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蛋白尿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阳贵林 周家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240-242,共3页
慢性肾脏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大量蛋白尿为慢性肾衰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蛋白尿对延缓肾功能恶化尤为重要。中医药在治疗蛋白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辨证分型论治、专方专用、中成药、穴位注射以及中医外治法等,能一定程度地降低蛋白... 慢性肾脏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大量蛋白尿为慢性肾衰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蛋白尿对延缓肾功能恶化尤为重要。中医药在治疗蛋白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辨证分型论治、专方专用、中成药、穴位注射以及中医外治法等,能一定程度地降低蛋白尿,文章总结了近三年中医药治疗蛋白尿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尿 中医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性药物致急性肾损伤及其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陵 龚学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553-556,共4页
毒性药物是引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常见诱因,毒性药物致急性肾损伤(drug-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DI-AKI)正成为一个不容忽视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DI-AKI是指在7 d内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所引起的AKI... 毒性药物是引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常见诱因,毒性药物致急性肾损伤(drug-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DI-AKI)正成为一个不容忽视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DI-AKI是指在7 d内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所引起的AKI[1,2]。目前引起DI-AKI的药物种类和危险因素还没有完全被阐述清楚。研究发现[3],特定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可有效减少DI-AKI引起的蛋白尿、血尿、水肿等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毒性药物 公共健康问题 中医药防治 常见诱因 危险因素 DRUG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衰弱患者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旭 刘璇 +1 位作者 魏丽 李知芮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本文对老年衰弱患者的中医护理进行了综述,概述了衰弱的病因病机、中医护理的治则治法、主要内容及应用现状。中医护理依托完整且丰富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拥有熏、蒸、淋、洗、针、敷等护理技术,为衰弱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护理措施。通... 本文对老年衰弱患者的中医护理进行了综述,概述了衰弱的病因病机、中医护理的治则治法、主要内容及应用现状。中医护理依托完整且丰富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拥有熏、蒸、淋、洗、针、敷等护理技术,为衰弱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护理措施。通过穴位刺激、运动干预、饮食护理等方法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改善肌力,预防和治疗虚弱。本文还分析了老年衰弱患者中医护理研究的局限性,指出未来研究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中医护理技术效果,提高老年衰弱患者饮食依从性,并编制兼顾体中医证候特点与客观性的衰弱评估工具。本文旨在为构建具有中医护理特色的老年衰弱患者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老年人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进展
4
作者 李锦青 王奕 +3 位作者 马晓燕 李同路 龚学忠 刘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64-267,共4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又被称为Berger病,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以肾脏系膜区出现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弥漫性沉积为主要病理特点^([2])。在中国IgAN患者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病的比例较西方国家更高,约占...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又被称为Berger病,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以肾脏系膜区出现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弥漫性沉积为主要病理特点^([2])。在中国IgAN患者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病的比例较西方国家更高,约占中国原发性肾病患者的50%^([2])。而IgAN的病程多为慢性持续性进展的过程,有约27%的患者会在发病10年内肾小球滤过率减半或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KD)^([3]),对这部分患者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IGA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系膜区 免疫球蛋白 原发性肾病 IG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砷致肾损伤的中西医防治研究进展
5
作者 宋智勇 龚学忠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99-102,106,共5页
三价砷(ASⅢ)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较为显著,但其自身毒性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ASⅢ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脏,其肾毒性常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受损。目前,ASⅢ致肾损伤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有效... 三价砷(ASⅢ)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较为显著,但其自身毒性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ASⅢ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脏,其肾毒性常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受损。目前,ASⅢ致肾损伤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文章综述了ASⅢ致肾损伤的发病率和风险、致病机制和防治手段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砷 肾损伤 发病机制 中西医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黄方抑制IL-17/p38 MAPK/CCL2炎症通路活化减轻三价砷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6
作者 宋智勇 龚学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875-877,I0004,共4页
目的:从IL-17/p38 MAPK/CCL2炎症通路探讨川黄方抑制临床剂量三价砷诱导的急性肾损伤(trivalent arsenic-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AI-AKI)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n=6):对照组(CON)、三价砷组(AS)、... 目的:从IL-17/p38 MAPK/CCL2炎症通路探讨川黄方抑制临床剂量三价砷诱导的急性肾损伤(trivalent arsenic-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AI-AKI)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n=6):对照组(CON)、三价砷组(AS)、三价砷+川黄方组(AS+CHF)和三价砷+N-乙酰半胱氨酸组(AS+NAC);川黄方和NAC预处理5 d后,每天腹腔注射10 mg/kg亚砷酸钠(NaAsO 2)连续10 d建立AI-AKI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改变,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肾脏组织中IL-17、p38MAPK、p-p38MAPK、CCL2蛋白水平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IL-17和CCL2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AS组大鼠Scr和BUN显著升高(P<0.01),AS+CHF组和AS+NAC组的Scr和BUN水平较AS组下降(P<0.01);AS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明显增加、炎性细胞浸润增加,而CHF和NAC的预处理均减轻了肾脏损伤,AS+CHF组空泡样变和炎性细胞浸润的程度较AS+NAC组轻;与CON相比,AS组IL-17、p-p38MAPK、C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AS组相比,AS+CHF组和AS+NAC组IL-17、p-p38MAPK、CCL2蛋白表达明显回落(P<0.01);IL-17和CCL2的免疫组化结果与免疫蛋白印记结果一致。结论:川黄方能减轻三价砷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其机制是通过抑制IL-17/p38 MAPK/CCL2炎症通路活化、进而减轻其诱导的肾组织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黄方 三价砷 急性肾损伤 炎症反应 IL-17 C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黄止痒洗剂联合超纯透析液透析改善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王骞 龚学忠 +4 位作者 陈陵 陈丽雯 张威 陶灵佳 袁喆平 《西部医学》 2025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 探讨参黄止痒洗剂联合超纯透析液透析对维持性血透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3月—2021年9月在上海市中医医院肾内科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接受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并伴有皮肤瘙痒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 探讨参黄止痒洗剂联合超纯透析液透析对维持性血透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3月—2021年9月在上海市中医医院肾内科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接受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并伴有皮肤瘙痒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辅助治疗,包括皮肤日常清洁、根据患者情况予以药物控制血糖、血压等,并使用每周3次超纯透析液透析配合氯地霜外涂;治疗组在常规辅助治疗上联合每周3次超纯透析液透析及参黄止痒洗剂外涂治疗,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14项尿毒症皮肤瘙痒量表”、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钙、磷水平、肌酐及尿素氮等临床数据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瘙痒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瘙痒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都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报告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参黄止痒洗剂可明显降低血透皮肤瘙痒患者的瘙痒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研究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 肾透析 瘙痒症 参黄止痒洗剂 中药外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大黄-川芎“药对”抑制造影剂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龚学忠 王骞 +4 位作者 符丹 汤晓春 王跃荣 王国华 陆华懿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研究制大黄-川芎"药对"抑制造影剂肾病(CI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药对组(C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D组)。C组于造模前7天每日灌胃"药对&q... 目的研究制大黄-川芎"药对"抑制造影剂肾病(CI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药对组(C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D组)。C组于造模前7天每日灌胃"药对"水煎液,D组造模前3天每日腹腔注射NAC(150μg/g)。B、C、D 3组按照文献方法制备CIN模型。造模后24 h处死大鼠,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p-p38 MAPK、Bcl-2及Bax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均明显升高(P<0.05,P<0.01),出现肾间质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空泡样变,p-p38 MAPK、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降。与B组比较,C、D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明显降低(P<0.05),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p-p38 MAPK、Bax蛋白表达下降,而Bcl-2表达增加(P<0.01)。结论 p38 MAPK通路活化参与了CIN大鼠急性肾损伤过程,且制大黄-川芎"药对"能通过抑制该通路活化保护CIN大鼠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制大黄 川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通络方对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张长明 顾耀东 +3 位作者 符丹 阳贵林 何立群 邵命海 《河北中医》 2012年第11期1704-1706,共3页
目的从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观察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中P38 MAPK表达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改变,以初步探讨活血化瘀通络方(抗纤灵方)延缓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中10只为正常组,30只行5/6肾... 目的从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观察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中P38 MAPK表达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改变,以初步探讨活血化瘀通络方(抗纤灵方)延缓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中10只为正常组,30只行5/6肾切除,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各10只,各组干预12周后检测各组肾功能(血清尿素氮、肌酐)以及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CollagenⅠ、p38MAPK、α-SMA。结果干预12周后抗纤灵组、氯沙坦组较模型组肌酐、尿素氮有所下降,抗纤灵组、氯沙坦组p38MAPK、α-SMA、CollagenⅠ的分子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抗纤灵组较氯沙坦组p38MAPK、CollagenⅠ分子表达减少(P<0.05)。结论抗纤灵方可明显改善5/6肾切除大鼠的肾功能,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减少α-SMA、CollagenⅠ的表达,减轻肾组织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生物合成 疾病模型 动物 肾疾病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滋肾清利方降低慢性肾盂肾炎复发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家俊 郭华伟 +2 位作者 王昌明 王怡 龚学忠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滋肾清利法对慢性肾盂肾炎(CPN)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例非复杂性、再发性肾盂肾炎静止期(气阴两虚、湿热留恋型)患者分为治疗组101例与对照组100例,分别接受益气滋肾清利方和小剂量抗生素(左旋... 目的观察益气滋肾清利法对慢性肾盂肾炎(CPN)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例非复杂性、再发性肾盂肾炎静止期(气阴两虚、湿热留恋型)患者分为治疗组101例与对照组100例,分别接受益气滋肾清利方和小剂量抗生素(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呋喃坦啶)序贯治疗,疗程12周,并随访半年,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证候改善总有效率达90.0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0%(P<0.01);治疗组治疗期间及半年后的复发率分别为24.75%及32.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和65.00%(P<0.05)。结论益气滋肾清利法能有效缓解CPN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盂肾炎 复发率 中医药疗法 益气滋肾清利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黄方对临床剂量三价砷肾毒性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龚学忠 郑君丽 +1 位作者 段怡汝 叶紫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探讨川黄方对临床剂量三价砷肾毒性的抑制效应及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川黄方组(C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D组),每组8只;B、C、D组采用亚砷酸钠(NaAsO2)制备三价砷肾毒性大鼠模型,即每... 目的探讨川黄方对临床剂量三价砷肾毒性的抑制效应及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川黄方组(C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D组),每组8只;B、C、D组采用亚砷酸钠(NaAsO2)制备三价砷肾毒性大鼠模型,即每日腹腔注射10 mg/kg NaAsO2,共10 d。C组于造模前5 d每日川黄方水煎液灌胃,灌胃剂量为成人标准体质量(60 kg)常规用量50倍;D组于造模前5 d每日腹腔注射150 mg/kg的NAC。造模结束后24 h处死动物,测定肾功能(SCr、BUN)、肝功能(ALT、AST),HE染色观察肾、肝病理改变,扫描电镜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肾功能:与A组相比,造模后B组SCr、BUN均明显升高(P <0.01);与B组相比,C、D组SCr、BUN明显降低(P <0.05)。肝功能:造模后各组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理形态学检测:HE染色提示B组大鼠肾组织出现明显肾间质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空泡样变,肝组织出现局灶性肝细胞水肿、局灶性炎细胞浸润;电镜提示B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线粒体肿胀和嵴断裂、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增多;C、D组的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肾小管和肾间质形态结构相对完整、凋亡细胞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区域明显减少;肝组织结构基本正常。Western印迹检测:与A组相比,B组肾组织中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 <0.01);与B组相比,C、D组肾组织中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回落(P <0.01)。结论川黄方能有效抑制临床剂量三价砷的肾脏毒性,其分子机制与抑制caspase 3参与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黄方 亚砷酸钠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肾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淋方对慢性逆行性肾盂肾炎大鼠肾皮质瘢痕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龚学忠 郑平东 +2 位作者 杨践 周家俊 何立群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4期72-75,83,共5页
目的探讨泰淋方对慢性逆行性肾盂肾炎(CPN)肾皮质瘢痕产生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左旋氧氟沙星对照组、泰淋方治疗组。建立逆行性CPN大鼠模型,分别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动态观察肾小管功能、肾功能... 目的探讨泰淋方对慢性逆行性肾盂肾炎(CPN)肾皮质瘢痕产生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左旋氧氟沙星对照组、泰淋方治疗组。建立逆行性CPN大鼠模型,分别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动态观察肾小管功能、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以及造模侧肾脏的皮质瘢痕、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应用RT-PCR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①第30、60天各组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NAG/Cr)无明显差异,而第90天模型组尿NAG/Cr显著升高,与两药物干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期间各组肾功能、24h尿蛋白无明显差异。②模型组肾皮质二级及以上瘢痕明显,大部分造模侧肾脏发生明显固缩、对侧代偿性增大,镜下见明显肾间质纤维化和小球周围纤维化;药物干预组瘢痕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总体病变减轻。③模型组造模侧肾组织TGF-β1mRNA表达明显增加,而药物干预组明显回落。结论泰淋方能部分抑制细菌逆行感染导致的肾皮质瘢痕发生,并有效保护肾小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淋方 慢性肾盂肾炎 肾瘢痕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化瘀法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脏疾病2~4期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龚学忠 汤晓春 +1 位作者 王骞 王跃荣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666-669,共4页
目的:观察具有解毒化瘀功效的经验方剂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 E1治疗脾肾气虚、毒瘀互结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2~4期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 ury, AK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KD 2~4期合并AKI患者60例... 目的:观察具有解毒化瘀功效的经验方剂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 E1治疗脾肾气虚、毒瘀互结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2~4期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 ury, AK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KD 2~4期合并AKI患者60例分为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组(治疗组)29例,前列腺素 E1组(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接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2组均静脉给予前列腺素 E120μg/d;治疗组同时服用川黄方中药汤剂,每日1剂;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ric acid,UA)、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ys C)、24 h尿蛋白定量,并统计中医证候疗效。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均能有效降低 SCr、BUN、U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能有效减轻CKD 2~4期合并AKI患者肾损伤、保护肾功能,并改善中医证候,优于单用前列腺素E1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法 慢性肾脏病 急性肾损伤 前列腺素 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灵冲剂对5/6肾切除大鼠尿微量蛋白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长明 顾耀东 何立群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5/6肾切除大鼠尿微量蛋白的改变以及抗纤灵冲剂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中30只行5/6肾切除,造模成功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药物干预12周后分批处死,留取血液及24小时尿液,检测肾功能(尿素氮、肌酐)... 目的:探讨5/6肾切除大鼠尿微量蛋白的改变以及抗纤灵冲剂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中30只行5/6肾切除,造模成功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药物干预12周后分批处死,留取血液及24小时尿液,检测肾功能(尿素氮、肌酐)以及尿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抗纤灵组及氯沙坦组较模型组肌酐、尿素氮有所下降,降低α1-MG、β2-MG、NAG、TRF。结论:抗纤灵冲剂可明显改善5/6肾切除大鼠的肾功能,在降低尿微量蛋白方面与氯沙坦等效,可能是抗纤灵冲剂通过改善肾小球通透性,加强肾小管的重吸收来降低各种蛋白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肾切除模型 尿微量蛋白 肾功能 抗纤灵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祛风法治疗脾肾气虚兼痰瘀型Ⅳ、Ⅴ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华伟 周家俊 何立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411-2413,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祛风方对脾肾气虚兼痰瘀型Ⅳ、Ⅴ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入选的病例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1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缬沙坦,治疗组口服缬沙坦联合中药补肾活血祛风方,疗...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祛风方对脾肾气虚兼痰瘀型Ⅳ、Ⅴ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入选的病例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1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缬沙坦,治疗组口服缬沙坦联合中药补肾活血祛风方,疗程均为12周,观察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HbA1c、收缩压、舒张压、Tg,LDL及TC治疗前后改变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可改善中医证候,降低蛋白尿及SCr,此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活血祛风方与ARB类药联用能够显著缓解DN临床症状,降低蛋白尿,降低SCr,保护肾功能;此作用明显优于单用ARB类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补肾活血祛风方 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清利法对绝经后女性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泌尿道抵抗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家俊 郭华伟 +1 位作者 姜梅玲 任飞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清利法对绝经后女性慢性肾盂肾炎(CPN)患者泌尿道抵抗力的影响,研究其减少CPN复发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CPN静止期,脾肾气阴亏虚、湿热留恋型绝经后女性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选择正常绝经后女... 目的观察补肾清利法对绝经后女性慢性肾盂肾炎(CPN)患者泌尿道抵抗力的影响,研究其减少CPN复发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CPN静止期,脾肾气阴亏虚、湿热留恋型绝经后女性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选择正常绝经后女性30例为正常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补肾清利方、小剂量抗生素序贯治疗,疗程12周,观测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尿SIgA)及阴道pH值、阴道上皮细胞成熟指数、阴道健康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CPN患者尿SIgA较正常人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治疗组尿SIgA及阴道pH值、阴道上皮细胞成熟指数、阴道健康评分均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清利法能提高CPN患者尿道局部抵抗力,这可能是其降低CPN复发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盂肾炎 补肾清利法 尿道 抵抗力 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相关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原道川 龚学忠 +2 位作者 刘建联 王丹军 李同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期44-47,共4页
急性肾损伤(AKI)在临床上发病率高且病情危重,临床上基于血清肌酐和尿量对早期诊断AKI具有迟滞性,存在不足。临床需要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生物标志物,帮助早期诊断AKI,以便采取措施来减轻肾损伤、保护肾功能。一些与AKI发病机制密切相... 急性肾损伤(AKI)在临床上发病率高且病情危重,临床上基于血清肌酐和尿量对早期诊断AKI具有迟滞性,存在不足。临床需要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生物标志物,帮助早期诊断AKI,以便采取措施来减轻肾损伤、保护肾功能。一些与AKI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正逐步用于AKI早期识别、临床监测和预后评估。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发现的AKI相关生物标志物,如白介素24、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几丁质酶3样蛋白1、微RNA、PARK7和CDH16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新型生物标志物 早期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淋方联合抗生素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龚学忠 徐映茹 +3 位作者 简桂花 陆文 叶紫 原道川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观察泰淋方联合抗生素中西医结合方案和单纯抗生素方案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RUTI)的临床疗效和对复发率的影响,并评价两者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三家医院肾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RUTI患者120例,按1∶1对照原则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泰淋方联合抗生素中西医结合方案和单纯抗生素方案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RUTI)的临床疗效和对复发率的影响,并评价两者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三家医院肾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RUTI患者120例,按1∶1对照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予泰淋方联合抗生素中西医结合方案,对照组予单纯抗生素方案,两组疗程均为12周;在12周用药期结束后,进入3个月随访期。检测指标包括:(1)用药前(0周)及用药后每2周检测尿沉渣、尿常规各1次;(2)用药前(0周)及用药后每4周检测清洁中段尿培养+药敏各1次;(3)在随访期第1个月、第3个月分别进行清洁中段尿培养+药敏各1次,以分别统计两组近期治愈率及近期总有效率、远期治愈率及远期总有效率;(4)两组近期及远期复发率比较;(5)检测用药前(0周)及用药第12周血常规、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Scr)及心电图以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基线值比较:最终完成本临床试验的病例共有111例(9例患者脱落),其中治疗组56例(4例脱落)、对照组55例(5例脱落)。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57.25±13.45)岁,平均病程(43.50±16.83)个月;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8.20±11.82)岁,平均病程(43.04±14.89)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随访1个月后疗效比较,治疗组近期治愈率82.0%、近期总有效率92.9%,对照组近期治愈率62.4%、近期总有效率80.8%(P<0.01)。(3)两组随访3个月后疗效比较,治疗组远期治愈率76.8%、远期总有效率89.3%,对照组远期治愈率54.7%、远期总有效率69.1%(P<0.01)。(4)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复发率分别为7.1%、20.0%(P<0.05),远期复发率分别为8.7%、32.4%(P<0.01)。(5)两组在用药期间均未见出现明显的安全性指标异常。结论:(1)泰淋方联合抗生素中西医结合方案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抗生素方案,除了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外,还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2)两种疗法均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尿路感染 泰淋方 抑菌疗法 复发率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蛋白尿,中医常用四法
19
作者 龚学忠 《大众医学》 2019年第9期65-66,共2页
中医对“蛋白尿”的认识“蛋白尿”“肾小球肾炎”等都是西医学的名词术语,由于蛋白尿患者临床上时常出现尿中泡沬增多、尿有油光等尿液性状改变,以及腰酸腰痛、眼睑或下肢浮肿等症状,故在历代中医典籍中,一般将“蛋白尿”记载为“尿浊... 中医对“蛋白尿”的认识“蛋白尿”“肾小球肾炎”等都是西医学的名词术语,由于蛋白尿患者临床上时常出现尿中泡沬增多、尿有油光等尿液性状改变,以及腰酸腰痛、眼睑或下肢浮肿等症状,故在历代中医典籍中,一般将“蛋白尿”记载为“尿浊”“腰痛”“水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典籍 蛋白尿 肾小球肾炎 名词术语 下肢浮肿 西医学 腰痛
原文传递
川黄方对3~4期CKD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尿L-FABP、CHI3L1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建联 龚学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582-585,共4页
目的:观察川黄方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急性肾损伤(AKI)标志物尿L-FABP、CHI3L1的影响。方法:将3~4期CKD患者92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到治疗组或对照组,即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川黄方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急性肾损伤(AKI)标志物尿L-FABP、CHI3L1的影响。方法:将3~4期CKD患者92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到治疗组或对照组,即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川黄方。疗程为12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肾功能(Scr、BUN、UA、eGFR),24 h U-pro,尿L-FABP、尿CHI3L1变化。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9%,对照组43.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用药后,两组患者肾Scr、BUN、UA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eGFR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肾功能得到了改善。治疗组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 U-pro均有降低,治疗组更显著(P<0.01)。(4)两组患者尿L-FABP、CHI3L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降低更明显。(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结论:川黄方联合内科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内科基础治疗,能更好地促进3~4期CKD患者肾功能恢复、延缓CKD进展,并能显著降低患者尿L-FABP和尿CHI3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黄方 慢性肾脏病 急性肾损伤 L-FABP CHI3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