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频超声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刘嫱霖
高春芳
+2 位作者
汪红平
储旭春
马骄阳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4期230-233,共4页
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皮肤非黑素瘤之一。高频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的实时成像工具,能够为临床实践中BCC的诊疗及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包括肿瘤的形态特征、浸润深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皮肤非黑素瘤之一。高频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的实时成像工具,能够为临床实践中BCC的诊疗及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包括肿瘤的形态特征、浸润深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这对于评估病变的性质、范围、确定治疗方案及后续的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基底细胞癌
管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儿复发性皮肤淋巴管瘤1例
2
作者
高春芳
王丽珍
+2 位作者
黄华
秦晓峰
顾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年第10期721-721,共1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9岁。因“右膝内侧肿块9年”于2007年7月13日来诊。患者于出生时右膝内侧有一肿块,无红肿、无破溃,随身体生长而增大。6岁时于当地医院就诊,以“右膝内侧淋巴管瘤”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淋巴管瘤。术后不久复发...
临床资料患者男,9岁。因“右膝内侧肿块9年”于2007年7月13日来诊。患者于出生时右膝内侧有一肿块,无红肿、无破溃,随身体生长而增大。6岁时于当地医院就诊,以“右膝内侧淋巴管瘤”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淋巴管瘤。术后不久复发,且肿块逐渐增大,疲劳时该肿块增大明显,休息后好转。发病以来精神好,饮食、睡眠佳,大小便正常。既往史无特殊,父母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复发性
皮肤
小儿
家族遗传病史
术后病理
膝内侧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发性皮肤浆细胞瘤1例
3
作者
高春芳
姚颖嘉
顾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3期207-208,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已婚。因“发现右锁骨上肿块、皮下结节2个月”就诊。患者于2006年3月发现右锁骨上肿块,约2cm×3cm,胸腹部多发皮下结节,未予重视。此后相继出现左腋下、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006年4月28日于江苏省兴化...
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已婚。因“发现右锁骨上肿块、皮下结节2个月”就诊。患者于2006年3月发现右锁骨上肿块,约2cm×3cm,胸腹部多发皮下结节,未予重视。此后相继出现左腋下、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006年4月28日于江苏省兴化市医院就诊,行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提示为:外周B细胞性淋巴瘤,大细胞性,具有浆样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浆细胞瘤
右锁骨上肿块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B细胞性淋巴瘤
附属肿瘤医院
皮下结节
医院就诊
淋巴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
51
4
作者
黄明欢
秦晓峰
+1 位作者
黄懿
姚玮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2-443,共2页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每晚1次,对照组38例外用0.1%维A酸乳膏,每晚1次,两组同时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2mL,每周3次,8周为一...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每晚1次,对照组38例外用0.1%维A酸乳膏,每晚1次,两组同时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2mL,每周3次,8周为一疗程。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55.2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试验组3例、对照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喹莫特乳膏
卡介菌多糖核酸
扁平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94例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检测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高春芳
王丽珍
+2 位作者
黄华
姚颖嘉
秦晓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7期530-532,共3页
荨麻疹、湿疹皮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因复杂、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过敏原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寻找过敏原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断...
荨麻疹、湿疹皮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因复杂、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过敏原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寻找过敏原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均有较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采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的794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过敏原结果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疾病
过敏原检测
临床分析
免疫印迹试验
过敏性鼻炎
2009年
湿疹皮炎
反复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方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探讨
被引量:
6
6
作者
秦岭
高春芳
宋瑜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8期53-56,共4页
介绍运用经方辨治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异同。认为两者均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治疗水痘应以祛邪为主,辨证以六经中的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为重点,可运用石膏类方等;而对于带状疱疹,应重视扶正,辨证宜兼顾六经、衡量...
介绍运用经方辨治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异同。认为两者均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治疗水痘应以祛邪为主,辨证以六经中的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为重点,可运用石膏类方等;而对于带状疱疹,应重视扶正,辨证宜兼顾六经、衡量虚实,可予柴胡类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带状疱疹
中医药疗法
经方
六经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人水痘43例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7
作者
秦岭
高春芳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的了解成人水痘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对门诊43例成人水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水痘患者临床症状较重,实验室血象异常较明显。结论水痘发病年龄跨度大,应注意成人水痘的鉴别诊断,SAA、血常规、CRP联合检查...
目的了解成人水痘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对门诊43例成人水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水痘患者临床症状较重,实验室血象异常较明显。结论水痘发病年龄跨度大,应注意成人水痘的鉴别诊断,SAA、血常规、CRP联合检查对于水痘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水痘
单核细胞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补硒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治疗疗效的循证医学研究
8
作者
李峰
朱时纯
胡金平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21期6-8,共3页
目的 :评价补硒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补硒干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分析,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患者的血硒水平、治疗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共纳入1 28...
目的 :评价补硒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补硒干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分析,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患者的血硒水平、治疗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共纳入1 28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中补硒干预组665例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联合补硒干预,对照组620例患者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 :补硒干预能提高寻常型银屑病治疗的疗效[比值比(odds ratio,OR)=2.68,95%CI:2.09,3.44;P<0.01]、提高患者的血硒水平(标准化均数差=10.87,95%CI:9.25,12.49;P<0.01),且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事件发生(OR=1.31,95%CI:0.68,2.53;P<0.01)。结论:补硒干预能提高寻常型银屑病治疗的疗效,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
寻常型银屑病
免疫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连膏对全层皮肤缺损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
13
9
作者
张晓芬
孙桂芳
+4 位作者
陈亚峰
马骄阳
高春芳
盛霞
奉典旭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4-720,共7页
目的观察黄连膏对全层皮肤缺损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取30只雄性C57BL/6J小鼠,在每只小鼠背部造成直径为7.5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黄连膏组和基质组,每组15只。伤后1d开始,黄连...
目的观察黄连膏对全层皮肤缺损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取30只雄性C57BL/6J小鼠,在每只小鼠背部造成直径为7.5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黄连膏组和基质组,每组15只。伤后1d开始,黄连膏组和基质组小鼠创面分别涂抹黄连膏和基质,2次/d。每组选取5只小鼠,观察伤后0、3、7、10、14d创面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2组均于伤后3、7d分别处死未行大体观察的10只小鼠中的5只,伤后14d处死行大体观察后的5只小鼠,取创面组织及距创缘2mm内皮肤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进行组织学评分,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组织中a平滑肌肌动蛋白(0l—SMA)和Ki-67双阳性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表达,ELISA法检测组织中TGF-β和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量。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析因设计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onferronni检验或校正。结果(1)伤后0d,2组小鼠创面均红肿;伤后3、7d,2组小鼠创面均结痂、无红肿;伤后10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面积明显缩小,基质组小鼠创面缩小面积小于黄连膏组;伤后14d,黄连膏组小鼠大部分创面愈合,基质组小鼠创面尚未完全愈合。伤后3、7d,2组小鼠创面愈合率相近(£值分别为0.64和1.90,P值均大于0.05);伤后10、14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6±7)%、(93±5)%,显著高于基质组的(48±9)%、(68±11)%(t值分别为7.44和3.89,P值均小于O.01)。2组小鼠伤后7、10、14d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组内前一时相点(P值均小于0.01)。(2)伤后3d,2组小鼠创面组织学评分相近(t=-0.76,P〉0.05);伤后7、14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组织学评分分别为(7.0±1.6)、(11.6±2.1)分,显著高于基质组的(4.2±1.3)、(7.2±1.3)分(t值分别为1.96和2.50,P〈0.05或P〈0.01)。2组小鼠伤后7、14d创面组织学评分均显著高于组内前一时相点(P值均小于O.01)。(3)伤后3、7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组织中α=SMA和Ki-67双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5±12)%、(62±10)%,显著高于基质组的(17±12)%、(34±6)%(t值分别为-2.48和-5.25,P〈0.05或P〈0.01);伤后14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组织中α—SMA和Ki-67双阳性细胞百分比为(25±5)%,明显低于基质组的(44±17)%(£=2.50,P〈0.05)。黄连膏组小鼠伤后7d创面组织中α-SMA和Ki-67双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组内伤后3、14d(P值均小于0.01),基质组小鼠伤后7、14d创面组织中α-SMA和Ki-67双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组内前一时相点(P值均小于0.05)。(4)伤后3、7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组织中TGF—β蛋白表达量分别为(396±45)、(722±96)pg/mL,显著高于基质组的(290±42)、(382±62)pg/mL(f值分别为-8.17和-6.65,P值均小于0.01);伤后14d,2组小鼠创面组织TGF-β蛋白表达量相近(t=1.60,P〉0.05)。黄连膏组小鼠伤后7d创面组织中TGF—β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组内伤后3、14d(P值均小于0.01),基质组小鼠伤后7、14d创面组织中TGF-β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组内前一时相点(P值均小于0.05)。伤后3d,2组小鼠创面组织中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量相近(t=1.99,P〉0.05);伤后7、14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组织中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47±10)、(70±14)ng/mL,显著高于基质组的(34±10)、(42±12)ng/mL(t值分别为3.15和3.52,P〈0.05或P〈0.01)。2组小鼠伤后7、14d创面组织中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组内前一时相点(P〈0.05或P〈0.01)。结论黄连膏可能通过促进肌成纤维细胞生成,提高TGF-β、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量,从而促进全层皮肤缺损小鼠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伤口愈合
转化生长因子Β
肌成纤维细胞
胶原蛋白
黄连膏
原文传递
别让脚气“死灰复燃”
10
作者
马骄阳
高春芳
《家庭用药》
2024年第6期64-65,共2页
钱阿姨和老公开了个餐馆,夫妻二人分工明确,钱阿姨负责后厨清洁工作。不知什么时候她患上了脚气。一开始只是有些轻微的癌瘙痒,她并没有放在心上。谁想到脚气越来越严重,变得癌痒难忍,脚趾缝隙之间发生了糜烂。因为店里太忙走不开,她就...
钱阿姨和老公开了个餐馆,夫妻二人分工明确,钱阿姨负责后厨清洁工作。不知什么时候她患上了脚气。一开始只是有些轻微的癌瘙痒,她并没有放在心上。谁想到脚气越来越严重,变得癌痒难忍,脚趾缝隙之间发生了糜烂。因为店里太忙走不开,她就去药店买了治疗脚气的药膏,用了药膏后脚趾就不痒了,糜烂也好了;但是一旦不用药,过了一段时间脚气又会复发。最近随着气温的升高,钱阿姨的脚气又再次发作了,让她困扰不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气
药膏
分工明确
死灰复燃
糜烂
原文传递
百癣夏塔热片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5
11
作者
高春芳
马骄阳
+2 位作者
李峰
姚颖嘉
黄华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7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研究百癣夏塔热片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痤疮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75例。同时选取7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对...
目的研究百癣夏塔热片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痤疮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75例。同时选取7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红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癣夏塔热片口服,一日3次,每次2片。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进行评分,统计有效率,同时检测皮肤的屏障功能指标,包括经皮水分丢失和皮肤油脂的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45.33%,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经皮水分丢失、皮肤油脂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各项指标均下降,两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与健康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癣夏塔热片联合红蓝光治疗可明显改善痤疮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有效率高,可修复受损皮肤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癣夏塔热片
红蓝光
痤疮
原文传递
“痘”不逗留,外用药物来战“痘”
12
作者
马骄阳
高春芳
《家庭用药》
2023年第8期66-67,共2页
人世间最让人噢恼的事情,莫过于逝去的青春再也回不来,而“青春的烙印”——痤疮,却始终如影随形。痤疮绝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它可以发生于青春期,也可能持续到中年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痤疮的外用治疗和日常护肤。
关键词
外用药物
痤疮
外用治疗
中年期
青春期
年轻人
原文传递
题名
高频超声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刘嫱霖
高春芳
汪红平
储旭春
马骄阳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皮肤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
普陀医院
内分泌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
普陀医院
影像科
出处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4期230-233,共4页
基金
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科技创新项目(Ptkwws202217)。
文摘
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皮肤非黑素瘤之一。高频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的实时成像工具,能够为临床实践中BCC的诊疗及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包括肿瘤的形态特征、浸润深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这对于评估病变的性质、范围、确定治疗方案及后续的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基底细胞癌
管理
进展
Keywords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Basal cell carcinoma
分类号
R739.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儿复发性皮肤淋巴管瘤1例
2
作者
高春芳
王丽珍
黄华
秦晓峰
顾军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皮肤科
第二军医
大学
长海
医院
皮肤科
出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年第10期721-721,共1页
文摘
临床资料患者男,9岁。因“右膝内侧肿块9年”于2007年7月13日来诊。患者于出生时右膝内侧有一肿块,无红肿、无破溃,随身体生长而增大。6岁时于当地医院就诊,以“右膝内侧淋巴管瘤”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淋巴管瘤。术后不久复发,且肿块逐渐增大,疲劳时该肿块增大明显,休息后好转。发病以来精神好,饮食、睡眠佳,大小便正常。既往史无特殊,父母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
关键词
淋巴管瘤
复发性
皮肤
小儿
家族遗传病史
术后病理
膝内侧
临床资料
分类号
R739.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发性皮肤浆细胞瘤1例
3
作者
高春芳
姚颖嘉
顾军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皮肤科
上海
长海
医院
皮肤科
出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3期207-208,共2页
文摘
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已婚。因“发现右锁骨上肿块、皮下结节2个月”就诊。患者于2006年3月发现右锁骨上肿块,约2cm×3cm,胸腹部多发皮下结节,未予重视。此后相继出现左腋下、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006年4月28日于江苏省兴化市医院就诊,行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提示为:外周B细胞性淋巴瘤,大细胞性,具有浆样分化。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浆细胞瘤
右锁骨上肿块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B细胞性淋巴瘤
附属肿瘤医院
皮下结节
医院就诊
淋巴结活检
分类号
R739.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
51
4
作者
黄明欢
秦晓峰
黄懿
姚玮
机构
同济
大学
附属
东方
医院
皮肤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2-443,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每晚1次,对照组38例外用0.1%维A酸乳膏,每晚1次,两组同时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2mL,每周3次,8周为一疗程。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55.2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试验组3例、对照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咪喹莫特乳膏
卡介菌多糖核酸
扁平疣
Keywords
Imiquimod cream
BCG-PSN
Verruea plana
分类号
R752.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794例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检测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高春芳
王丽珍
黄华
姚颖嘉
秦晓峰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7期530-532,共3页
基金
上海市教委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文摘
荨麻疹、湿疹皮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因复杂、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过敏原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寻找过敏原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均有较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采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的794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过敏原结果分析如下。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疾病
过敏原检测
临床分析
免疫印迹试验
过敏性鼻炎
2009年
湿疹皮炎
反复发作
分类号
R758.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方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探讨
被引量:
6
6
作者
秦岭
高春芳
宋瑜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皮肤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
龙华
医院
皮肤科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8期53-56,共4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轮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62号)]
上海市卫计委中医药领军人才计划项目[ZY(2018-2020)-RCPY-1003]
+2 种基金
上海市卫计委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ZY(2018-2020)-CCCX-1007]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支撑项目(18401932500)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院级科研课题(2019327)。
文摘
介绍运用经方辨治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异同。认为两者均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治疗水痘应以祛邪为主,辨证以六经中的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为重点,可运用石膏类方等;而对于带状疱疹,应重视扶正,辨证宜兼顾六经、衡量虚实,可予柴胡类方等。
关键词
水痘
带状疱疹
中医药疗法
经方
六经辨证
Keywords
varicella
herpes zoster
TCM therapy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meridians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人水痘43例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7
作者
秦岭
高春芳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皮肤科
出处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基金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院级科研课题(2019327)。
文摘
目的了解成人水痘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对门诊43例成人水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水痘患者临床症状较重,实验室血象异常较明显。结论水痘发病年龄跨度大,应注意成人水痘的鉴别诊断,SAA、血常规、CRP联合检查对于水痘诊断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成人水痘
单核细胞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分类号
R4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R511.5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补硒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治疗疗效的循证医学研究
8
作者
李峰
朱时纯
胡金平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皮肤科
复旦
大学
药学院药理学研究室
中国
医药
工业研究总院药理学评价中心
出处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21期6-8,共3页
基金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09ZX0901-007)
文摘
目的 :评价补硒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补硒干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分析,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患者的血硒水平、治疗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共纳入1 28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中补硒干预组665例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联合补硒干预,对照组620例患者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 :补硒干预能提高寻常型银屑病治疗的疗效[比值比(odds ratio,OR)=2.68,95%CI:2.09,3.44;P<0.01]、提高患者的血硒水平(标准化均数差=10.87,95%CI:9.25,12.49;P<0.01),且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事件发生(OR=1.31,95%CI:0.68,2.53;P<0.01)。结论:补硒干预能提高寻常型银屑病治疗的疗效,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硒
寻常型银屑病
免疫紊乱
Keywords
selenium
psoriasis vulgaris
immune disorders
分类号
R-03 [医药卫生]
R758.6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连膏对全层皮肤缺损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
13
9
作者
张晓芬
孙桂芳
陈亚峰
马骄阳
高春芳
盛霞
奉典旭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
普陀医院
普外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皮肤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
普陀医院
病理科
出处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4-720,共7页
基金
上海市卫计委中医药科研专项(2016JP006)
普陀区高层次人才科研创新项目(2014-A-24)
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团队(B-X-75)
文摘
目的观察黄连膏对全层皮肤缺损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取30只雄性C57BL/6J小鼠,在每只小鼠背部造成直径为7.5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黄连膏组和基质组,每组15只。伤后1d开始,黄连膏组和基质组小鼠创面分别涂抹黄连膏和基质,2次/d。每组选取5只小鼠,观察伤后0、3、7、10、14d创面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2组均于伤后3、7d分别处死未行大体观察的10只小鼠中的5只,伤后14d处死行大体观察后的5只小鼠,取创面组织及距创缘2mm内皮肤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进行组织学评分,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组织中a平滑肌肌动蛋白(0l—SMA)和Ki-67双阳性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表达,ELISA法检测组织中TGF-β和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量。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析因设计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onferronni检验或校正。结果(1)伤后0d,2组小鼠创面均红肿;伤后3、7d,2组小鼠创面均结痂、无红肿;伤后10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面积明显缩小,基质组小鼠创面缩小面积小于黄连膏组;伤后14d,黄连膏组小鼠大部分创面愈合,基质组小鼠创面尚未完全愈合。伤后3、7d,2组小鼠创面愈合率相近(£值分别为0.64和1.90,P值均大于0.05);伤后10、14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6±7)%、(93±5)%,显著高于基质组的(48±9)%、(68±11)%(t值分别为7.44和3.89,P值均小于O.01)。2组小鼠伤后7、10、14d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组内前一时相点(P值均小于0.01)。(2)伤后3d,2组小鼠创面组织学评分相近(t=-0.76,P〉0.05);伤后7、14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组织学评分分别为(7.0±1.6)、(11.6±2.1)分,显著高于基质组的(4.2±1.3)、(7.2±1.3)分(t值分别为1.96和2.50,P〈0.05或P〈0.01)。2组小鼠伤后7、14d创面组织学评分均显著高于组内前一时相点(P值均小于O.01)。(3)伤后3、7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组织中α=SMA和Ki-67双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5±12)%、(62±10)%,显著高于基质组的(17±12)%、(34±6)%(t值分别为-2.48和-5.25,P〈0.05或P〈0.01);伤后14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组织中α—SMA和Ki-67双阳性细胞百分比为(25±5)%,明显低于基质组的(44±17)%(£=2.50,P〈0.05)。黄连膏组小鼠伤后7d创面组织中α-SMA和Ki-67双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组内伤后3、14d(P值均小于0.01),基质组小鼠伤后7、14d创面组织中α-SMA和Ki-67双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组内前一时相点(P值均小于0.05)。(4)伤后3、7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组织中TGF—β蛋白表达量分别为(396±45)、(722±96)pg/mL,显著高于基质组的(290±42)、(382±62)pg/mL(f值分别为-8.17和-6.65,P值均小于0.01);伤后14d,2组小鼠创面组织TGF-β蛋白表达量相近(t=1.60,P〉0.05)。黄连膏组小鼠伤后7d创面组织中TGF—β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组内伤后3、14d(P值均小于0.01),基质组小鼠伤后7、14d创面组织中TGF-β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组内前一时相点(P值均小于0.05)。伤后3d,2组小鼠创面组织中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量相近(t=1.99,P〉0.05);伤后7、14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组织中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47±10)、(70±14)ng/mL,显著高于基质组的(34±10)、(42±12)ng/mL(t值分别为3.15和3.52,P〈0.05或P〈0.01)。2组小鼠伤后7、14d创面组织中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组内前一时相点(P〈0.05或P〈0.01)。结论黄连膏可能通过促进肌成纤维细胞生成,提高TGF-β、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量,从而促进全层皮肤缺损小鼠创面愈合。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伤口愈合
转化生长因子Β
肌成纤维细胞
胶原蛋白
黄连膏
Keywords
Wounds and injuries
Wound heal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Myofibroblasts
Collagen
Huanglian ointment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别让脚气“死灰复燃”
10
作者
马骄阳
高春芳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皮肤科
出处
《家庭用药》
2024年第6期64-65,共2页
文摘
钱阿姨和老公开了个餐馆,夫妻二人分工明确,钱阿姨负责后厨清洁工作。不知什么时候她患上了脚气。一开始只是有些轻微的癌瘙痒,她并没有放在心上。谁想到脚气越来越严重,变得癌痒难忍,脚趾缝隙之间发生了糜烂。因为店里太忙走不开,她就去药店买了治疗脚气的药膏,用了药膏后脚趾就不痒了,糜烂也好了;但是一旦不用药,过了一段时间脚气又会复发。最近随着气温的升高,钱阿姨的脚气又再次发作了,让她困扰不堪。
关键词
脚气
药膏
分工明确
死灰复燃
糜烂
分类号
R7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百癣夏塔热片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5
11
作者
高春芳
马骄阳
李峰
姚颖嘉
黄华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7年第6期413-416,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百癣夏塔热片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痤疮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75例。同时选取7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红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癣夏塔热片口服,一日3次,每次2片。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进行评分,统计有效率,同时检测皮肤的屏障功能指标,包括经皮水分丢失和皮肤油脂的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45.33%,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经皮水分丢失、皮肤油脂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各项指标均下降,两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与健康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癣夏塔热片联合红蓝光治疗可明显改善痤疮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有效率高,可修复受损皮肤屏障。
关键词
百癣夏塔热片
红蓝光
痤疮
Keywords
Baixuan Xiatare tablet
red-blue light
acne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痘”不逗留,外用药物来战“痘”
12
作者
马骄阳
高春芳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皮肤科
出处
《家庭用药》
2023年第8期66-67,共2页
文摘
人世间最让人噢恼的事情,莫过于逝去的青春再也回不来,而“青春的烙印”——痤疮,却始终如影随形。痤疮绝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它可以发生于青春期,也可能持续到中年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痤疮的外用治疗和日常护肤。
关键词
外用药物
痤疮
外用治疗
中年期
青春期
年轻人
分类号
R7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频超声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刘嫱霖
高春芳
汪红平
储旭春
马骄阳
《皮肤病与性病》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儿复发性皮肤淋巴管瘤1例
高春芳
王丽珍
黄华
秦晓峰
顾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原发性皮肤浆细胞瘤1例
高春芳
姚颖嘉
顾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黄明欢
秦晓峰
黄懿
姚玮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
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794例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检测与临床分析
高春芳
王丽珍
黄华
姚颖嘉
秦晓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经方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探讨
秦岭
高春芳
宋瑜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成人水痘43例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秦岭
高春芳
《皮肤病与性病》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补硒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治疗疗效的循证医学研究
李峰
朱时纯
胡金平
《上海医药》
CAS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黄连膏对全层皮肤缺损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张晓芬
孙桂芳
陈亚峰
马骄阳
高春芳
盛霞
奉典旭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3
原文传递
10
别让脚气“死灰复燃”
马骄阳
高春芳
《家庭用药》
2024
0
原文传递
11
百癣夏塔热片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高春芳
马骄阳
李峰
姚颖嘉
黄华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7
5
原文传递
12
“痘”不逗留,外用药物来战“痘”
马骄阳
高春芳
《家庭用药》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