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防范措施 化解医疗风险——江西省万安县中医院参加医疗风险保险的体会
1
作者 肖修俊 刘慧兰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3年第2期61-62,共2页
面对医疗纠纷日益增多,索赔金额不断攀升,医疗执业环境不断变化的医疗市场,仅靠医院自身的力量要处理好这些棘手的问题,显然力不从心。因此,我院抓住保险业介入医疗风险保验市场的契机,从2000年起分别与县人寿保险公司(人保)和县人民财... 面对医疗纠纷日益增多,索赔金额不断攀升,医疗执业环境不断变化的医疗市场,仅靠医院自身的力量要处理好这些棘手的问题,显然力不从心。因此,我院抓住保险业介入医疗风险保验市场的契机,从2000年起分别与县人寿保险公司(人保)和县人民财产保险公司(财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范措施 医疗风险 江西省万安县 中医院 医疗风险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针刺护理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邹红英 《光明中医》 2017年第18期2719-272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针刺护理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性回顾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分娩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90例,应用分娩镇痛仪解决围产期疼痛;观察组患者9... 目的探讨中医针刺护理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性回顾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分娩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90例,应用分娩镇痛仪解决围产期疼痛;观察组患者90例,应用中医针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83.3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分娩时间(6.8±1.65)h;分娩平均出血量(131.9±29.9)ml;患者产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和感染。对照组患者平均分娩时间(12.5±1.25)d;分娩平均出血量(150.2±29.8)ml,其中产后大出血患者3例,产褥期感染患者3例。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刺护理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且减少了住院时间和分娩出血量,分娩前后未出现感染和其他并发现象,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刺护理 分娩镇痛 分娩镇痛仪 中医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常智 赖晓霖 郭立华 《光明中医》 2018年第21期3114-3115,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方式治疗,而实验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2组...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方式治疗,而实验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促使血压恢复正常,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病 辨证论治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正骨手法配合消痛散药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黄爱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11期998-998,共1页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配合消痛散药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观察组加用消痛散药袋热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78.9%、对照组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配合消痛散药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观察组加用消痛散药袋热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78.9%、对照组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配合消痛散药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正骨手法 消痛散药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学礼名老中医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经验 被引量:4
5
作者 黄亚军 郭晓蒙 周德胜 《光明中医》 2017年第12期1709-1711,共3页
我国秋冬季节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多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受其高发季节的影响,通常将其称为"秋季腹泻"。本病呈散发流行,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通常情况下该疾病的潜伏期为2天左右。多发于7个月~2岁幼儿。该... 我国秋冬季节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多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受其高发季节的影响,通常将其称为"秋季腹泻"。本病呈散发流行,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通常情况下该疾病的潜伏期为2天左右。多发于7个月~2岁幼儿。该疾病起病较急,可伴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初期伴有呕吐症状,常先于腹泻发生。大便次数、量以及水分增多,无腥臭味。该疾病的治疗多以西医为主,有关中医治疗的报道较少。现总结彭学礼名老中医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经验。彭老认为婴幼儿"脾常不足",秋冬季节受风寒疫毒之邪,致脾胃受损而发为泄泻,治宜"祛风散寒,健脾化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秋季腹泻 彭学礼 名老中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肖建兵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1期181-183,共3页
目的:评价氧氟沙星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按随机序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预防处理不使用抗菌药物,观... 目的:评价氧氟沙星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按随机序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预防处理不使用抗菌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预防处理的基础上加用氧氟沙星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感染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为25.00%(P<0.05);非感染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为4.48%(3/67)低于感染患者为38.46%(5/13)(P<0.05)。结论:采用氧氟沙星对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较好,明显降低了其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与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德胜 刘飞跃 陈晓丽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3期630-630,共1页
中医药学经受了历史长河变迁的洗刷,为人类的生存繁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学术创新等诸多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中医药特色的认识,继承和发... 中医药学经受了历史长河变迁的洗刷,为人类的生存繁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学术创新等诸多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中医药特色的认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特色 中医药学 现代医学 医疗保健 可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对踝部骨折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爱民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期443-443,共1页
目的:评价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对踝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踝部骨折患者,将其中的6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中医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另5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手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复位的优良率... 目的:评价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对踝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踝部骨折患者,将其中的6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中医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另5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手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复位的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复位优良率为95.73%,对照组为76%。结论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对踝部骨折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手法复位 踝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95) 穴位划痕贴药温灸法治疗面神经炎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肖修俊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1期86-87,共2页
面神经炎又称为贝尔面瘫,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所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是气血不足,络脉空虚,风寒外袭。穴位划痕贴药温灸法是在总结外治、针灸、推拿、按摩等传... 面神经炎又称为贝尔面瘫,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所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是气血不足,络脉空虚,风寒外袭。穴位划痕贴药温灸法是在总结外治、针灸、推拿、按摩等传统中医疗法的基础上,根据面瘫特点而制定的新方法。它融合中医外治、无创痛、针灸疗法的优点,通过疾病部位用药、穴位皮肤划痕至皮肤角质层、敷贴药末及温灸等措施,进一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药物的辛散走窜之力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药 面神经炎 中医外治 温灸 茎乳突孔 急性病毒感染 灸法治疗 传统中医疗法 农村中医 适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与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德胜 刘飞跃 陈晓丽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4期565-565,共1页
中医药学经受了历史长河变迁的洗刷,为人类的生存繁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学术创新等诸多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中医药特色的认识,继承和发... 中医药学经受了历史长河变迁的洗刷,为人类的生存繁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学术创新等诸多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中医药特色的认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特色 中医药学 现代医学 医疗保健 可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预防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
11
作者 肖向阳 柳卫阳 +2 位作者 肖龙华 肖玉泉 陈齐良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7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血栓栓塞症 骨科大手术 中医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的原因分析及中医护理效果观察
12
作者 胡永春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第20期78-81,共4页
探讨四肢骨折患者出现肢体肿胀的影响原因,并观察开展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四肢骨折肢体肿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依次对2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2种方案,全面整理2... 探讨四肢骨折患者出现肢体肿胀的影响原因,并观察开展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四肢骨折肢体肿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依次对2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2种方案,全面整理2组患者的消肿时间、疼痛程度与肿胀分级,并分析肢体肿胀发生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消肿时间为(10.8±2.9)天,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与肢体肿胀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四肢骨折肢体肿胀主要由于肢体局部水肿、血液运行受阻等原因引发,采取中医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肿胀程度,减轻疼痛程度,并缩短消肿时间,具有满意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肢体肿胀 原因 中医护理
原文传递
中医手法结合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118例
13
作者 肖向阳 柳卫阳 +2 位作者 肖龙华 肖玉泉 陈齐良 《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第14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结合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方法:运用中医手法结合中药的方法对118例病人实施预防措施。结果:本组病人118例均随访2个月,根据症状对照及彩超双下肢深静脉,共发生DVT8例,无PTE患者,VTE发生率...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结合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方法:运用中医手法结合中药的方法对118例病人实施预防措施。结果:本组病人118例均随访2个月,根据症状对照及彩超双下肢深静脉,共发生DVT8例,无PTE患者,VTE发生率6.78%。结论:运用中医手法结合中药预防VTE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手法 中药预防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内外三联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14
作者 邱辉林 朱美兰 周德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4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内外三联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万安县中医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医药内外三联法治疗组(内外三联法组)、西医常规性治疗组(常规性... 目的探讨中医药内外三联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万安县中医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医药内外三联法治疗组(内外三联法组)、西医常规性治疗组(常规性治疗组),各50例。统计分析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内外三联法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均低于常规性治疗组(P<0.05)。内外三联法组关节僵硬、疼痛、机体功能评分及西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总分均低于常规性治疗组(P<0.05)。内外三联法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48/50)高于常规性治疗组的82.00%(41/50)(P<0.05)。内外三联法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3/50)低于常规性治疗组的20.00%(10/50)(P<0.05)。内外三联法组复发率2.00%(1/50)低于常规性治疗组的16.00%(8/50)(P<0.05)。结论中医药内外三联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较西医常规性治疗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内外三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乙肝概况
15
作者 熊先景 《江西中医药》 1993年第5期57-58,共2页
急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在治疗上国外专家已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抗病毒治疗和调节机体免疫力方面,但这些努力迄今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国内学者已越来越多地重视中医中药的治疗,并取得了颇为满意的疗效。本文拟将近年来搜集的... 急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在治疗上国外专家已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抗病毒治疗和调节机体免疫力方面,但这些努力迄今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国内学者已越来越多地重视中医中药的治疗,并取得了颇为满意的疗效。本文拟将近年来搜集的有关资料加以归纳综述,以期提供信息,开拓思路。 1 病因病机陈氏认为,乙肝的病因是疫毒之邪,其性似湿热,但与一般湿热不同。患者受疫毒之邪长期慢性损害,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两个方面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 病机 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结合美托洛尔方案用于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温美萍 周德胜 刘娅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5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稳心颗粒结合美托洛尔方案用于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万安县中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6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参照组口服酒石酸美托洛... 目的分析稳心颗粒结合美托洛尔方案用于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万安县中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6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参照组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对比两组心功能、心电图改善情况,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增高,且研究组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31/33),比参照组的72.73%(24/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头晕及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电图改善率为93.94%(31/33),比参照组的69.70%(23/33)高(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伴心律失常,可促进心电图改善及临床疗效的提升,同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兼具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桂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4期165-167,共3页
目的针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帮助患者缓解手术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服务整体水平。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88例参与试验的患者进行客观分组。对照组... 目的针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帮助患者缓解手术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服务整体水平。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88例参与试验的患者进行客观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人性化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VAS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5%高于对照组86.4%(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策略可以提升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水平,更好地从患者角度思考护理内容及形式,体现了现代护理学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胸外科手术 应用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血加温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赖晓霖 刘常智 +1 位作者 周德胜 肖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5期99-101,共3页
目的 探讨刺血加温针灸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炎症指标及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2020年3月-2022年3月万安县中医院共计收治6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刺血加... 目的 探讨刺血加温针灸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炎症指标及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2020年3月-2022年3月万安县中医院共计收治6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刺血加温针灸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炎症指标及尿酸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32/33),高于对照组的66.7%(2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沉、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血加温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的炎症指标和尿酸水平,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痹证 痛风性关节炎 刺血疗法 温针灸疗法 中医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感染控制窗序贯通气与有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抗生素用药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海兵 黄丽芳 罗梅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2期23-26,132,共5页
目的探究肺部感染控制(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PIC)窗序贯通气与有创正压通气(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 目的探究肺部感染控制(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PIC)窗序贯通气与有创正压通气(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抗生素用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万安县人民医院2022年1—6月收治的60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IPPV组(30例)和PIC组(30例),IPPV组给予IPPV通气,PIC组给予PIC窗序贯通气。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机械通气情况(IPPV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住院时间及再插管率)、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血液酸碱度(pondus hydrogenii,pH)、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及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治疗后肺功能[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_(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及呼气流速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治疗期间抗生素用药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H值、PaCO_(2)水平及Pa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H值、PaO_(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_(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PIC组pH值、PaO_(2)水平较IPPV组更高,PIC组PaCO_(2)水平较IPPV组更低(P<0.05)。治疗后,PIC组FVC、FEV_(1)/FVC、PEF水平较IPPV组患者明显更高,RR水平较IPPV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PIC组IPPV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短于IPPV组,再插管率明显低于IPPV组(P<0.05)。2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窗序贯通气治疗AECOPD伴呼吸衰竭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较IPPV治疗可更有效改善患者通气状况及控制后续感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控制窗 序贯通气 有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建中补肾消癥汤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赖晓霖 刘常智 +1 位作者 周德胜 肖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144-147,共4页
目的 分析自拟建中补肾消癥汤联合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吉安市万安县中医院共计收治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周期为2年。将98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达格列净治疗... 目的 分析自拟建中补肾消癥汤联合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吉安市万安县中医院共计收治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周期为2年。将98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达格列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自拟建中补肾消癥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糖、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8.0%(48/49)高于对照组的81.6%(40/49)(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研究组血肌酐、尿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建中补肾消癥汤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与西医治疗相比效果更具有独特性,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 糖尿病肾病 建中补肾消癥汤 达格列净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