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WM型DC/DC开关变换器非线性闭环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林维明 黄是鹏 +1 位作者 张冠生 陈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2,共4页
融合了开关变换器脉动和非线性的特点 ,提出了积分函数控制新策略 ,实现了输出电压平均值的即时动态控制 ,即在电源电压与负载电流瞬态或持续扰动下 ,开关变换器直流输出电压的动态或稳态输出误差为零。以降压型开关变换器为例 ,计算机... 融合了开关变换器脉动和非线性的特点 ,提出了积分函数控制新策略 ,实现了输出电压平均值的即时动态控制 ,即在电源电压与负载电流瞬态或持续扰动下 ,开关变换器直流输出电压的动态或稳态输出误差为零。以降压型开关变换器为例 ,计算机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新策略的优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开关变换器 非线性闭环控制策略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道误差下MIMO鲁棒迫零接收机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亮 李建东 董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7-96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新的迫零接收机.在接收端已知信道信息估计值的情况下,通过引入信道误差的统计信息,修正了传统迫零接收的滤波系数.当接收端无法获取正确的信道信息时,该接收机受信道信息误差的影响较传统的...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新的迫零接收机.在接收端已知信道信息估计值的情况下,通过引入信道误差的统计信息,修正了传统迫零接收的滤波系数.当接收端无法获取正确的信道信息时,该接收机受信道信息误差的影响较传统的迫零接收机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仿真表明在同等误差条件下的误比特率性能得到改善.对于未编码4发4收多天线系统,在采用QPSK调制,信道误差系数为0.05的情况下,高信噪比下传统迫零接收误比特率为5×10-3,所提接收机的误比特率为1.8×10-3,有效的降低了错误平层.采用QPSK调制时,当估算的信道估计误差在真实误差3倍的范围内该算法均能有效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估计 迫零接收机 信道误差 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V-BLAST系统的高性能联合检测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小蓓 王杰令 张永顺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87-1389,共3页
提出V-BLAST(Vertical Bell Labs Layered Space-Time)系统的一种新的联合检测算法,先通过迫零(ZF)或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初步检测,粗判决得到包含nT层信号的初始解向量,然后在信号解空间中找到与初始解有最小错误距离的nT个解向量,... 提出V-BLAST(Vertical Bell Labs Layered Space-Time)系统的一种新的联合检测算法,先通过迫零(ZF)或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初步检测,粗判决得到包含nT层信号的初始解向量,然后在信号解空间中找到与初始解有最小错误距离的nT个解向量,最后用最大似然(ML)算法从这nT+1个解向量中找出最优解。以QPSK调制方式为例,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在准静态平坦衰落信道中新算法的检测性能,与ZF和MMSE算法比较,该算法能明显提高系统性能,在4×4的MIMO系统中,当误码率在10-2数量级时可以获得6dB左右的增益,而且新算法比ML算法的复杂度低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迫零 最小均方误差 最大似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耦硅微陀螺仪的结构误差分析和系统性能测试(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波 王寿荣 +3 位作者 李宏生 黄丽斌 李坤宇 殷勇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45-552,共8页
为了研究对称解耦的硅微陀螺仪的性能,对其结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利用全解耦硅微陀螺仪的简化运动模型,分析了由弹性梁梁宽误差导致的机械耦合误差,并推导其公式.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机械耦合误差进行了仿真.仿真... 为了研究对称解耦的硅微陀螺仪的性能,对其结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利用全解耦硅微陀螺仪的简化运动模型,分析了由弹性梁梁宽误差导致的机械耦合误差,并推导其公式.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机械耦合误差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悬臂梁的加工误差在0~0.4μm间变化时,机械耦合误差变化范围为0~62.88°/s;同时仿真结果和计算结果比较显示,机械耦合误差的仿真结果基本与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相符,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对机械耦合误差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全解耦硅微陀螺仪的机械耦合误差仅为31°/s,相比课题组前期的半解耦硅微陀螺仪缩小了13.9倍.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机械耦合误差的减小,全解耦硅微陀螺仪的零偏温度系数仅为57.68°/(h.℃),相比课题组前期的半解耦硅微陀螺仪缩小了9.4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解耦硅微陀螺仪(DSMG) 机械耦合误差 弹性梁 零偏输出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匹配滤波改进MIMO预编码方案 被引量:4
5
作者 牛兰奇 张太镒 孙建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4-687,共4页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下行链路的共信道干扰(CCI)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发射机和接收机联合设计的预编码方案。该方案假定接收机为匹配滤波器,避免了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下发射机和接收机联合设计中的迭代操作,同时将...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下行链路的共信道干扰(CCI)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发射机和接收机联合设计的预编码方案。该方案假定接收机为匹配滤波器,避免了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下发射机和接收机联合设计中的迭代操作,同时将迫零处理引入MMSE方法,完全消除了CCI。为进一步简化联合设计问题,对等效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将向量优化问题转化为标量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非迭代的预编码方案相比,该联合设计的预编码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平均误比特率性能和总容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滤波器 最小均方误差 多输入多输出 预编码 迫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多用户MIMO系统下行链路预编码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新民 白宝明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3,32,共4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下行链路的迫零预编码方法在块对角化的基础上追求最大化系统和容量,而并未考虑接收信号的均方误差,从接收信号具有最小均方误差的角度设计了多用户MIMO系统的下行链路预编码...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下行链路的迫零预编码方法在块对角化的基础上追求最大化系统和容量,而并未考虑接收信号的均方误差,从接收信号具有最小均方误差的角度设计了多用户MIMO系统的下行链路预编码的方案,称为块对角化最小均方误差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相较于迫零算法具有较小的接收信号均方误差及较好的误码率性能,并且保持了迫零算法绝大部分的系统和容量,它在系统误码率与和容量方面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迫零 最小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耦合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调节
7
作者 马晓军 文传源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01-707,共7页
利用中心流形定理,给出交叉耦合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调节问题可解的充要条件,定义了交叉耦合非线性系统的零误差流形.利用幂级数展开的方法,给出该零误差流形存在的充要条件,并讨论了该零误差流形的局部收敛性.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输出调节 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O系统中4PAM/16QAM信号的半正定规划盲序列检测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薛江 彭华 马金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7-173,196,共8页
针对单输入多输出(SIMO)系统,使用优化理论中的半正定规划(SDP),提出了对非常模信号4PAM/16QAM的盲序列检测算法.在SDP盲序列检测中,首先将信号盲序列检测问题松弛为可解的SDP问题;然后,进行SDP求解;最后,通过随机扰动将SDP解还原为原... 针对单输入多输出(SIMO)系统,使用优化理论中的半正定规划(SDP),提出了对非常模信号4PAM/16QAM的盲序列检测算法.在SDP盲序列检测中,首先将信号盲序列检测问题松弛为可解的SDP问题;然后,进行SDP求解;最后,通过随机扰动将SDP解还原为原始的信号盲序列检测问题.由于基于SDP的盲序列检测问题回避了信道阶数的直接估计或隐含估计,同时SDP求解不受信道互质条件的限制,因此算法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需要数据量少、不依赖信道阶数估计、不受信道互质条件限制诸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均衡 盲序列检测 单输入多输出 半定规划 半定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的垂直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小玮 韦岗 《电讯技术》 2005年第3期26-29,共4页
分层空时码(BLAST)是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入多出(MIMO)传输方式的空时码系统。本文着重研究了BLAST系统中一类垂直分层空时码的检测算法,依据信号模型,分析推导了基于迫零准则和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估计算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 分层空时码(BLAST)是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入多出(MIMO)传输方式的空时码系统。本文着重研究了BLAST系统中一类垂直分层空时码的检测算法,依据信号模型,分析推导了基于迫零准则和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估计算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以上算法与判决反馈及最佳排序思想结合的方法,使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得到了提高。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各种算法的性能和特点,结果表明分层空时码用于无线通信具有极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入多出系统 垂直分层空时码 迫零算法 最小均方误差 判决反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差效应对焊接密封型称重传感器输出稳定性的影响
10
作者 汤建华 《衡器》 2019年第2期31-33,共3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温度变化引起的压差效应对焊接密封型称重传感器零点输出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设计的对比实验,验证了焊接密封型称重传感器的零点输出会受到传感器内外压差变化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传感器零点输出误差的变化以及传感器... 本文主要讨论了温度变化引起的压差效应对焊接密封型称重传感器零点输出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设计的对比实验,验证了焊接密封型称重传感器的零点输出会受到传感器内外压差变化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传感器零点输出误差的变化以及传感器需要更长的零点输出稳定时间。同时,理论分析表明本文实验中采用的密封型传感器的内外压差每增加1k Pa,传感器输出变化大约0.014%FS。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今后提高焊接密封型称重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重传感器 焊接密封 稳定性 零点输出误差 压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复用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明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35-41,共7页
近年来,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已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可以大幅度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但同时因并行传输产生了信号之间的干扰与重叠等系列问题,极大地增加了系统信号检测的复杂度。信号检测方法的的优劣直接对MIMO... 近年来,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已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可以大幅度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但同时因并行传输产生了信号之间的干扰与重叠等系列问题,极大地增加了系统信号检测的复杂度。信号检测方法的的优劣直接对MIMO系统的整体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对信号检测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采用4种检测方式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在同一个MIMO信道模型中,OSIC检测的性能最优,MMSE次之,ZF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迫零检测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含公共零点SIMO信道的盲均衡算法
12
作者 薛江 彭华 +1 位作者 马金全 李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4期85-88,92,共5页
在含公共零点单输入多输出(SIMO)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含公共零点的SIMO信道的直接无限冲击响应(IIR)盲均衡算法。该算法利用IIR预测均衡算法对输入信号进行初始均衡和对均衡结果进行相偏纠正,通过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提高算法在高斯... 在含公共零点单输入多输出(SIMO)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含公共零点的SIMO信道的直接无限冲击响应(IIR)盲均衡算法。该算法利用IIR预测均衡算法对输入信号进行初始均衡和对均衡结果进行相偏纠正,通过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提高算法在高斯白噪声环境中的适应性,克服IIR预测算法中的相位偏转问题与IIR预测算法对信噪比敏感的缺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IIR信道及含公共零点信道都具有较好的均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均衡 二阶统计量 单输入多输出 无限冲击响应 公共零点 最小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秩亏MIMO系统的球形译码器研究
13
作者 苏艳 羊梅君 《电子技术应用》 2018年第8期102-104,共3页
球形译码(SD)拥有可变复杂度,传统的固定复杂度球形译码器(FSD)并不适用于秩亏(NT>NR)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为了克服这些难题,在新的预处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用于秩亏MIMO系统的稳健固定复杂度球形译码器(RFSD-s)。在处理没有或... 球形译码(SD)拥有可变复杂度,传统的固定复杂度球形译码器(FSD)并不适用于秩亏(NT>NR)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为了克服这些难题,在新的预处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用于秩亏MIMO系统的稳健固定复杂度球形译码器(RFSD-s)。在处理没有或有噪声信息时,建议分别使用迫零技术的RFSD(RFSD-ZF)和使用了最小均方误差技术的FSD(FSD-MMSE)。为了减少RFSD-ZF的计算复杂度,引进一个简化版的RFSD-ZF(SRFSD-ZF),在性能上与前者别无二致。仿真结果表明,该SRFSD-ZF除了比传统的FSD性能更好外,其对于MIMO天线的配置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球形译码 迫零 最小均方误差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式接线盒的原理和应用
14
作者 赵翊 《衡器》 2012年第8期1-4,共4页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串联式接线盒的原理、每个传感器回路上使用一个电位器或是两个电位器接线盒间的差别,最后向新手推荐一种常规调角偏差的方法。
关键词 串联式接线盒 角差修正 输出阻抗 电导 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MMSE和ZF接收的多天线系统容量
15
作者 高春艳 周世东 +2 位作者 赵明 许希斌 姚彦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研究了无线通信中多天线系统的信道容量,采用并行最小均方误差(MMSE)和迫零(ZF)检测算法推导出简化接收方案下系统的容量公式,分析了系统中断概率与信噪比、天线数以及传输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MMSE检测的二发二收的MIMO系统在传... 研究了无线通信中多天线系统的信道容量,采用并行最小均方误差(MMSE)和迫零(ZF)检测算法推导出简化接收方案下系统的容量公式,分析了系统中断概率与信噪比、天线数以及传输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MMSE检测的二发二收的MIMO系统在传输速率为4b.s-1.Hz-1的情况下,为了达到10-2的中断概率,需要20dB的发送功率;而同样接收方案的四发四收MIMO系统则只需要不到2dB的发送功率。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均表明,采用MMSE接收的系统中断概率在一定的门限传输速率下接近采用ZF接收的系统,并且此门限传输速率随着天线数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多天线系统 最小均方误差 迫零 信道容量
原文传递
不完全信道信息下基于信号特征的MIMO检测算法研究
16
作者 丁跃华 李南希 +1 位作者 刘蕴 冯穗力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5-588,共4页
针对接收端信道信息不全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信号特征利用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接收机算法,该算法通过利用非循环信号的特征,扩展了接收机的处理维数以更好地抑制噪声。理论证明和数字仿真均表明,与传... 针对接收端信道信息不全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信号特征利用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接收机算法,该算法通过利用非循环信号的特征,扩展了接收机的处理维数以更好地抑制噪声。理论证明和数字仿真均表明,与传统的迫零(zero-forcing,ZF)和最小均方误(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接收机相比,提出的算法可以将噪声和信道估计错误的影响减少一半以上,而提出算法的复杂度却几乎保持不变。结合排序串行干扰消除(ordered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ing,OSIC)法,提出算法可以达到和最大似然法相当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 迫零 最小均方误(MMSE) 信号检测 阵列信号处理
原文传递
Gauss信道估计误差下DF与RF中继SIMO系统保密通信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辉 潘高峰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0-360,共11页
本文研究了经典的四点(信源、中继、信宿、窃密者)协作模型的物理层保密性能.在此协作模型中,信源通过中继向信宿发送信息,中继分别采用解码放大转发(decode-and-forward,DF)和随机放大转发(randomize-and-forward,RF)两种中继方式向信... 本文研究了经典的四点(信源、中继、信宿、窃密者)协作模型的物理层保密性能.在此协作模型中,信源通过中继向信宿发送信息,中继分别采用解码放大转发(decode-and-forward,DF)和随机放大转发(randomize-and-forward,RF)两种中继方式向信宿转发信息.同时,信源与中继、中继与信宿两跳通信中均遭到窃密者的窃听.考虑信源和中继均为单天线,信宿和窃密者为多天线的单输入多输出窃密信道模型.信宿和窃密者采用最大比合并策略处理多径信号.在考虑Gauss信道估计误差下,首先推导出DF协议下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分布和累积概率密度分布的闭式表达式,然后分别推导出DF与RF中继协作的非零保密容量概率的闭式表达式.最后,通过Monte Carlo仿真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保密通信 解码放大转发 随机放大转发 单输入多输出系统 最大比合并 Gauss误差 非零保密容量概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