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functions and rational allocation of Shule River Basin groundwater resources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G Xu-xue JIN Xiao-lin LIU Wei-po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年第2期140-151,共12页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n Rational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Typical Areas of the Hexi Corridor, the thesis studies on groundwater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n Rational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Typical Areas of the Hexi Corridor, the thesis studies on groundwater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Shule River Basin. The thesis analyzes problems in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water resources, defines the function zoning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key areas and evaluates them. Finally, the thesis uses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flow simulation and reg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 to study on the allocation of groundwater in Shule River Basin. A proposal for rational allocation of Shule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has been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ule River Basin The function zoning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Ration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格局研究
2
作者 孙云堃 冯琦 +1 位作者 丁长虹 温兆飞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5,共13页
三峡水库消落区是指坝前水位175 m逐步消退至防洪限制水位145 m之间,水库两岸因水库调度运用出现的临时性淹没或出露的水陆交错区域。三峡水库运行已近20年,但消落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至今尚未被全面定量地认识,给消落区的管理保护和利... 三峡水库消落区是指坝前水位175 m逐步消退至防洪限制水位145 m之间,水库两岸因水库调度运用出现的临时性淹没或出露的水陆交错区域。三峡水库运行已近20年,但消落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至今尚未被全面定量地认识,给消落区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带来了诸多困扰。通过2021-2022年4次大范围高密度的消落区实地调查采样,共获得2000余份一手调查数据,并以此从消落区的支持功能、供给功能、调节功能和文化功能方面,系统地定量刻画了消落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发现:1)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在空间上分布相对均匀,各个区县的得分在平均分0.67上下波动;2)从库首到库尾,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系统的文化功能得分由0.60持续上升到0.73,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3)从库首到库尾,三峡水库消落区支持功能得分分别为0.34、0.41、0.27,供给功能得分分别为0.32、0.52、0.36,调节功能得分分别为0.55、0.72、0.67,服务功能指数分别为0.49、0.62、0.56,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消落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呈现出集群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形成这种空间分布格局的可能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保护和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消落区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Variation and Trend in the Ji'an Section of the Ganjiang River
3
作者 Yingjie XIAO Fengxiang LANG +3 位作者 Peng XU Xiaoyan ZOU Wu ZOU Yan MAO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21年第6期59-67,共9页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Ji'an section of the Ganjiang River from 2008 to 2018 by the Water Resources Monitoring Center of Ji'an City,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method,comprehensive p...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Ji'an section of the Ganjiang River from 2008 to 2018 by the Water Resources Monitoring Center of Ji'an City,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method,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method and seasonal Kendall test method were adopted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changing trend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river se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Ji'an section of the Ganjiang River was generally good,and the water quality of each function zone reached the target requirement.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was controlled between 0.21 and 0.40 over the years,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ime and space,and the water quality was relatively stable.The dissolved oxygen and permanganate index tended to improve,and there was no change in five-day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while ammonia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showed an upward trend.The water quality as a whole showed a trend of deterioration.By discuss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haracteristic pollutants,the causes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Ji'an section of the Ganjiang River were further analyzed.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of non-point source and point source pol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an section of the Ganjiang River water function zone Ammonia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Changing tre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虞河西岸水生态系统协同效应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常闻捷 刘媛 +2 位作者 逄勇 舒瑞琪 胥瑞晨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43,共9页
水生态系统统筹治理是新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点与难点,水生态系统作用机制复杂,各子系统间存在紧密的影响与反馈关系,厘清水生态环境各子系统间协同作用机制十分重要。为此,以望虞河西岸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简称分区)为评价单元... 水生态系统统筹治理是新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点与难点,水生态系统作用机制复杂,各子系统间存在紧密的影响与反馈关系,厘清水生态环境各子系统间协同作用机制十分重要。为此,以望虞河西岸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简称分区)为评价单元,以水环境、沉积物、水生态3个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2019年丰、枯水期的实测数据,通过建立协同效应模型量化评价单元中研究对象间的协同效应,探究其时空差异性,识别其主要限制因素。结果表明:①丰水期环境条件更利于浮游动物的生长繁殖和水中污染物稀释,协同效应较枯水期更为强烈。②中协同和强协同的区域分布在太湖滨湖和望虞河沿岸处,说明分区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举措初见成效,3个子系统耦合较好;弱协同或不协同的分区聚集在锡澄运河以东、长江以南的“三角区”。依据研究结果实施分区分类精细化管控,有利于提升望虞河西岸地区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功能区 协同效应 时空分布特征 望虞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滴水流量对棉花根系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立志 何帅 李东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1,共9页
为探明膜下滴灌条件下滴水流量对棉花根系分布的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3组滴水流量,分别为1.69 L·h^(-1)(W169)、3.46 L·h^(-1)(W346)和6.33 L·h^(-1)(W633),分析膜下滴灌土壤水吸力对棉花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为探明膜下滴灌条件下滴水流量对棉花根系分布的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3组滴水流量,分别为1.69 L·h^(-1)(W169)、3.46 L·h^(-1)(W346)和6.33 L·h^(-1)(W633),分析膜下滴灌土壤水吸力对棉花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水流量越大,膜外裸地和膜内土壤的基质吸力越小,边行棉花根系吸水受到的胁迫程度也越小,W633处理膜下根区土壤水吸力分布均匀且适合棉花生长,棉花根长密度水平分布不论是初期还是后期均呈双峰抛物线分布;棉花根重密度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内、边行棉花根重密度在花期、铃期、吐絮期的差值分别为42.26、-0.22、97.40 g·m^(-3)。当滴水流量越小时,膜外裸地的基质吸力大于膜内土壤的基质吸力,致使边行棉花的根系吸水受到较大胁迫,W169处理棉花根长密度水平分布由生育初期的双峰抛物线分布变为后期的单峰抛物线分布;内、边行棉花根重密度在花期、铃期、吐絮期的差值分别为299.70、304.86、369.84 g·m^(-3)。表明随着滴水流量的增加,膜下滴灌行间棉花根系生长更加均匀,研究结果可为棉花膜下滴灌系统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水流量 土壤湿润区 土壤水吸力 根系分布函数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其功能性状对水淹强度的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程莅登 袁兴中 +2 位作者 孙阔 唐婷 袁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95-4807,共13页
植物功能性状能表征其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响应,而水淹强度的不同使得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的生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开展不同水淹梯度下消落带植物群落生态策略及功能性状差异的研究,对全面理解植物对消落带不同生境的适... 植物功能性状能表征其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响应,而水淹强度的不同使得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的生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开展不同水淹梯度下消落带植物群落生态策略及功能性状差异的研究,对全面理解植物对消落带不同生境的适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受三峡水库水位变化影响的澎溪河流域,沿高程梯度对不同水淹强度下的植物群落及其功能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消落带植物群落处于演替的初级阶段,不同水淹梯度下的植物群落存在显著分化;(2)环境胁迫是决定消落带植物生态策略的主要因素,总体呈现较为集中的耐压策略,随着高程升高有逐渐向杂草策略转移的趋势;(3)随着高程升高,植物的高度、主茎干物质量、比根长及叶组织密度都有增大的趋势,比叶面积则相反。(4)各功能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并通过形成不同的性状组合以适应不同强度水淹干扰的生境。消落带下部更倾向于投资于叶片使植物在出露期能快速获取资源和完成生活史,而消落带上部则更倾向于投资防御组织及根系以抵御干旱,研究结果可为消落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水淹强度 植物群落 功能性状 竞争-耐压-杂草生态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EI与FAI模型的浙江千岛湖乡村岸水协同修复与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7
作者 王敏 王佳奇 +2 位作者 李俊 尚文 成水平 《园林》 2024年第6期23-32,共10页
千岛湖是截蓄新安江水流而成的山地型人工湖泊,陆域水土流失与水域富营养化问题是导致库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两大关键性因素。选取千岛湖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40个河口村镇作为研究对象,聚焦98~118m高程的岸水交接地带,基于水陆耦合... 千岛湖是截蓄新安江水流而成的山地型人工湖泊,陆域水土流失与水域富营养化问题是导致库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两大关键性因素。选取千岛湖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40个河口村镇作为研究对象,聚焦98~118m高程的岸水交接地带,基于水陆耦合协调的视角,探究该地带在生态过程中水土流失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岸水协同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旨在解决“岸水空间生态功能区划如何兼顾应对陆域水土流失与水域富营养化两方面生态风险”的关键性水生态修复问题,建立水体治理的长效机制。根据千岛湖正常高水位,以108~118m高程为陆域范围,以98~108m高程为水域范围,基于研究区域的landsat8卫星遥感数据,运用RSEI模型评价陆域水土流失状况,运用FAI模型评价水域富营养化状况,二者耦合协调分析获得水陆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据此研判关键性水生态问题并分区提出岸水协同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结果表明,中度失调河口2个,轻度失调河口2个,濒临失调河口1个,勉强协调河口5个,初级协调河口10个,中级协调河口9个,良好协调河口11个;根据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将40个河口村镇划分为三级生态功能区,其中一级生态功能区重点强化治污措施、二级生态功能区重点提高生态韧性、三级生态功能区重点促进价值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修复 消落带 耦合协调 生态功能区划 千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城市水环境承载现状及纳污能力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庄付磊 刘新征 周成宽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9期30-33,104,共5页
文章以聊城市水域情况为典范,论述了实施污染物排放限额制度的重要性,阐明确立各水域污染容量控制界限的主旨及其要点,评估了该市各水功能区的水质现状。基于污染负荷评估的标准和流程,确定了各个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计算出它们在特定... 文章以聊城市水域情况为典范,论述了实施污染物排放限额制度的重要性,阐明确立各水域污染容量控制界限的主旨及其要点,评估了该市各水功能区的水质现状。基于污染负荷评估的标准和流程,确定了各个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计算出它们在特定年份的污染物总承载量,并对聊城市各水功能区的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就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提出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功能区 达标评价 承载分析 纳污能力 聊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化县河道纳污能力及污染排放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黎瑜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采用一维衰减模型对仁化县河道纳污能力进行计算,并对该县未来点源、面源污染的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仁化县部分河道纳污能力较好,而部分河道COD及NH3-N污染排放量超过河道纳污上限,需采用适当管控措施以确保河道水质。对此提出针... 采用一维衰减模型对仁化县河道纳污能力进行计算,并对该县未来点源、面源污染的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仁化县部分河道纳污能力较好,而部分河道COD及NH3-N污染排放量超过河道纳污上限,需采用适当管控措施以确保河道水质。对此提出针对性建议及措施。研究所用方法及预测手段可为中小河流污染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功能区 衰减模型 纳污能力 污染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滋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算与分析
10
作者 唐君 杨帆 +1 位作者 陈琨 周栋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10期210-212,共3页
结合湖北省松滋市水功能区划成果、现状水质情况、点源面源污染源类型及排污口特征,分别采用河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零维、一维水质模型,核算与分析松滋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松滋市河湖长制的实施及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结合湖北省松滋市水功能区划成果、现状水质情况、点源面源污染源类型及排污口特征,分别采用河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零维、一维水质模型,核算与分析松滋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松滋市河湖长制的实施及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功能区 水质达标率 纳污能力 一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ral dimension and water quality control in a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 based on water environmental functional zone
11
作者 Zhaoxing HAN Zhenyao SHEN +1 位作者 Yongwei GONG Qian HO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1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Emission trading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alternatives to 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Water environmentalfunctional zone(WEFZ)is used to determine thewater quality standard and identify the zone boundary foreach ri... Emission trading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alternatives to 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Water environmentalfunctional zone(WEFZ)is used to determine thewater quality standard and identify the zone boundary foreach river or reach.In this study,a new emission tradingscheme was addressed based on WEFZ,accounting forboth the temporal dimension and water quality control.Atemporal factor of emission trading was proposed based onvariations in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within a year bydividing the year into three periods,including high,normal,and low periods of environmental capacity.Duringeach period,emission trading was implemented exclusively.A water quality-control scheme was suggestedbased on the water quality requirement in the waterfunctional zone,in which the water quality at thedownstream boundary of the zone was required to meetthe water standard following auto-purification in thestream.Two methods of calculating water quality controlare addressed for point-source pollution and non-pointsourcepollution.The calculated temporal dimension andwater quality control were located in Dongxi River of theDaning Watershed in the Three Gorges Watershed.Thehigh period was during June,July,and August,the normalperiod was during April,May,September,and October,and the low period was during January,February,March,November,and December.The results from the waterquality calcul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discharge ofpoint-source and non-point-source pollutions led to anexcess of common contaminants at the downstreamboundary of WEFZ.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factorsabove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emission tradingscheme based on WEF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ssion trading water functional zone water quality control
原文传递
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结构优化与体系完善——基于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12
作者 陈宝山 麻芦苇 +1 位作者 姜贺天 丁梦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34,44,共10页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目前仍存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干旱区更为明显。中国目前正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尽管该制度发挥了一定成效,但仍无法有效解决干旱区面临的水资源难题。从制度层面出...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目前仍存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干旱区更为明显。中国目前正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尽管该制度发挥了一定成效,但仍无法有效解决干旱区面临的水资源难题。从制度层面出发,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并分析中国干旱区涉及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法律文件。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制度存在规范水资源利用行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正功能和推动节水技术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潜正功能,以及水资源分配可能导致权力固化和供需不平衡,管理制度会增加企业和个人成本负担的潜负功能。②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纵向的立法规范结构约束、横向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结构约束以及横纵结合的职权分配结构约束。进一步分析表明,产生上述结构约束的原因在于水资源管理立法纵向残缺、水资源管理制度横向配置局限以及水资源管理制度运行中的责任分配不明,由此导致节水领域制度落实困难、水资源分配不合理以及再生水利用效率偏低、水资源管理主体职责交叉重叠的问题,制约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运行。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应当制定专门性节水立法、完善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明确水资源管理的责权分配,以期达到优化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结构障碍及制度缺陷,消除其潜负功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水资源 管理制度 结构-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传染病医院给排水及消防系统实例探讨
13
作者 尚婷婷 王勇锋 +3 位作者 何伟 何思亮 李艳青 张玉荣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8期151-154,共4页
传染病医院给排水、消防设施不仅要服务于建筑功能需要,还要满足较严格的卫生防护要求,传染病医院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的设计有其特殊性。文章以粤东某传染病医院为例,简述给水、排水、消防系统设计思路,对传染病医院的特殊设计要点进行梳... 传染病医院给排水、消防设施不仅要服务于建筑功能需要,还要满足较严格的卫生防护要求,传染病医院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的设计有其特殊性。文章以粤东某传染病医院为例,简述给水、排水、消防系统设计思路,对传染病医院的特殊设计要点进行梳理,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相关规范、专业技术要求,对传染病医院的设计难点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技术方案;在功能布局优化、卫生器具选型方面进行设计探讨,为其他同类项目提供设计参考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医院 给排水设计 消防设计 供水安全 功能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环境与生态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8
14
作者 彭文启 刘晓波 +1 位作者 王雨春 邹晓雯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55-1067,共13页
简要分析了流域水环境与生态学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2010年以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1)水环境监测技术与标准。形成了水环境监测分析技术与标准体系,研发了系列水环境监测标准物质,研究了水源地健... 简要分析了流域水环境与生态学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2010年以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1)水环境监测技术与标准。形成了水环境监测分析技术与标准体系,研发了系列水环境监测标准物质,研究了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价技术与水污染事件应急预警预报关键技术,研发了水环境监测新技术与设备;(2)流域水环境与水生态过程演变机理与模型。在大型水库重金属污染物水环境演变机理及效应、生源物质流域迁移转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生态水文过程变异与河湖生态响应机制与流域水环境与生态模型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3)流域水质目标管理与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形成了水功能区达标评价技术体系、流域容量总量控制技术体系,提出了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技术与湖库沉积物污染评价与生态疏浚方案制定技术,研发了生物慢滤水处理水质净化技术及设备;(4)河湖健康评估与水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提出了河湖健康评估标准,研究形成了河湖水系生态连通技术、生态流量确定技术、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技术与水生态修复技术。最后分析了新时期水环境与生态学的科技需求,提出了水环境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水环境 水生态 水环境监测 水环境模型 水功能区 河湖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及其关键问题 被引量:63
15
作者 周丰 刘永 +2 位作者 黄凯 郭怀成 阳平坚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22,共7页
针对现行水环境功能区划存在的6大问题,提出了以景观生态学、流域管理和水生态服务功能等为理论基础的,以水生态分区、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冲突分析等为区划途径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该区划方法及技术路线充分体现了国外趋势与国... 针对现行水环境功能区划存在的6大问题,提出了以景观生态学、流域管理和水生态服务功能等为理论基础的,以水生态分区、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冲突分析等为区划途径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该区划方法及技术路线充分体现了国外趋势与国内管理要求:流域尺度、协调思想、因地制宜和动态性,并重点分析了概念内涵和技术操作程序。同时针对此区划的2大关键问题——协调人与自然、不同利益者冲突问题和确定分类管理功能区——提出了思路与解决途径。本研究有效地权衡了人类需求功能与水生态需求功能,协调了跨界冲突问题以及综合考虑了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改善和水生态保护的相互关系,为我国未来水环境管理和流域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 技术方法 流域管理 水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山区农村面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菊 傅斌 +1 位作者 王玉宽 徐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18-225,F0004,共9页
对农村面源污染物负荷的估算、来源分析及控制措施制定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与权衡综合评价模型(Integrate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 tool,InVEST模型)估算宝兴县面源污染物总氮... 对农村面源污染物负荷的估算、来源分析及控制措施制定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与权衡综合评价模型(Integrate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 tool,InVEST模型)估算宝兴县面源污染物总氮(TN)、总磷(TP)负荷,并结合水环境功能分区标准,分析面源污染物的超标情况。旨在揭示山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空间异质性,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规划、山区水环境治理效率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010年宝兴县面源污染物TN、TP负荷分别为1156.44、81.41t/a,TN、TP负荷的空间格局整体上呈现出分布不均,局部集中,靠近水体的规律;2)不同污染源对TN、TP负荷的贡献率大小顺序均为:畜禽养殖>农业用地>农村生活;3)从流域尺度看,宝兴县TN、TP负荷没有超过III类水质标准规定的污染物负荷阈值;而从30m×30m栅格尺度看,宝兴县TN、TP超标量分别为763.63、51.16t/a,其超标区域主要集中在耕地、草地、居民地以及靠近水体的地方,以上超标区域即为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的关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污染 模型 水环境功能分区 产水量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及其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49
17
作者 钱晓雍 沈根祥 +3 位作者 郭春霞 顾海蓉 朱英 王振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8,共6页
通过清单分析方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以乡镇为单元研究了上海市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其贡献率,并根据各区域... 通过清单分析方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以乡镇为单元研究了上海市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其贡献率,并根据各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别在区县尺度和乡镇尺度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程度及其区域分布。结果表明,上海市农业面源污染COD、TN、TP实物排放量分别为4.42×104、1.13×104、0.44×104 t/a,相应的等标排放量分别为0.16×104、0.93×104、1.65×104 m3/a,最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其等标污染负荷比达到66.31%,最主要污染物为TP,其等标污染负荷比达到60.32%。各区县因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COD、TN、TP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4.16~40.91、1.30~8.71、0.23~4.94 mg/L,各区县农业面源污染水质平均指数在0.67~5.91之间,主要污染乡镇分布在上海南部以及崇明岛等农业产值相对较高且距离水源保护区较近的远郊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控制 农业 区划 面源污染 水环境功能区划 等标污染负荷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重要水功能区达标评价与承载力协同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扬 朱党生 +2 位作者 廖文根 史晓新 张建永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4,10,共5页
采取全指标评价法和双指标评价法对全国4 493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全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为61.2%和49.6%,双指标评价结果好于全指标评价结果。根据水... 采取全指标评价法和双指标评价法对全国4 493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全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为61.2%和49.6%,双指标评价结果好于全指标评价结果。根据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现状污染物入河量的关系,对水功能区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未超载的水功能区有2 907个(占64.7%),而另外35.3%的超载水功能区以25%左右的纳污能力接纳了60%以上的污染物入河量,表明功能区超载而水质达标的问题普遍存在,原因是纳污能力计算标准偏严格而导致。同时还大量存在功能区不超载但水质不达标的情况,这主要有污染物的质量浓度背景值高、受到上游功能区污染物超标入河量的影响,以及对农业面源污染入河量暂无法全面测量等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功能区 水质达标率 全指标评价法 双指标评价法 承载力 协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中国粮食功能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19
作者 盛誉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212-218,共7页
为探讨“双碳”背景下中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现状,建立以农业碳排放为非期望产出的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2011—2019年中国三大粮食功能区农业用水效率并进行分析评价,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了三大粮食功能区组内、组间水资... 为探讨“双碳”背景下中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现状,建立以农业碳排放为非期望产出的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2011—2019年中国三大粮食功能区农业用水效率并进行分析评价,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了三大粮食功能区组内、组间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和差异来源。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农业用水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但存在着效率波动下降、不平衡性加剧的双重问题;不同区域之间农业用水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和一定的协同性;粮食主销区群组内用水效率处于最为稳定的平衡状态;超变密度贡献是粮食功能区农业用水效率组间差异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应当根据各区域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政策,从而全面提高中国农业用水效率,促进低碳、节水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SBM-Undesirable模型 Dagum基尼系数 粮食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水质标准体系及其对我国水环境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31
20
作者 席北斗 霍守亮 +3 位作者 陈奇 陈艳卿 昝逢宇 夏训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103,120,共5页
美国拥有世界上体系最完善、科学性最强的水质标准体系,对其进行了解和研究将对推进我国水质标准体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美国水质标准由指定用途、水质基准和反降级政策三部分组成,文章重点对美国水质基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指定用途... 美国拥有世界上体系最完善、科学性最强的水质标准体系,对其进行了解和研究将对推进我国水质标准体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美国水质标准由指定用途、水质基准和反降级政策三部分组成,文章重点对美国水质基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指定用途的规定、反降级政策的内在涵义与实施办法等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分析。在概述我国水质标准和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研究进展和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水质标准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美国的水质标准体系提出一些启示性建议,为我国形成完整的水质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标准 美国 反降级政策 水环境功能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