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of edge cache in virtual data space across WAN 被引量:2
1
作者 Jiantong HUO Yaowen XU +2 位作者 Zhisheng HUO Limin XIAO Zhenxue HE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期15-34,共20页
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have previously proposed the global virtual data space system (GVDS) to aggregate the scattered and autonomous storage resources in China’s national supercomputer grid (National Supercomputi... 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have previously proposed the global virtual data space system (GVDS) to aggregate the scattered and autonomous storage resources in China’s national supercomputer grid (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enter in Guangzhou, 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enter in Jinan, 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enter in Changsha, Shanghai Supercomputing Center, and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to a storage system that spans the wide area network (WAN), which realizes the unified management of global storage resources in China. At present, the GVDS has been successfully deployed in the China National Grid environment. However, when accessing and sharing remote data in the WAN, the GVDS will cause redundant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waste a lot of network bandwidth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edge cache system as a supplementary system of the GVD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upper-level applications accessing and sharing remote data. Specifically, we first design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edge cache system, and then study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is architecture: the edge cache index mechanism based on double-layer hashing, the edge cache replacement strategy based on the GDSF algorithm, the request routing based on consistent hashing method, and the cluster member maintenance method based on the SWIM protoco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dge cache system has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the relevant operation functions (read, write, deletion, modification, etc.) and is compatible with the POSIX interface in terms of function. Further, it can greatly reduce the amount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increase the data access bandwidth when the accessed file is located at the edge cache system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i.e., its performance is close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 file system in the local area network (L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 data space system wide area network edge cache redundant data transmission
原文传递
基于SOIS架构的星载设备虚拟访问设计
2
作者 李许诺 吕良庆 +2 位作者 赵勋峰 张雅娟 张峻巍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9,共8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航天器设备间互操作难、软件通用性弱等问题,文章对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航天器星载接口业务(SOIS)架构中,基于标准业务和电子数据单(EDS)的星载数据系统架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标准业务和EDS的融合方式开展... 为了更好地解决航天器设备间互操作难、软件通用性弱等问题,文章对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航天器星载接口业务(SOIS)架构中,基于标准业务和电子数据单(EDS)的星载数据系统架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标准业务和EDS的融合方式开展设备虚拟访问的设计方法。对设备发现、设备枚举、设备访问、设备虚拟、数据池以及访问管理业务及其相关原语进行了实例化设计,结合1553B总线为实现即插即用而设计的EDS,开展了初步的测试验证,证明了其可行性。文章提出的星载设备虚拟访问融合方式可为标准业务及其相关的电子数据单设计提供参考,有助于系统快速集成、软硬部件的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系统 航天器接口业务 即插即用 设备虚拟访问 电子数据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空时信道技术的MIMO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健 周渊平 杨贵德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7年第3期51-56,共6页
MIMO通信系统能够在不增加系统带宽以及功率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与频带利用率.常规MIMO通信系统的每根发射天线承载单路用户数据流,通过增加天线数目提高系统信道容量与载入用户数量,即不同用户数据分配至不同的发射天线上... MIMO通信系统能够在不增加系统带宽以及功率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与频带利用率.常规MIMO通信系统的每根发射天线承载单路用户数据流,通过增加天线数目提高系统信道容量与载入用户数量,即不同用户数据分配至不同的发射天线上,对于发射端的天线,一方面,增加天线数会增加系统复杂度,另一方面,每根发射天线仅分配单一用户是浪费资源的.因此,在天线上复用多路用户是MIMO系统的发展趋势.针对问题,提出了在发射端级联虚拟空时信道模块的优化MIMO系统,该模块通过系统的反馈信息自适应地调整参数,优化无线信道,保证传输同样数据流的情况下,提高系统通信质量以及在同样的通信质量下与系统带宽下提高系统传输速率.实验测试以及仿真表明,在2×2规模的MIMO系统中,改进的MIMO系统能够在相同带宽内至少提高50%的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系统 多用户 虚拟空时信道 数据传输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虚拟数据空间运行支撑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小雨 邓笋根 +1 位作者 栾海晶 牛北方 《大数据》 2021年第2期158-171,共14页
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特点是广域分散、系统异构、存储资源隔离自治,这对存储设备管理、数据跨域共享等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首先阐述了虚拟数据空间系统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其作为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一部分,如何通过视图访问、数据共享... 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特点是广域分散、系统异构、存储资源隔离自治,这对存储设备管理、数据跨域共享等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首先阐述了虚拟数据空间系统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其作为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一部分,如何通过视图访问、数据共享、计算环境对接有效降低跨域的访问开销;接着通过模块化方式将虚拟数据空间系统与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进行深度的融合,将其功能补充到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中;最后通过统一的虚实空间用户管理框架实现了跨域统一、透明安全的存储服务和对大型计算应用的支撑,这对于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数据空间系统 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 数据分布 用户视图 环境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在轨系统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世忠 胡莘 +2 位作者 顾学迈 吕源 胡国军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3,117,共5页
高级在轨系统AOS是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制定的关于星-星和星-地的数据管理系统。结合AOS系统协议和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在轨获取的各类载荷数据实际特点,设计了一种适应于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空间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把多种载荷产... 高级在轨系统AOS是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制定的关于星-星和星-地的数据管理系统。结合AOS系统协议和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在轨获取的各类载荷数据实际特点,设计了一种适应于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空间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把多种载荷产生的不同数据速率、不同字节大小、不同级别传输要求、不同延时要求的数据进行封装,形成统一的虚拟信道数据单元VCDU格式;并把各条虚拟信道上VCDU复接成连续的数据流经星地物理信道传输。仿真试验证明,该系统方案有效地解决了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多种载荷数据的组织、管理和传输问题,为后续的测绘和遥感处理奠定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遥感卫星 空间数据系统 高级在轨系统 虚拟信道 有效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卫星测控通信统一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璐 陈金树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2X期96-98,共3页
与微纳卫星特点匹配的测控和通信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微纳卫星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和功耗低等特点出发,参考统一S波段测控通信系统及CCSDS“高级在轨系统”建议的虚拟通道概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纳卫... 与微纳卫星特点匹配的测控和通信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微纳卫星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和功耗低等特点出发,参考统一S波段测控通信系统及CCSDS“高级在轨系统”建议的虚拟通道概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纳卫星测控与通信的测控通信统一系统,介绍了星上及地面模块的设计,并就此系统对微纳卫星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其在我国微纳卫星上的实现,验证了此系统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通信统一系统 微纳卫星 统一S波段测控通信系统 CCSDS 虚拟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OS协议信道复用机制的研究
7
作者 马西飞 张志刚 +1 位作者 付宇卓 刘婷 《信息技术》 2014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虚拟信道复用机制影响了AOS协议实现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自适应虚拟信道复用方法。该方法将包信道复用与虚拟信道复用综合考虑,对不同传输质量要求的虚拟信道采用不同的调度策略。在OPNET仿真平台上对整个协议和该算法进行了建模,... 虚拟信道复用机制影响了AOS协议实现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自适应虚拟信道复用方法。该方法将包信道复用与虚拟信道复用综合考虑,对不同传输质量要求的虚拟信道采用不同的调度策略。在OPNET仿真平台上对整个协议和该算法进行了建模,在吞吐量、buffer使用深度、传输帧延时三个方面对仿真结果做了分析,并与时间片周期轮询和固定优先级调度算法做了比较,结果证明动态自适应调度算法能在保证平台网数据延时的前提下,最大化空间载荷数据的吞吐量,在延时方面能起到良好的均衡作用,满足不同类型数据的传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系统 AOS OPNET 虚拟信道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