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湿病学临床教学对医学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1
作者 蒋婉岚 张佩蓉 +2 位作者 马英淳 徐婷 吴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4期158-162,共5页
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医学类研究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基本保证,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的教学要点,仅注重临床知识传授而忽略临床诊疗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环境。风湿病学由于疾病的多系统性、疑难复杂性以及多变性,... 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医学类研究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基本保证,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的教学要点,仅注重临床知识传授而忽略临床诊疗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环境。风湿病学由于疾病的多系统性、疑难复杂性以及多变性,是一门对临床带教老师和医学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均有高要求的学科。文章在“四证合一”培养模式实施的背景下,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医学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结合风湿病疾病特点,系统阐述风湿病学临床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讨论其在医学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强调风湿病学临床教学在内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旨在为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临床教学 四证合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医学研究生 临床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例回纹型风湿症临床回顾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萌 秦思 +1 位作者 褚阳 陆亚华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5期569-571,F0002,共4页
回纹型风湿症(palindromic rheumatism,PR)是以急性关节炎及关节周围炎短期发作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以单关节起病,数小时内迅速侵袭多个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之后在数小时或数天内所有症状完全消失。1944年 Hench 及 Rosen-... 回纹型风湿症(palindromic rheumatism,PR)是以急性关节炎及关节周围炎短期发作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以单关节起病,数小时内迅速侵袭多个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之后在数小时或数天内所有症状完全消失。1944年 Hench 及 Rosen-Berg 首次对 PR 进行报道与命名,因其独特的临床特征将之视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但是近来研究发现,部分 PR 患者可以进展到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或其他结缔组织病,认为PR 也许是 RA 的一种亚型[1]。为进一步深入对 PR的认识,对 PR 25例汇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联蛋白A2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增增 徐婷 吴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4537-4540,共4页
膜联蛋白A2(ANXA2)是钙依赖性膜结合蛋白大家族的一员,其与肿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ANXA2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介绍了ANXA2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 膜联蛋白A2(ANXA2)是钙依赖性膜结合蛋白大家族的一员,其与肿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ANXA2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介绍了ANXA2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炎症性肠病等中的研究进展,认为ANXA2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其可能成为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新的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膜联蛋白A2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雯 徐婷 +1 位作者 孙甜甜 吴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8-164,共7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病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1例RA合并活动性肺结核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年龄、性别1∶1匹配选择同期无RA及其他风湿疾病的活动性肺结核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分析,随机选取...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病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1例RA合并活动性肺结核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年龄、性别1∶1匹配选择同期无RA及其他风湿疾病的活动性肺结核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分析,随机选取101例无活动性肺结核及其他病原体感染的RA同期住院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41例RA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男18例,女23例,平均年龄(67.7±12.0)岁。与无RA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RA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肺下叶、肺外累及和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者较多,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抗酸杆菌培养、结核抗体及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阳性、有咳嗽症状者比例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活动性肺结核及其他病原体感染的RA同期住院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RA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组男性多、年龄大,有吸烟史、关节畸形、合并冠心病、应用激素治疗、淋巴细胞比例降低、血红蛋白降低、白蛋白降低患者比例高,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高,关节肿胀压痛和应用疾病缓解抗风湿药物(DMARD)治疗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A合并活动性结核感染患者年龄大、有吸烟史,淋巴细胞比例降低、应用激素比例高而关节压痛和应用DMARD治疗者少(P<0.05)。结论RA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与年龄大、吸烟史相关,多存在激素应用及淋巴细胞比例下降。RA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多叶肺受累、合并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并不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感染 活动性肺结核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D9在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孙晓莉 徐婷 吴敏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5年第5期438-440,共3页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spaserecruitmentdomainprotein9,CARD9)属于CARD蛋白家族中的一员,是Bertin等在研究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蛋白时发现的一个重要衔接蛋白,高度表达于髓细胞,尤其是在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CARD9定位于...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spaserecruitmentdomainprotein9,CARD9)属于CARD蛋白家族中的一员,是Bertin等在研究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蛋白时发现的一个重要衔接蛋白,高度表达于髓细胞,尤其是在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CARD9定位于染色体9q34.3,包含2108bD的cDNA,可以编码产生62.3kD大小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疾病 胱天蛋白酶 CASPASE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CDNA 结构域 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40和OX40L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朱然然 蒋觉安 +4 位作者 王婷 徐婷 吴敏 刘翠平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62-865,共4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OX40和OX40L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1例pSS患者及36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及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表... 目的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OX40和OX40L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1例pSS患者及36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及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表面OX40L分子表达,比较11例初诊pSS患者治疗前后OX40和OX40L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pS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OX40表达显著增高(8.65%±3.51%vs 5.68%±1.68%,P<0.01),而CD8+T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SS患者表面OX40L的表达,在外周血中CD14+单核细胞(6.76%±3.60%vs 3.15%±1.89%,P<0.01)和CD19+B细胞(4.69%±2.40%vs 2.76%±1.33%,P<0.01)中均高于健康志愿者。活动期的pSS患者外周血OX40和OX40L的表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伴发多系统损伤pSS患者外周血OX40和OX40L分子的表达显著高于单纯外分泌腺损伤患者。治疗后CD4+T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及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表面OX40L的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pS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OX40和OX40L异常高表达,且与疾病活动度、组织损伤及治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共刺激分子 OX40 OX4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刘翠平 胡筱涵 +3 位作者 蒋觉安 陈永井 徐婷 吴敏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39;s syndrome, pSS)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分子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1例pSS患者外周血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pSS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清sPD-L1的表达,... 目的: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39;s syndrome, pSS)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分子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1例pSS患者外周血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pSS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清sPD-L1的表达,比较13例初诊pS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PD-L1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pSS患者血清sPD-L1表达显著升高(0.705±0.051 ng/mL vs 0.366±0.021 ng/mL,P<0.0001);pSS患者血清sPD-L1表达水平与ANA滴度、RF、ESR、抗ds-DNA呈正相关(P<0.05);活动期的pSS患者血清sPD-L1的表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0.788±0.086 ng/mL vs 0.559±0.042 ng/mL,P=0.022);伴发多系统损伤pSS患者血清sPD-L1的表达显著高于单纯外分泌腺损伤患者(0.863±0.114 ng/mL vs 0.630±0.114 ng/mL,P=0.022)。治疗后sPD-L1分子的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 pSS患者血清sPD-L1异常高表达,且与疾病活动度、组织损伤密切相关。提示sPD-L1信号可能参与pSS免疫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共刺激分子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与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璐 徐婷 +2 位作者 谢雯 张佩蓉 吴敏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的62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及51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计算其NLR、PLR数值,比较两组NLR、PLR差异。分析SS...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的62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及51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计算其NLR、PLR数值,比较两组NLR、PLR差异。分析SS患者NLR、PLR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以ESSDAI评分>4分为活动,绘制ROC曲线评价NLR、PLR对疾病活动的判断作用。结果 SS患者NLR、PLR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两者均与球蛋白、IgG、IgA、RF正相关,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负相关,且两者间亦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LR与PLR、TC、LDL-C相关,而PLR则与NLR、球蛋白、IgG、TC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PLR对评估SS病情活动性的特异度较高。结论 NLR、PLR与SS病情相关,对于SS疾病活动评估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多软骨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两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9
作者 季蓉 徐婷 吴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RP)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998—2015年收治的2例RP合并A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RP合并AS患者均有软骨炎、骶髂关节炎以及内... 目的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RP)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998—2015年收治的2例RP合并A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RP合并AS患者均有软骨炎、骶髂关节炎以及内脏损害等临床症状,予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病情缓解且预后良好。结论 RP合并AS极为罕见,预后差且反复发作,易出现漏诊、误诊及延迟诊断,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软骨炎 复发性 脊柱炎 强直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类似物益赛普治疗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报告结局分析——一项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君梅 陈锦云 +2 位作者 徐婷 姚瑶 吴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应用患者报告结局量表(PROs)分析生物类似物益赛普治疗晚期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确诊为晚期A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益赛普分为益赛普治疗组(Bg组,n=43)、非生物制剂治疗组(nBg组,n=102)。对2组... 目的应用患者报告结局量表(PROs)分析生物类似物益赛普治疗晚期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确诊为晚期A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益赛普分为益赛普治疗组(Bg组,n=43)、非生物制剂治疗组(nBg组,n=102)。对2组患者资料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后,Bg组和nBg组分别纳入37例患者,分析其随访治疗第4周、第12周时的PROs。采用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问卷(ASQoL)、健康状况问卷-残疾指数(HAQ-DI)、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FACIT-F)、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的视觉标尺评分(EQ-VAS)、工作效率和活动障碍调查问卷(WPAI)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患者各项评分。结果治疗第4周和12周时,Bg组BASDAI评分改善程度优于n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第12周时,Bg组的ASQoL评分改善程度优于n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和12周时,Bg组中HAQ-DI评分、FACIT-F评分和WPAI-GH评分中的总工作生产力损失评分改善程度优于n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时,Bg组HAQ-DI、ASQoL评分改善≥MCID患者占比为91.89%、97.30%,高于nBg组的59.46%、6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和第12周时,Bg组FACIT-F评分改善≥MCID的患者占比为75.68%、91.89%,高于nBg组的43.24%,5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线时处于高疾病活动状态(BASDAI≥4)的患者,治疗12周时Bg组达到低疾病活动状态(BASDAI<4)患者的占比高于n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生物类似物益赛普可改善晚期AS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疾病活动和工作效率,晚期AS患者仍可从益赛普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强直性脊柱炎 生物类似物 患者报告结局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益赛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在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季蓉 徐婷 吴敏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5年第6期544-546,550,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渐进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特征是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和胆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破坏^([1-3])。90%~95%PBC患者血清中都会出现高低度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渐进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特征是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和胆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破坏^([1-3])。90%~95%PBC患者血清中都会出现高低度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阳性。PBC病因不明,可能是环境、免疫紊乱、遗传变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PBC的发生与T细胞的异常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 共刺激分子 自身免疫性肝病 抗线粒体抗体 选择性破坏 cirrhosis 胆管上皮细胞 汇管区 mitochondrial 细胞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因子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血管翳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褚阳 陈陆俊 +4 位作者 陆亚华 周萌 谢军 丁文鸽 谈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6-896,共1页
我们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组织因子(T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组织因子 滑膜血管翳 激光共聚焦技术 免疫荧光染色 滑膜组织
原文传递
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中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萌 陈陆俊 +3 位作者 褚阳 秦思 丁文鸽 陆亚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08-1608,共1页
我们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的定位及分布,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2例急性期RA患者滑膜均取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关节镜活检患者,另收集1例骨关... 我们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的定位及分布,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2例急性期RA患者滑膜均取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关节镜活检患者,另收集1例骨关节炎、1例正常滑膜组织作为对照。标本经石蜡包埋、切片、脱蜡、水化、抗原修复、3%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后,加鼠抗人CD4单抗(1:40稀释,DaKo,Denma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组织 滤泡 血清白蛋白 风湿免疫科 趋化因子受体 免疫荧光染色 急性期 兔抗人 抗原修复
原文传递
可溶性和膜型B7-H3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犁 刘翠平 +7 位作者 蒋觉安 张光波 吴敏 朱然然 王婷 沈宇 孙静 张学光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3-198,共6页
本实验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B7-H3(sB7-H3)和膜型B7-H3(mB7-H3)的表达及异构体的分布,探讨该分子的异常表达在RA发病中的临床意义。通过收集RA早期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sB7-H3的表达,统计学... 本实验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B7-H3(sB7-H3)和膜型B7-H3(mB7-H3)的表达及异构体的分布,探讨该分子的异常表达在RA发病中的临床意义。通过收集RA早期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sB7-H3的表达,统计学分析sB7-H3的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同时分离RA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的单核细胞膜型B7-H3的变化;通过PCR检测外周血mRNA水平B7-H3两种异构体的表达。结果显示RA患者血清中的sB7-H3分子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RA活动期患者sB7-H3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并与RA患者肿胀关节数呈负相关;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mB7-H3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RA患者PBMC在mRNA水平B7-H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主要表达形式为4IgB7-H3。本研究发现膜型和可溶性B7-H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外周血中异常表达,其可能参与了RA自身免疫性病理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可溶性B7-H3 自身反应性T细胞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褚阳 陆亚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S02期118-120,共3页
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是近年发现的不同于Th1、Th2、Th17的一类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最早是由Schaerli等和Breitfeld等在2000年提出,当时认为这是一群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5,并趋化至外周淋巴组织滤泡辅助B细... 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是近年发现的不同于Th1、Th2、Th17的一类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最早是由Schaerli等和Breitfeld等在2000年提出,当时认为这是一群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5,并趋化至外周淋巴组织滤泡辅助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的CD4^(+)效应性T细胞^([1-2]).King等^([3])在2008年报道Tfh细胞主要定位于淋巴组织B细胞滤泡中,并参与调控B细胞的增殖和浆细胞分化,是淋巴组织中最重要的效应性T细胞之一.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情况下,Tfh细胞可迁移到非淋巴组织,并形成含有异位生发中心(GC)的淋巴样组织,由抗原激活的B细胞完成抗体亲和力成熟及类别转换,并分化形成记忆性B细胞及长寿性浆细胞,过度分泌抗体,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样组织 自身免疫性疾病 分泌抗体 病理情况 生发中心 淋巴组织 TH2 趋化因子受体
原文传递
皮肌炎患者合并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16
作者 郁洋 赵琴 +2 位作者 蒋悦 徐婷 吴敏 《江苏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25-728,共4页
目的分析皮肌炎患者合并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初诊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肿瘤分为肿瘤组(57例)和非肿瘤组(166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血液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皮肌炎患者合并肿瘤... 目的分析皮肌炎患者合并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初诊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肿瘤分为肿瘤组(57例)和非肿瘤组(166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血液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皮肌炎患者合并肿瘤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肿瘤组比较,肿瘤组年龄>55岁、吞咽困难、Heliotrope征及皮肤瘙痒患者比例增高,肌酸激酶同工酶、糖类抗原19-9(CA19-9)及CA125水平升高,而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比例、淋巴细胞计数及IgG水平降低(P<0.05或P<0.01)。年龄>55岁、吞咽困难、Heliotrope征、皮肤瘙痒、CA125>35U/mL是皮肌炎患者合并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年龄>55岁、吞咽困难、Heliotrope征、皮肤瘙痒和CA125>35U/mL是皮肌炎患者合并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尽早积极进行肿瘤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肿瘤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hiCXCR5-CD4+T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士亮 徐婷 +8 位作者 蔡明渊 庄丽稞 张璐 陈锦云 张佩荣 孙茹蓉 谢雯 马英淳 吴敏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SLE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PD)-1^hiCXCR5^-CD4^+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SLE患者、16名健康人外周血PD-1^hi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放射免疫法测定21例SLE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统... 目的探讨SLE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PD)-1^hiCXCR5^-CD4^+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SLE患者、16名健康人外周血PD-1^hi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放射免疫法测定21例SLE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SLE患者外周血PD-1^hiCXCR5^-CD4^+TT细胞亚群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为[(2.1±2.0)%,n=21]高于健康对照组[(0.3±0.3)%,n=16](t=2.959,P<0.01)];中重度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P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3.0±2.0)%,n=12]高于轻或非活动期组[(1.0±1.4)%,n=9](t=2.574,P<0.05)及健康对照组[(0.3±0.3)%,n=16](t=5.149,P<0.01);SLE患者外周血PD-1^hi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与SLEDAI呈正相关(r=0.475,P=0.0297);抗dsDNA抗体阳性组SLE患者PD-1^hi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2.7±2.1)%,n=15]高于抗dsDNA抗体阴性组[为(0.6±0.5)%,n=6](t=2.303,P<0.05);抗dsDNA抗体阳性组SLE患者PD-1^hi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与抗dsDNA抗体滴度呈正相关(r=0.518,P=0.048)。结论SLE患者外周血PD-1^hi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增加并与SLEDAI及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PD-1^hiCXCR5^-CD4^+T细胞表达异常可能在SLE免疫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程序性死亡受体-1^hiCXCR5^-CD4^+T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 指数 抗DSDNA抗体
原文传递
腹水、肝损伤
18
作者 王婷婷 吴敏 +3 位作者 朱云峰 陈明 李青 汪良芝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7-420,共4页
肝寞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曾被命名为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eclusive disease,HVOD),是一种以肝窦内皮损伤为主要病理基础的疾病,临床表现与巴德一吉亚利综合征(Budd—Chiari syn... 肝寞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曾被命名为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eclusive disease,HVOD),是一种以肝窦内皮损伤为主要病理基础的疾病,临床表现与巴德一吉亚利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急性黄疸性肝炎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相似,因而容易误诊。近些年来,国内报道的因服用含吡咯生物碱(pyrrolidine alkaloid,PA)植物罹患HSOS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未能获得及时诊断和恰当治疗,导致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肝小静脉闭塞病 失代偿期肝硬化 急性黄疸性肝炎 阻塞综合征 腹水 CHIARI 病理基础
原文传递
男性和女性晚发型强直性脊柱炎73例临床特点分析
19
作者 严淑 陆亚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年第11期837-83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晚发型强直性脊柱炎(LA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明确诊断为LAs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分析男性和女性LAS的临床特点。73例LAS患者中男43例(男性组),女30例(女...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晚发型强直性脊柱炎(LA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明确诊断为LAs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分析男性和女性LAS的临床特点。73例LAS患者中男43例(男性组),女30例(女性组)。女性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20例(66.7%,20/30),男性组HLA-B27阳性38例(88.4%,38/43)。结果女性组临床症状较轻,外周关节受累明显多于男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35例(81.4%,35/43)出现肺部受累,女性组19例(63.3%,19/30)出现肺部受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红细胞沉降率(ESR)为(59.5±35.7)mm/1h、C反应蛋白(CRP)为(18.7±15.0)mg/L,男性组ESR为(47.0±42.7)mm/1h、CRP为(16.3±15.4)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男性组分别为4.4±3.5、54.8±10.2,女性组分别为3.8±2.3、51.4±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骶髂关节炎症Ⅳ级15例(34.9%),女性组3例(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临床不少见,男性和女性LAS临床特点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性别因素 晚发型
原文传递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308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茹蓉 喻少波 +2 位作者 王静 马英淳 吴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6期321-326,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临床特点,为提供临床诊疗依据。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18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308例PM和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M首发症状以肌无力多见,占92.8%,DM以皮疹为首...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临床特点,为提供临床诊疗依据。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18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308例PM和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M首发症状以肌无力多见,占92.8%,DM以皮疹为首发,占66.7%。DM合并间质性肺病、伴发肿瘤的发生率较PM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5%vs 69.8%,χ2=20.790,P <0.01;4.3%vs 95.6%,χ2=6.957,P <0.01)。PM组肌酸激酶(CK)及CK-MB水平均高于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84,P=0.000;t=-6.964,P=0.000)。PM的病理改变以肌纤维变性、结缔组织增生为主,DM以束周萎缩、空泡变性及肌束间、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为主。随访243例患者(PM 48例,DM 195例),随访期内DM病死率高于PM(18.7%vs 7.1%,χ2=4.392,P=0.036)。死亡主要原因为肺部感染及肿瘤,结论 PM和DM在临床表现、肌酶、肌活检病理及病死率上均有不同,DM易合并间质性肺病继发感染和肿瘤,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