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周芳 李萍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3-86,共4页
中医认为特应性皮炎多由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而素体热盛;或后天调摄不当而致脾虚湿滞,复感风、湿、热邪,合而发病。近年来,通过辨证论治、应用经验方、针灸治疗、开发有效颗粒剂、中药外治等治疗方法,使中医药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的应... 中医认为特应性皮炎多由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而素体热盛;或后天调摄不当而致脾虚湿滞,复感风、湿、热邪,合而发病。近年来,通过辨证论治、应用经验方、针灸治疗、开发有效颗粒剂、中药外治等治疗方法,使中医药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加,并在治疗和防止复发方面,显示出比单纯应用西药更明显的疗效,而且可以更好地保障显著的近期疗效和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验室研究也提示血清总IgE及IL-4的水平高低可作为特应性皮炎临床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之一,为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松毅治疗脂溢性脱发经验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光耀 李萍 杨新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65-1867,共3页
朱松毅,江苏江阴人,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外科学术顾问。少时师从江南名医杜少谷,为杜氏中医外科第三代传人。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七十余载。于2011年被认定为上海市名中医。现今上海乃至全国许多中医外科存异化现象,表现在很... 朱松毅,江苏江阴人,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外科学术顾问。少时师从江南名医杜少谷,为杜氏中医外科第三代传人。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七十余载。于2011年被认定为上海市名中医。现今上海乃至全国许多中医外科存异化现象,表现在很大程度的"弃中靠西",而朱松毅名老中医以纯中医药物治疗脂溢性脱发并取得突出成效,并沿用至今,广受好评。笔者有幸跟随朱老学习。现将朱老治疗经验进行收集整理,以飧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松毅 脂溢性脱发 中医辨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九一丹外用安全性和规范性的自身对照病例研究”的研究方案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媚娜 陈红风 +6 位作者 程亦勤 张燕生 李萍 蒉纲 陈莉颖 陈豪 代红雨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199-1205,共7页
背景:升丹是中医外科外治具有提脓祛腐的主要药物,但是由于升丹含汞,有一定的毒性,虽有抗生素所不能替代的杀菌祛腐作用,在临床上使用受限,而且目前缺乏临床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等的标准,缺少有关操作规范和毒副作用监测的相关研究。作... 背景:升丹是中医外科外治具有提脓祛腐的主要药物,但是由于升丹含汞,有一定的毒性,虽有抗生素所不能替代的杀菌祛腐作用,在临床上使用受限,而且目前缺乏临床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等的标准,缺少有关操作规范和毒副作用监测的相关研究。作者选择目前适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升丹类药物九一丹进行安全性研究,并期望形成临床安全使用的规范化方案。方法与设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病例研究,研究分两阶段。第一阶段选择粉刺性乳痈患者10例,以固定剂量(160 mg/d)连续外用九一丹,多时点检测患者外用九一丹后的血汞和尿汞水平,了解创面吸收九一丹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第二阶段选择头面部术后创面、粉刺性乳痈、肛瘘和臁疮患者各30例。按照1.5 mg/cm^2的剂量外用九一丹于创面,治疗时间为14 d。根据第一阶段研究结果选择恰当的毒性指标和检测时间进行检测,以评价不同部位的外科疾病外用九一丹提脓祛腐的安全性。讨论:本研究通过两阶段的病例研究了解一定剂量范围内临床外用九一丹提脓祛腐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不同部位的外科疾病外用九一丹提脓祛腐的血汞、尿汞及相关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临床外用九一丹的安全性进行评价,评估九一丹能否作为炎症性难愈性创面提脓祛腐阶段的常规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丹 安全性 规范性 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