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优秀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以三明学院为例 |
孟庆鹤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3
|
|
2
|
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 |
石雪梅
|
《高教学刊》
|
2017 |
7
|
|
3
|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 |
范连生
|
《凯里学院学报》
|
2020 |
1
|
|
4
|
关系理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常态 |
陈永宝
李继冉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
2016 |
0 |
|
5
|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文化创造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欧阳秀敏
邹晓芟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6
|
数字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
范文文
范连生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7
|
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及应对策略 |
廖海花
|
《科技传播》
|
2024 |
0 |
|
8
|
三明红色文化的发掘、保护与传承 |
苗圃
|
《三明学院学报》
|
2017 |
9
|
|
9
|
紧跟与渐离:乡城迁移家庭教育期望的演变特征 |
戴红宇
辛治洋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10
|
论朱子理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贯通 |
陈绍西
|
《菏泽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1
|
苏区红色标语研究现状、热点分析及未来展望——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
邹晓芟
|
《安阳工学院学报》
|
2025 |
0 |
|
12
|
文化自觉视域下苏区红色文化传承探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
陈丽斌
陈德钦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
2019 |
3
|
|
13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路 |
廖海花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2018 |
1
|
|
14
|
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融入高校“概论”课的研究——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节的教学为例 |
李玉珠
|
《武夷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5
|
红色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
陈丽斌
|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2
|
|
16
|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实践开拓——基于扶贫攻坚中“人”之视角 |
王进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7
|
论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缘起与当代启思——从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谈起 |
戴红宇
刘春明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8
|
合作化时期土地制度变革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范连生
王勤
|
《天中学刊》
|
2023 |
0 |
|
19
|
试析我国民主党派参与农村基层协商的问题及对策——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
郑丽珍
|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20 |
0 |
|
20
|
对三明市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思考 |
李玉珠
|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