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辩证思维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程飞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6年第3期340-341,342,共3页
内分泌学疾病在症状和体征方面,辩证色彩较为突出,且与其他学科专业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性强。在对住院医师进行培训中,文章提出应充分运用辩证思维,将PBL教学法与CBL教学法有机结合,激发住院医师对内分泌学相关疾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内分泌学疾病在症状和体征方面,辩证色彩较为突出,且与其他学科专业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性强。在对住院医师进行培训中,文章提出应充分运用辩证思维,将PBL教学法与CBL教学法有机结合,激发住院医师对内分泌学相关疾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对内分泌疾病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以便有效提高住院医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辩证思维 PBL CBL 内分泌学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内分泌临床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萍 姚晓爱 姜涛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第6期472-474,共3页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工具,在处理复杂的知识体系和项目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学习、企划及项目管理等各个领域。文章根据当前临床内分泌教学的现状,提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内分泌科临床教学过程中...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工具,在处理复杂的知识体系和项目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学习、企划及项目管理等各个领域。文章根据当前临床内分泌教学的现状,提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内分泌科临床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临床思维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科 思维导图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工作表在内分泌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娟 肖新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1期124-125,128,共3页
目的探讨预制工作表在内分泌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内分泌科工作的24名护理人员为观察组,选择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内分泌... 目的探讨预制工作表在内分泌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内分泌科工作的24名护理人员为观察组,选择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内分泌科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工作进度,观察组则根据科室工作内容制定的预制工作表安排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基础理论考试得分、基本技能考核得分、患者基础护理得分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基础理论考试得分和基本技能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患者基础护理得分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制工作表能够明显提高内分泌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有效提高病区护理工作效率的工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工作表 护理人员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9-5p增强二甲双胍抑制正常糖培养下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增殖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洁 马明磊 +4 位作者 张化冰 平凡 李伟 许岭翎 李玉秀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葡萄糖浓度培养条件下,二甲双胍(Met)对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增殖的影响,并确定miR-139-5p是否参与此过程。方法采用梯度浓度的二甲双胍(0、5、10、20 mmol/L)分别在25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或5 mmol/L葡萄糖[正常糖(NG... 目的研究不同葡萄糖浓度培养条件下,二甲双胍(Met)对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增殖的影响,并确定miR-139-5p是否参与此过程。方法采用梯度浓度的二甲双胍(0、5、10、20 mmol/L)分别在25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或5 mmol/L葡萄糖[正常糖(NG)组]培养条件下处理PANC-1细胞。培养48 h后,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细胞周期。通过RT-qPCR检测miR-139-5p的表达情况,同时将miR-139-5p模拟物转染到PANC-1细胞中以明确其作用。结果无论是在HG,还是NG培养条件下,二甲双胍均可抑制PANC-1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P<0.05),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和G 2/M期(P<0.05)。在NG培养条件下,二甲双胍的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更显著(P<0.05)。此外,仅在NG培养条件下,二甲双胍使miR-139-5p的表达上调(P<0.001),且miR-139-5p模拟物可以抑制该培养条件下无二甲双胍干预下PANC-1细胞的增殖(P<0.05),并增强5 mmol/L二甲双胍的抗增殖作用和10 mmol/L二甲双胍的促凋亡作用(P<0.05)。结论在正常糖培养条件下,二甲双胍对PANC-1细胞增殖的抑制、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以及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均较高糖培养条件下更为显著。这些作用部分可能与上调miR-139-5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二甲双胍 葡萄糖 微RNA miR-139-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erger运动操联合循证干预对T2DM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糖、微循环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文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135-138,共4页
目的:研究Buerger运动操联合循证干预对改善2型糖尿病(T2DM)并发下肢血管病变(LEAD)患者血糖水平、微循环及自我效能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T2DM并发LEAD患者共120例,样本采集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 目的:研究Buerger运动操联合循证干预对改善2型糖尿病(T2DM)并发下肢血管病变(LEAD)患者血糖水平、微循环及自我效能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T2DM并发LEAD患者共120例,样本采集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Buerger运动操干预,试验组另增加循证干预,对比不同干预方案对患者血糖、下肢微循环指标及自我效能的影响。结果:(1)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FBG、2hPG及HbA1c水平均下降,且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2)干预前,两组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皮肤血流灌注量、血管内径、血流量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ABI、TBI、皮肤血流灌注量、血管内径、血流量均改善,且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3)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表各维度评分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表各维度评分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均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Buerger运动操联合循证干预能改善T2DM并发LEAD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微循环,提高其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Buerger运动操 循证干预 下肢血管病变 血糖 微循环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运动管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文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0期15-18,共4页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严重的情况之一,致残、致死风险较高,已经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的严重危害性疾病之一。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足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治疗难度大、时间长、费用高、痛苦重,85%的糖尿病患者截...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严重的情况之一,致残、致死风险较高,已经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的严重危害性疾病之一。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足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治疗难度大、时间长、费用高、痛苦重,85%的糖尿病患者截肢事件与其相关。临床中除了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早期筛查之外,积极进行下肢康复运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便捷、易于实施的康复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踝肱指数、下肢血液流速与微循环状况。目前临床中推荐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的运动康复项目包括负重运动与非负重运动,为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鉴于此,本文就近年来糖尿病足患者的运动管理情况及运动干预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糖尿病足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运动 康复治疗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让2型糖尿病实现逆转
7
作者 文祯 《中国科技财富》 2024年第1期42-43,共2页
一名28岁的年轻男性,第一次就诊时就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考虑到他是初发糖尿病患者,且体型肥胖、血糖水平高,我们为他制定了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结合药物强化治疗10天的诊疗方案。出院后,患者仍继续严格执行生活方式干预。1个月后,... 一名28岁的年轻男性,第一次就诊时就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考虑到他是初发糖尿病患者,且体型肥胖、血糖水平高,我们为他制定了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结合药物强化治疗10天的诊疗方案。出院后,患者仍继续严格执行生活方式干预。1个月后,他完全停用了所有降糖药。停药后多次复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在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干预 年轻男性 诊疗方案 2型糖尿病 出院后 降糖药 和糖化血红蛋白 初发糖尿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谷氨酰转移酶在预测代谢综合征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姜涛 康慨 +1 位作者 文祯 卢桂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危险因素,研究γ-谷氨酰转移酶(GGT)对M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体检中心参加全面体检的铁道部机关在职人员471例,2008—2010年连续观察,每年11月于本院随访一次...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危险因素,研究γ-谷氨酰转移酶(GGT)对M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体检中心参加全面体检的铁道部机关在职人员471例,2008—2010年连续观察,每年11月于本院随访一次,随访3年。观察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既往疾病史及家族史等)及随访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GGT、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入组时MS患病率为25.1%(118/471)。男性患病率为27.5%(104/378),高于女性的15.1%(14/93)(χ2=6.171,P=0.013)。新发MS组BMI、WC、SBP、DBP、TC、TG、LDL、UA、HOMA-IR、ALT、ALP、GGT较无MS组高,HDL水平较无MS组低(P<0.05);但两组年龄、FPG、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增大、GGT升高、TC升高、HDL升高是MS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GGT的曲线下面积大于ALT、AST、SBP、DBP、TG、HDL、FPG的曲线下面积,而WC的曲线下面积大于GGT的曲线下面积(P<0.05)。随着GGT水平升高灵敏度降低,特异度升高;当灵敏度为0.803,特异度为0.599时,约登(Youden)指数最大为0.402,GGT预测MS的最佳临界值为20.5 U/L。结论 GGT对MS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γ - 谷氨酰转移酶 肝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宋秀霞 姜涛 +1 位作者 姚晓爱 康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1例,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血脂水平,高敏...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1例,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统计住院期间严重心血管事件率(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及死亡)。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功能。根据FT3三分位分为FT3 1.16~2.25 pg/ml组113例、FT3 2.26~2.81 pg/ml组114例、FT3 2.82~4.02 pg/ml组114例。22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患者,根据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患者70例和多支(≥2支)病变患者154例。结果:FT3 2.82~4.02 pg/ml组与FT3 1.16~2.25 pg/ml组比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A(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液流速/左心室舒张末期流速)值增高、严重心血管事件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支病变患者TSH、FT4、FT3均较单支病变患者降低,但只有FT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史及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后,FT3下降仍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为0.65,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FT3水平与心脏舒张功能、严重心血管事件率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FT3可作为反映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甲状腺激素 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秀霞 姜涛 +2 位作者 张敏 杨浩 文祯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5-657,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对3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Michigan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评分和Michigan体征评分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同时进行代谢综合征组分(腰围、血糖、血脂、血压)测定,比较...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对3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Michigan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评分和Michigan体征评分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同时进行代谢综合征组分(腰围、血糖、血脂、血压)测定,比较上述指标在MS组与非MS组间的差异。结果:糖尿病合并MS组较非MS组周围神经患病率(57.5%vs44.3%)、神经症状评分(4.12±1.89vs1.69±1.54)和体征评分(2.15±1.60vs1.56±1.01)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MS组较非MS组左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3.7±4.6)m/svs(46.1±4.0)m/s]、右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0.0±4.9)m/svs(45.9±4.5)m/s]及左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51.7±4.2)m/svs(55.5±4.3)m/s]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长、腰围大、收缩压高、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MS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它的大多数组分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神经病变 代谢综合征X 神经传导 腓神经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旁腺病灶的定位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1
作者 姚晓爱 姜涛 +3 位作者 童冠圣 金延方 王慧宇 付玥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09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超声、MRI、CT、^(99) Tc^m-MIBI检查定位诊断结果与手术后病理学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109例PHP...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09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超声、MRI、CT、^(99) Tc^m-MIBI检查定位诊断结果与手术后病理学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109例PHPT中,甲状旁腺癌11例(11/109,10.09%),增生16例(16/109,14.67%),甲状旁腺瘤82例(82/109,75.23%),包括单发病灶74例(74/109,67.89%),双侧腺瘤8例(8/109,7.34%)。腺瘤、增生、腺癌组病灶发生部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51,P<0.001)。^(99)Tc^m-MIBI、MRI、CT、超声术前检查定位的准确率分别为83.50%(81/97)、72.22%(13/18)、68.51%(37/54)、67.67%(67/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26,P=0.185);超声明显低于^(99)Tc^m-MIBI检查(χ~2=6.638,P=0.001),CT明显低于^(99)Tc^m-MIBI检查(χ~2=4.562,P=0.033),CT与MRI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3,P=0.283)。对于术后病理诊断直径<1cm的病变,^(99)Tc^m-MIBI、超声、CT、MRI术前检查定位的准确率分别为77.27%(17/22)、35.00%(7/20)、61.53%(8/13)、66.6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1,P=0.049),^(99)Tc^m-MIBI的定位准确率高于超声(χ~2=7.664,P=0.006),但与CT、MR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4,P=0.175)。结论对PHPT进行定位诊断时,超声仍是首选检查,^(99)Tc^m-MIBI双时相显像的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原发性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会会 姜涛 文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488-4490,共3页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年龄>65岁)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采用西药常...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年龄>65岁)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治疗前后空腹抽静脉血测定血清D-二聚体、Hcy及CRP,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24%,低于研究组的92.68%(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变化,研究组治疗后D-二聚体、Hcy及CRP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能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D-二聚体、Hcy及CRP水平,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苯磺酸钙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血清D-二聚体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会会 姜涛 康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454-4456,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的疗效。方法 198例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分成3组:A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B组: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治疗;C组:生活方式干预+吡格列酮治疗...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的疗效。方法 198例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分成3组:A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B组: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治疗;C组:生活方式干预+吡格列酮治疗。治疗52w后,分别监测各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根据肝脏B超和各项生化指标检查结果判断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药物治疗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肝功水平较治疗前有轻度下降,复查肝脏B超提示38例患者脂肪肝消失。结论二甲双胍、吡格列酮降糖效果确切,并有一定降压、调脂作用,对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有较好疗效,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姚晓爱 昌红 +2 位作者 姜涛 修磊 文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临床待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40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临床待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40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分为甲状旁腺癌组(parathyroid carcinoma,PC)13例(9.29%),增生组(parathyroid hyperplasia,PH)27例(19.29%),甲状旁腺瘤组(parathyroid adenoma,PA)100例(71.43%)。PC组的病程长,PH组的病程>PA组(P<0.05);PC组年轻患者所占比例较高(P=0.003);PC组病变的直径>PA组,且PA组>PH组(P<0.05);PC组的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酸转肽酶(glutamete transpeptidase,GGT)、尿素氮(blood urine nitrogen,BUN)、血肌酐(creatine,CRE)最高(P<0.05),且尿钙和尿磷最高(P<0.05);PH组血钙、PTH、AKP、尿钙均<PA组(P<0.05);PC组术后的血钙最低(P<0.001),而PTH水平最高(P<0.001);PC、PH、PA组以骨痛表现的比例为46.15%(6/13)、44.44%(12/27)、49.00%(49/100),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组在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的表现的比例分别为76.92%(10/13)、76.92%(10/13)、15.38%(2/13),高于PH组和PA组(P<0.05),其中PH组在泌尿系统表现的比例>PA组,PC组病理性骨折、便秘的比例最高30.77%(4/13)、38.46%(5/13)(P<0.05)。结论:PC组的病程较长,发病年龄较年轻;PC组的病变组织最大,PH组病变组织>PA组,术后PC组的血钙最低,而PTH水平最高。PC组的生化和临床表现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腺癌 增生 腺瘤 临床待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闫维 姜涛 郑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在颈部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的4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年龄、性别、术前TSH水平、肿瘤最大...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在颈部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的4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年龄、性别、术前TSH水平、肿瘤最大径、多灶病变、被膜侵犯、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因素与颈部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多数转移至中央区,其次为颈侧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中Ⅲ区和Ⅳ区转移率相当,且明显高于Ⅱ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最大径、多灶病变、被膜侵犯、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与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而年龄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年龄<45岁、肿瘤最大径>1cm、多灶病变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多灶病变、被膜侵犯、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年龄<45岁的男性患者、肿瘤最大径>1cm、多灶病变可增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而表现为多灶病变、被膜侵犯、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可疑跳跃性转移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风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中央区淋巴结 颈侧区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姜涛 卢桂阳 +1 位作者 宋秀霞 姚晓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住院2型糖尿病人群中体位性低血压(OH)的发生率、不同类型OH的发生率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调查我院2010-08至2011-08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56例,并将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非OH组,n=176),2型糖尿病合...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住院2型糖尿病人群中体位性低血压(OH)的发生率、不同类型OH的发生率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调查我院2010-08至2011-08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56例,并将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非OH组,n=176),2型糖尿病合并OH组(OH组,n=80)。采用直立倾斜床测量立卧位血压、心率,并检测相关化验指标及超声心动图。结果:住院2型糖尿病人群OH的发生率为31.1%,OH伴收缩期血压下降(OH-S)、舒张期血压下降(OH-D)以及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的OH(OH-C)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1.2%、6.8%、13.1%,而持续性、短暂性和延迟性OH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3.1%,11.8%,6.2%。OH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合并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卧位收缩压升高、坐位收缩压降低及室间隔厚度增加。结论:住院2型糖尿病人群合并OH发生率较高,并可表现为不同的类型;2型糖尿病合并OH主要与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合并并发症情况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体位性低血压类型 直立倾斜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会会 姜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711-2713,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进程与骨密度(BMD)的关系以及影响骨代谢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30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73例(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79例(B组),临床蛋白尿组83例(C组),肾功能异常组71例(D组)以及4...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进程与骨密度(BMD)的关系以及影响骨代谢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30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73例(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79例(B组),临床蛋白尿组83例(C组),肾功能异常组71例(D组)以及48例非糖尿病对照者(NC组)的正位腰椎和股骨近端的BMD,收集临床和生化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OP)患病率增加2.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和A组相比,B组的BMD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的BMD则显著降低,OP患病率增加2.8~5.2倍(P<0.05)。各组男性的BMD高于女性(P<0.05)。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BMD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呈负相关;与体重指数(BMI)、血钙浓度呈正相关。女性患者BMD与绝经年数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进展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OP的重要原因,BMD与年龄、病程、BMI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例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表现和首诊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晓爱 姜涛 +5 位作者 魏伯俊 昌红 宋秀霞 文祯 修磊 张冬雪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PA)的首诊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PA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PA的术前血钙(2.84±0.34)mmol/L;术前甲状旁腺素(PTH)中位数201 pg/ml。在首诊因素中,骨骼系统、...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PA)的首诊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PA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PA的术前血钙(2.84±0.34)mmol/L;术前甲状旁腺素(PTH)中位数201 pg/ml。在首诊因素中,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症状的比例分别为17%、12%(P=0.000),血钙高、甲状旁腺占位的比例分别为32%、16%(P=0.000)。骨型、肾型、骨肾型分别为62%、43%、33%(P=0.000)。^(99)Tc^m-MIBI、B超、核磁、CT定位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93.61%、82.52%、77.78%、74%(P=0.057)。19例双侧探查;23例单侧探查;58例未探查,术中均联合PTH监测。术后第1天PTH、血钙明显下降,血磷明显上升(P=0.000)。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5例。结论血钙检测应列为常规筛查。骨痛、骨折、泌尿系结石、甲状旁腺占位应筛查PTH。^(99)Tc^m-MIBI作为定位诊断的首选。术中PTH监测可提高甲状旁腺瘤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腺瘤 临床表现 诊断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联性 被引量:16
19
作者 程飞 于莎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产检并分娩的20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75gOGTT结果分为葡萄糖耐量正常组(NGT组)和GDM组。测定两组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产检并分娩的20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75gOGTT结果分为葡萄糖耐量正常组(NGT组)和GDM组。测定两组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及血清hs-CRP水平,分析其与GDM的关系。结果:GDM组hs-CRP、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是影响GDM的危险因素;按hs-CRP四分位分组,CRP水平≥4.78mg/L与GDM的关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有关,hs-CRP水平增高是GDM发病和进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C反应蛋白 亚临床炎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谷氨酰转移酶与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康慨 姜涛 +2 位作者 宋秀霞 程飞 姚晓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085-2088,共4页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GGT)对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2010年每年来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471例铁道部机关在职人员,2007年共检出MS 118例(25.1%)。纳入后每年随访1次,连续3年,每年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GGT)对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2010年每年来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471例铁道部机关在职人员,2007年共检出MS 118例(25.1%)。纳入后每年随访1次,连续3年,每年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GGT、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MS组的男性比例、年龄、WC、血压、TC、TG、FPG、HOMA-IR、ALT、AST、ALP、GGT水平均高于非MS组,HDL水平低于非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2010年MS作为应变量,2007年ALT、AST、ALP、GGT水平作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T与MS具有相关性〔OR=1.041,95%CI(1.020,1.063)〕。(3)根据2007年非MS组GGT水平的四分位分为Q1组<14 U/L,Q2组14~20 U/L,Q3组21~30 U/L,Q4组>30 U/L,以2010年MS作为应变量,进行发病风险的比较,模型1(未调整)和模型2(调整年龄、性别)中Q3组和Q4组与Q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3(模型2加调整BMI、WC、ALT)中Q4组与Q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4(模型3加调整TG、HDL)和模型5(模型4加调整HOMA-IR)中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GGT水平者MS及其各组分发病风险比较,结果显示,以TG和血压为应变量时Q2组、Q3组和Q4组与Q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WC、FPG为应变量时Q3组和Q4组与Q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DL为应变量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GT与MS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同时随着GGT水平的升高,WC、TG、血压、FPG升高的风险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Γ-谷氨酰转移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