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优秀典籍外译的传播与思考——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汉英对照版四大名著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新炎 吴迪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64-66,共3页
中国优秀典籍的国际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选择典籍,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如何通过多媒体平台国际化传播并获得持续的反馈以不断提升传播效率——这些伴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而产生的问题困扰了众多的出版人。上海外语教... 中国优秀典籍的国际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选择典籍,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如何通过多媒体平台国际化传播并获得持续的反馈以不断提升传播效率——这些伴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而产生的问题困扰了众多的出版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汉英对照版四大名著国际化传播的成功实践,为业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英译 四大古典名著 汉英对照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一斑 可得全豹——《近现代书画家款印综汇》出版
2
作者 庄新兴 《中国书画》 2003年第7期125-125,共1页
款,即签字,是个人的征信标识。不同人的签字,由于在笔画的笔法、笔势和文字的结体方面各具个性,各有习尚,绝对不会相同。模仿的签字,不管模仿得如何相似,都无法与原迹相同,只不过是接近原迹的距离近些罢了,细加分析就可发现其败露之处... 款,即签字,是个人的征信标识。不同人的签字,由于在笔画的笔法、笔势和文字的结体方面各具个性,各有习尚,绝对不会相同。模仿的签字,不管模仿得如何相似,都无法与原迹相同,只不过是接近原迹的距离近些罢了,细加分析就可发现其败露之处。签名,完全无法替代。模仿的签名只能蒙骗一些粗心和对这方面没有研究透彻的人。印,产生的目的是出于征信之需。最初的印,不论是官印还是私印,都是用作征信的。姓名印的每一次使用,必征信印主的一次所作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书画 结体 征信 窥一斑 王福厂 艺术品市场 徐三庚 赵之谦 书法作品 印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出版发行类书刊概况及分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迪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21年第8期54-57,71,共5页
论文以《民国时期总书目》《生活全国总书目》《抗日战争史参考资料目录》《解放区根据地图书目录》《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等资料为研究文本,通过对民国时期出版发行类书刊出版品种、出版时间、出版地点等进行... 论文以《民国时期总书目》《生活全国总书目》《抗日战争史参考资料目录》《解放区根据地图书目录》《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等资料为研究文本,通过对民国时期出版发行类书刊出版品种、出版时间、出版地点等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试图勾勒出民国时期我国出版发行类书刊的出版概况和发展脉络,希望对当今出版界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出版 出版发行类书刊 出版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小学《书法》教材的编制历程与推广策略——以上海市《书法》拓展型教材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洁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第19期234-236,264,共4页
2013年,国家教育部在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了书法课程在中小学课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上海市中小学《书法》拓展型教材由此应运而生,浸润式的教材推广活动也随之而起。本文通过分析教材在使用及推广过程中可能... 2013年,国家教育部在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了书法课程在中小学课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上海市中小学《书法》拓展型教材由此应运而生,浸润式的教材推广活动也随之而起。本文通过分析教材在使用及推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最有效的后续解决方案,完善教材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促进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书法教材 编制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溥心畬的书画艺术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彬 《中国书画》 2005年第5期32-39,129,共9页
溥儒,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后以名为姓,字心畬,号西山逸士、羲皇上人,又号松巢居土、华(花)虹、流浪王孙,室名省心斋、寒玉堂、二乐轩。其为清宣宗皇帝后裔。1896年9月2日(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北平。后在北平西山戒台寺隐居,自号... 溥儒,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后以名为姓,字心畬,号西山逸士、羲皇上人,又号松巢居土、华(花)虹、流浪王孙,室名省心斋、寒玉堂、二乐轩。其为清宣宗皇帝后裔。1896年9月2日(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北平。后在北平西山戒台寺隐居,自号"西山逸士",其绘画生涯也自此开始。1949年移居台湾,1963年11月18日晨病逝于台北,享年68岁。他先后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及艺术专门学校、台湾师范大学任教。著有《四书经义集证》、《慈训纂证》、《秦汉瓦当文字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溥心畬 书画艺术 西山逸士 溥儒 四王 羲皇上人 戒台寺 台湾师范大学 室名 清宣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书画鉴定因素构成述略
6
作者 何鸿 《艺术探索》 2004年第1期34-39,共6页
中国书画真伪的鉴定,一直是困扰世界的难题,更由于现今造假行为日益严重,要鉴定一幅中国书画作品的真伪越来越难。中国书画作品的现存状况、书画作者的相关信息、材料的运用、技法的构成、题材的选择、画题、画跋与印款、师承和赞助体... 中国书画真伪的鉴定,一直是困扰世界的难题,更由于现今造假行为日益严重,要鉴定一幅中国书画作品的真伪越来越难。中国书画作品的现存状况、书画作者的相关信息、材料的运用、技法的构成、题材的选择、画题、画跋与印款、师承和赞助体制等因素都是我们鉴定书画作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画 鉴定因素 书画作者 材料 技法 题材 画题 画跋 印款 赞助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朵云轩木版水印与《十竹斋书画谱》的重梓
7
作者 刘慧芳 王崇礼 《东南文化》 CSSCI 1999年第3期116-118,共3页
朵云轩传统的木版水印工艺精湛绝伦,复制艺术的水平达到了形神兼备以至乱真的境地。木版水印工艺重梓精印《十竹斋画谱》并取得成功,为我国图书艺术园地继续增色添彩。
关键词 朵云轩 木版水印 《十竹斋书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门·松江·上海——从董其昌“丹青宝筏”说起
8
作者 苏醒 《上海艺术评论》 2019年第1期14-17,共4页
海派是一个特殊的流派,它与明清时浙派、吴门派、松江派、娄东派等有着本质的差别:一方面,明清流派多以当地画家构成主要力量,而海派却汇聚各地画家;另一方面,明清画派题材多局限于山水,偶尔兼及花鸟,而海派则包含人物、山水、花鸟、走... 海派是一个特殊的流派,它与明清时浙派、吴门派、松江派、娄东派等有着本质的差别:一方面,明清流派多以当地画家构成主要力量,而海派却汇聚各地画家;另一方面,明清画派题材多局限于山水,偶尔兼及花鸟,而海派则包含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多种画科;更重要的是,明清画派内部的取法对象接近,风格相对统一,而海派内部有继承明清正统派者,亦有学习野逸派者,还有上溯宋元和融合中西者,风格纷繁浩大、多元并存,故程十发有"海派无派"之说。而这种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艺术现象是自古所未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 董其昌 丹青 上海 多元并存 艺术现象 清流派 海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上海解放印制宣传品的中联印刷厂
9
作者 熊凤鸣 《印刷杂志》 2001年第9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上海 印刷史 解放时期 领袖像 中联印刷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铎的避乱之行与即兴楷书——以故宫博物院藏王铎《行楷书王维诗卷》为中心
10
作者 赖妮 《中国书画》 2024年第8期26-31,共6页
王铎(1593-1652),字觉斯(或觉之),号十樵、嵩庵、烟潭渔叟等,河南孟津人。天启二年(1622),登进士第;崇祯十三年(1640),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明亡后,于福王朱由崧(1607-1646)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政权中出任东阁大学士;后清军南下,与钱谦益(1582... 王铎(1593-1652),字觉斯(或觉之),号十樵、嵩庵、烟潭渔叟等,河南孟津人。天启二年(1622),登进士第;崇祯十三年(1640),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明亡后,于福王朱由崧(1607-1646)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政权中出任东阁大学士;后清军南下,与钱谦益(1582-1664)率军民开城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铎 东阁大学士 礼部尚书 弘光政权 登进士第 王维诗 觉斯 楷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示
11
作者 《艺术当代》 2024年第4期3-3,共1页
根据《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统一换发工作的通知》,我社对《艺术当代》编辑部拟申领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和拟通过年度核验记者证的人员进行公示。公示人员名单:徐可,在公示期限内,任何个人和单位均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形式... 根据《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统一换发工作的通知》,我社对《艺术当代》编辑部拟申领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和拟通过年度核验记者证的人员进行公示。公示人员名单:徐可,在公示期限内,任何个人和单位均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形式,向上海书画出版社有限公司人事科或者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反映公示对象在申领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和2024年度核验新闻记者证资格上的情况和问题。以个人名义反映的提倡签署或者自报本人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单位、地址和电话,以示负责;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单位公章,提供联系电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新闻出版局 新闻记者证 人员名单 核验 单位公章 人事科 公示 申领
原文传递
公示
12
作者 《艺术当代》 2024年第1期3-3,共1页
根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的通知》,我社对《艺术当代》编辑部拟通过年度核检记者证的人员进行公示。
关键词 市新闻出版局 新闻记者证 公示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艺术市场法案透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玉莲 何鸿 《艺术探索》 2002年第1期64-65,共2页
人们还依稀记得: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于1993年6月20日敲响了大陆艺术品拍卖的第一响槌声。这样,艺术品交易最受欢迎和最具法律意义的方式——拍卖,在大江南北逐渐兴盛起来。中国艺术品拍卖“快餐式”的运作,毕竟与西方拍卖业... 人们还依稀记得: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于1993年6月20日敲响了大陆艺术品拍卖的第一响槌声。这样,艺术品交易最受欢迎和最具法律意义的方式——拍卖,在大江南北逐渐兴盛起来。中国艺术品拍卖“快餐式”的运作,毕竟与西方拍卖业相比,整整落后了250年(目前世界最大的拍卖连锁企业——英国苏富比Sotheby’s拍卖公司由索米埃鲁博卡于1744年创立)。这巨大的时间和经验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艺术市场 艺术品交易 作伪问题 著作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公麟《五马图》绘制时间与换配问题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醒 宫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21,I0003,共9页
2018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其间公布李公麟《五马图》原迹。本文通过对原迹题跋、著录、印鉴的研究,考证出李公麟绘制此图的大致时间与两位宋代藏家;阐释了此图的换配情况、黄庭坚题记格式... 2018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其间公布李公麟《五马图》原迹。本文通过对原迹题跋、著录、印鉴的研究,考证出李公麟绘制此图的大致时间与两位宋代藏家;阐释了此图的换配情况、黄庭坚题记格式、书风不同的问题,并对"宝"字印、"睿思殿"印、"询"字印的情况做了基本的推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马图》 绘制时间 移配 题记 印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和简静 遒丽天成——书籍装帧设计中汉字艺术的美学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峥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3-55,共3页
源于象形文字的汉字艺术别具一格,独具魅力,几千年来不断演变发展,仍保持着原始的风貌和神韵。汉字艺术本身就具备了美的要素和审美价值。它是诗一般的文字,追求韵味的文字,充满想象力的文字,富有情趣的文字。汉字艺术的审美价值对装帧... 源于象形文字的汉字艺术别具一格,独具魅力,几千年来不断演变发展,仍保持着原始的风貌和神韵。汉字艺术本身就具备了美的要素和审美价值。它是诗一般的文字,追求韵味的文字,充满想象力的文字,富有情趣的文字。汉字艺术的审美价值对装帧设计影响和启发有非凡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装帧 中和美 气韵 书画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书法史鸟瞰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辅圣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02-110,共9页
20世纪是中华文明史的一大转折点,中国传统文化经受了凤凰涅式的洗礼。然而,中国书法却是个例外。尽管书法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趋于解体,书法作为社会生活中一种文化角色的参与功能遭到严重贬抑,但书法艺术形式的巨大历史惯性,仍然... 20世纪是中华文明史的一大转折点,中国传统文化经受了凤凰涅式的洗礼。然而,中国书法却是个例外。尽管书法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趋于解体,书法作为社会生活中一种文化角色的参与功能遭到严重贬抑,但书法艺术形式的巨大历史惯性,仍然以其顽强的适应性,维护着自身的合理存在。本文从"双重废黜"、"两大变易"、"一条基线"、"三种倾向"切入,对这一特殊历史现象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书法 历史主义 公共化 形式化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会”该休乎?
17
作者 朱德华 徐建融 +7 位作者 洪惠镇 李敬仕 汪洋 赵寒成 陈海波 沈立 谢定琨 张春记 《艺术探索》 2001年第4期3-3,共1页
中国画的“笔会”该休乎? “笔会”,古代称雅集,而且是文人之间的雅集,当代社会情境的转换与“文人”身份与质量的褪变,“雅”集也变得“雅”不起来,赤裸裸地称谓“笔会”随之产生,一种古代清雅可赏、诗情画意的脱俗境界质变为... 中国画的“笔会”该休乎? “笔会”,古代称雅集,而且是文人之间的雅集,当代社会情境的转换与“文人”身份与质量的褪变,“雅”集也变得“雅”不起来,赤裸裸地称谓“笔会”随之产生,一种古代清雅可赏、诗情画意的脱俗境界质变为大家手持自家“武器”到场的表演。再加上当代社会的功利性、消费性、时尚性等特性背景,更很难使“笔会”“雅”起来。 当然,从文化交流传播角度讲,笔会也有其特定意义,其最大可能潜在的作用就在于直接地教育、引导了一批批人民群众,传布高雅文化于民间,让他们也能领略到束之高阁的艺术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想大家会一致反感的是,画家过分地热衷于笔会而且作品水平一般,格调全无。 其实,我们还是抱有一个理想,就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与一些尚可视为今日“文人”的艺术家再畅叙、追慕古人之“雅集”。如此,倒也有几分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笔会” 文化交流 创作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