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治疗陈旧性臂丛神经撕脱伤疼痛1例
1
作者 尹天泽 范丰启 +1 位作者 季锋 许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5-718,共4页
成人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可引起上肢神经病理性疼痛、上肢肌肉萎缩,导致上肢部分或完全丧失运动和感觉功能,不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还增加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病率[1,2]。目前,针对臂丛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 成人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可引起上肢神经病理性疼痛、上肢肌肉萎缩,导致上肢部分或完全丧失运动和感觉功能,不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还增加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病率[1,2]。目前,针对臂丛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单一的药物治疗缺乏可靠疗效,因此临床多采用手术、物理、药物等综合治疗手段。多学科镇痛专家共识会议(the polyanalgesicconsensusconference,PACC)推荐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s,IDDS)用于非癌性疼痛的治疗,推荐吗啡作为非癌性病人伤害性或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鞘内用药[3,4]。但IDDS用于臂丛神经损伤引起的重度神经病理性疼痛并不多见,国内外文献中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近期我科对1例陈旧性臂丛神经撕脱伤疼痛病人采用全植入式IDDS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致残性疾病 神经病理性疼痛 臂丛神经撕脱伤 感觉功能 伤害性 上肢肌肉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慢性盆腔痛病人的临床特征及疼痛程度相关因素分析
2
作者 李彩霞 季锋 +3 位作者 尹天泽 范丰启 崔鹏 许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3-868,共6页
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是临床常见的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的难治性疑难疾病,好发于女性,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存在于盆腔脏器、盆腔结构的慢性或持续性疼痛,往往同时伴有下尿道、生殖器官、直肠肛门、盆底肌筋膜或性行为等功... 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是临床常见的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的难治性疑难疾病,好发于女性,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存在于盆腔脏器、盆腔结构的慢性或持续性疼痛,往往同时伴有下尿道、生殖器官、直肠肛门、盆底肌筋膜或性行为等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对病人的认知、行为、情感均有严重影响[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痛 疑难疾病 下尿道 肌筋膜 盆腔脏器 临床特征 生殖器官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乌甲素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3
作者 金雨颖 秦春晖 +2 位作者 段宝霖 黄佑庆 马柯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3期3575-3580,共6页
目的研究状态依赖型钠离子通道调节剂口服草乌甲素片联合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双盲法的临床试验,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目的研究状态依赖型钠离子通道调节剂口服草乌甲素片联合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双盲法的临床试验,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5例,试验组41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在一线用药加巴喷丁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予以口服草乌甲素片,对照组予以安慰剂。主要观察指标: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好转50%为目标结局,比较两组患者达到目标结局的有效率,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次要观察指标:治疗第1、2、3、4周及治疗后第8、12周不同时点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筛查量表(ID‑pain评分、DN4评分)、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评分)、焦虑症筛查量表(GAD‑7评分),以评估在口服一线药物基础上,联合草乌甲素片对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达到目标结局所需时间为28(7,84)d,有效率为68.3%(28/41);对照组达到目标结局所需时间为56(14,84)d,有效率为52.9%(18/34)。Cox回归分析显示,口服草乌甲素片的分组因素是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HR=2.063,95%CI:1.059~4.018,P<0.05),试验组达到目标结局的概率是对照组的2.063倍(P<0.05)。同时,病程长组(>6个月)的转归概率仅为病程短组(<6个月)的0.201倍(HR=0.201,95%CI:0.073~0.551,P<0.05)。两组VAS的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D‑pain评分、DN4评分、PHQ‑9评分、GAD‑7评分均较入组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口服草乌甲素片能改善加巴喷丁的镇痛治疗效果,在短期3个月内可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草乌甲素 加巴喷丁 钠离子通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