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质子波谱的代谢成像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结局的预测价值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济 李花 +1 位作者 田苗 陈斌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术后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行减压手术的CSM患者37例,评估其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m ...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术后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行减压手术的CSM患者37例,评估其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m JOA评分,术前对患者实施MRS检查,观察术前N-乙酰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CR和CHO/NAA与手术前后m JOR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术后患者m JOR量表的手指运动、下肢运动、上肢感觉、躯体感觉、下肢感觉、膀胱功能、总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前CHO/NAA比值与术后m JOA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483,P=0.001),NAA/CR比值与术后m JOA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273,P=0.043),术前CHO/CR比值与术后m JOA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103,P=0.279)。结论MRS可提供脊髓细胞和代谢功能的相关信息,通过MRS检测NAA/CR和CHO/NAA变化对预测CSM患者术后m JOA评分改善情况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治疗 磁共振波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出院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小丽 《生命科学仪器》 2022年第S01期159-159,共1页
目的:对出院脑卒中患者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样本选取于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后出院的脑卒中患者共计500例,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250例,对前者应用常规出院指导和后者应用延续护理的... 目的:对出院脑卒中患者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样本选取于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后出院的脑卒中患者共计500例,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250例,对前者应用常规出院指导和后者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规范用药、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功能锻炼方面的遵医行为依从率而言,试验组均高于参照组,χ^(2)=9.035,10.254,8.568,8.997;P<0.001,有意义;就护理满意度而言,试验组患者为98%,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3.2%,χ^(2)=7.584,P<0.001,有意义。结论:出院脑卒中患者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满意,可以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出院 脑卒中 遵医行为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管理模式用于老年慢病护理管理效果观察
3
作者 杨蓉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1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问题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慢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老年慢病患者60例,根据实施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沿用院内常规老年慢病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问题管理... 目的探讨问题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慢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老年慢病患者60例,根据实施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沿用院内常规老年慢病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问题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内不良事件发生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例(P<0.05);使用科室患者依从性量表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定时服药、复查、运动、合理饮食、自我病情监测等方面的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和血糖指标相对平稳,且较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病应用问题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院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管理模式 老年慢病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络方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花 田苗 +3 位作者 许济 陶黎 梁勇 雷琦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分析活血通络方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20年5月我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活血通络方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20年5月我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活血通络方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严重程度、心理状态、活动能力、神经递质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Barthel指数(BI)评分明显升高,抑郁自评量表(SD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NE、BDNF、DA、5-HT水平明显升高(P<0.05),NSE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活血通络方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改善神经递质水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络方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递质水平 抑郁症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