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型中医院耳鼻喉科的定位与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治军 袁波 +3 位作者 张弢 张金铭 滕磊 张莉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37,共3页
明确学科定位是制定科室发展规划的前提条件。科室管理决定并影响着医院的长远发展。恰当的定位和完善的管理是研究型中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学科定位 科室管理 研究型 中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性评价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考核中的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滕磊 章静怡 +2 位作者 忻耀杰 柴宇琪 石一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过程性评价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考核中实施的效果并评价其教学意义。方法80名选修《中医耳鼻咽喉科学》课程的学生随机分2组,传统性评价组(T)和过程性评价组(P),各为40人,前者采用“传统教学+平时作业考核+期末成绩”的学习... 目的观察过程性评价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考核中实施的效果并评价其教学意义。方法80名选修《中医耳鼻咽喉科学》课程的学生随机分2组,传统性评价组(T)和过程性评价组(P),各为40人,前者采用“传统教学+平时作业考核+期末成绩”的学习考核模式,后者采用“传统教学+微信学习群讨论+过程性评价考核+期末成绩”的学习考核模式,每周3学时,共12周,学习结束后评估教学效果。结果T组和P组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总成绩方面比较,均为P<0.05,P组均优于T组;P组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相关性分析,r=0.358(P<0.05),具有显著相关性;P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交流的情况从教学开始后的2~3周活跃,呈波动性上升,直至教学结束;而从学生反馈的教学情况来看,P组在解剖和疾病掌握方面与T组比较P<0.05,理解程度优于T组。结论过程性评价方法的实施,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且可以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临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教学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中医“张氏喉科”局部望诊法初探
3
作者 忻耀杰 滕磊 郑昌雄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4年第1期3-4,12,共3页
通过总结张赞臣先生特色的局部望诊,初步探讨张赞臣先生应用局部望诊法的临床经验和对于耳鼻喉科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张氏喉科的局部望诊对充实中医望诊有着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海派中医 张氏喉科 张赞臣 局部望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学“六根”说对中医防治疾病的启示意义
4
作者 忻耀杰 滕磊 高旭青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2年第2期98-100,共3页
佛学“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感受“六尘”的感官,是“六识”的工具,六根不净,即为物欲所困,变生疾病,这与中医的“三因”致病学说有相似之处.佛学告诉人们可通过禅定的方式达到六根清净的境地,使身心健康,这... 佛学“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感受“六尘”的感官,是“六识”的工具,六根不净,即为物欲所困,变生疾病,这与中医的“三因”致病学说有相似之处.佛学告诉人们可通过禅定的方式达到六根清净的境地,使身心健康,这与《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宗旨颇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根 六尘 六识 禅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海绵和凡士林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随机对比试验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治军 张金铭 +2 位作者 张弢 袁波 蒋梦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3729-3731,共3页
为比较膨胀海绵和凡士林油纱条鼻腔填塞控制鼻出血的效果及组织相容性,将2004-03/2005-06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耳鼻喉科收治较严重的鼻出血患者5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膨胀海绵或油纱条进行鼻腔填塞止血处理,观察止血效果... 为比较膨胀海绵和凡士林油纱条鼻腔填塞控制鼻出血的效果及组织相容性,将2004-03/2005-06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耳鼻喉科收治较严重的鼻出血患者5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膨胀海绵或油纱条进行鼻腔填塞止血处理,观察止血效果及有无鼻腔结硬痂、粘连和溃烂等材料宿主反应。结果显示48例采用填塞方法止血成功,两组各1例患者未能控制出血,最终采用鼻内镜下出血点电凝结合鼻腔藻酸钙辅料微填塞进行止血,在控制严重鼻出血的功效方面两组无差异。4周后鼻内镜下随访,2组均无鼻腔粘连和黏膜糜烂,膨胀海绵组1例、油纱条组3例表现为鼻腔少量结痂。提示膨胀海绵治疗严重鼻出血的效果与油纱条相似,组织相容性好,使用方便、简洁、容易鼻腔插入,对于简单措施不能控制的严重鼻出血,可选膨胀海绵鼻腔填塞来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膨胀海绵 凡士林油纱条 鼻腔填塞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圣心源》探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10
6
作者 滕磊 忻耀杰 +2 位作者 寻满湘 柴宇琪 李春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四圣心源》的关键学术思想是“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基于这种认识,鼻的生理功能的形成在于“清升浊降”,病理状态则是“浊阴上逆”,于是变应性鼻炎表现为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临床症状。这些症状都是肺气不清引起,肺气不清源于... 《四圣心源》的关键学术思想是“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基于这种认识,鼻的生理功能的形成在于“清升浊降”,病理状态则是“浊阴上逆”,于是变应性鼻炎表现为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临床症状。这些症状都是肺气不清引起,肺气不清源于土湿胃逆。总结《四圣心源》的学术思想,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策略为“利水燥土,清肺降逆”,其中清肺降逆是治标,利水燥土是治本,通过标本兼治才能恢复“一气周流”的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圣心源》 变应性鼻炎 清肺降逆 利水燥土 黄元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突穴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弢 袁波 +2 位作者 张治军 滕磊 沈卫东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0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天突穴针刺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天突穴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 目的观察天突穴针刺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天突穴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咽喉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咽喉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各分项评分及总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43%、63.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RSI中的持续清嗓、饭后或躺下后咳嗽、烦人的咳嗽、咽喉异物感评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RFS中的红斑/充血、声带水肿、弥漫性喉水肿、后连合增生评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突穴针刺联合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反流性疾病 天突穴 针刺 食管上括约肌 迷走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灵微蕴》学术思想对治疗突发性耳聋诊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忻耀杰 滕磊 高旭青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8期15-16,共2页
探讨《素灵微蕴》的学术思想对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指导意义。《素灵微蕴》以"耳窍虚则清彻而灵通"立论,认为突发性耳聋的发病之本是"水寒土湿",发病之机为"脾陷胃逆",发病之标为"君相火逆"。
关键词 《素灵微蕴》 黄元御 突发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金百部汤治疗燥红质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滕磊 忻耀杰 寻满湘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8期54-55,共2页
变应性鼻炎为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目前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有研究表明,体质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关系密切,寒体最容易引起、症状最严重[1]。因此,根据体质特点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不失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方法。笔者采... 变应性鼻炎为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目前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有研究表明,体质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关系密切,寒体最容易引起、症状最严重[1]。因此,根据体质特点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不失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方法。笔者采用清金百部汤对燥红质(阴虚质)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金百部汤 变应性鼻炎 体质 燥红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圣心源》治疗声喑学术思想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滕磊 忻耀杰 +1 位作者 张治军 高旭青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3期28-29,共2页
《四圣心源》是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的代表作,治疗声喑有其独特的学术思想。认为"声气出于肺"、"阳旺金燥"是声音响振的生理基础;"阳衰土湿"是声喑发生的根源;"益清阳、驱浊阴"是声喑的治疗原则... 《四圣心源》是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的代表作,治疗声喑有其独特的学术思想。认为"声气出于肺"、"阳旺金燥"是声音响振的生理基础;"阳衰土湿"是声喑发生的根源;"益清阳、驱浊阴"是声喑的治疗原则,并创立茯苓橘皮杏仁汤和百合桔梗鸡子汤,对于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圣心源》 黄元御 声喑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经》“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的再认识 被引量:12
11
作者 忻耀杰 滕磊 高旭青 《四川中医》 2014年第1期29-30,共2页
从《黄帝内经》对鼻渊病机的描述来探讨对"胆移热于脑"的认识。分别从鼻渊病机的历史沿革和"胆移热于脑"机理来分析"胆移热于脑"病机的精准性,执简驭繁的病机概括有助于对疾病本源的把握,对于指导临床辨... 从《黄帝内经》对鼻渊病机的描述来探讨对"胆移热于脑"的认识。分别从鼻渊病机的历史沿革和"胆移热于脑"机理来分析"胆移热于脑"病机的精准性,执简驭繁的病机概括有助于对疾病本源的把握,对于指导临床辨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移热于脑 鼻渊 土湿胃逆 黄帝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启源》咳嗽的辨治和用药特点探微 被引量:3
12
作者 滕磊 王学成 忻耀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1期23-24,共2页
探讨《医学启源》咳嗽的辨治和用药特点。其辨证准则为"有声无痰,有痰无声";用药以五味子为君,与防风为基本配伍,宣肃肺气;区分"咳"或"嗽",分别配伍开宣肺气或化痰利湿之药。
关键词 《医学启源》 张元素 咳嗽 辨证 用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昌雄运用中药治疗喉非特异性肉芽肿11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春芳 郑昌雄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10期18-19,22,共3页
喉非特异性肉芽肿是以多发于声带后段,肿块表面光滑,呈灰白色或淡黄色为特点的一种喉科良性病变,临床较为少见。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多以西医疗法为主,而用中医药治疗的个案报道尚属鲜见。近年来,郑老师单纯运用中药汤剂治疗本病11例,... 喉非特异性肉芽肿是以多发于声带后段,肿块表面光滑,呈灰白色或淡黄色为特点的一种喉科良性病变,临床较为少见。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多以西医疗法为主,而用中医药治疗的个案报道尚属鲜见。近年来,郑老师单纯运用中药汤剂治疗本病11例,不仅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而且喉部肿块也明显缩小,乃至消失。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非特异性肉芽肿 中医药疗法 郑昌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黄芪在耳鼻咽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郑昌雄临证治验举隅 被引量:2
14
作者 孔令春 滕磊 郑昌雄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3期16-18,共3页
结合病案,介绍郑昌雄教授临床应用生黄芪联合宣肺止咳法、祛风通窍法、健脾和胃法以及化痰行瘀、养阴利喉法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的经验。
关键词 耳鼻咽喉疾病 生黄芪 临床经验 郑昌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治汇补》清肺散对变应性鼻炎治疗的指导意义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忻耀杰 滕磊 高旭青 《四川中医》 2013年第12期27-28,共2页
清代医家李用粹所著的《证治汇补》,其治疗鼻痒、连续性喷嚏的专方"清肺散"是从肺热来辨证的。笔者以为其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专方,但肺金郁热只是病标,阳气虚衰才是病本。必要时应当在清热的同时应用温阳之法,以清上温下,标... 清代医家李用粹所著的《证治汇补》,其治疗鼻痒、连续性喷嚏的专方"清肺散"是从肺热来辨证的。笔者以为其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专方,但肺金郁热只是病标,阳气虚衰才是病本。必要时应当在清热的同时应用温阳之法,以清上温下,标本兼治。优秀的中医古籍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亟待我们继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治汇补 李用粹 变应性鼻炎 清肺散 肺热 清上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药解》论桂枝 被引量:2
16
作者 滕磊 忻耀杰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5-126,共2页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一生肆力经典,精于长沙之学。其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发挥颇多。在著成《伤寒悬解》、《金匮悬解》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取仲景方药笺疏之,作《长沙药解》”(《长沙药解·自序》)。笔者就《长...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一生肆力经典,精于长沙之学。其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发挥颇多。在著成《伤寒悬解》、《金匮悬解》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取仲景方药笺疏之,作《长沙药解》”(《长沙药解·自序》)。笔者就《长沙药解》对桂枝的论述做一浅析,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药解》 黄元御 桂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溯源法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滕磊 施陈燕 +3 位作者 蔡蔚然 张弢 袁波 张治军 《中医教育》 202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溯源法教学是一种研究型教学,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中至少包括解剖名称的溯源、病种名称的溯源和治疗操作的溯源3个部分。溯源法教学承载的核心是中医经典教学和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包括3个基本程序,即提出问题、溯源研究和实践考... 溯源法教学是一种研究型教学,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中至少包括解剖名称的溯源、病种名称的溯源和治疗操作的溯源3个部分。溯源法教学承载的核心是中医经典教学和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包括3个基本程序,即提出问题、溯源研究和实践考证。通过对溯源法教学核心以及教学程序的思考,总结出溯源法教学优点包括: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理解记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有助于培养其中医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溯源法 教学实践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原文传递
《长沙药解》中麻黄作用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滕磊 忻耀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10期23-24,共2页
探讨《长沙药解》中麻黄的效用特点。认为麻黄之性浮散轻飘,唯一功效是走皮毛而宣散卫闭,其用有三:发汗解表;驱风水溢饮;消咳逆肺胀,解惊悸心忡。
关键词 《长沙药解》 黄元御 麻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楸药解》辨析肉桂的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滕磊 忻耀杰 张珺珺 《四川中医》 2012年第10期28-29,共2页
探讨《玉楸药解》辨析肉桂性效的学术思想。《玉楸药解》认为肉桂独入厥阴,温肝暖血,既善行滞结,破瘀消癥,又温散寒湿,驱邪止痛。《玉楸药解》肉桂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玉楸药解 黄元御 肉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祥成治疗声带小结经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春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4期18-19,共2页
介绍朱祥成教授治疗声带小结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以肺脾虚损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治疗重视补益肺脾,兼顾痰瘀。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 声带小结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朱祥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