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铅硫分离时抑制剂的选择 被引量:3
1
作者 周为民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0,共5页
对优先浮铅流程中抑制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抑制剂单一使用和混合使用的对比试验,最终选择在碱性条件下,碳酸钠与硫酸锌的最佳配比为200:800,闭路试验获得的铅精矿中铅品位为51.11%、金精矿中金品位23.32 g/t,铅回收率... 对优先浮铅流程中抑制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抑制剂单一使用和混合使用的对比试验,最终选择在碱性条件下,碳酸钠与硫酸锌的最佳配比为200:800,闭路试验获得的铅精矿中铅品位为51.11%、金精矿中金品位23.32 g/t,铅回收率为76.69%,金和银的总回收率分别为81.03%和75.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剂 混合用药 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精砂中分离铅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为民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37,共4页
探索金精砂的预处理工艺、抑制剂和捕收剂的种类和配比,从金精砂中分离出铅。试验结果表明,铅精矿中含铅52.94%、含金52.00 g/t、银685.80 g/t,铅的回收率为90.72%,有76.63%的金和83.96%的银进入铅精矿中。分离后的尾矿作为金精矿,金精... 探索金精砂的预处理工艺、抑制剂和捕收剂的种类和配比,从金精砂中分离出铅。试验结果表明,铅精矿中含铅52.94%、含金52.00 g/t、银685.80 g/t,铅的回收率为90.72%,有76.63%的金和83.96%的银进入铅精矿中。分离后的尾矿作为金精矿,金精矿中金品位为19.83 g/t,含银163.70 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药 混合用药 加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金分离的工艺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为民 熊卫桃 +1 位作者 魏良 彭超 《黄金》 CAS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探索了铅金分离的3种工艺流程,即"混合浮选"、"先硫后氧"、"先铅后金"流程。通过试验探索表明,"先铅后金"工艺优于其他两种工艺。其闭路试验获得较好指标,铅精矿中铅品位达51.11%,金精矿中金品... 探索了铅金分离的3种工艺流程,即"混合浮选"、"先硫后氧"、"先铅后金"流程。通过试验探索表明,"先铅后金"工艺优于其他两种工艺。其闭路试验获得较好指标,铅精矿中铅品位达51.11%,金精矿中金品位23.32 g/t;铅、金的总回收率分别为83.82%和81.03%;同时,银也得到了有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金分离 混合浮选 先硫后氧 先铅后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上宫金矿田F60矿脉钻孔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新辉 王辉 +3 位作者 赵玉洁 严龙辉 常嘉毅 毛宁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0年第5期73-78,共6页
上宫金矿田在全国“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重大突破,F60矿脉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条矿脉。通过对F60矿脉地质特征、钻孔原生晕分带特征、元素亲缘性分析表明,矿床近矿晕元素为Ag、Au、Pb、Zn,前缘晕元素为As、Hg、Cu,尾晕元素为W、M... 上宫金矿田在全国“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重大突破,F60矿脉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条矿脉。通过对F60矿脉地质特征、钻孔原生晕分带特征、元素亲缘性分析表明,矿床近矿晕元素为Ag、Au、Pb、Zn,前缘晕元素为As、Hg、Cu,尾晕元素为W、Mo、Mn、V,矿床不存在多期次叠加成矿形成的叠加晕特征,深部出现盲矿体的可能性不大,矿床找矿方向在浅部无工程控制的区域;元素亲缘性分析显示,近矿晕元素Ag、Au、Pb、Zn相互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W、Mn、Hg可以作为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性元素。研究成果对区域上类似的层间构造控矿金矿床开展原生晕地球化学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宫金矿田 F60 原生晕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