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awing Weighted Directed Graph from It's Adjacency Matrix 被引量:1
1
作者 毛国勇 张武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5年第5期407-410,共4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lgorithm for building weighted directed graph, defmes the weighted directed relationship matrix of the graph, and describes algorithm implementation using this matrix. Based on this algorithm, ...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lgorithm for building weighted directed graph, defmes the weighted directed relationship matrix of the graph, and describes algorithm implementation using this matrix. Based on this algorithm, an effective way for building and drawing weighted directed graphs is presented, forming a foundation for vis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algorithm in the graph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ghted directed graph adjacency matrix relationship ma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roducing Weighted Nodes to Evaluate the Cloud Computing Topology
2
作者 Gbolasere A. A. Akanmu Frank Z. Wang Huankai Chen 《Journa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12年第11期961-969,共9页
Typical data centers house several powerful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such as servers, storage devices and network equipment that are high-energy consuming. The nature of these high-ener... Typical data centers house several powerful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such as servers, storage devices and network equipment that are high-energy consuming. The nature of these high-energy consuming equipment is mostly accountable for the very large quantities of emissions which are harmful and unfriendly to the environment.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energy consumption in data centers increases as the need for more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increases, so also the appalling effect of CO2 (Carbon IV Oxide) emissions on the environment from the constituent ICT facilities-Servers, Cooling system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Printers, Local Area Network etc. Energy related costs would traditionally account for about 42% (forty-two per cent) of the total costs of running a typical data center. There is a need to have a good balance between optimization of energy budgets in any data center and fulfillment of the Service Level Agreements (SLAs), as this ensures continuity/profitability of business and customer’s satisfaction. A greener computing from what used to be would not only save/sustain the environment but would also optimize energy and by implication saves cost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challenges of sustainable (or green computing) in the cloud and proffer appropriate, plausible and possible solutions. The idle and uptime of a node and the traffic on its links (edges) has been a concern for the cloud operators because as the strength and weights of the links to the nodes (data centres) increases more energy are also being consumed by and large. It is hereby proposed that the knowledge of centrality can achieve the aim of energy sustainability and efficiency therefore enabling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 to the right path. Mixed-Mean centrality as a new measure of the importance of a node in a graph is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degree centrality. The mixed-mean centrality reflects not only the strengths (weights) and numbers of edges for degree centrality but it combines these features by also applying the closeness centrality measures while it goes further to include the weights of the nodes in the consideration for centrality measures. We illustrate the benefits of this new measure by applying it to cloud computing, which is typically a complex system. Network structure analysis is important in characterizing such complex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jacency matrix Centralities GEODESIC PATHS weighted grap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感知图卷积网络的船舶航迹预测
3
作者 王宇 侯凌燕 +2 位作者 王超 赵青娟 邹智元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1-48,共8页
针对船舶航迹数据非等距时间间隔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时间感知图卷积网络的船舶航迹预测方法。该方法将船舶的时序航迹数据转换为图结构,结合改进的高斯核函数,以图节点间的时间距离和空间欧式距离构建时空带权邻接矩阵,显式建模非等距... 针对船舶航迹数据非等距时间间隔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时间感知图卷积网络的船舶航迹预测方法。该方法将船舶的时序航迹数据转换为图结构,结合改进的高斯核函数,以图节点间的时间距离和空间欧式距离构建时空带权邻接矩阵,显式建模非等距时间间隔采样点间的时空关联强度,以此捕捉船舶航迹数据的时空动态关系;通过图卷积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依据时空带权邻接矩阵,提取图中节点的时空特征并加权,使模型聚焦于船舶航迹的关键时空信息。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采集的公开数据上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方法相比,本文方法预测精度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预测 非等距时间间隔 带权邻接矩阵 图卷积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设计结构矩阵的产品设计过程模块化分解 被引量:19
4
作者 马飞 同淑荣 +1 位作者 李博 侯世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6-483,共8页
为了对产品设计过程进行有效规划和管理,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设计结构矩阵的设计过程模块化分解方法。在分析产品设计过程相似性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设计过程的模块化规划原理和实施框架,提出了设计过程模块及其入出项的概念。采用权重有... 为了对产品设计过程进行有效规划和管理,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设计结构矩阵的设计过程模块化分解方法。在分析产品设计过程相似性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设计过程的模块化规划原理和实施框架,提出了设计过程模块及其入出项的概念。采用权重有向图和模糊设计结构矩阵对设计过程中设计活动的信息依赖进行定量表示,利用传递闭包法得到模糊等价矩阵,进而将设计过程划分为设计结构矩阵,并确定出各个设计结构矩阵的入出项。最后,以某铝型材产品设计过程为例,说明了所提出的产品设计过程模块化分解方法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设计结构矩阵 产品设计 设计过程 模块化 权重有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接矩阵图的连通性判定准则 被引量:18
5
作者 贾进章 刘剑 宋寿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利用图论和集合论的知识,对节点邻接矩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有向图和无向图的连通性判定准则及图中任意两节点间不连通的判定准则;对路径及节点邻接矩阵的概念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数学描述;确定了路径的极限长度。文中提出的图的连通性判... 利用图论和集合论的知识,对节点邻接矩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有向图和无向图的连通性判定准则及图中任意两节点间不连通的判定准则;对路径及节点邻接矩阵的概念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数学描述;确定了路径的极限长度。文中提出的图的连通性判定准则具有程序思想简单、逻辑性强、方便快捷的优点,对于图的连通性判定、连通块的划分等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图 无向图 连通性 判定准则 邻接矩阵图 矿山安全 通风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流程工业系统有向无环图建模 被引量:6
6
作者 韩中 高建民 +1 位作者 陈富民 高智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3-25,共3页
提出流程工业系统中有向无环图的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介绍使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对流程工业系统模进行建模的关键要素的技巧,定义描述流程工业系统中有向无环图模型的建模机制,扩展流程工业系统模型所具有的特性。以流程工业系统出现异常... 提出流程工业系统中有向无环图的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介绍使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对流程工业系统模进行建模的关键要素的技巧,定义描述流程工业系统中有向无环图模型的建模机制,扩展流程工业系统模型所具有的特性。以流程工业系统出现异常时的诊断实例说明系统模型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有向无环图 邻接矩阵 工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变换器结构性故障的有向图论诊断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丘东元 彭锦凤 张波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向图论分析的电力电子变换器结构性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变换器的拓扑图转换为有向图,找到正常工作路径;然后根据故障类型求出邻接矩阵,利用邻接矩阵得到故障时的工作路径,与正常工作路径进行比较后,可以得到特征电量... 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向图论分析的电力电子变换器结构性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变换器的拓扑图转换为有向图,找到正常工作路径;然后根据故障类型求出邻接矩阵,利用邻接矩阵得到故障时的工作路径,与正常工作路径进行比较后,可以得到特征电量的变化情况,从而获得故障诊断的判据。文中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半桥逆变器为例,介绍了基于有向图论分析的结构性故障分析及诊断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图 电力电子变换器 故障诊断 邻接矩阵 特征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环境中基于特征顺序的产品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书田 郑联语 汪叔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20-425,共6页
CAD系统输出的基于特征的产品数据,实际上是一个静态的特征序列的描述,而忽略了特征在“拼装”成零件时,所遵循的顺序规律.在对特征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基本形状特征之间的空间关系、拼装所遵循的规律.提出了基于特征关系矩阵... CAD系统输出的基于特征的产品数据,实际上是一个静态的特征序列的描述,而忽略了特征在“拼装”成零件时,所遵循的顺序规律.在对特征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基本形状特征之间的空间关系、拼装所遵循的规律.提出了基于特征关系矩阵及其有向无环图的描述方法,建立具有动态性的和层次性的产品特征的数据模型.详细讨论了由CAD系统数据转化为集成系统内部层次模型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特征之间的关系、特征关系矩阵的建立方法,以及由特征关系矩阵产生层次模型的算法并给出了实际算例进行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 特征顺序 产品建模 集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向图的传统村落建筑群火灾蔓延风险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健 宋志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7-454,共8页
在传统村落开发保护过程中,建筑消防改造及建筑布局改变等会导致火灾风险发生变化.火灾蔓延模拟工作量大、成本高及基础资料获取困难.为克服这些难点,首先,将单体建筑视为有向图的节点、建筑间的火灾蔓延关系视为节点间的边,通过火灾蔓... 在传统村落开发保护过程中,建筑消防改造及建筑布局改变等会导致火灾风险发生变化.火灾蔓延模拟工作量大、成本高及基础资料获取困难.为克服这些难点,首先,将单体建筑视为有向图的节点、建筑间的火灾蔓延关系视为节点间的边,通过火灾蔓延模拟判断节点周边局部蔓延路径,并建立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利用有向图遍历算法确定特定火灾场景下的蔓延范围,给出考虑多场景建筑群火灾蔓延的损失期望;然后,通过增删节点或边修正有向图邻接矩阵,反映建筑改造、增建或树木对建筑群火灾蔓延关系的变化,重新应用节点遍历算法确定变化后的建筑群火灾蔓延风险;最后,以某一传统村落为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快速计算动态变化的建筑群火灾蔓延风险,减少火灾蔓延再模拟的工作量;在火灾蔓延防控上,对危险性较高的6个节点进行消防加强改造,可使建筑群火灾蔓延的最大损失及损失期望分别降低61.9%、52.1%;在建筑规划或管理上,应避免新增建筑、树木等可燃物位于建筑密集区域或连通多个建筑密集区域的“桥节点”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火灾蔓延风险 有向图 邻接矩阵 遍历算法 蔓延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合依赖关系图计算环网方向保护最优配合顺序的新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吕飞鹏 陈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40-44,共5页
提出了基于保护主后备配合关系,利用保护配合依赖关系有向图节点邻接矩阵计算环网方向保护最优配合顺序的新方法。根据节点入度最大的原则逐步选择断点,根据节点出度为0的原则确定保护配合顺序,通过对节点邻接矩阵简单的行列化简运算逐... 提出了基于保护主后备配合关系,利用保护配合依赖关系有向图节点邻接矩阵计算环网方向保护最优配合顺序的新方法。根据节点入度最大的原则逐步选择断点,根据节点出度为0的原则确定保护配合顺序,通过对节点邻接矩阵简单的行列化简运算逐步计算大规模复杂环网最小断点集和确定全网保护最优配合顺序。该方法简单直观,大大降低了问题的复杂度和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整定计算 最小断点集 最优配合顺序 保护配合关系 节点邻接矩阵 有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复杂环网保护配合关系的有向简单回路新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绩 吕飞鹏 黄姝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94-98,共5页
复杂环网保护配合关系中所有有向简单回路的确定是求解最小断点集的关键步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理论确定复杂环网有向简单回路的新方法,引入层间隔回路判断原则,通过搜索简化后的网络节点邻接矩阵,同时利用保护配合关系的对称性,... 复杂环网保护配合关系中所有有向简单回路的确定是求解最小断点集的关键步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理论确定复杂环网有向简单回路的新方法,引入层间隔回路判断原则,通过搜索简化后的网络节点邻接矩阵,同时利用保护配合关系的对称性,无需回溯便可快速确定全网所有有向简单回路。该方法形成的网络矩阵规模较小,计算流程简单直观。算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图论 环网方向保护 有向简单回路 节点邻接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有向图生成算法研究及其计算机实现 被引量:6
12
作者 毛国勇 张宁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266,共4页
提出了加权有向图的生成算法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实现,定义了加权有向关联矩阵,并据该矩阵解决了加权有向图的生成、绘制问题,从而为可视化教学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加权有向图 算法 关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向图邻接矩阵扩展的产品设计智能导航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志毅 黄翔 李迎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5-450,470,共7页
通过分析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建模过程的表示方法,指出有向图及其邻接矩阵表示建模过程存在信息量不足和连通错误等缺陷。结合建模过程动态性和反复性特点,附加一个堆栈结构,并增加边界条件判定和后续步骤判定的内容,形成扩展邻接矩阵。... 通过分析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建模过程的表示方法,指出有向图及其邻接矩阵表示建模过程存在信息量不足和连通错误等缺陷。结合建模过程动态性和反复性特点,附加一个堆栈结构,并增加边界条件判定和后续步骤判定的内容,形成扩展邻接矩阵。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向图邻接矩阵扩展的产品设计智能导航方法,将业务层与逻辑层相分离,进而对建模异常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处理,以提高建模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开发了飞机装配型架卡板设计智能导航系统,并在某航空制造企业进行了应用验证,将设计经验和知识融入建模过程,实现了卡板设计的标准化与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智能导航 有向图 邻接矩阵 工艺装备 建模 飞机机翼装配 卡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二次虚回路对象化信息模型描述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纪陵 李忠明 +3 位作者 蒋衍君 裘愉涛 仇群辉 江伟建 《华电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4-8,76,共5页
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虚回路的构成状况,参照变电站一次拓扑的描述方法,论述了二次设备虚拟二次回路对象及其回路连接关系,构建了一套智能变电站二次虚回路对象化信息模型描述方法,为智能变电站二次虚回路的可视化状态监测和各类高级应... 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虚回路的构成状况,参照变电站一次拓扑的描述方法,论述了二次设备虚拟二次回路对象及其回路连接关系,构建了一套智能变电站二次虚回路对象化信息模型描述方法,为智能变电站二次虚回路的可视化状态监测和各类高级应用功能的实现建立了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二次虚回路 虚导线 虚端子 有向图 邻接矩阵 二次回路组 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最优箭线图的计算机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桂茹 陈宝谦 《系统工程》 CSCD 1993年第1期42-50,共9页
本文首次给出了求最优箭线图的一种算法,而且对算法的正确性给出了严格的证明。同时,我们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并计算了一些例题。
关键词 最优箭线图 计算机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矩阵的一些特殊性质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永红 简芳洪 +1 位作者 何建新 郭海林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7-39,共3页
文章应用代数学中的置换理论,得出了关联矩阵的一些性质,这些性质为讨论关联矩阵的计数提供便利.
关键词 关联矩阵 置换 重量 有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尔矩阵运算的有向图可达矩阵 被引量:4
17
作者 庞倩超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100,129,共2页
可达矩阵是判别一个有向图是否为强连通图或弱连通图的有效工具.利用布尔矩阵的运算性质给出了计算有向图可达矩阵的方法,该方法计算简便.
关键词 有向图 邻接矩阵 布尔矩阵 可达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论及矩阵理论的系统层次结构划分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文钰 毛根旺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150-154,共5页
利用有向图及邻接矩阵的关系,结点的度及邻接矩阵的运算性质,将有向图中结点间的序关系转化为系统要素间的层次结构,从而为评价者和决策者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研究打下坚实的定性分析基础.
关键词 有向图 邻接矩阵 可达矩阵 层次分析法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向图中路径矩阵的实现及其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左为平 刘云芳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5-16,共2页
在已知有向图的邻接矩阵的基础上 ,分析邻接矩阵的特点 ,从而给出了一种直接由邻接矩阵求解路径矩阵的新算法 ,并对其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关键词 有向图 路径 邻接矩阵 路径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邻接矩阵求解可达矩阵的一种改进简便算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静 李茂清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年第1期177-178,共2页
传统的由邻接矩阵求解可达矩阵的算法计算量很大,不适合手动计算,也没有提出相应的适合计算机的算法。这篇文章引入转移矩阵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一套完整的可行的求解可迭矩阵的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计算量。
关键词 邻接矩阵 可迭矩阵 有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