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在肥胖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王龙停 马周鹏 林观生 《海南医学》 2025年第2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对肥胖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金山分院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120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对肥胖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金山分院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120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行CCTA检查。A组采用120 kV管电压扫描,原始数据以滤波反投影(FBP)算法重建图像。B组采用100 kV管电压扫描,每例患者数据均以FBP算法和正弦图确定迭代算法重建图像,并分别标记为B1组、B2组,每组60例。其余参数均相同,扫描结束后分析图像,统计数据,分别比较A组、B1组、B2组间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B2组患者的图像合格率、优良率分别为88.3%、81.7%,明显高于B1组的70.0%、6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患者的图像合格率、优良率略低于A组的91.7%、83.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患者的图像合格率、优良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图像噪声比较,B1组(31.66±2.29)>B2组(23.03±1.78)>A组(17.11±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图像同层面主动脉CT值为(367.20±26.23)HU,明显低于B1组的(460.13±16.80)HU及B2组的(454.79±19.23)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患者图像的SNR、CNR分别为14.61±1.17、17.78±1.38,明显低于A组的20.37±1.39、27.55±2.33及B2组的19.86±1.73、28.19±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与A组患者图像SNR、C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CTDIvol、DLP、ED分别为(8.90±1.28)mGy、(142.98±12.89)mGy·cm、(2.00±0.18)mSv,明显低于A组的(16.03±1.22)mGy、(240.41±17.79)mGy·cm、(3.37±0.25)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辐射剂量较A组减少约40.7%。结论采用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对肥胖患者行CCTA检查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能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管电压 迭代重建 肥胖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CT诊断与鉴别 被引量:7
2
作者 赵芳 马周鹏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leen,SANT)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9年10月间7例经病理学确诊SANT的CT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leen,SANT)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9年10月间7例经病理学确诊SANT的CT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均为单发病灶,6例类圆形,1例不规则形。病灶直径3.8~8.9 cm,平均6.9 cm。CT平扫2例呈较均匀的低密度,边界较清晰;其余5例以稍低密度为主,内部及边缘见条片等密度影,边界欠清晰。动态增强动脉期7例均表现为病灶边缘及内部早期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向心样强化,5例见较明显的"轮辐征",以门静脉期较明显;增强后病灶边界变清晰。6例病灶所在区域脾脏增大,其中2例局限突出脾脏轮廓。本组病例均未见腹水、邻近组织的侵犯及转移,腹腔及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结论 SAN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多表现为脾脏单发较大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平扫呈等密度或较低密度,增强期外周及内部早期结节状、条状明显强化,延迟期呈持续性明显强化,部分可见"轮辐征",这些特点对SANT诊断及鉴别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CT低管电压下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CTPA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周鹏 傅其添 +1 位作者 林观生 付文兵 《中国医药导刊》 2019年第5期257-263,共7页
目的:探讨64排CT低管电压下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肺动脉CT造影(CTPA)在肺动脉栓塞(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PE可疑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并行CTPA,对照组管电压120kVp、60mL对比剂,观察组管电压80kVp、40mL对比剂,... 目的:探讨64排CT低管电压下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肺动脉CT造影(CTPA)在肺动脉栓塞(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PE可疑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并行CTPA,对照组管电压120kVp、60mL对比剂,观察组管电压80kVp、40mL对比剂,并联合生理盐水20mL。其余扫描参数相同。分别比较两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图像的主、客观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主观质量比较,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质量比较,观察组图像噪声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质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64排CT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CTPA对PE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图像质量满意,在保证诊断准确率的同时可降低辐射剂量,减少对比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CT造影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动态增强结合MRCP对64例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及鉴别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爱平 王春 +1 位作者 马周鹏 于骞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病理学证实壶腹周围癌的MRI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4例中胰头癌35例,胆总管下段腺癌11例,壶腹癌8例,十二指肠腺癌10例。5...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病理学证实壶腹周围癌的MRI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4例中胰头癌35例,胆总管下段腺癌11例,壶腹癌8例,十二指肠腺癌10例。58例表现为壶腹区域大小不等的软组织信号结节或肿块,3例胆总管下段癌及3例十二指肠腺癌表现局部管壁增厚,61例伴有程度不等的低位胆管和/或胰管梗阻。不同类别肿瘤的MR表现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特点。结论:MR动态增强结合MRCP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及鉴别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周围癌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联合血清CA125及HE4对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德生 阚方功 马周鹏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2年第5期655-661,共7页
目的:探讨CT联合血清CA125及HE4对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56例卵巢上皮肿瘤(良性72例,恶性84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及HE4检测,将诊断结果与病理学对照,比较CT、CA125、HE4及联合应用对卵巢上皮... 目的:探讨CT联合血清CA125及HE4对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56例卵巢上皮肿瘤(良性72例,恶性84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及HE4检测,将诊断结果与病理学对照,比较CT、CA125、HE4及联合应用对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肿瘤组血清CA125及HE4阳性率均高于良性肿瘤组;CA125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高于HE4,特异度低于HE4;CA125联合HE4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率高于CT;CT联合血清CA125及HE4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2%、88.9%和92.3%,高于单独CT或肿瘤标志物诊断。结论:CT联合血清CA125及HE4对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早期诊断及准确分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卵巢 上皮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CT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5
6
作者 龚云庆 马周鹏 +2 位作者 陈炳叶 付文兵 朱建忠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学证实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12例中5例良性者均为腺瘤,7例恶性中5例腺癌,间质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各1例。5例腺瘤均呈边界较清楚的类圆形结节,CT...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学证实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12例中5例良性者均为腺瘤,7例恶性中5例腺癌,间质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各1例。5例腺瘤均呈边界较清楚的类圆形结节,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较均匀中等强化。5例腺癌中1例表现为十二指肠乳头不规则增厚,增强明显强化;4例表现为类圆形结节2例、不规则肿块2例,CT平扫呈等低密度,增强不均匀明显强化,3例见坏死囊变区,2例周边侵犯;1例间质瘤表现为类圆形肿块,CT平扫呈不均匀等、低密度,增强不均质强化;1例神经内分泌肿瘤表现类圆形等密度结节,增强明显均匀强化。12例均见程度不等的胆总管及主胰管梗阻,6例见程度不等的十二指肠不全梗阻,2例腺癌伴有胆总管结石及急性胰腺炎,其中1例伴有腹膜后单发淋巴结转移及腹腔积液。12例均以黄疸及右上腹痛为主要症状,并均接受手术治疗。3例腺瘤行内镜下肿瘤切除术,4例腺癌及1例间质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余行局部切除术,5例腺癌并行全身化疗6周期。术后随访6~18个月,1例腺瘤复发再次手术,其余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以黄疸及右上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往往早期出现胆胰管梗阻;CT对该类疾病的诊断有较大价值,早期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CT小肠造影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周鹏 陈炳叶 +2 位作者 傅其添 付文兵 林观生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9年第3期323-330,共8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CT小肠造影(CT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6例临床怀疑为小肠病变而行CTE的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156例随机分为A、B和C组各52例,肠道造影剂均采用口服法。A和B两组在扫描前16 h进食半流质饮食,并均以番泻... 目的:探讨3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CT小肠造影(CT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6例临床怀疑为小肠病变而行CTE的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156例随机分为A、B和C组各52例,肠道造影剂均采用口服法。A和B两组在扫描前16 h进食半流质饮食,并均以番泻叶6 g导泄,扫描前12 h禁食,扫描前1 h起每隔15 min A组尽量口服等渗甘露醇、B组同法尽量口服引用水。C组扫描前6 h禁食,扫描前1 h起每隔15 min尽量口服饮用水。3组均在口服对比剂10 min后进行CTE检查。统计比较3组小肠的充盈效果及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小肠充盈效果比较A组最佳,B组次之,C组最差;对小肠病变的诊断结果显示A组对小肠各段病变的诊断价值均较显著;B组对十二指肠、空肠病变诊断价值较大,对回肠的细小病变诊断效果较差;C组对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病变诊断效果较好,但不利于空肠上段以远细小病变的诊断。结论:充分的肠道准备是CTE的重要技术因素,分次口服等渗甘露醇尽量充盈小肠有利于小肠病变的显示,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方便的肠道准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CT小肠造影 造影剂 肠道准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基于左前斜冠状位最小密度投影联合曲面重组在胆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付文兵 马周鹏 +2 位作者 林观生 陈炳叶 解海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8期2599-2601,2606,共4页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基于左前斜冠状位的最小密度投影(MinIP)联合曲面重组(CPR)在胆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42例疑似胆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在常规C T增强的基础上,对照组行冠状面重组,试验组行以左前斜冠状...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基于左前斜冠状位的最小密度投影(MinIP)联合曲面重组(CPR)在胆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42例疑似胆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在常规C T增强的基础上,对照组行冠状面重组,试验组行以左前斜冠状位MinIP联合CPR对患者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胆道疾病的诊断结果.结果 试验组胆道疾病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59% 、100.00% 、95.65% 、97.96% 、100.00%,对照组分别为90.14% 、89.36% 、91.67% 、95.45% 、81.48%;试验组准确率、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基于左前斜冠状位MinIP联合CPR对胆道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是一种简洁方便、准确可靠的检查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左前斜冠状位 体层摄影术 最小密度投影 曲面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少见恶性肿瘤的CT表现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周鹏 陈炳叶 朱建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分析直肠少见恶性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学证实的12例直肠少见恶性肿瘤的CT资料。结果:12例均为单发。6例间质瘤多表现为直肠腔外为主生长的结节或肿块,增强扫描较明显延迟强化;4例神... 目的:分析直肠少见恶性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学证实的12例直肠少见恶性肿瘤的CT资料。结果:12例均为单发。6例间质瘤多表现为直肠腔外为主生长的结节或肿块,增强扫描较明显延迟强化;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表现为直肠肠壁结节或肿块,增强扫描明显持续强化;1例恶性神经鞘瘤表现为直肠下段肠壁不规则团块样增厚,增强扫描不均匀较明显强化;1例肾透明细胞癌直肠转移表现为单发类圆形结节突入肠腔,增强扫描呈现“快进快出”的强化模式类似于肾透明细胞癌。1例巨大间质瘤伴前列腺癌,1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并发肝脏多发转移,1例肾透明细胞癌直肠转移同时发现胰腺及右侧肾上腺转移。结论:直肠少见恶性肿瘤的种类较多,CT可显示不同肿瘤的病理改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及鉴别有较大价值,但最终仍需病理学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诊断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观生 马周鹏 +1 位作者 于骞 付文兵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巨大卵泡膜细胞瘤(ovarian thecoma,OT)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及临床特点,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9-04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巨大OT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共10... 目的:探讨巨大卵泡膜细胞瘤(ovarian thecoma,OT)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及临床特点,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9-04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巨大OT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共10个肿瘤,肿瘤平均最大直径为15.4 cm,边界清楚,包膜完整;MRI表现为实性肿瘤3个、囊实性肿瘤6个及囊性肿瘤1个;平扫所有肿瘤实性成分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e,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T2 weighted image,T2WI)呈较高或高信号;囊性成分均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3个肿瘤实性成分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另3个呈较明显延迟强化,所有囊性成分未见强化。3例合并子宫内膜增厚,2例见卵巢囊肿,4例伴发子宫肌瘤,6例见盆腔少量积液。结论:MRI可以清晰显示巨大OT的部位、大小、形态、信号特征及强化方式,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确诊应争取根治性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卵巢 卵泡膜细胞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性心电门控下双低剂量支气管动脉CTA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观生 董昔山 +1 位作者 马周鹏 王龙停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1年第1期91-98,共8页
目的:探讨回顾性心电门控下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支气管动脉(BA)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及双低剂量组(B组)各60例,采用64排CT行BA-CTA。两组均行增强动脉期扫描,A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浓度350 mgI... 目的:探讨回顾性心电门控下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支气管动脉(BA)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及双低剂量组(B组)各60例,采用64排CT行BA-CTA。两组均行增强动脉期扫描,A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浓度350 mgI/mL,B组管电压80 kV,对比剂浓度270 mgI/mL,运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采集图像。扫描结束后重建图像,并分析两组BA的显示率、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成功完成检查115例(A组57例,B组58例)。B组BA的显示率高于A组(P<0.05);B组图像优良率及合格率、噪声、BA的CT值、SNR、CNR均高于A组(P<0.05);B组CTDIvol、DLP、ED、碘摄入量均低于A组(P<0.05)。结论:回顾性心电门控下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BA-CTA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既能提高图像质量,又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并减少碘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MALT淋巴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观生 马周鹏 +1 位作者 于骞 付文兵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0年第1期95-101,共7页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7例中多发病灶4例,单发病灶3例;肺炎实变型5例,结节肿块型2例。CT平扫5例肺炎实变型均表现为肺...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7例中多发病灶4例,单发病灶3例;肺炎实变型5例,结节肿块型2例。CT平扫5例肺炎实变型均表现为肺内条、片样肺实变,内见"支气管充气征",1例见多发边界较清楚的斑片磨玻璃密度结节影;2例结节肿块型表现为肺内单发密度较均匀、边界较清晰的肿块,最大直径分别约32 mm及38 mm,1例见"支气管充气征"。增强7例肿瘤均呈轻-中度均匀强化,5例见"血管漂浮征";1例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2例少量胸腔积液,2例胸膜局部增厚。结论:肺MALT淋巴瘤多数表现为肺内多发实变样病灶,少数表现为结节、肿块样病灶,同时伴有"支气管充气征"及"血管漂浮征",增强一般较均匀轻至中度强化,CT对其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在超重患者支气管动脉CTA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观生 柳峰 +1 位作者 马周鹏 付文兵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11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对超重患者支气管动脉CTA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行支气管动脉CTA的62例超重患者,并随机分为A、B两组,各31例。A组采用80 kV管电压扫描,图像行正弦图确定迭代...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对超重患者支气管动脉CTA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行支气管动脉CTA的62例超重患者,并随机分为A、B两组,各31例。A组采用80 kV管电压扫描,图像行正弦图确定迭代重建,强度3级;B组采用120 kV管电压扫描,图像行滤波反投影重建。扫描结束后重组图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两组图像主观评分、优良率及合格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A组动脉CT值、SNR、CNR均高于B组(P<0.05),而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显著低于B组(P<0.05),且A组ED较B组降低57.93%。结论采用低管电压(80 kV)结合迭代重建对超重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A既能优化图像质量,又可大幅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管电压 迭代重建 CT血管造影 辐射 支气管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肾成人肾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支秋丽 马周鹏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年第7期661-662,F0003,共3页
肾母细胞瘤又名Wilms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胚胎性肾肿瘤,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约占其恶性肿瘤的20%,肾脏肿瘤的95%[1]。成人肾母细胞瘤仅占所有肾母细胞瘤的3%以下,一般为单侧发病,双肾发病者极为罕见[2]。本次研究对1例经病理学证实双肾成... 肾母细胞瘤又名Wilms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胚胎性肾肿瘤,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约占其恶性肿瘤的20%,肾脏肿瘤的95%[1]。成人肾母细胞瘤仅占所有肾母细胞瘤的3%以下,一般为单侧发病,双肾发病者极为罕见[2]。本次研究对1例经病理学证实双肾成人肾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肾母细胞瘤 WILMS瘤 胚胎性 肾肿瘤 病理学 恶性肿瘤 CT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少见原发肿瘤的CT诊断
15
作者 林观生 李振华 +1 位作者 马周鹏 王龙停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胸膜少见原发肿瘤的CT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膜少见原发肿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15例均为单发,其中右侧8例,左侧7例。7例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其中5例呈丘状或半圆形,2例呈不规则分叶状... 目的:探讨胸膜少见原发肿瘤的CT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膜少见原发肿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15例均为单发,其中右侧8例,左侧7例。7例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其中5例呈丘状或半圆形,2例呈不规则分叶状;增强扫描3例呈轻中度均匀强化,4例呈中度明显强化;6例见胸膜尾征,2例见胸腔少量积液。4例神经鞘瘤,其中1例呈梭形,1例呈球形,2例呈半圆形;增强扫描1例轻度均匀强化,3例中度不均匀强化;3例见胸膜尾征。2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均呈类圆形;增强扫描1例呈中度延迟强化,1例边缘呈结节状明显强化;1例见胸膜尾征。1例纤维脂肪瘤,呈脂肪及纤维混杂密度梭形肿块,边界清晰,增强扫描纤维成分呈轻度延迟强化。1例滑膜肉瘤,呈巨大不规则囊实性肿块、等及较低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呈中度延迟强化,同时见胸腔积液、肺不张、肋骨破坏及肝脏转移。结论:胸膜少见原发肿瘤的CT表现各具特点,CT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 少见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卵泡膜细胞瘤二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林观生 马周鹏 付文兵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6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卵泡膜细胞瘤(OT)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和2019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金山分院2例经病理证实的巨大OT的MRI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OT共3个肿瘤,体积均巨... 目的探讨卵泡膜细胞瘤(OT)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和2019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金山分院2例经病理证实的巨大OT的MRI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OT共3个肿瘤,体积均巨大,最大直径平均约16 cm,境界清楚,包膜完整;MRI表现为实性、囊实性及囊性肿块各1个,平扫实性成分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囊性成分为T1WI低T2WI高信号,增强实性成分呈不均匀较明显延迟强化,囊性成分未见强化;2例均合并少量盆腔积液。结论 OT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能反映其病理基础,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卵泡膜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及治疗分析
17
作者 何仲恒 马周鹏 +2 位作者 林观生 陈炳叶 朱建忠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年第9期846-847,850,F0003,共4页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少见,其中腺癌占绝大多数,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较罕见。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十二指肠NENs术前往往容易误诊。近年来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普及应用,该类病变的检...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少见,其中腺癌占绝大多数,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较罕见。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十二指肠NENs术前往往容易误诊。近年来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普及应用,该类病变的检出率有升高的趋势[1]。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7例十二指肠NENs的CT及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诊治水平。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NEOPLASMS 实验室检查指标 病理学 诊治水平 临床资料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集合管癌并发透明细胞癌一例报告
18
作者 董昔山 林观生 +1 位作者 马周鹏 王伟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41-943,共3页
肾集合管癌临床罕见,与透明细胞癌并发更罕见。本文报道1例肾集合管癌并发透明细胞癌患者,因左腰痛及肉眼血尿于2019年9月15日入院,术前CT检查发现左肾上中部和下极各1个肿瘤,肾内侧缘多个肿大淋巴结,CT诊断为肾集合管癌并发透明细胞癌... 肾集合管癌临床罕见,与透明细胞癌并发更罕见。本文报道1例肾集合管癌并发透明细胞癌患者,因左腰痛及肉眼血尿于2019年9月15日入院,术前CT检查发现左肾上中部和下极各1个肿瘤,肾内侧缘多个肿大淋巴结,CT诊断为肾集合管癌并发透明细胞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肾集合管癌(中上极)合并透明细胞癌(下极)。术后采用舒尼替尼治疗6个月,随访至术后13个月因肿瘤广泛转移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集合管癌 透明细胞癌 治疗
原文传递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9
作者 阚方功 于骞 马周鹏 《医药论坛杂志》 2019年第7期29-31,34,共4页
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3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资料。结果 32例原发病变均位于一侧胸廓。其中14例胸膜弥漫性不均匀环状增厚(约1.3~6 cm);17例胸膜不规则增厚(约0.4~7 ... 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3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资料。结果 32例原发病变均位于一侧胸廓。其中14例胸膜弥漫性不均匀环状增厚(约1.3~6 cm);17例胸膜不规则增厚(约0.4~7 cm)呈多发结节、肿块样,1例胸膜局限增厚(约3.4 cm)呈单发肿块样。19例累及纵隔胸膜,9例累及叶间胸膜。CT平扫病变呈等或等、较低混杂密度,增强强化均欠均匀,18例轻-中度强化,14例中度到较明显强化,4例内部见斑片坏死囊变。19例见少量胸腔积液,7例见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转移,4例见肺内转移,1例肝脏转移,2例发生胸壁外侵犯。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CT对其诊断及鉴别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 恶性胸膜间皮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原文传递
外生性胃底神经鞘瘤一例
20
作者 林观生 马周鹏 +1 位作者 董昔山 陈炳叶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49,共1页
患者女,59岁,因“体检发现左上腹肿物10 d”入院。查体:腹软,左侧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彩超检查提示:左上腹中等回声实性占位,直径约4.2 cm。CT平扫检查提示:脾胃间隙内见1个椭圆形稍低密度肿块,最大截面约... 患者女,59岁,因“体检发现左上腹肿物10 d”入院。查体:腹软,左侧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彩超检查提示:左上腹中等回声实性占位,直径约4.2 cm。CT平扫检查提示:脾胃间隙内见1个椭圆形稍低密度肿块,最大截面约3.6 cm×4.8 cm,境界清晰,内部密度均匀,CT值约为35.27HU,边缘斑点钙化(图1);增强动脉期肿块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均匀中度持续强化,CT值约为68.54 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腹部 神经鞘瘤 轻度压痛 外生性 彩超检查 胃底 实性占位 中等回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