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县茶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1
作者 何金旺 伍彦知 《蚕桑茶叶通讯》 2008年第5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三江侗族自治县 茶产业 茶叶生产 茶叶种植 茶园面积 扶贫开发 产业现状 福云六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县乡土茶叶经纪人生存状况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静 何金旺 伍彦知 《蚕桑茶叶通讯》 2008年第5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三江侗族自治县 茶叶产业 乡土 管理 人生 茶园面积 品种结构 总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个茶树品种在桂北山区三江县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慈 李建明 +3 位作者 伍彦知 叶艳 杨澜 廖凤星 《广西农学报》 2011年第2期40-45,共6页
以福云6号为对照,研究乌牛早、浙农113、迎霜等11个茶树品种在桂北山区三江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元宵绿、乌牛早、平阳特早发芽期比对照种早6~10d;除铁观音、毛蟹按照乌龙茶标准采摘显著高于对照种,其他品种的鲜叶产量低于对照种;乌牛... 以福云6号为对照,研究乌牛早、浙农113、迎霜等11个茶树品种在桂北山区三江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元宵绿、乌牛早、平阳特早发芽期比对照种早6~10d;除铁观音、毛蟹按照乌龙茶标准采摘显著高于对照种,其他品种的鲜叶产量低于对照种;乌牛早、平阳特早制茶品质优异,较全面,迎霜、梅占、浙农117制茶品质优良,除铁观音、毛蟹不制作绿茶参比,其余的品种综合评价分数比对照高0.48~3.3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区域试验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县茶叶产业发展与劳动力不足的思考
4
作者 赖全康 石永健 《茶业通报》 2009年第3期115-116,共2页
三江县围绕茶叶这篇文章,实施能人种茶、科技兴茶战略和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不断发展壮大茶叶产业,但随着大批农民进城打工造成劳动力不足的矛盾,使茶青无法及时采摘,茶园管理水平下降,茶叶效益低,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关键词 茶叶 产业发展 劳动力不足 思路
原文传递
3种新型肥料在春季成龄茶园上的施用效果对比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何金旺 陈丽萍 +1 位作者 伍彦知 陆小璋 《科学种养》 2013年第4期34-35,共2页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广西产茶大县、广西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现有茶园面积214.5万公顷,2011年干茶产量7615吨、产值5.8亿元,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茶青(即茶叶鲜叶)是...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广西产茶大县、广西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现有茶园面积214.5万公顷,2011年干茶产量7615吨、产值5.8亿元,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茶青(即茶叶鲜叶)是茶园的主要产品,要保证茶青的质量和产量,施肥是关键(唐章亮,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面积 对比试验 施用效果 三江侗族自治县 无公害茶叶 成龄 肥料 生产示范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新型肥料在春季成龄茶园上的施用效果试验
6
作者 何金旺 伍彦知 +1 位作者 陆小璋 陈丽萍 《蚕桑茶叶通讯》 2013年第4期26-28,30,共4页
于2012年春季在成龄茶园开展绿亨豆粕高活性有机肥、"黄金兄弟"白加黑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凯侨茶叶肥(低氯)+黄豆麸三种新型肥料施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三种新型肥料均能促进春茶营养芽的萌发,并提高其芽头密度和百芽重... 于2012年春季在成龄茶园开展绿亨豆粕高活性有机肥、"黄金兄弟"白加黑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凯侨茶叶肥(低氯)+黄豆麸三种新型肥料施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三种新型肥料均能促进春茶营养芽的萌发,并提高其芽头密度和百芽重,其中以凯侨茶叶肥(低氯)50kg/亩+黄豆麸50kg/亩的茶青单产最高(184.1kg/亩);以施用"黄金兄弟"有机-无机复混肥100kg/亩的产值最高;施用绿亨豆粕高活性有机肥150kg/亩的茶青单产略低于对照,但产值明显高于对照。而扣除肥料投入之后的纯收入则以施用绿亨豆粕高活性有机肥150kg/亩的最高;施用"黄金兄弟"有机-无机复混肥100kg/亩的次之;施用凯侨茶叶肥(低氯)50kg/亩+黄豆麸50kg/亩再次之。以上三种新型肥料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但就生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而言,绿亨豆粕高活性有机肥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龄茶园 豆粕活性有机肥 有机-无机复混肥 茶叶专用肥 肥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