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5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与材料学院学科建设思路
1
作者 游敏 朱大林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S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学科建设 材料学院 硕士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化学法原位合成硅/锡二元储锂母体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学林 张露露 +2 位作者 游敏 温兆银 汪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20-1324,共5页
以高活性、低熔点金属锂为还原剂,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分别将一氧化硅和氧化亚锡还原为单质硅和锡。通过调节球磨参数并加入适量助磨剂有效抑制因金属锂熔化导致的物料结块现象,得到将纳米硅、锡颗粒均匀分散在含锂化合物基体中的二元储锂... 以高活性、低熔点金属锂为还原剂,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分别将一氧化硅和氧化亚锡还原为单质硅和锡。通过调节球磨参数并加入适量助磨剂有效抑制因金属锂熔化导致的物料结块现象,得到将纳米硅、锡颗粒均匀分散在含锂化合物基体中的二元储锂母体复合材料。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中硅、锡颗粒粒径明显小于商品化的纳米硅和纳米锡,不仅能最大限度降低硅、锡颗粒的体积效应,避免纳米粉体的分散工序,且能大大降低材料的制备成本。交流阻抗和充放电循环测试显示,金属锡作为另一种储锂母体既能为复合材料提供部分可逆容量,也能有效降低活性物质颗粒之间的电荷转移电阻,改善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复合材料经过30次循环后仍能释放出高达550mAh·g-1的可逆容量,容量保持率为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负极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液分析技术在三峡工地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新泽 唐惠民 +1 位作者 李力 王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5期434-437,共4页
通过典型监测案例分析 ,讨论了三峡工程中部分施工机械设备的摩擦学故障模式 ,分析了这些设备摩擦学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影响因素 ,并提出了建立油液分析技术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案 这对在油品供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施工设备管理... 通过典型监测案例分析 ,讨论了三峡工程中部分施工机械设备的摩擦学故障模式 ,分析了这些设备摩擦学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影响因素 ,并提出了建立油液分析技术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案 这对在油品供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施工设备管理日趋严峻形势下 ,建立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分析 三峡工程 机械设备 维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机械工程材料》实效性教学方法
4
作者 徐喻琼 李力 《科教导刊》 2011年第18期46-47,共2页
本文针对《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性质、内容和特点,根据教学中发现的不足,结合教学实践,从实效性教学方法和考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旨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工程材料课程教学适应现代工程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机械工程材料 教学方法 考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各向同性虚拟材料的固定结合部模型 被引量:56
5
作者 田红亮 刘芙蓉 +3 位作者 方子帆 赵春华 朱大林 钟先友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1-573,共13页
为提高整机的建模精度,提出利用各向同性虚拟材料假设的机床固定结合部动力学建模的解析法.将固定结合部的两个接触面的微观接触部分假设为一种虚拟的各向同性材料,虚拟材料与固定结合部两侧的零件皆为固定连接.通过增加一个元件可将含... 为提高整机的建模精度,提出利用各向同性虚拟材料假设的机床固定结合部动力学建模的解析法.将固定结合部的两个接触面的微观接触部分假设为一种虚拟的各向同性材料,虚拟材料与固定结合部两侧的零件皆为固定连接.通过增加一个元件可将含结合部的复杂部件等效为不含结合部的简单零件,达到将复杂的固定结合部问题简单化的目的.考虑固定结合部法向和切向特性的相互影响,应用赫兹接触理论和分形几何理论推导虚拟材料弹性模量、泊松比、厚度、密度等参数的解析解.将虚拟材料参数的解析解导入到有限元软件中,可获得整机的理论模态.对实验试件的理论模态与实验模态进行比较(相似振型定性比较,相应的固有频率定量比较).比较结果表明:理论模态与实验模态的前6阶振型一致,理论模态与实验模态前6阶固有频率的相对误差在-8.1%~8.1%之间.验证虚拟材料参数解析解的有效性,虚拟材料模型可为计算机数控机床固定结合部的精确动力学建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结合部 参数识别 模态分析 各向同性虚拟材料 赫兹接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结合部法切向刚度修正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8
6
作者 田红亮 赵春华 +3 位作者 朱大林 秦红玲 李响 毛宽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7-214,共8页
推导了分形维数、分形粗糙度的近似解析解,修正了结合部法向接触刚度相关公式。编写了求解域扩展系数的通用Matlab程序,推导出结合部切向接触刚度的解析解。以XHK5140型自动换刀计算机数控立式镗铣床上的结合部为研究对象,以测试试件的... 推导了分形维数、分形粗糙度的近似解析解,修正了结合部法向接触刚度相关公式。编写了求解域扩展系数的通用Matlab程序,推导出结合部切向接触刚度的解析解。以XHK5140型自动换刀计算机数控立式镗铣床上的结合部为研究对象,以测试试件的实验结果为基准,按照相似振型相关性、固有频率定量比较的原则,对结合部法向与切向接触刚度的理论解进行了验证。验证表明理论模型的振型与实验的振型都一致,理论与实验固有频率的相对误差在-16.8%~16.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粗糙表面 结合部 法向接触刚度 切向接触刚度 修正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表面静摩擦学特性的预测研究-理论模型 被引量:16
7
作者 田红亮 赵春华 +3 位作者 方子帆 朱大林 陈保家 李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0-44,66,共6页
对分形几何理论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法向载荷、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系数的改进分形模型。通过中间自变量实际接触面积,构建了金属材料结合面静摩擦学特性的预测模型。计算和分析表明:静摩擦系数随着法向载荷或材料特性的增大... 对分形几何理论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法向载荷、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系数的改进分形模型。通过中间自变量实际接触面积,构建了金属材料结合面静摩擦学特性的预测模型。计算和分析表明:静摩擦系数随着法向载荷或材料特性的增大而微凹弧式增大,但随着分形粗糙度的增加而微凹弧式减小;当分形维数较小时,静摩擦系数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分形维数较大时,静摩擦系数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减小;在双常用对数坐标系统下,最大静摩擦力与法向载荷大多呈现出线性正比的关系;分形几何理论适用于法向载荷极小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结合面 静摩擦系数 分形几何理论 最大静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表面静摩擦学特性的预测研究——实验佐证 被引量:15
8
作者 田红亮 刘芙蓉 +5 位作者 赵春华 方子帆 朱大林 陈保家 秦红玲 张发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9-220,共12页
给出有关粗糙表面单个微凸体接触点面积科的概率分布密度的推导过程。该概率分布密度适用于机械加工粗糙表面,不管磨削、铣削、车削表面都满足此概率分布密度的关系式。按照整体柔性结合面的结构函数,提出具体计算分形维数、分形粗糙... 给出有关粗糙表面单个微凸体接触点面积科的概率分布密度的推导过程。该概率分布密度适用于机械加工粗糙表面,不管磨削、铣削、车削表面都满足此概率分布密度的关系式。按照整体柔性结合面的结构函数,提出具体计算分形维数、分形粗糙度的方法。对文献[1]的理论计算和分析进行定量实验佐证。实验佐证显示:在一定法向加载重物的条件下,理论静摩擦系数和实验的绝对误差在-0.03302~0.01926之间,理论静摩擦系数和实验的相对误差在-8.323%~5.51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表面 静摩擦系数 概率分布密度 结构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原位合成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鹏昌 杨学林 +2 位作者 余德馨 石长川 温兆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8-902,共5页
以一氧化硅和蔗糖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和后续热解原位制备硅/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其进行了表征,得到的纳米(小于50 nm)硅颗粒均匀地分散于无定形碳基体中。复合材料电极电化学测试显示,循... 以一氧化硅和蔗糖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和后续热解原位制备硅/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其进行了表征,得到的纳米(小于50 nm)硅颗粒均匀地分散于无定形碳基体中。复合材料电极电化学测试显示,循环50次其可逆容量仍保持在650 mAh·g-1以上,平均每次容量衰减率仅为0.27%。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原位生成的纳米硅颗粒处于无定形碳基体中对其体积变化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及纳米硅颗粒周围的石墨相对于导电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原位碳热还原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基复合材料内应力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游敏 郑小玲 +1 位作者 郑勇 余海洲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32,共4页
 将多片双向应变花预埋在平行于环氧树脂基体界面的胶层的不同深度,通过电阻应变仪测定了胶层在室温下的固化应变和在一定的环境温差作用下的纵横向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固化完成之前,表层处所测得的横向应变值最低,随时...  将多片双向应变花预埋在平行于环氧树脂基体界面的胶层的不同深度,通过电阻应变仪测定了胶层在室温下的固化应变和在一定的环境温差作用下的纵横向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固化完成之前,表层处所测得的横向应变值最低,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加而在超过24h后达最大值;紧邻树脂基体-金属界面处所测得的纵横应变值在固化完成后均为最低,即纵横向内应力均为最大值。将设置于表层的应变片S4测得的应变值视为自由应变值,大致估算了环氧树脂基体固化开始至180h之间在不同深度的内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内应力 复合材料 固化 室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SP6系统在三峡库区水质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学成 邓晓龙 +1 位作者 张彩香 潘娟琴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85-188,共4页
以1996~2002年三峡库区干流代表性断面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运用WASP6系统对三峡库区水质进行了模拟与预测。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在15%以下的占92%;在维持现有污染负荷不变的情况下,蓄水前后水质变化不大,各断... 以1996~2002年三峡库区干流代表性断面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运用WASP6系统对三峡库区水质进行了模拟与预测。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在15%以下的占92%;在维持现有污染负荷不变的情况下,蓄水前后水质变化不大,各断面水质均可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或Ⅱ类水质标准;低水位运行的情况下,各断面的水质明显好于高水位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P6系统 三峡库区 水质仿真 污染负荷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SiO/C/G复合负极材料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石长川 杨学林 +2 位作者 张露露 周永涛 温兆银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3-948,共6页
以一氧化硅、蔗糖及天然石墨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和热解工艺制备了电化学性能优异的SiO/C/G复合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纳米SiO颗粒(<50 nm=被... 以一氧化硅、蔗糖及天然石墨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和热解工艺制备了电化学性能优异的SiO/C/G复合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纳米SiO颗粒(<50 nm=被无定形碳粘结并均匀分散在石墨鳞片上。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该复合材料10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高达1108.9 mAh/g,容量保持率为103.8%。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纳米SiO颗粒在无定形碳基体中的均匀分布、无定形碳基体的缓冲作用和石墨相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 C G 天然石墨 负极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学生科技创新对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屹 张虎 +1 位作者 李力 赵琦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6,共3页
面向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科技创新的宽基础、厚理论、强能力、精实践的活动要求决定实验教学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效的重要环节。论文通过阐述大学生科技创新对于实验教学的要求,总结当前科技创新活... 面向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科技创新的宽基础、厚理论、强能力、精实践的活动要求决定实验教学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效的重要环节。论文通过阐述大学生科技创新对于实验教学的要求,总结当前科技创新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剖析了高校实验教学不能满足科技创新要求的现状。从而提出了以促进科技创新与实验教学共同协调发展为目的,改善实验教学现状,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修复用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喻琼 游敏 郑小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0-72,共3页
在民用建筑及航空领域,复合材料修补已成为一种有效的修复补强技术;将其应用到管道修复中,又形成了无开挖、速度快、效果好的管道先进修复技术。综述了管道修复用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以纤维增强聚合物(FRP)为主体的管道修复... 在民用建筑及航空领域,复合材料修补已成为一种有效的修复补强技术;将其应用到管道修复中,又形成了无开挖、速度快、效果好的管道先进修复技术。综述了管道修复用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以纤维增强聚合物(FRP)为主体的管道修复材料及相关技术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修复 民用建筑 纤维增强聚合物 FRP 补强 开挖 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复用 进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人工软骨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及润滑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刚 王成焘 张文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采用原位复合法制备聚乙烯醇水凝胶(PVA-H),采用模板-滤取法制备多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材料,对比研究了这2种材料在相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改变试验转速和载荷获得Stribeck曲线,并对其润滑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摩擦... 采用原位复合法制备聚乙烯醇水凝胶(PVA-H),采用模板-滤取法制备多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材料,对比研究了这2种材料在相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改变试验转速和载荷获得Stribeck曲线,并对其润滑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摩擦条件下,多孔UHMWPE和PVA-H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均较大;在水润滑和牛血清润滑条件下,二者的摩擦磨损性能均得以改善,且PVA-H具有更低的磨损量.Stribeck曲线分析表明:仿生UHMWPE具有的多孔结构使得在其一定的区域内可以形成混合润滑区域;PVA-H具有更好的亲水性能和多孔结构,对应的Stribeck曲线谷底较宽,能够形成较宽的混合润滑区域和流体润滑区域,从而降低了接触区域的磨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H UHMWPE 摩擦学性能 润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 被引量:10
16
作者 方子帆 舒文辉 +2 位作者 陈少平 何孔德 黄朝学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69-72,共4页
针对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过程中数据管理、信息共享和协同设计等问题,开发了一个交互式、分布式且面向产品设计流程的信息管理平台.根据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流程,将数字化设计信息分为设计分析型数据、图形数据和管理型数据,利用工程数据... 针对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过程中数据管理、信息共享和协同设计等问题,开发了一个交互式、分布式且面向产品设计流程的信息管理平台.根据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流程,将数字化设计信息分为设计分析型数据、图形数据和管理型数据,利用工程数据库来进行信息管理,结合网络技术开发出了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在某型产品的设计应用中表明,它能实现信息在Web上的交换与共享,满足设计人员协同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产品 数字化设计 信息管理 工程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地下电站上弯段双曲钢模台车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廖湘辉 章成 +1 位作者 蔡荣生 刘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2,共3页
三峡地下电站引水隧洞上弯段属高速高压水流区,空间结构特殊,对衬砌混凝土质量要求高,因此本项目首次提出采用新型隧洞双曲钢模台车进行衬砌施工的方案。按照台车的浇筑顺序,对不同工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完善了台车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双... 三峡地下电站引水隧洞上弯段属高速高压水流区,空间结构特殊,对衬砌混凝土质量要求高,因此本项目首次提出采用新型隧洞双曲钢模台车进行衬砌施工的方案。按照台车的浇筑顺序,对不同工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完善了台车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双曲钢模台车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工程实践提供了较强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电站 上弯段 双曲钢模台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机械手PLC控制部分设计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灿灿 谭宗柒 +1 位作者 黄星德 吴凌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74-76,共3页
气动机械手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抗干扰性强、适合各种生产环境等特点.目前,气动机械手在某些专用机床的自动上下料装置中已经得到了初步应用.PLC在工业控制方面有相当成熟的应用,功能强大,程序设计和外部接线比其他自控方式更简单... 气动机械手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抗干扰性强、适合各种生产环境等特点.目前,气动机械手在某些专用机床的自动上下料装置中已经得到了初步应用.PLC在工业控制方面有相当成熟的应用,功能强大,程序设计和外部接线比其他自控方式更简单.应用三菱系列PLC设计开发一套实现气动机械手上下左右运动的程序和外部接线电路及操作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外部接线 操作面板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UHMWPE软骨材料润滑性能的Stribeck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刚 张文光 王成焘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60,共3页
采用T-L法制备出仿生多孔UHMWPE材料,测试了其与水的接触角;在不同的摩擦学条件下测试了普通UHMWPE和多孔UHMWPE试样与不锈钢接触时的润滑性能,并利用Stribeck润滑曲线分析了其润滑状态。结果表明:多孔结构能提高UHMWPE的亲水性能;水润... 采用T-L法制备出仿生多孔UHMWPE材料,测试了其与水的接触角;在不同的摩擦学条件下测试了普通UHMWPE和多孔UHMWPE试样与不锈钢接触时的润滑性能,并利用Stribeck润滑曲线分析了其润滑状态。结果表明:多孔结构能提高UHMWPE的亲水性能;水润滑条件下,普通UHMWPE表面只能形成边界润滑区域;仿生多孔UHM-WPE具有的多孔结构使得在高速低条件下能形成混合润滑区域,降低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牛血清润滑下普通UHM-WPE的润滑情况变化不大,多孔UHMWPE试样的Stribeck曲线谷底较宽,说明比水润滑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润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IBECK曲线 UHMWPE 多孔结构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地下电站上弯段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案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章成 廖湘辉 +2 位作者 黄志花 万刚 刘欢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三峡地下电站引水隧洞上弯段属高速高压水流区,衬砌混凝土质量要求高,空间结构特殊,施工难度大。通过对提出的4种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案的对比和采用专家评分法的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分析了施工方案的合理程度,确定了较优的施工方案,... 三峡地下电站引水隧洞上弯段属高速高压水流区,衬砌混凝土质量要求高,空间结构特殊,施工难度大。通过对提出的4种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案的对比和采用专家评分法的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分析了施工方案的合理程度,确定了较优的施工方案,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砌施工方案 上弯段 专家评价法 三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