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明辉 《时代汽车》 2014年第11期60-61,共2页
国家搞纯电驱动,搞新能源汽车,主要还是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技术创新。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和产业化导入相配套的一些政策,包括标准法规等等。截止今年,基本上作为产业导入初期所需要的一些相关政策法规逐渐开始完备起来了。考虑新能源... 国家搞纯电驱动,搞新能源汽车,主要还是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技术创新。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和产业化导入相配套的一些政策,包括标准法规等等。截止今年,基本上作为产业导入初期所需要的一些相关政策法规逐渐开始完备起来了。考虑新能源汽车也得考虑汽车发展趋势。未来10到20年,电动汽车仍然从技术方向上会是多元化。有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驱动、燃料电池。未来10年到15年,电动汽车能不能被市场接受变为商品?我觉得有两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电驱动系统 电动汽车 汽车使用 燃料电池 能源安全 整车厂 整车成本 发展趋势 电动客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优化技术在提高动力总成一阶弯曲模态频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方华 袁兆成 +2 位作者 刘英杰 陈晓梅 何洪源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2,共4页
某混合动力客车动力总成一阶弯曲模态频率较低,致使车辆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发动机二阶激励和电机激励均能激起动力总成弯曲共振的发生。对该动力总成进行了模态测试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动力总成合成箱部分结构刚度明显不足。采用拓... 某混合动力客车动力总成一阶弯曲模态频率较低,致使车辆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发动机二阶激励和电机激励均能激起动力总成弯曲共振的发生。对该动力总成进行了模态测试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动力总成合成箱部分结构刚度明显不足。采用拓扑优化技术针对合成箱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使动力总成一阶弯曲模态频率由75 Hz提高到116 Hz,满足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动力总成 模态 频率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的汽车主动避撞性关键技术研究(二)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跃建 侯德藻 +1 位作者 李克强 连小珉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3.2.3下位控制方法研究 由于车辆制动、驱动力特性中含有强烈非线性,同时车辆质量变动、道路坡度及风阻等外部干扰因素的存在,车辆下位控制器设计时如果不采用模型匹配控制方法,则控制系统的鲁棒跟随性和鲁棒稳定性必然是相互对立的两... 3.2.3下位控制方法研究 由于车辆制动、驱动力特性中含有强烈非线性,同时车辆质量变动、道路坡度及风阻等外部干扰因素的存在,车辆下位控制器设计时如果不采用模型匹配控制方法,则控制系统的鲁棒跟随性和鲁棒稳定性必然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主动避撞性 技术研究 ITS 安全性 智能控制 下位控制 制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汽车工业看感应加热淬火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连弟 崔凯 +1 位作者 姜波 徐力 《机械工人(热加工)》 2003年第11期19-23,共5页
感应热处理具有加热速度快,节约能源,生产效率高,不污染环境,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并能布置在生产线上与冷加工工序同步生产等优点,在汽车制造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感应加热淬火的目的也从仅仅提高零件的局部耐磨性扩大到提... 感应热处理具有加热速度快,节约能源,生产效率高,不污染环境,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并能布置在生产线上与冷加工工序同步生产等优点,在汽车制造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感应加热淬火的目的也从仅仅提高零件的局部耐磨性扩大到提高汽车零件的整体静强度和疲劳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热处理 感应加热淬火 汽车工业 耐磨性 电源 淬火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高压共轨供油泵容积效率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唐辉 王向征 +1 位作者 顾坚 黄见 《现代车用动力》 2011年第4期15-18,共4页
以某型高压供油泵为模型,利用Hyd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燃油可压缩性和泵油部件中柱塞腔余隙容积、电磁阀、回油螺钉以及出油阀等主要结构参数对供油泵容积效率的影响,为供油泵的进一步优化和提高容积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共轨 高压供油泵 容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室设计特征模板技术应用
6
作者 王新宇 吕伟 《汽车制造业》 2008年第7期63-64,共2页
通过定制白车身特征模板库和塑料件特征模板库,设计人员在CAD建模方面不再进行重复性工作,从而总体上提高了车身设计建模的效率,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设计特征 模板技术 应用 驾驶室 产品开发周期 CAD建模 设计人员 设计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后处理技术研发的最新动态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文蕾 刘东航 +1 位作者 侯福建 李康 《内燃机》 2009年第6期27-30,42,共5页
总结了自2008年以来柴油机后处理系统中NOx的吸收处理和微粒(PM)过滤方面国外的最新技术,并简单介绍了这些新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工程。其中包括降低HC和CO排放的新方案,增压器前端氧化型催化器PreTurbo Metalit;与SCR密切相关的技术,... 总结了自2008年以来柴油机后处理系统中NOx的吸收处理和微粒(PM)过滤方面国外的最新技术,并简单介绍了这些新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工程。其中包括降低HC和CO排放的新方案,增压器前端氧化型催化器PreTurbo Metalit;与SCR密切相关的技术,集成式SCR系统、尿素热分解混和器和燃料处理器;还有降低微粒排放的新技术,SiC微粒过滤器、烧结金属过滤器SMF-AR和Powertrap微粒过滤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后处理 NOx 微粒过滤器 SCR 氧化型催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检测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典型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键 《黑龙江科学》 2017年第18期46-47,共2页
近年来,汽车自身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创新和提高汽车制造的质量检测水平成为汽车领域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无损检测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和研究,为人们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 无损检测技术 汽车制造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感应淬火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连弟 姜波 《汽车制造业》 2006年第11期74-76,共3页
现代汽车生产是高效率.环保型.大规模的流水生产,感应热处理技术由于具有优质.高效.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符合现代汽车生产需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水平迅速提升。
关键词 淬火技术 感应 国内外 汽车生产 现代汽车 热处理技术 生产需要 环保型 高效率 流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技术在汽车业的应用现状综述
10
作者 郑国政 《人民公交》 1998年第3期43-45,共3页
长文从汽车产品开发,汽车技术性能分析、对汽车性能及维护的检测、履行对车辆运行使用的管理、进行汽车理论和驾驶操作的教学、车载计算机及汽车网络技术的发展等六个方面介绍了计算机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计算机 汽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客车NVH特性的刚弹耦合、声固耦合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马天飞 林逸 +2 位作者 闵海涛 秦民 张建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6,共5页
在介绍整车刚弹耦合模型和车室结构与空腔声固耦合模型建模理论的基础上,以某轻型客车为例进 行仿真计算,探讨了刚弹耦合、声固耦合一体化研究在汽车NVH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轻型客车 仿真研究 汽车 整车 仿真计算 特性研究 耦合模型 一体化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起车过程综合控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永军 陈树星 +1 位作者 崔勇 葛安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分析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在各种工况下起车离合器接合过程 ,以起车冲击度和滑摩功均较小为原则 ,来实现离合器结合的平顺性。根据油门开度、发动机转速、输入轴转速计算发动机的负荷能力 ,控制离合器传递的扭矩使发动机输出扭矩与离合器扭... 分析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在各种工况下起车离合器接合过程 ,以起车冲击度和滑摩功均较小为原则 ,来实现离合器结合的平顺性。根据油门开度、发动机转速、输入轴转速计算发动机的负荷能力 ,控制离合器传递的扭矩使发动机输出扭矩与离合器扭矩匹配。另外建立滑摩功与离合器温升的模型 ,防止离合器摩擦片过温损坏。据此建立起车离合器控制MAP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起车过程综合控制 离合器结合 模型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CAN总线系统智能节点设计 被引量:8
13
作者 曹珊 于秀敏 +3 位作者 周学文 赵强 陈燕春 赵东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92-93,100,共3页
由于汽车电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汽车内部通信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整车运行参数共享已成为现代汽车网络的特点。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通讯网络具有速度高、抗噪性强及通用性好等特点,尤其适合汽车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一种以80C196微控制器... 由于汽车电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汽车内部通信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整车运行参数共享已成为现代汽车网络的特点。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通讯网络具有速度高、抗噪性强及通用性好等特点,尤其适合汽车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一种以80C196微控制器和82527独立CAN总线控制器为核心组成的CAN总线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其中在软件设计中给出了CAN控制器intel82527初始化、报文发送、报文接收的流程图。该智能节点已应用在混合动力柴油发电机组控制器中,满足了控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总线 Intel82527 节点设计 混合动力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钢对车体侧面抗撞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葛树文 王国强 +2 位作者 李红建 冯素丽 潘作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1,共5页
对一汽某轿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进行研究,确定了车体侧部高强度钢板的位置分布和特性分配,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整车碰撞试验,使其满足国家标准,并总结出高强度钢板对车体侧面抗撞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整车侧撞特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高强度钢 抗撞性 被动安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货汽车驾驶室乘坐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碧磊 秦民 +2 位作者 李幼德 程超 王新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57-1061,共5页
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在路面随机输入下驾驶室底板的振动响应;利用Nastran软件对车身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抽取,建立了刚弹耦合模型;对多刚体模型、刚弹耦合振动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以驾驶室悬置的弹簧... 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在路面随机输入下驾驶室底板的振动响应;利用Nastran软件对车身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抽取,建立了刚弹耦合模型;对多刚体模型、刚弹耦合振动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以驾驶室悬置的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为影响因素,通过虚拟DOE正交试验分析,显著改善了驾驶室的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货汽车 驾驶室 乘坐舒适性 DOE分析 刚弹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悬架运动学特性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管欣 逄淑一 +2 位作者 詹军 秦民 高立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5-148,共4页
为解决汽车悬架运动学特性参数优化难题,提出用数学语言描述悬架运动学特性参数的约束条件,及利用牛顿迭代法进行优化的方法.该方法能快速找出所需调整的设计变量,并能快速有效地搜索到最优解,适合于多设计变量、多目标函数的优化.针对... 为解决汽车悬架运动学特性参数优化难题,提出用数学语言描述悬架运动学特性参数的约束条件,及利用牛顿迭代法进行优化的方法.该方法能快速找出所需调整的设计变量,并能快速有效地搜索到最优解,适合于多设计变量、多目标函数的优化.针对某样车后悬架前束角及外倾角存在的问题,应用该方法对目标函数影响较大的设计硬点坐标值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次迭代后,使悬架运动学特性达到较为合理的设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底盘调教 悬架优化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I优化的主动悬架多目标控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虹 马苗苗 孙鹏远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0-559,共10页
首先将汽车主动悬架的控制问题归结为有时域硬约束的鲁棒干扰抑制问题.在多目标控制框架下,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H_2/广义H_2混合控制策略:利用广义H_2范数描述系统的时域硬约束,同时选择H_2范数最小化系统的... 首先将汽车主动悬架的控制问题归结为有时域硬约束的鲁棒干扰抑制问题.在多目标控制框架下,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H_2/广义H_2混合控制策略:利用广义H_2范数描述系统的时域硬约束,同时选择H_2范数最小化系统的性能输出,最终将系统的控制律归结为求解具有LMI约束的半定规划问题.以半车模型为例设计了主动悬架控制器,并给出了较全面的分析和仿真结论.最后利用快速原型(RCP)和硬件在回路仿真(HILS)一体化技术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时域硬约束 H2性能 广义H2性能 硬件在回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人机工程设计中人体数据应用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任金东 陈景辉 +1 位作者 陆善彬 杜晓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5-509,共5页
通过统计分析获得一些国家男性和女性人体尺度分布的主成分;并提出了根据多元人体数据中的主成分分布描述人体尺度分布边界和选取用于人机工程设计的关键人体数据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建立适合乘用车、乃至一般工业产品设计和分析的人... 通过统计分析获得一些国家男性和女性人体尺度分布的主成分;并提出了根据多元人体数据中的主成分分布描述人体尺度分布边界和选取用于人机工程设计的关键人体数据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建立适合乘用车、乃至一般工业产品设计和分析的人群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人机工程设计 人体数据 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悬架H_2/广义H_2输出反馈控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虹 马苗苗 孙鹏远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0-794,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主动悬架控制的H2/广义H2输出反馈控制方法.依照国际标准ISO2631.3选择垂直和俯仰加速度的频率加权.根据路面干扰谱特征,选用H2范数作为乘坐舒适性的指标,广义H2范数描述轮胎接地性等时域约束要求.在多目标控制框架下,将... 本文提出了一种主动悬架控制的H2/广义H2输出反馈控制方法.依照国际标准ISO2631.3选择垂直和俯仰加速度的频率加权.根据路面干扰谱特征,选用H2范数作为乘坐舒适性的指标,广义H2范数描述轮胎接地性等时域约束要求.在多目标控制框架下,将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转化为求解LMI优化问题.基于半车模型,给出了输出反馈主动悬架系统的频域分析和时域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多目标控制 输出反馈 H2/广义H2 LMI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EGR在增压柴油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文祥 葛蕴珊 +1 位作者 刘金玉 胡芳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46,共4页
以CA6DF3-24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3种能够实现内部EGR的结构设计方案,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上述结构的仿真模型,模拟研究了3种结构能够达到的EGR率、NOx排放和油耗率特性。根据模拟计算结果从上述方案中优选出在排气凸轮上增加一... 以CA6DF3-24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3种能够实现内部EGR的结构设计方案,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上述结构的仿真模型,模拟研究了3种结构能够达到的EGR率、NOx排放和油耗率特性。根据模拟计算结果从上述方案中优选出在排气凸轮上增加一个小凸轮,使排气门二次开启的最优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发动机试验研究了内部EGR对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内部EGR可有效降低柴油机的NOx排放量,但对排气烟度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排放 废气再循环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