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潘家姝 喻晓 邢练军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957-960,共4页
酒精性肝病(ALD)囊括了一系列由于长期、大量的酒精摄入所致的肝脏疾病,根据疾病发展的进程以及相应的临床特征、病理生理表现,主要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严重者可发展至肝细胞癌,大致可与中医学的“... 酒精性肝病(ALD)囊括了一系列由于长期、大量的酒精摄入所致的肝脏疾病,根据疾病发展的进程以及相应的临床特征、病理生理表现,主要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严重者可发展至肝细胞癌,大致可与中医学的“酒伤”“酒癖”“酒疸”“酒臌”等病证相对应。目前ALD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患者禁欲戒酒、营养支持、皮质类固醇、乙酮可可碱、肝移植等为主^([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三叶因子3水平观察及其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差异性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月姣 宋海燕 +7 位作者 张海燕 喻晓 潘洁露 缪虹雨 崔恬冰 郑培永 沈楠 邢练军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6期46-49,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血清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 TFF)3水平及其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差异性表达,探索慢乙肝诊疗新靶标,助力慢乙肝中医辨证客观化。方法将150例慢乙肝患者设为慢乙肝组,40例健康对...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血清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 TFF)3水平及其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差异性表达,探索慢乙肝诊疗新靶标,助力慢乙肝中医辨证客观化。方法将150例慢乙肝患者设为慢乙肝组,40例健康对照者设为健康对照组,然后根据肝功能水平将150例慢乙肝患者分为肝功能正常组(36例)和肝功能异常组(114例),最后对肝功能异常的114例慢乙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并据此分为虚证组(59例)和实证组(55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ELISA法检测TFF3、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慢乙肝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不同肝功能水平慢乙肝患者、不同中医证型慢乙肝患者的血清TFF3水平,并分析肝功能、炎症因子与血清TFF3的相关性。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乙肝组患者血清TFF3水平升高(P<0.01);与慢乙肝虚证患者比较,慢乙肝实证患者血清TFF3水平降低(P<0.05);不同肝功能水平的慢乙肝患者血清TFF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慢乙肝患者血清TFF3水平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具有相关性,与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β(IL-1β)水平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r=0.193,P=0.020;r=0.223,P=0.007)。结论 TFF3在慢乙肝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升高,且虚证患者较实证患者更为明显;推测TFF3可能参与慢乙肝免疫应答调控,有望成为慢乙肝的诊疗新靶标及中医辨证的客观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三叶因子3 中医证型 肝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之交为何脾胃病多发?
3
作者 邢练军 喻晓 《科学生活》 2020年第9期61-63,共3页
近来,因腹泻、消化不良前来就诊的人群增多,夏秋之交为何脾胃病多发?夏秋之交,脾胃虚弱夏秋之交,湿热多雨是主要特点。夏秋之交正值中医里的“长夏”时节,长夏之季暑湿盛行,极易伤及人体阳气;加之余暑未消,人体阳气外泄较多,故而中寒导... 近来,因腹泻、消化不良前来就诊的人群增多,夏秋之交为何脾胃病多发?夏秋之交,脾胃虚弱夏秋之交,湿热多雨是主要特点。夏秋之交正值中医里的“长夏”时节,长夏之季暑湿盛行,极易伤及人体阳气;加之余暑未消,人体阳气外泄较多,故而中寒导致脾胃虚弱。同时,中医认为脾脏喜燥恶湿,而湿热之邪更容易伤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之邪 脾胃虚弱 长夏 暑湿 脾胃病 阳气 消化不良 中医
原文传递
中医外治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房雨晨 沈楠 +4 位作者 缪虹雨 王睿清 潘洁露 邢练军 喻晓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9期1104-1107,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肝脏疾病。西医以饮食、运动调节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为主。已有国内外相关文献显示,中医外治法、尤其是针灸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非...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肝脏疾病。西医以饮食、运动调节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为主。已有国内外相关文献显示,中医外治法、尤其是针灸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研究展开文献综述,探讨针灸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与特点,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中医证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
作者 沈楠 喻晓 +5 位作者 潘洁露 缪虹雨 王睿清 房雨晨 邢练军 张海燕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9期1859-1864,共6页
目的探讨瘦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Lea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Lean NAFLD)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2月期间上海地区498例入组人群(Lean NAFLD患者98例,非瘦型NAFLD患者302... 目的探讨瘦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Lea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Lean NAFLD)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2月期间上海地区498例入组人群(Lean NAFLD患者98例,非瘦型NAFLD患者302例,正常健康人群98例)进行中医证型判定,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证型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联性。结果Lean NAFLD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集中在肝郁脾虚证、痰浊内阻证和肝郁气滞证。其相关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腰围、年龄(45~60岁)、TC是Lean NAFLD的危险因素。保持运动习惯是Lean NAFLD的保护因素。Lean NAFLD基本证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肝郁脾虚证中,腰围、FINS是独立危险因素;痰浊内阻证中,HOMA-IR、年龄是独立危险因素;肝郁气滞证中,Hb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郁脾虚证、痰浊内阻证和肝郁气滞证为Lean NAFL D的主要中医证型,其中肝郁脾虚证与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有关,痰浊内阻证与年龄、胰岛素抵抗有关,肝郁气滞证与血红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瘦型 中医证型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飞利肝宁胶囊对CCl4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急性肝损伤肝组织SIRT1/NF-κB/p53信号通路的影响
6
作者 周岐鸣 宋海燕 +4 位作者 刘洋 续嗣钰 杨丽丽 柳涛 王倩蕾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78-85,共8页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调控的炎症和凋亡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N)组、NAFLD模型(HF)组、...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调控的炎症和凋亡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N)组、NAFLD模型(HF)组、正常加CCl4(N-CCl4)组、NAFLD加CCl4(HF-CCl4)组和当飞利肝宁胶囊(DF)组。N和N-CCl4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HF、HF-CCl4组及DF组均给予高脂饲料,DF组同时予当飞利肝宁胶囊(0.3 g·kg^(-1))每天灌胃干预。8周后,除N和HF组外,其余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CCl4。48 h后取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检测指标包括:①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肝组织促炎因子白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SUV39H2)、SIRT1、乙酰化核因子-κB亚基p65(Acetyl-p65)、乙酰化肿瘤抑制蛋白p53(Acetyl-p53)、剪切型多聚ADP核糖多聚酶(Cleaved-PARP)及凋亡相关分子p53上调凋亡调节因子(PUMA)、Bcl-2相关蛋白(Bcl-xL)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HF组大鼠肝组织出现广泛肝细胞脂肪变性,HF-CCl4组除此之外还出现大量肝细胞气球样变性、炎症细胞浸润和凋亡小体,DF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和炎症浸润程度均显著减轻。小剂量CCl4未导致肝组织异常改变。血清ALT、AST水平在各组大鼠中的变化趋势同肝组织病理改变,在HF组比N、N-CCl4组上调(P<0.05),在HF-CCl4组又较HF组增加(P<0.05),而在DF组上述转氨酶下调(P<0.05)。②肝组织SIRT1水平在HF组和HF-CCl4组大鼠低于N组(P<0.05),DF组SIRT1水平显著提高(P<0.05);SUV39H2表达水平变化则与SIRT1趋势相反(P<0.05)。大鼠肝组织Acetyl-p65水平及促炎因子IL^(-1β)、MCP1及TNF-αmRNA在HF组和HF-CCl4组较N组升高(P<0.05),而在DF组的表达较HF-CCl4组下调(P<0.05)。HF组和HF-CCl4组大鼠肝组织Acetyl-p53及PUMA、Cleaved-PARP高于N组(P<0.05),而Bcl-xL蛋白则相反(P<0.05);与HF组和HF-CCl4组比较,DF组逆转了Acetyl-p53、PUMA、Cleaved-PARP及Bcl-xL蛋白表达。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可改善毒性物质诱导的NAFLD大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IRT1抑制核因子-κB(NF-κB)和p53介导的炎症、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损伤 当飞利肝宁胶囊 大鼠模型 作用机制 中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HCV感染诱导肝细胞癌的病理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月姣 宋海燕 +2 位作者 邢练军 季光 郑培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81-1386,共6页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晚期以及术后复发转移仍然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导致其病死率高居不下。持续性肝炎病毒感染以HBV和HCV感染为主,是诱导HCC发病的最主要原因。肝炎病毒通过多种信号转...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晚期以及术后复发转移仍然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导致其病死率高居不下。持续性肝炎病毒感染以HBV和HCV感染为主,是诱导HCC发病的最主要原因。肝炎病毒通过多种信号转导机制改变肝细胞基因表达、阻止或改变免疫反应、调控肝组织微环境,从而促进HCC的发生发展。概述了HBV和HCV感染诱导HCC的病理机制,以期对HCC的防治新途径的开发有一定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炎病毒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探析胃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君秋 喻晓 +3 位作者 潘洁露 董梦青 曹阳 邢练军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15-18,共4页
胃癌前病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同时也是正常胃黏膜转化为胃癌的关键阶段,及时的治疗和预防胃癌前病变,可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胃癌前病变病因多样,病机复杂多变,具有难治性、缠绵性、复发性、易瘀、易滞、易积的特点,与“久... 胃癌前病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同时也是正常胃黏膜转化为胃癌的关键阶段,及时的治疗和预防胃癌前病变,可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胃癌前病变病因多样,病机复杂多变,具有难治性、缠绵性、复发性、易瘀、易滞、易积的特点,与“久病入络”理论相契合。其病在胃络,脾胃虚弱、瘀阻胃络、毒损胃络是胃癌前病变的主要发病机制。治疗上多以疏肝健脾和胃、化瘀活血通络为基本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病入络 胃癌前病变 胃络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虚实证型中IL-1β水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国辉 王月姣 +8 位作者 宋海燕 张莉 杨丽丽 崔恬冰 张海燕 喻晓 郑培永 季光 邢练军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9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与虚、实证型之间的相关性,为慢乙肝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新的客观依据。方法研究纳入慢乙肝患者156例,其中肝功能异常组120例、肝功能正常组36例,肝功能异常组根据临床表...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与虚、实证型之间的相关性,为慢乙肝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新的客观依据。方法研究纳入慢乙肝患者156例,其中肝功能异常组120例、肝功能正常组36例,肝功能异常组根据临床表现再分为虚证组、实证组。入选病例均采集外周血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β表达水平,进而分析IL-1β水平与肝功能、虚实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肝功能异常组的血清IL-1β表达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P<0.05)。(2)肝功能异常的慢乙肝患者中,虚证组中IL-1β的表达明显高于实证组(P<0.05)。结论 IL-1β或可成为慢乙肝患者虚实证型分类的客观指标及免疫治疗的新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虚实证型 IL-1Β 细胞免疫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炎症性肠病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楠 缪虹雨 +3 位作者 喻晓 潘洁露 张海燕 邢练军 《中医学》 2021年第3期386-390,共5页
通过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炎症性肠病病例1则,探讨难治性黄疸可能的病因和有效的中西医诊疗方式。详细阐述1例63岁中年男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观察治疗半年余,患者症状持续缓解。对原... 通过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炎症性肠病病例1则,探讨难治性黄疸可能的病因和有效的中西医诊疗方式。详细阐述1例63岁中年男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观察治疗半年余,患者症状持续缓解。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进行结肠镜的定期检查能及早发现炎症性肠病的合并,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黄疸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炎症性肠病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子养亲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怡萍 杨丽丽 +4 位作者 郑昱 周盐 黄萍 郑培永 宋海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3-917,共5页
目的观察三子养亲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喂养C57BL/6 J小鼠22周建立NAFLD小鼠模型,三子养亲汤、黄连素及美能干预8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及肝质量,检测血脂水平。H... 目的观察三子养亲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喂养C57BL/6 J小鼠22周建立NAFLD小鼠模型,三子养亲汤、黄连素及美能干预8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及肝质量,检测血脂水平。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脂肪变性程度,RT-qPCR检测肝组织中SIRT1、PPARα、CPT-1 A、PGC-1α、FAS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SIRT1、AMPK、p-AMPK、ACC、p-ACC、ACOX1、CPT-1 A蛋白表达。结果三子养亲汤、黄连素及美能干预可减轻NAFLD小鼠的体质量、肝质量(P<0.05),降低小鼠血脂水平(P<0.05),改善NAFLD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降低脂肪变性面积。三子养亲汤可上调p-AMPK、SIRT1、p-ACC、ACOX1、CPT-1 A、PPARα、PGC-1α的表达(P<0.05),降低FASN的表达(P<0.01)。结论三子养亲汤可改善NAFLD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其机制与调控AMPK/SIRT1信号通路,抑制脂肪酸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子养亲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质代谢紊乱 AMPK/SIR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房雨晨 沈楠 +5 位作者 喻晓 潘洁露 缪虹雨 王睿清 张海燕 邢练军 《中医学》 2022年第4期604-613,共10页
酒精性肝病(ALD)是中国主要的肝脏疾病之一,多由长期大量饮酒引起,初起多表现为脂肪肝、肝炎,随着肝脏纤维化加重,有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西医治疗ALD缺乏特效药物,目前临床上治疗原则以保肝为主,但疗效并不十分显著。近年来,... 酒精性肝病(ALD)是中国主要的肝脏疾病之一,多由长期大量饮酒引起,初起多表现为脂肪肝、肝炎,随着肝脏纤维化加重,有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西医治疗ALD缺乏特效药物,目前临床上治疗原则以保肝为主,但疗效并不十分显著。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LD的研究进展不断更新,单味中药及复方的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治疗ALD的显著成效。本文总结了ALD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以及目前中西药治疗ALD的现有数据,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中医 西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化痰法治疗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雨沁 成颜琦 +6 位作者 李少滨 喻晓 唐凌 占程燕 李庭灏 张辰 方泓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7-4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清肺化痰法治疗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Embase、PubMed等数据库中清肺化痰法治疗痰热壅肺型CAP的... 目的系统评价清肺化痰法治疗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Embase、PubMed等数据库中清肺化痰法治疗痰热壅肺型CAP的相关文献,文献发表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0月10日。借助Cochrane 5.1.0系统手册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4篇文献,涉及1029例患者,其中试验组521例、对照组508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肺炎吸收率、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有效率方面高于对照组[OR=2.79,95%CI(1.78,4.38),P<0.00001;OR=3.57,95%CI(2.03,6.29),P<0.00001;OR=4.03,95%CI(2.15,7.59),P<0.00001];试验组中医证候改善率优于对照组[SMD=-0.81,95%CI(-1.39,-0.22),P<0.01];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能更好地控制白细胞计数[SMD=-0.78,95%CI(-1.10,-0.45),P<0.01]、C反应蛋白[SMD=-1.52,95%CI(-2.20,-0.85),P<0.01]、降钙素原[SMD=-1.84,95%CI(-2.85,-0.83),P<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SMD=-0.64,95%CI(-0.97,-0.32),P<0.01]水平;在症状改善时间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能更好地缩短咳嗽缓解时间[SMD=-1.59,95%CI(-2.54,-0.64),P<0.01]、发热缓解时间[SMD=-1.09,95%CI(-1.73,-0.44),P<0.01]、肺部啰音缓解时间[SMD=-1.94,95%CI(-3.31,-0.57),P<0.01]。结论与单纯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相比,加用清肺化痰法治疗痰热壅肺型CAP能够更好促进肺炎吸收率、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中医证候、控制实验室指标及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但纳入的文献数量、质量有限,相关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痰热壅肺型 清肺化痰法 中医药疗法 META分析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体两翼,疏调气机”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君秋 喻晓 +6 位作者 潘洁露 董梦青 张海燕 王睿清 繆虹雨 沈楠 邢练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00-302,共3页
“一体两翼,疏调气机”理论是由国医大师张震所创,是以肝为主体,调护脾肾为两翼,能够条畅气机,调气理血,平衡阴阳。文章基于“一体两翼,疏调气机”理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进行探讨,认识到气机调畅是胃腑功能正常的基础,并依赖于肝... “一体两翼,疏调气机”理论是由国医大师张震所创,是以肝为主体,调护脾肾为两翼,能够条畅气机,调气理血,平衡阴阳。文章基于“一体两翼,疏调气机”理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进行探讨,认识到气机调畅是胃腑功能正常的基础,并依赖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正常和脏腑间相互协调;进一步阐述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与肝失疏泄、脾肾亏虚、气血逆乱有密切关系;在治疗上应予以疏肝解郁、畅达气机,健脾益肾、补虚扶正,化瘀通滞、滋养胃络的治则,并在治疗中关注疾病发展,气血并治。可见,疏调气机理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两翼 疏调气机 气机失调 慢性萎缩性胃炎 气血并治 治疗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苓桂术甘汤联合益生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被引量:34
15
作者 喻晓 王雯婕 +3 位作者 金嘉悦 潘洁露 张海燕 邢练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891-894,共4页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联合益生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内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NAFLD诊断标准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苓桂术甘汤联合培菲康)及对照组(培菲康),各48例,连续治疗12周,停药后随访24周,观察2组治疗后...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联合益生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内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NAFLD诊断标准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苓桂术甘汤联合培菲康)及对照组(培菲康),各48例,连续治疗12周,停药后随访24周,观察2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受控衰减参数(CAP)、中医证侯评分和疗效分析。结果中医证侯评分分析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的52.08%,且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根据CAP评判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25%,优于对照组的54.17%(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ALT、TG、CAP值水平(P<0.05),但对TC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联合培菲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内阻型)患者,能改善患者肝内脂变,降低三酰甘油,改善ALT,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苓桂术甘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肝活血方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湿热瘀结证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潘洁露 邢练军 +2 位作者 张济 喻晓 张海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579-584,共6页
目的:观察清肝活血方(Qing Gan Huo Xue Prescription,QGHXP)用于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ALC)湿热瘀结证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ALC诊断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5例,予以中药清肝活血方;对照组34例,... 目的:观察清肝活血方(Qing Gan Huo Xue Prescription,QGHXP)用于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ALC)湿热瘀结证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ALC诊断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5例,予以中药清肝活血方;对照组34例,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 mg tid po;疗程均为24周。观察指标:临床症状疗效;肝酶水平(血清AST、γ-GT、ALT和ALP);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ransient elastrography,TE)FibroTouch检测肝硬度测量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APRI评分(AST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FIB-4指数(fibrosis-4 index/indices,FIB-4 index/indices)和Maddrey判别函数评估肝功能。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70%和61.80%,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24);肝酶水平:治疗后中药组AST、ALP、γ-GT、ALT较治疗前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LSM低于对照组(14.19±1.49)vs(15.06±1.24)(P<0.05),中药组APRI评分、FIB-4指数和Maddrey判别函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QGHXP用于治疗ALC湿热瘀结证患者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肝酶水平,并改善ALC肝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硬化 清肝活血方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树突状细胞亚群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伟霞 王磊 +2 位作者 刘洋 季光 邢练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HBV相关疾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在不同病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肝病科HBV携带者(HBV携带组)、CHB患者(CHB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均为HBV相关疾... 目的探讨HBV相关疾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在不同病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肝病科HBV携带者(HBV携带组)、CHB患者(CHB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均为HBV相关疾病)及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各20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其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群的变化。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不同类型HBV感染者与正常人外周血髓样树突细胞(mDC)和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HBV感染者与正常组之间m DC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29,P<0.001),进一步比较发现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外周血m DC的数量均低于正常组、CHB组和HBV携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类型的HBV感染者与正常组之间pDC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2,P=0.009),进一步比较发现肝癌组患者外周血pDC数量均低于正常组、CHB组和HBV携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硬化组患者外周血pDC数量低于CH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的患者其DC亚群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肝硬化和肝癌患者DC亚群数量最少,DC的数量可能是病情演变和预后评判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肝肿瘤 树突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祺饮对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脑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裘世轲 孔令东 +1 位作者 袁建业 郑昱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7期93-95,101,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肠祺饮对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部分脑肠肽的调控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72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和肠祺饮组,每组1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慢性束缚应激与灌服番泻叶煎剂相结合... 目的观察中药肠祺饮对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部分脑肠肽的调控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72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和肠祺饮组,每组1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慢性束缚应激与灌服番泻叶煎剂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具有肝郁脾虚证表现的IBS-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0.9%Na Cl溶液、得舒特、肠祺饮水煎剂。观察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和下丘脑、结肠组织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肠祺饮能够降低血清5-HT含量,并减少下丘脑和结肠SP mRNA、VIP mRNA表达(P<0.05)。结论肠祺饮可能通过降低血清5-HT含量和减少下丘脑与结肠中SP mRNA、VIP mRNA表达,调节肝郁脾虚IBS-D大鼠脑-肠轴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祺饮 肠易激综合征 脑肠肽 5-羟色胺 血管活性肠肽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脂颗粒治疗湿热中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
19
作者 张海燕 喻晓 邢练军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40-141,168,共3页
目的:观察降脂颗粒治疗湿热中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诊断为湿热中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3例,对照组71例。治疗组患者口服降脂颗粒1包/次,3次/d;对照组患者口服优思弗,1粒/次,3次/d... 目的:观察降脂颗粒治疗湿热中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诊断为湿热中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3例,对照组71例。治疗组患者口服降脂颗粒1包/次,3次/d;对照组患者口服优思弗,1粒/次,3次/d。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血脂水平、肝脏B超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均得到改善。两组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ALT改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肝脏B超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组有效率为33.8%,高于对照组2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G、TC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降脂颗粒能够有效地减轻湿热中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ALT水平;②不能证明降脂颗粒降低血脂的疗效比优思弗更好;③降脂颗粒治疗该类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颗粒/治疗应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湿热中阻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金超 潘洁露 +2 位作者 喻晓 张海燕 邢练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31-2334,共4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由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目前治疗AIH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及病理组织异常,减慢向肝纤维化的进展。由于其容易复发,预后差异大,给治疗带来难度。近年来,AIH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由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目前治疗AIH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及病理组织异常,减慢向肝纤维化的进展。由于其容易复发,预后差异大,给治疗带来难度。近年来,AIH治疗方法主要有标准免疫抑制疗法,标准治疗无效的替代疗法或二线疗法,减轻副作用的中医药疗法,以及AIH末期或严重暴发性AIH的肝移植抢救疗法。对上述AIH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补充疗法 肝移植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