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衰冲剂抑制残余肾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RNA的表达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建东 何立群 郑平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研究肾衰冲剂对大鼠残余肾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IMP 1)mRNA过度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 5 / 6肾切除肾衰模型 ,分别予肾衰冲剂及党参、丹参、制大黄灌胃治疗 1个月后取各组大鼠残余肾。... 目的 :研究肾衰冲剂对大鼠残余肾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IMP 1)mRNA过度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 5 / 6肾切除肾衰模型 ,分别予肾衰冲剂及党参、丹参、制大黄灌胃治疗 1个月后取各组大鼠残余肾。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残余肾TGF β1、TIMP 1mRNA的表达。结果 :大鼠慢性肾衰模型组表现为TGF β1、TIMP 1mRNA的过度表达 ;经肾衰冲剂治疗后TGF β1、TIMP 1mRNA的表达降低 (P <0 0 1)。其组成单味药丹参、制大黄则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党参作用不明显。结论 :肾衰冲剂减轻残余肾纤维化的病变与其抑制残余肾组织TGF β1、TIMP 1mRNA的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冲剂 残余肾 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MRNA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2
作者 侯卫国 王琛 +2 位作者 唐英 曹和欣 刘恒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7,共3页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血瘀证的疗效,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早中期DN患者,分为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和科素亚对照组各30例,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脂、血纤维蛋白原(FIB)、D...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血瘀证的疗效,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早中期DN患者,分为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和科素亚对照组各30例,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脂、血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液流变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7%(P<0.05);血瘀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84.6%,对照组为58.1%(P<0.05,P<0.01);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均有改善,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中CCH、TC、FIB、DD及血液流变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降低不明显,组间比较,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能有效缓解早中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改善血瘀症状及生化指标,减少尿蛋白,降低血黏度,以及改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瘀证 血府逐瘀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平东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建东 王琛 侯卫国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8-498,52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药疗法 经验 郑平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IgA肾病肾小球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何立群 肖黎 +1 位作者 郑平东 章晓鹰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15-817,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基因多态性及其产物与IgA肾病肾小球硬化的关系。 方法 随机收集上海地区汉族人种IgA肾病患者 98例 ,其中伴肾小球硬化者 (G组 ) 5 3例 (5 4 % ) ,无肾小球硬化者 (no...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基因多态性及其产物与IgA肾病肾小球硬化的关系。 方法 随机收集上海地区汉族人种IgA肾病患者 98例 ,其中伴肾小球硬化者 (G组 ) 5 3例 (5 4 % ) ,无肾小球硬化者 (non G组 ) 4 5例 (46 % ) ,另设 9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PAI 1,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多聚酶链反应 (ASPCR)法进行PAI 14G/ 5G基因型分析。结果 G组的 4G/4G基因型发生频率 (45 .3% )、4G等位基因频率 (0 .6 7% )显著高于non G组 (13.3%、0 .4 1% ,P值均 <0 .0 5 )。而G组 5G/ 5G基因型的发生频率 (11.3% )则显著低于non G组 (31.1% ,P <0 .0 5 ) ;IgA肾病患者和对照组中携带 4G/ 4G基因的患者血浆PAI 1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 (P值分别 <0 .0 5和 <0 .0 1)。结论 PAI 14G/4G基因型和 4G等位基因与肾小球硬化显著相关 ,PAI 14G/ 4G基因型携带者血浆P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基因启动子区 4G/5G 基因多态性 IGA肾病 肾小球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肾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改善肾血液动力学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何立群 侯卫国 +3 位作者 王怡 周家俊 邹士林 李屹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16,共3页
观察保肾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CGN)疗效以及对肾血液动力学、血脂影响的机理 ,30例CGN患者服用保肾康 2个月 ,观察其治疗前后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血清肌酐 (Scr)、尿素氮 (BUN)和血栓素B2 (TXB2 ) ,6 酮 前... 观察保肾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CGN)疗效以及对肾血液动力学、血脂影响的机理 ,30例CGN患者服用保肾康 2个月 ,观察其治疗前后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血清肌酐 (Scr)、尿素氮 (BUN)和血栓素B2 (TXB2 ) ,6 酮 前列腺素 ( 6-keto-PGF1a)等肾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血脂 (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近期疗效达 86 7%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胆固醇、甘油三酯、TXB2 降低 ,Ccr、6-Keto -PCF1a升高。提示保肾康有改善肾功能、肾脏血液动力学、降低血脂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等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肾康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血液动力学 肾功能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清化方治疗慢性肾衰竭5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刚 何立群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10期591-593,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对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最终纳入统计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针对CRF加重因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治疗,观察各组Scr、BUN、U...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对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最终纳入统计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针对CRF加重因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治疗,观察各组Scr、BUN、UA及TGF-β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能明显降低CRF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转化生长因子(TGF-β),Scr、BUN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中期脾虚湿热型CRF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能延缓CRF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清化方 慢性肾衰竭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灵二号方干预慢性肾脏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胥晓芳 张权 +1 位作者 何立群 陈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抗纤灵二号方对CKD1~3期、存在肾小管间质损伤、中医辨属脾肾阳(气)虚兼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为36例,对照组为41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服抗纤灵二号方,每日1剂,分2次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抗纤灵二号方对CKD1~3期、存在肾小管间质损伤、中医辨属脾肾阳(气)虚兼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为36例,对照组为41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服抗纤灵二号方,每日1剂,分2次服;对照组加服百令胶囊,每日3次,每次1.5 g,两组均治疗90 d后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研究对象的中医证候积分,尿常规、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肾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对照组总有效率56.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尿α_1-MG、尿β_2-MG及尿RBP的排泄降低(P〈0.05或P〈0.01)。结论:抗纤灵二号方能显著改善肾小管间质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肾小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灵二号方 脾肾阳(气)虚 血瘀证 肾小管间质损伤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伤口床准备在老年人压疮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朱育明 赵彤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6期865-866,共2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伤口床准备对老年人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老年压疮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实验组采用个体化伤口床准备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结果实验组换药次数及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目的探讨个体化伤口床准备对老年人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老年压疮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实验组采用个体化伤口床准备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结果实验组换药次数及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照个体化伤口床准备方法治疗老年人压疮,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床 老年人 压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