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江县茶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 1
-
-
作者
何金旺
伍彦知
-
机构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化办公室
-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8年第5期22-24,共3页
-
-
关键词
三江侗族自治县
茶产业
茶叶生产
茶叶种植
茶园面积
扶贫开发
产业现状
福云六号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三江县乡土茶叶经纪人生存状况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吴静
何金旺
伍彦知
-
机构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化办公室
-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8年第5期32-34,共3页
-
-
关键词
三江侗族自治县
茶叶产业
乡土
管理
人生
茶园面积
品种结构
总产值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11个茶树品种在桂北山区三江县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杨慈
李建明
伍彦知
叶艳
杨澜
廖凤星
-
机构
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化办公室
三江侗族自治县科学局
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局
-
出处
《广西农学报》
2011年第2期40-45,共6页
-
基金
柳州市科技项目资助(No.20050211)
-
文摘
以福云6号为对照,研究乌牛早、浙农113、迎霜等11个茶树品种在桂北山区三江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元宵绿、乌牛早、平阳特早发芽期比对照种早6~10d;除铁观音、毛蟹按照乌龙茶标准采摘显著高于对照种,其他品种的鲜叶产量低于对照种;乌牛早、平阳特早制茶品质优异,较全面,迎霜、梅占、浙农117制茶品质优良,除铁观音、毛蟹不制作绿茶参比,其余的品种综合评价分数比对照高0.48~3.3分。
-
关键词
茶树
区域试验
适应性
-
Keywords
Tea tree
district experiment
adaptability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三江县茶叶产业发展与劳动力不足的思考
- 4
-
-
作者
赖全康
石永健
-
机构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局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化办公室
-
出处
《茶业通报》
2009年第3期115-116,共2页
-
文摘
三江县围绕茶叶这篇文章,实施能人种茶、科技兴茶战略和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不断发展壮大茶叶产业,但随着大批农民进城打工造成劳动力不足的矛盾,使茶青无法及时采摘,茶园管理水平下降,茶叶效益低,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
关键词
茶叶
产业发展
劳动力不足
思路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3种新型肥料在春季成龄茶园上的施用效果对比试验
被引量:1
- 5
-
-
作者
何金旺
陈丽萍
伍彦知
陆小璋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局
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化办公室
-
出处
《科学种养》
2013年第4期34-35,共2页
-
文摘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广西产茶大县、广西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现有茶园面积214.5万公顷,2011年干茶产量7615吨、产值5.8亿元,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茶青(即茶叶鲜叶)是茶园的主要产品,要保证茶青的质量和产量,施肥是关键(唐章亮,2007)。
-
关键词
茶园面积
对比试验
施用效果
三江侗族自治县
无公害茶叶
成龄
肥料
生产示范基地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三种新型肥料在春季成龄茶园上的施用效果试验
- 6
-
-
作者
何金旺
伍彦知
陆小璋
陈丽萍
-
机构
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化办公室
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局
-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13年第4期26-28,30,共4页
-
文摘
于2012年春季在成龄茶园开展绿亨豆粕高活性有机肥、"黄金兄弟"白加黑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凯侨茶叶肥(低氯)+黄豆麸三种新型肥料施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三种新型肥料均能促进春茶营养芽的萌发,并提高其芽头密度和百芽重,其中以凯侨茶叶肥(低氯)50kg/亩+黄豆麸50kg/亩的茶青单产最高(184.1kg/亩);以施用"黄金兄弟"有机-无机复混肥100kg/亩的产值最高;施用绿亨豆粕高活性有机肥150kg/亩的茶青单产略低于对照,但产值明显高于对照。而扣除肥料投入之后的纯收入则以施用绿亨豆粕高活性有机肥150kg/亩的最高;施用"黄金兄弟"有机-无机复混肥100kg/亩的次之;施用凯侨茶叶肥(低氯)50kg/亩+黄豆麸50kg/亩再次之。以上三种新型肥料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但就生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而言,绿亨豆粕高活性有机肥更具优势。
-
关键词
成龄茶园
豆粕活性有机肥
有机-无机复混肥
茶叶专用肥
肥效试验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