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争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纪实 |
黄柏权
周晓明
|
《三峡论坛》
|
2014 |
0 |
|
2
|
校园里的“民族风”——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纪实 |
周晓明
|
《民族大家庭》
|
2016 |
0 |
|
3
|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文化适应及其对策研究——以三峡大学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为例 |
王祖龙
阮玉明
|
《三峡论坛》
|
2014 |
1
|
|
4
|
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基础 |
皮泓漪
|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5 |
0 |
|
5
|
三峡大学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
曹大明
方晓波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6
|
关于地方院校加强“水文化”教学和科研的思考——以三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 |
黄权生
黄柏权
|
《三峡论坛》
|
2013 |
3
|
|
7
|
三峡地区博物馆文创产品教育价值探究——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例 |
李虎
林毓灵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25 |
0 |
|
8
|
新时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和优化对策 |
周晓明
|
《创新教育研究》
|
2020 |
1
|
|
9
|
新时代大学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
周晓明
|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20 |
2
|
|
10
|
从郎名看东南地区畲汉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
曹大明
周敏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与实践路径——以多民族交汇的鄂西南地区为例 |
李超
毛戈辉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2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形成与铸牢实践——以浙南畲汉民族“三交”为例 |
陈怡妃
方明
|
《丽水学院学报》
|
2024 |
1
|
|
13
|
从故事到现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下的大歹苗寨——以建寨故事与婚姻故事为案例 |
罗康智
曾凡燕
舒倩
|
《凯里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4
|
近代宜红茶茶商茶号的经营与式微 |
李超
汪宇昕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5 |
0 |
|
15
|
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调查研究 |
曹大明
黄柏权
刘冰清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6
|
清代武陵民族走廊农业开发和生态变迁探微——以“改土归流”后为界点 |
黄权生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7
|
民族记忆与文化传承——土家族织锦图案的变化与发展 |
陈文武
黄伯权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15 |
6
|
|
18
|
推荐一部特色村寨保护必备的佳作——《完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政策研究——基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调查》评介 |
曹大明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9
|
观察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维度 |
管彦波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20
|
明清时期贵州文献典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百苗图”各文本词条研究个案探讨 |
吴正彪
杨庭硕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