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奥美拉唑联合穴位针灸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
作者 何婧 王毅 +4 位作者 周竞 马桂芝 张静静 董烨卿 胡智海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6期1079-1083,1088,共6页
目的探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穴位针灸对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脑肠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期间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GERD且中医辨证属中虚气逆型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穴位针灸对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脑肠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期间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GERD且中医辨证属中虚气逆型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穴位针灸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食管反流诊断问卷(GERDQ)评分,食管测压[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静息压、食管下括约肌(low esophageal sphincter,LES)静息压]水平,相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脑肠肽[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70%(39/43)高于对照组72.09%(3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4,P=0.02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反酸嗳气、嘈杂、胸骨后灼痛、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反酸嗳气、嘈杂、胸骨后灼痛、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ERD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UES静息压、LES静息压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UES静息压、LES静息压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AS、MT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GAS、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VI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VI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治疗组患者复发率2.33%(1/43)低于对照组16.28%(7/43)(χ2=4.962,P=0.026,P<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联合穴位针灸治疗中虚气逆型GERD,疗效显著,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及调节相关脑肠肽水平改善患者症状,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中虚气逆 艾司奥美拉唑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大黄肉桂复方及其有效组分配伍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端粒酶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磨炼 杨林浩 +1 位作者 严格 刘小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52-154,I0011,共4页
目的:探索黄连大黄肉桂复方及其有效组分配伍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端粒酶的影响。方法:将SMMC-7721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复方组和组方组,分别给予0.1%二甲基亚砚(DMSO)、大黄黄连肉桂复方及其组分配伍(小檗碱、大黄素和桂皮醛)进行干... 目的:探索黄连大黄肉桂复方及其有效组分配伍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端粒酶的影响。方法:将SMMC-7721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复方组和组方组,分别给予0.1%二甲基亚砚(DMSO)、大黄黄连肉桂复方及其组分配伍(小檗碱、大黄素和桂皮醛)进行干预,作用24h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数量及形态;收集细胞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hTERT的蛋白表达。结果:黄连大黄肉桂复方及组方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hTERT的mRNA表达均有上调的趋势,而对hTERT的蛋白质表达具有下调的趋势,其中以组方组作用较甚。结论:黄连大黄肉桂复方及其有效组分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这可能与抑制hTERT的蛋白质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大黄肉桂复方 肝癌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自发性胃破裂并肠壁和门静脉积气1例
3
作者 李彩红 杨凯 +1 位作者 周碧 吴春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00-1600,共1页
患者女,68岁,突发上腹绞痛、腹胀伴频繁呕吐12h;罹患高血压、2型糖尿病,15年前因"肝硬化、脾肿大"于外院接受"脾切除术";无胃炎及胃溃疡病史。查体:腹部见手术瘢痕;上腹部压痛、反跳痛阳性,肌紧张明显,肝浊音界消失... 患者女,68岁,突发上腹绞痛、腹胀伴频繁呕吐12h;罹患高血压、2型糖尿病,15年前因"肝硬化、脾肿大"于外院接受"脾切除术";无胃炎及胃溃疡病史。查体:腹部见手术瘢痕;上腹部压痛、反跳痛阳性,肌紧张明显,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淀粉酶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破裂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门静脉积气 肠壁积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肺纤维化TGF-β、Wnt信号通路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4
作者 薛依芸 赵荫环 《右江医学》 2020年第11期853-857,共5页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皮肤和器官纤维化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肺脏是本病最常见的受累器官,若累及多表现为弥散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其病理机制在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皮肤和器官纤维化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肺脏是本病最常见的受累器官,若累及多表现为弥散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其病理机制在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而造成肺实质的破坏,且一旦累及,将会呈进行性发展,治疗反应不良,预后较差,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甚至疾病后期严重的双肺纤维化及呼吸衰竭是导致SSc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TGF-Β WNT 肺纤维化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