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旅游背景下崖州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琳 陈晓龙 《城市住宅》 2020年第3期56-59,共4页
崖州地区的传统建筑遗存类型多样,是了解和研究三亚地区最直观的"物化"对象,这些蕴含丰富历史人文信息的建筑针对地域气候采用独特的构造方法,具有较高的乡土建筑价值。在"多规合一"与加强文物保护的双重背景下,崖... 崖州地区的传统建筑遗存类型多样,是了解和研究三亚地区最直观的"物化"对象,这些蕴含丰富历史人文信息的建筑针对地域气候采用独特的构造方法,具有较高的乡土建筑价值。在"多规合一"与加强文物保护的双重背景下,崖州地区应以中原传统文化展示、南洋侨乡文化展示、海上丝路展示为主,辐射周边文物资源并设计合理丰富的旅游路线,不仅能提升三亚的城市文化内涵,还能在社会及经济效益上获得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 建筑类型 乡土建筑 文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2
作者 陈晓龙 陈琳 金奕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1,共4页
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在阐述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必要性之后,探讨了特色档案资源数字化保护的实现路径,提出了创新数字档案资源利用机制的策... 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在阐述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必要性之后,探讨了特色档案资源数字化保护的实现路径,提出了创新数字档案资源利用机制的策略。推动特色档案资源数字化保护利用,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传承创新优秀地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贡献地方特色档案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档案 档案保护 档案利用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主题文物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以三亚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畅婧怡 陈琳 《民风》 2023年第5期130-133,共4页
为传承红色文化,笔者对《海南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和“海南史志网”中海南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资源进行了统计与梳理,整理三亚市现存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景观资源,从而对其周边景观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为建设包含红色文化精神的地域性... 为传承红色文化,笔者对《海南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和“海南史志网”中海南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资源进行了统计与梳理,整理三亚市现存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景观资源,从而对其周边景观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为建设包含红色文化精神的地域性景观空间提供新思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文物景观保护与利用方面的深层次发展模式,即文物景观保护与利用应结合文物本体类型进行划分、文物文化元素进行归类、文物整体性进行串联,营造一个具有地域性红色文化背景的文物景观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市 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红色文化 文物景观保护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数字档案资源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4
作者 陈琳 陈晓龙 金奕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154,共4页
传统村落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是抢救性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从内容构建、平台构建、应用服务三个层面,探讨传统村落数字档案资源体系的构建策略。在内容构建层面,针对档案文献、口述历史、实物环境等多元资源类型,提出系... 传统村落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是抢救性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从内容构建、平台构建、应用服务三个层面,探讨传统村落数字档案资源体系的构建策略。在内容构建层面,针对档案文献、口述历史、实物环境等多元资源类型,提出系统化的数字化构建策略;在平台构建层面,围绕功能定位、技术架构、元数据标准、系统集成等,提出数字化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在应用服务层面,从资源展示、智能检索、虚拟展览、社区参与等角度,探索数字档案资源的创新应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数字档案 资源体系 构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诠释文化 传播价值——澄迈学宫展陈设计再利用探索
5
作者 魏祎辰 陈晓龙 陈琳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第5期12-14,共3页
澄迈学宫作为海南学宫现存形制较为完善的代表,对其进行保护与再利用,不仅可以推动澄迈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也能传承澄迈地域传统文化,促进民众的归属感与凝聚力。文章在澄迈学宫历史背景分析及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完成展陈设计的实践,更... 澄迈学宫作为海南学宫现存形制较为完善的代表,对其进行保护与再利用,不仅可以推动澄迈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也能传承澄迈地域传统文化,促进民众的归属感与凝聚力。文章在澄迈学宫历史背景分析及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完成展陈设计的实践,更好地对外展示孔子文化及城市历史,为海南自贸港的文化自信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价值 文化自信 地域传统文化 孔子文化 保护与再利用 学宫 展陈设计 利用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市不可移动文物整合与旅游资源再利用
6
作者 张浩宇 陈琳 《文化产业》 2023年第10期163-165,共3页
三亚市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04处,文物本体现面临众多威胁。现提出在“文化+旅游”的融合视角下,根据文物保护现存问题,以“点—线—面”的方式对三亚市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整合,并结合文物价值的延伸提出文物与旅游融合的策略与建议,为海南... 三亚市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04处,文物本体现面临众多威胁。现提出在“文化+旅游”的融合视角下,根据文物保护现存问题,以“点—线—面”的方式对三亚市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整合,并结合文物价值的延伸提出文物与旅游融合的策略与建议,为海南省自贸港建设、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移动文物 资源再利用 保护与再利用 文物保护 三亚市 融合视角 策略与建议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落语境下的祠祭建筑活化利用——以石石矍村冯氏祠堂为例
7
作者 何桂珲 陈琳 陈晓龙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第9期111-114,共4页
石石矍村冯氏祠堂,作为祠祭建筑,是海南唯一在中国传统聚落语境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结合海南“冯冼第一村”的澄迈县石石矍村的聚落语境,通过历史沿革、建筑形制及祭祀空间来分析石石矍村冯氏祠堂中大树堂(阳夏侯庙)的现状空... 石石矍村冯氏祠堂,作为祠祭建筑,是海南唯一在中国传统聚落语境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结合海南“冯冼第一村”的澄迈县石石矍村的聚落语境,通过历史沿革、建筑形制及祭祀空间来分析石石矍村冯氏祠堂中大树堂(阳夏侯庙)的现状空间,挖掘其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流线梳理及空间再塑的方法,置入“新元素”,重新唤醒人们对祠祭建筑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石矍村 冯冼信仰 祠祭空间 活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时空分布论海南牌坊的功能类型之演变
8
作者 袁雅辉 陈琳 仲荣坤 《文化产业》 2022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牌坊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其分布广泛,是我国特有的旅游资源。在海南曾遍布牌坊的足迹,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影响,现存的牌坊已经寥寥无几。文章旨在以海南牌坊作为考察对象,从牌坊时空分布来分析海南牌坊的形成关系... 牌坊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其分布广泛,是我国特有的旅游资源。在海南曾遍布牌坊的足迹,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影响,现存的牌坊已经寥寥无几。文章旨在以海南牌坊作为考察对象,从牌坊时空分布来分析海南牌坊的形成关系以及功能类型的演变,同时追溯海南牌坊的起源,梳理其分布原因及规律,使其更深入地探讨海南牌坊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海南的牌坊了解海南的艺术魅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港 功能类型 文化遗产 牌坊 历史文化价值 时空分布 人为影响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