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甲氨蝶呤致药物性肝损伤合并肝硬化1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曦 陆璐 +1 位作者 顾宏图 孙明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0-1082,共3页
药物性肝损伤(DILI)多以急性肝损伤为主要表现,直接以肝硬化失代偿为首发症状的病例较少见.现报道中药治疗甲氨蝶呤致DILI合并肝硬化失代偿上消化道出血1例如下.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肝硬化 中医疗法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石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周群 王毅兴 +1 位作者 刘平 张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58-2463,共6页
胆石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症,目前西医以手术为首要治疗手段,但存在手术创伤、复发率高及术后易发生并发症等问题。中医药治疗胆石症方法多样,疗效满意,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为应用。主要从中医对胆石症的认识、中医药治疗方法及其作用机... 胆石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症,目前西医以手术为首要治疗手段,但存在手术创伤、复发率高及术后易发生并发症等问题。中医药治疗胆石症方法多样,疗效满意,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为应用。主要从中医对胆石症的认识、中医药治疗方法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中西医联合治疗等3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认为中医药可明显改善或抑制胆石症的形成,具有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优势。但目前因存在作用机制不清、临床研究质量不高、可重复性差等缺陷,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及开展高水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为胆石症的临床诊疗提供更科学、客观的证据,以期提高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中医学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干预作用及用药特点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郭亚楠 顾宏图 +6 位作者 赵长青 慕永平 袁继丽 邢枫 陶艳艳 吕靖 刘成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5-351,共7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患者的干预作用及用药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89例,根据是否联用中医药治疗分为中药组59例,对照组30例。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学、实验室... 目的探究中医药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患者的干预作用及用药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89例,根据是否联用中医药治疗分为中药组59例,对照组30例。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学、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胃镜检查、手术史、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用药情况及随访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干预处方进行药物效应聚类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OR=3.144,95%CI:1.221~8.094)、PVT范围波及PV+SMV(OR=51.667,95%CI:3.536~754.859)、PV+SV+SMV(OR=13.271,95%CI:2.290~76.928)、伴门静脉海绵样变性(OR=11.896,95%CI:1.172~120.696)及中药干预(OR=0.348,95%CI:0.129~0.938)是肝硬化PVT结局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随访结果显示,中药组PVT进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95%vs 56.67%,P<0.001)。中药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47%vs 33.33%,P<0.001)。使用频率较高的有效中药为补虚类359次(34.6%)、活血化瘀类202次(19.5%)、利水渗湿类180次(17.3%)等;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黄芪57次(8.7%)、当归50次(7.6%)、水蛭48次(7.3%)等;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为黄芪+当归、黄芪+水蛭、当归+水蛭、黄芪+当归+水蛭等。结论黄芪、当归、水蛭等益气活血破血中药可促进肝硬化PVT的稳定或再通,减少门静脉高压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中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4
作者 赵志敏 《肝博士》 2021年第1期46-46,共1页
肝纤维化是多种病因导致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虽然部分慢性肝病采用病因治疗如抗病毒后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肝纤维化逆转,仍有部分患者会继续进展;而且尚有相当多的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目前缺乏特异性病因治疗。肝纤维化进一步发... 肝纤维化是多种病因导致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虽然部分慢性肝病采用病因治疗如抗病毒后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肝纤维化逆转,仍有部分患者会继续进展;而且尚有相当多的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目前缺乏特异性病因治疗。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甚或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腹水、出血、肝性脑病等表现,严重威胁生命健康。中医药抗纤维化治疗经过长期积累,并有不少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慢性肝脏疾病 中医药治疗 慢性肝病 病因治疗 抗纤维化治疗 循证医学证据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肝藏象理论与现代肝病诊治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成海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780-783,共4页
基于王伯祥教授创立的中医藏象肝病研究所的学术思想与研究特色,结合中医藏象学说与中西医结合肝病的研究进展,探讨中医肝藏象理论在现代肝脏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指出: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核心,其概念内涵不断演化发展,中医肝藏象可以用... 基于王伯祥教授创立的中医藏象肝病研究所的学术思想与研究特色,结合中医藏象学说与中西医结合肝病的研究进展,探讨中医肝藏象理论在现代肝脏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指出: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核心,其概念内涵不断演化发展,中医肝藏象可以用于西医肝疾病。病证结合、据期分证,内辨阴阳、外联五脏是目前肝藏象应用于现代肝病诊治的重要范式。而探究“藏-方-象”的内在联系,则是发展肝藏象理论与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象理论 肝病 病证结合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脏储备功能与有效血流量探讨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型特点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宇 袁继丽 +4 位作者 赵长青 慕永平 顾宏图 吕靖 刘成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868-2872,共5页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肝脏储备功能以及有效肝血流量之间的关系,从肝脏功能代谢角度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特征表现。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63例作...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肝脏储备功能以及有效肝血流量之间的关系,从肝脏功能代谢角度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特征表现。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63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四诊信息及“以方测证”归纳中医证型,分析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有效肝血流量(EHBF)、Alb、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等的组间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占48.46%。不同中医证型间ICG-R15、EHBF、Alb、PA、PT、Child-pugh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G-R15、Child-pugh分值呈现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的趋势;EHBF呈现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的趋势。EHBF在肝肾阴虚证中呈现随Child-pugh分级降低而下降的趋势(P=0.008)。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及肝有效血流量与中医证型的演变分期具有一致性。肝肾阴虚证的有效血流量具有随肝脏储备功能下降而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中医证型 肝功能 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 有效肝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俞晓菡 王雨露 +2 位作者 许笑阳 平键 赵长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6-199,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全球发病率持续上升,由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该病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加剧糖尿、高血脂等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严重会导致肝纤维化,甚至发生肝硬化。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小肠L型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全球发病率持续上升,由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该病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加剧糖尿、高血脂等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严重会导致肝纤维化,甚至发生肝硬化。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小肠L型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调节葡萄糖依赖性的胰岛素分泌刺激,减少胃排空,抑制食物摄取等作用。综述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顺宵 张晟 +3 位作者 张妍 李园园 陈月 孙明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1-1088,共8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3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纳入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252例T2DM患者,根据患者的脂肪肝情况,分为单纯T2DM组(n=10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3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纳入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252例T2DM患者,根据患者的脂肪肝情况,分为单纯T2DM组(n=105)和T2DM合并NAFLD组(n=147)。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压、身高、体质量、颈围、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晨尿白蛋白/肌酐、促甲状腺激素、尿酸、肝内脂肪沉积情况、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踝臂脉搏波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相关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按年龄分层统计分析发现,<50岁T2DM合并NAFLD患者的BMI、内脏脂肪、TG、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晨尿白蛋白/肌酐、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T2DM患者(P值均<0.05),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单纯T2DM患者(P<0.05);≥50岁T2DM合并NAFLD患者的血压、BMI、内脏脂肪、TG、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晨尿白蛋白/肌酐、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单纯T2DM患者(P值均<0.05),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单纯T2DM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408,95%CI:1.136~1.746,P=0.002)、HDL-C(OR=0.031,95%CI:0.001~0.647,P=0.025)、左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OR=1.003,95%CI:1.001~1.006,P=0.003)、尿酸(OR=1.011,95%CI:1.005~1.016,P<0.001)是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HDL-C、BMI、左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尿酸评估T2DM合并NAFL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5(95%CI:0.574~0.812)、0.708(95%CI:0.628~0.788)、0.611(95%CI:0.523~0.698)、0.698(95%CI:0.617~0.779)。结论低水平HDL-C、BMI、左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尿酸对T2DM患者NAFLD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糖尿病 2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成海运用膏方辨治慢性肝病经验撷菁
9
作者 朱哿瑞 齐婧姝 吕靖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11期35-38,共4页
介绍刘成海教授运用膏方辨治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认为其以病症结合、中西互参为基本原则,治以扶正化瘀为主,辅以补益肝肾、益气健脾、理气和胃、养阴清热、解毒利湿等,且慎防药毒,以标本同治,攻补兼施。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 慢性肝病 扶正化瘀 膏方 刘成海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顺宵 惠登城 孙明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近年相关文献,分别从中医学及现代医学的角度,对其发病机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纳,探讨该病的... 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近年相关文献,分别从中医学及现代医学的角度,对其发病机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纳,探讨该病的中西医研究近况.结果表明,目前中西医在治疗该病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发病机制上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且目前中医学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尚不统一,且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研究,中药对该病作用环节和靶点的研究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 西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联合神阙穴贴敷改善肝硬化腹水 被引量:28
11
作者 董春玲 俞美定 +2 位作者 陶茹 顾莉华 卢根娣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525-527,共3页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神阙穴贴敷对肝硬化腹水的改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9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均分为3组,分别予艾灸组(A组)、神阙穴贴敷组(B组)以及艾灸联合神阙穴贴敷组(C组)干预。28 d后比较3组24 h尿量、腹围、体质量等指标以...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神阙穴贴敷对肝硬化腹水的改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9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均分为3组,分别予艾灸组(A组)、神阙穴贴敷组(B组)以及艾灸联合神阙穴贴敷组(C组)干预。28 d后比较3组24 h尿量、腹围、体质量等指标以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3组在体质量、腹围、尿量等方面均有所改善(P<0.01);组间比较发现,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在体质量、腹围、尿量方面均优于A、B组(均P<0.05)。C组症状改善有效率(96.7%)高于A、B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神阙穴贴敷能够改善肝硬化腹水,减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艾灸 神阙 穴位贴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慕永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62-1968,共7页
门静脉高压既是肝硬化的结果,又是胃食管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静脉曲张出血,病情十分凶险,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规范开展内镜筛查,预防首次出血,急诊止血以及预防再次出血等,对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至关重要。目前... 门静脉高压既是肝硬化的结果,又是胃食管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静脉曲张出血,病情十分凶险,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规范开展内镜筛查,预防首次出血,急诊止血以及预防再次出血等,对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至关重要。目前,急诊止血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循环复苏、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放射学治疗,以及针对常规治疗可能失败的患者考虑优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等。二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传统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或卡维地洛联合内镜下曲张静脉结扎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球囊阻断逆行静脉栓塞术等。此外,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在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尤其是在一级和二级预防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在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调护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志敏 《肝博士》 2018年第5期50-51,共2页
一、乙肝肝硬化的发病与治疗现状肝硬化在死亡的病因中占到第6一12位.我国引起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2%~10%,乙肝肝硬化患者中有约30%~70%存在病毒的活跃复制.持续高水平的病... 一、乙肝肝硬化的发病与治疗现状肝硬化在死亡的病因中占到第6一12位.我国引起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2%~10%,乙肝肝硬化患者中有约30%~70%存在病毒的活跃复制.持续高水平的病毒复制不仅是肝硬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乙肝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 调护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复制 肝硬化患者 年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14
作者 赵长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80-1985,共6页
肝源性糖尿病(HD)是肝硬化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降低患者生存率,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等都有别于2型糖尿病。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D治疗的指南。中医对HD的研究认识虽然逐渐加深,但是针对其病因病机,乃至... 肝源性糖尿病(HD)是肝硬化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降低患者生存率,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等都有别于2型糖尿病。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D治疗的指南。中医对HD的研究认识虽然逐渐加深,但是针对其病因病机,乃至辨证分型均未达成共识。本文回顾了近年HD的相关中西医研究进展,为临床医生制定适合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诊治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徒都子补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扬 邢枫 +3 位作者 赵长青 董春玲 袁继丽 刘成海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5期67-69,76,共4页
目的观察徒都子补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徒都子补气汤,两组疗程均为14 ... 目的观察徒都子补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徒都子补气汤,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比较腹水相关指标(24 h尿量、体质量、腹围、仰卧位腹水深度)及实验室相关指标(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7 d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治疗组24 h尿量增加(P<0.05),体质量、腹围、仰卧位腹水深度减少(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上述腹水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治疗14 d组间比较,24 h尿量、仰卧位腹水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4 d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升高(P>0.05),治疗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加用徒都子补气汤更有助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消退,且未增加肾功能损伤、电解质紊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顽固性腹水 徒都子补气汤 肾功能 电解质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外周血清免疫学特点的初步探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宇 罗琼 +4 位作者 李书 沈晓萍 李爽 陶艳艳 刘成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细胞因子等外周血清免疫学指标在药物性肝损伤(DILI)中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8月于曙光医院及宝山分院收集的219例DILI患者病历资料,按照药物损伤类别及损伤程度进行分组,就其临床特征、生...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细胞因子等外周血清免疫学指标在药物性肝损伤(DILI)中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8月于曙光医院及宝山分院收集的219例DILI患者病历资料,按照药物损伤类别及损伤程度进行分组,就其临床特征、生化及外周血清免疫学特点进行分析。从健康体检者中选取29例作为肝功能正常组,从DILI病例中复核确认42例急性起病治疗前1周内做过细胞因子及细胞免疫评价的作为DILI对照组。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检验。结果219例DILI患者中女性122例(56%),男性97例(44%)。由中药、中成药或者保健品导致损伤89例(40%),由抗结核、抗肿瘤等西药导致损伤130例(60%)。其中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82例(37%),胆汁淤积型17例(8%),混合损伤型120例(55%)。潜伏期最长为180 d,最短为1 d,中位数天数为15 d。其主要症状表现中乏力占49%。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在中药、中成药或保健品组与西药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5、3.08,P值分别为0.011、0.002)。肝功能正常与DILI对照组比较,IL-6、IL-10在DILI的外周免疫血清分布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828、2.695,P值分别为<0.001、0.007)。结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在中草药、中成药制剂或保健品和西药类两者的致病机制中或扮演不同角色;药物或药物-蛋白复合物或可影响炎症及免疫通路,释放相关的细胞因子如IL-6、IL-10参与DILI发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中草药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丹阳 许燕楠 +1 位作者 刘平 慕永平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1期81-87,共7页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肝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肝硬化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供体短缺、手术费用昂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以胚胎干细胞、诱导性...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肝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肝硬化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供体短缺、手术费用昂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以胚胎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主的干细胞移植在肝硬化治疗领域越来越受关注。MSCs治疗肝硬化的机制主要包括其可转化为肝细胞样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以及旁分泌等。目前关于MSCs移植治疗肝硬化已开展了多项临床试验,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理想。相信随着研究的发展,以MSCs移植为代表的干细胞移植将在终末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干细胞移植 胚胎干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莹 蒋式骊 +7 位作者 吕靖 赵长青 邢枫 顾宏图 袁继丽 刘成海 刘平 慕永平 《肝脏》 2022年第10期1096-1101,共6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实验室检测指标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6年6月—2018年2月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收治的175例确诊为肝硬化并行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信息,分析食管静脉曲...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实验室检测指标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6年6月—2018年2月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收治的175例确诊为肝硬化并行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信息,分析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实验室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无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比较,有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含量、血小板(PLT)计数、前白蛋白(PA)含量,胆碱酯酶(ChE)活性、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等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脏硬度值(kPa)显著增加(22.95±9.85 vs.18.22±7.94,t=-2.815,P=0.006)。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加,RBC、Hb、PLT、PA及ChE在无曲张(G0)、轻度曲张(G1)、中度曲张(G2)及重度曲张(G3)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3组RBC、Hb、PLT、PA、ChE、PTA和FIB均显著低于G0组(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RBC、Hb、PLT、PA、ChE、PTA和FIB均呈显著负相关(R^(2)分别为0.8292、0.9219、0.9312、0.5064、0.8409、0.5547和0.8504)。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加,肝硬度值及CTP分级呈逐渐升高趋势,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肝硬度值呈显著正相关(R^(2)=0.9133)。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不仅与肝硬度值和CTP评分密切相关,且与外周血RBC、Hb、PLT、PA、ChE、PTA和FIB的水平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视及深入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血常规 肝功能 凝血功能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肝脏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宇 李钊颖 +1 位作者 李爽 刘成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0-223,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T淋巴细胞负性调控信号以达到增强T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免疫耐受失衡或正常免疫亢进从而导致免疫性肝炎。本文主要通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机制,导致肝损伤的不良反应机制、危险因素以及...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T淋巴细胞负性调控信号以达到增强T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免疫耐受失衡或正常免疫亢进从而导致免疫性肝炎。本文主要通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机制,导致肝损伤的不良反应机制、危险因素以及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并且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肝损伤的治疗方法进行初步归纳。认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促进抗肿瘤免疫的同时,由于作用机制的非肿瘤组织靶点特异性,可能造成非同质化的免疫相关的肝损伤,治疗上以恢复免疫稳态为主。因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患者的管理往往需要在治疗窗、毒性和特定损伤治疗之间取得平衡,并开展多学科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免疫抑制剂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型Numb蛋白对肝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燕楠 刘平 慕永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9-172,共4页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可逆的病理状态。但如何阻抑或逆转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仍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Numb,一个重要的细胞命运决定子,已被发现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肝纤维化环境中...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可逆的病理状态。但如何阻抑或逆转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仍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Numb,一个重要的细胞命运决定子,已被发现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肝纤维化环境中,由于Numb基因的选择性剪切作用,翻译出不同亚型的Numb蛋白,其对不同信号通路的活化以及肝干细胞的分化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目前关于Numb蛋白不同亚型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报道较少。综述了不同亚型Numb蛋白对Notch、Hedgehog、P53信号通路以及对肝干细胞的调控作用,阐释其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Numb蛋白亚型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