传统广播网松弛,在以失真为约束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新的率失真优化的失真分配方案,根据每个编码单元的拉格朗日乘子与图像组(Group of Pictures,GOP)级别的乘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设计了以帧级为单元的失真分配策略。基于高效率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模型随机编码结构的默认配置下,对通用测试条件中规定的标准测试序列,实验结果显示质量一致性限制的编码器率失真性能Bj ntegaard Delta-Peak Signal to Noise Rate(BD-PSNR)提升了0.057 dB,编码后的图像组失真的方差减小了50%,能有效地减少编码视频的质量抖动,具有更加平稳的编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率失真优化 失真分配 失真控制 编码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64视频编码率失真优化和码率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崔子冠 朱秀昌 +2 位作者 干宗良 唐贵进 刘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43-2450,共8页
在H.264率失真优化和码率控制(RC)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控制目的将率失真优化和RC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即率失真建模,考虑质量波动对主观质量的影响,以主观失真为指导的RC.分析了各阶段有代表性的RC技术及其特点,指明了RC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H.264率失真优化和码率控制(RC)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控制目的将率失真优化和RC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即率失真建模,考虑质量波动对主观质量的影响,以主观失真为指导的RC.分析了各阶段有代表性的RC技术及其特点,指明了RC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和难点问题.对面向传输的错误弹性编码、可分级编码、多描述编码、以及立体与多视编码中的RC技术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发展趋势.对下一代高性能视频编码(HEVC)中的RC应该如何发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率失真优化 码率控制 H 264 H 2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SVC的码率控制算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龙 高文 +1 位作者 季向阳 赵德斌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75-1184,共10页
H.264/AVC可伸缩性扩展视频编码系统(JSVM)提供了一种可伸缩视频编码(SVC)的解决方案,然而它本身并没有提供一种有效的码率控制算法.文中基于JSVM的分层预测结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码率控制算法.首先在码率分配方面,考虑到分层B帧预测(... H.264/AVC可伸缩性扩展视频编码系统(JSVM)提供了一种可伸缩视频编码(SVC)的解决方案,然而它本身并没有提供一种有效的码率控制算法.文中基于JSVM的分层预测结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码率控制算法.首先在码率分配方面,考虑到分层B帧预测(或运动补偿时间域滤波(MCTF))结构,给出一种分层的码率分配方案;然后,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时间分解层各自的统计特性,分别为它们设计了不同的率失真(R-D)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够有效地控制码率,使得目标码率跟实际产生码率之间的偏差最大不超过2%;同时文中算法较大地提高了解码图像的质量,使得峰值信噪比(PSNR)在低码率端可提高1dB;另外,JSVM是通过不断调整量化参数(QP)使得实际产生的码率逐次逼近目标码率,较之这种尝试型的码率控制算法,文中基于模型的码率控制是在一次编码中产生最终的目标码率,从而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伸缩编码 码率控制 率失真优化 率失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64/AVC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裴世保 李厚强 俞能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808-1810,共3页
H.264/AVC采用空间域上的帧内预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编码效率,但由于H.264/AVC支持的帧内预测模式数较多,使预测的复杂度大幅度增加。详细分析了帧内预测模式的选择过程,提出一种快速的率失真优化(RDO)模式下的快速Intra_4×4模式... H.264/AVC采用空间域上的帧内预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编码效率,但由于H.264/AVC支持的帧内预测模式数较多,使预测的复杂度大幅度增加。详细分析了帧内预测模式的选择过程,提出一种快速的率失真优化(RDO)模式下的快速Intra_4×4模式选择算法,该算法根据SATD(SumofAbsoluteTransformedDifference)以及相邻块的预测模式之间的相关性等特征,预先排除了超过65%可能性小的Intra_4×4模式,避免了不必要的计算,从而大幅度降低帧内预测的复杂度,同时基本保持了H.264/AVC的编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帧内预测 率失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向梯度的H.264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云 沈燕飞 +1 位作者 龙际珍 朱珍民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57-1764,共8页
率失真优化(RDO)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H.264的编码性能,但全搜索方式下,每一宏块所有模式都要进行R-D代价计算,复杂度非常大.文中利用参考像素与当前块之间的方向梯度检测预测方向上的纹理方向与边缘强度,预先筛除部分方向梯度较大的预... 率失真优化(RDO)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H.264的编码性能,但全搜索方式下,每一宏块所有模式都要进行R-D代价计算,复杂度非常大.文中利用参考像素与当前块之间的方向梯度检测预测方向上的纹理方向与边缘强度,预先筛除部分方向梯度较大的预测模式,形成一种基于方向梯度的快速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并利用预测模式的空间相关性采用最有可能模式替换直流模式作为缺省候选模式,改进了基本算法.对10个标准序列进行测试,两个算法应用在亮度分量帧内预测模式选择中均比JM18.0全搜索方式减少了50%以上的编码时间,且编码性能损失很小,保持峰值信噪比与JM全搜索方式相同时,基本算法码率平均上升2.361%,改进算法码率平均上升1.4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H 264 率失真优化 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的视频传输端到端失真度估算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彭强 邓云 +1 位作者 杨天武 诸昌钤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2-797,共6页
在综合考虑差错扩散、差错掩盖策略及信道误码率的基础上,从像素级对端到端的视频传输差错扩散失真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帧间相关系数和掩盖比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各种时域差错掩盖方法的通用传输失真度估算模型。基于包丢失的仿真实验表... 在综合考虑差错扩散、差错掩盖策略及信道误码率的基础上,从像素级对端到端的视频传输差错扩散失真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帧间相关系数和掩盖比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各种时域差错掩盖方法的通用传输失真度估算模型。基于包丢失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近似估计出差错扩散失真情况,可以适应于各种不同的时域掩盖方法。实验还显示,基于该模型的宏块编码模式的帧内更新选择,与传统的R-D模式帧内更新算法相比,达到了较好地抑制差错扩散的效果,可适用于多种时域掩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差错恢复 率失真优化 端到端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E和SSIM的H.264帧内预测模式选择改进算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春玲 肖冬琴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9-294,共6页
在H.264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过程中,率失真优化(RDO)的失真测度用当前编码块和预测块之间的平方误差和(SSE)或绝对误差和(SAD)来度量,而这两种失真测度被证明不能很好地符合人眼视觉(HVS)。该文参考软件JM16.2,提出了联合SSE和结构相似度... 在H.264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过程中,率失真优化(RDO)的失真测度用当前编码块和预测块之间的平方误差和(SSE)或绝对误差和(SAD)来度量,而这两种失真测度被证明不能很好地符合人眼视觉(HVS)。该文参考软件JM16.2,提出了联合SSE和结构相似度(SSIM)作为失真测度用于RDO的方法(CSSRDO)。算法首先找到SSIM和码率的近似关系,然后综合以SSE作为失真测度的RDO函数,并结合人眼视觉特性,建立了联合SSE和SSIM作为失真测度的RDO模型。实验表明,将CSSRDO用于H.264帧内预测模式选择获得了比JM16.2更高的编码效率和更好的重建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模式选择 率失真优化 结构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率失真优化的关键参考帧选择算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天武 彭强 +1 位作者 邓云 诸昌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41-1245,共5页
为抑制压缩视频流的传输错误扩散,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关键帧的无反馈参考帧选择算法,通过采用一种适用各种掩盖策略的端到端失真度估计方法,评价出选择不同参考帧情况下的解码器失真度期望,在率失真框架内选择最合适的参考帧,使解... 为抑制压缩视频流的传输错误扩散,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关键帧的无反馈参考帧选择算法,通过采用一种适用各种掩盖策略的端到端失真度估计方法,评价出选择不同参考帧情况下的解码器失真度期望,在率失真框架内选择最合适的参考帧,使解码端的失真度达到最小.基于H.263+TMN8测试模型和IP包丢失的模拟实验表明,提出的率失真优化关键参考帧算法比传统的预测编码方法,PSNR值大约提高了1~3dB.当数据丢包率严重时,优势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差错恢复 参考帧选择 率失真优化 关键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延迟视频编码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利 刘孝勇 +4 位作者 武国庆 朱辰 黄琰 解蓉 张文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8-571,共14页
随着视频编码和视频传输技术的广泛应用,视频需求量剧增,实时视频通信成为视频行业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核心目标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低的延迟。低延迟视频编码是实时视频通信应用的关键部分,通过降低编码延迟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的... 随着视频编码和视频传输技术的广泛应用,视频需求量剧增,实时视频通信成为视频行业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核心目标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低的延迟。低延迟视频编码是实时视频通信应用的关键部分,通过降低编码延迟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的整体延迟。首先,分析了视频传输系统的延迟来源,从通用的视频编码框架出发着重介绍了编码延迟的产生机制;其次,概述了国内外主流的视频编码标准,介绍了率失真优化技术的原理和模型,为低延迟视频编码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从参考结构、流水线设计、编码模式搜索、码率控制和硬件加速多个维度描述了优化编码延迟的技术手段,并总结了业界具有代表性的低延迟视频编码方案,简要说明了现有低延迟视频编码技术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延迟 视频编码 实时视频通信 率失真优化 编码用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相似的H.264主观率失真性能改进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崔子冠 朱秀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3-439,共7页
H.264以客观失真作为失真准则进行码率控制(RC)和率失真优化(RDO)模式选择,无法得到最优的主观质量。该文在作者之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基于结构相似(SSIM)的主观失真用于指导H.264基于RDO的帧间模式选择,进一步提出了宏块(MB)层自适应... H.264以客观失真作为失真准则进行码率控制(RC)和率失真优化(RDO)模式选择,无法得到最优的主观质量。该文在作者之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基于结构相似(SSIM)的主观失真用于指导H.264基于RDO的帧间模式选择,进一步提出了宏块(MB)层自适应的分析型拉格朗日(Lagrange)乘子来更好地平衡码率和SSIM失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目标码率下,该文算法相比基于客观质量的编码算法及基于SSIM的RC算法(但未进行基于SSIM的RDO帧间预测)更有效地编码了图像结构信息,得到了更好的主观率失真性能和主观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H.264 率失真优化 LAGRANGE乘子 结构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的能量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向东 梁杨 李树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9年第5期558-563,共6页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计算能力和节点能量问题,以非能量约束下的视频传输为基础,研究视频传输的码率-失真模型,获取编码性能与失真的定量关系.在编码过程中,分析了与能量消耗有关的因素与模块,建立无线传感器单节点"能量-码...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计算能力和节点能量问题,以非能量约束下的视频传输为基础,研究视频传输的码率-失真模型,获取编码性能与失真的定量关系.在编码过程中,分析了与能量消耗有关的因素与模块,建立无线传感器单节点"能量-码率-失真"的优化模型,使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一定失真允许范围内,单节点能量消耗最优.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所建立的优化模型在一定失真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最优的模块间能量分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视频传输 运动预测补偿 率失真优化 P-R-D模型 视频压缩 编码 能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低时延视频编码码速率控制算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波 吴成柯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9,共7页
基于DCT交流系数均方和与其变换前的像素域方差相等 ,该文用DCT交流系数的均方和代替像素域的方差 ,在视频编码的TMN8码速率控制算法中采用一种新的率模型 ,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TMN8码率控制算法———RC_TMN8_MSACC .这种新的算法不仅... 基于DCT交流系数均方和与其变换前的像素域方差相等 ,该文用DCT交流系数的均方和代替像素域的方差 ,在视频编码的TMN8码速率控制算法中采用一种新的率模型 ,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TMN8码率控制算法———RC_TMN8_MSACC .这种新的算法不仅在保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运算复杂度 ,还具有鲁棒性好和应用范围广的特点 ,适用于视频转码编码中 .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性能好和运算复杂度低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量化 率失真优化 码速率控制 离散余弦变换 H.263 M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率视频帧内编码的快速编码单元和预测模式决策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越 刘兆矣 +1 位作者 仲顺安 任仕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0-624,共5页
针对高效率视频编码采用四叉树分割和35种模式预测等技术来提高视频编码质量,但引起算法复杂度剧增这一问题,本文利用当前编码单元及其相邻单元空间相关性对当前编码单元分割模式进行预测,从而快速决策编码单元的分割模式.此外,通过跳... 针对高效率视频编码采用四叉树分割和35种模式预测等技术来提高视频编码质量,但引起算法复杂度剧增这一问题,本文利用当前编码单元及其相邻单元空间相关性对当前编码单元分割模式进行预测,从而快速决策编码单元的分割模式.此外,通过跳过若干低概率预测模式的率失真最优化处理过程,实现了一种快速的预测模式决策算法.测试结果显示,提出的算法可以平均减少53%的编码时间,并保持BDBR仅为1.17%的良好编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率视频编码 帧内编码 编码单元 预测模式 率失真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64/AVC帧内4×4块预测模式选择算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纪锋 彭光辉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5期549-552,共4页
H.264/AVC是新一代的视频编码标准,其采用空间域上的帧内预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编码效率。但由于H.264/AVC帧内预测模式较多,使帧内预测的计算复杂度大幅提高。在详细分析帧内预测模式选择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率失真优化(rate disto... H.264/AVC是新一代的视频编码标准,其采用空间域上的帧内预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编码效率。但由于H.264/AVC帧内预测模式较多,使帧内预测的计算复杂度大幅提高。在详细分析帧内预测模式选择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率失真优化(rate distortion optimization,RDO)模式下的快速Intra_4×4模式选择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缩小了模式搜索范围,从而大幅度降低帧内预测的复杂度,并且基本保持了H.264/AVC的编码性能,同时对空间变化较快的视频序列算法性能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4/AVC 视频编码 率失真优化 帧内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