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临床研究水平提升的策略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实践探索
1
作者 康力 王未 +2 位作者 冯铁男 崔婷婷 王甦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7-1204,共8页
目的·分析2015—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称“交医”)高水平临床研究发展趋势及现状,并对交医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策略进行总结,旨在为医学院校推动高水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 目的·分析2015—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称“交医”)高水平临床研究发展趋势及现状,并对交医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策略进行总结,旨在为医学院校推动高水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发表时间为2015—2023年,以交医(含附属医院)作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发表的论文。利用一般描述性方法分析临床研究论文发表、临床试验注册、临床研究人才队伍、临床研究合作现况;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检索到的临床研究论文的国际合作、主题分布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对2015—2018年与2019—2023年两个时间段,交医在临床研究领域发文数、Q1区发文数、顶尖临床医学期刊发文数和专职科研人员数量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2015—2023年,以交医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共计9468篇,年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2023年,交医临床研究Q1区发文数、顶尖临床医学期刊发文数、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临床研究数、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发布数、专职科研队伍人数以及国家级人才新增人数均呈整体上升趋势;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为主要研究热点。临床研究论文中,1308篇(13.82%)为国际合作论文,其中以美国(733篇)、澳大利亚(137篇)、英国(99篇)等发达国家/地区与交医合作论文居多。2019—2023年与2015—2018年相比,交医在临床研究论文数、Q1区发文数、顶尖临床医学期刊发文数和附属医院新增专职科研人数方面比较,均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交医强化顶层设计,围绕重大疾病进行深入探索,以“平台-人才-方法学”为路径,构建了体系化、一体化和闭环式的临床研究水平提升模式,相继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 可视化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引进人才的需求及满意度评价研究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忱 顾伟敏 +1 位作者 王敏怡 陈琪 《中国医院》 2018年第11期39-41,共3页
目的:评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引进人才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自行设计关于引进人才的需求及满意度评价研究的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中106名引进人才发放调查问卷,并考评问卷的... 目的:评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引进人才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自行设计关于引进人才的需求及满意度评价研究的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中106名引进人才发放调查问卷,并考评问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问卷的总体信度良好,Cronbach's α系数为0.972。因子分析显示结构效度较好,4个公因子内容涉及吸引及留住引进人才的因素、引进人才的满意度、对人才政策的评价以及工作及聘用性质,能解释量表全部内容的81.21%。4个不同维度的一致性较好,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81、0.970、0.671和0.707。结论:该研究制定的引进人才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可用于针对人才引进方面的进一步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进人才 信度 效度 满意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吸引及留住引进人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顾伟敏 王忱 陈琪 《中国医院》 2019年第7期36-39,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吸引及留住引进人才的主要因素,为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关于引进人才的需求及满意度评价研究的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中106名... 目的: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吸引及留住引进人才的主要因素,为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关于引进人才的需求及满意度评价研究的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中106名引进人才发放调查问卷,并对事业发展、工作环境、城市吸引力、待遇丰厚、解决子女入学或就业及其他等因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81.1%的被调查者来本单位工作的原因为事业发展;职称高、自评受重视程度高与以团队身份被引进的被调查者,更看重自身事业发展(P<0.05);年龄大者则更看重工作环境(P<0.05);收入高、岗位是医教研主系列者更看重城市吸引力(P<0.05)。结论:竭力引才,确保事业发展机会;良方聚才,创造优质人才环境;创新用才,突破用人制度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引进 高校附属医院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数字化发展现况调查与分析
4
作者 陈建均 刘心怡 李国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3,共4页
目的 旨在了解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数字化发展现状,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公立医院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4年8—10月选取上海市15家三级公立医院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情况和医院数字化转型... 目的 旨在了解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数字化发展现状,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公立医院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4年8—10月选取上海市15家三级公立医院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情况和医院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情况。结果 调查显示,样本医院数字化转型相关考核和评级表现较为突出;人员配置方面,医院数字化相关工作人员数量在不同医院规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资金支持方面,各医院2023年数字化相关预算占总预算比例中位数为1.61%;教学科研方面,应用数字技术支持教学科研的医院比例大于80%,不同规模医院在专病数据库数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术应用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三级医院主要应用于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医院科研等方面,区块链和元宇宙技术应用仍较为有限。结论 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挖掘数字技术应用潜力,加强资金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加大对数字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以提升医院数字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数字化转型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学科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双百人”队伍建设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程莎妮 朱丽君 +2 位作者 冯浩 袁素维 朱建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53-1457,共5页
探索一流学科建设是当下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2015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正式组织"研究型医师"队伍和"临床专职科研人员"队伍,探索临床医学学科发展的新路径。该项工作旨在提高人才能力和增加科研成果,迄今... 探索一流学科建设是当下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2015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正式组织"研究型医师"队伍和"临床专职科研人员"队伍,探索临床医学学科发展的新路径。该项工作旨在提高人才能力和增加科研成果,迄今已遴选出3个批次共计181人,其中17%在项目期内获得了局级及以上的人才项目计划,IF≥20的高影响力论文系数分别从年均0.8和1.8提升至3.0和4.0。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科发展还不够均衡、临床科研的受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等。未来需要不断释放制度活力、构建个性化服务体系、以临床研究中心为依托搭建培育平台、组织临床研究护士培训,真正对接一流医学学科的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学科建设 人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数字成熟度评价研究系统综述
6
作者 刘心怡 陈建均 +2 位作者 俞陈昊 李国红 范先群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 系统综述医院数字成熟度的概念及其在医院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分析国际上已有的数字成熟度评价模型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为我国医院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和支持。方法 采用系统综述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Medline、Web of Sci... 目的 系统综述医院数字成熟度的概念及其在医院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分析国际上已有的数字成熟度评价模型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为我国医院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和支持。方法 采用系统综述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筛选关键词包括数字成熟度、数字能力、健康/卫生、医院等。结果 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数字成熟度评价模型涵盖组织管理、数字技术能力、医务人员数字能力、数据分析、互操作性等多个维度。部分国家已将这些模型应用于医院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我国目前对此领域关注度仍较为有限。结论 数字成熟度评价是推动医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但现有的评价框架难以直接应用于我国公立医院系统。未来研究应结合我国公立医院的特性开发适用的量化评价工具,推动医院数字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数字成熟度 数字化转型 评价模型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慧医院热点主题演变研究
7
作者 吴丹麦 张晓丽 侯旭敏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5年第2期1-5,I0001,共6页
目的通过梳理智慧医院研究相关文献,识别智慧医院研究方向以及热点主题演变情况,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新思路。方法将以智慧医院为主题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大语言模型进行关键词和主题识别,计算主题频率。通过绘制不同年份主题频率的... 目的通过梳理智慧医院研究相关文献,识别智慧医院研究方向以及热点主题演变情况,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新思路。方法将以智慧医院为主题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大语言模型进行关键词和主题识别,计算主题频率。通过绘制不同年份主题频率的变化曲线,确认演变趋势。结果最终纳入1828篇文献,文献时间跨度为2010年4月-2024年5月。智慧医院研究涉及10个热点主题,其中:热度上升型主题为质量与安全管理、财务管理与运营分析、患者服务与模式创新、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热度平稳型主题为医疗技术与创新、数据管理与分析、医疗教育与人才培养;热度下降型主题为信息化与系统建设、后勤与供应链管理以及管理与政策法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智慧医院 热点主题 主题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与非公医院合作发展上海现代医疗服务业的认知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汤磊 张薇 +1 位作者 袁蕙芸 张澄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89-1392,1398,共5页
目的调查卫生行政领导和医务人员对发展上海现代医疗服务的认知及态度,探讨公立医院与非公医院的优势与不足,为两者合作发展上海现代医疗服务业提供借鉴。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专家访谈对"现代医疗服务业"的内涵进行界定。... 目的调查卫生行政领导和医务人员对发展上海现代医疗服务的认知及态度,探讨公立医院与非公医院的优势与不足,为两者合作发展上海现代医疗服务业提供借鉴。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专家访谈对"现代医疗服务业"的内涵进行界定。根据专家访谈结果设计问卷,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卫生行政领导和公立医院医师及非公医院院领导共400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上海现代医疗服务业发展前景和发展途径的认知、公立医院与非公医院的优势和不足及两者合作发展上海现代医疗服务业的可行性。结果将"现代医疗服务业"定义为"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利用现代化的医疗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改造和提升传统医疗服务业,为社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提供高附加值、多层次的医疗服务新领域"。68.3%的被调查者认为上海现代医疗服务业的发展前景潜力巨大,卫生行政领导较公立医院医师更看好上海现代医疗服务业的发展潜力(P=0.003);74.1%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中外合资、合作医院发展现代医疗服务业中,高端医疗服务的运作模式是当前最成功的模式;86.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公立医院与非公医院合作发展现代医疗服务业是可行的。结论上海现代医疗服务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受到普遍认同,中外合资、合作医院成功的运作机制为公立医院与非公医院合作发展现代医疗服务业提供了借鉴,但合作参与高端医疗服务仍有诸多体制、机制的问题需要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医疗服务业 上海 公立医院 非公医院 认知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体内三级医院向下转诊与二级医院诊疗患者医疗费用差异研究:以上海市某医联体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罗莉 周希喆 +1 位作者 魏伟 曹建文 《中国医院》 2018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转诊和非转诊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医疗费用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医疗费用控制、医联体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两组患者病案首页数据,通过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转诊和非转诊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医疗费用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医疗费用控制、医联体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两组患者病案首页数据,通过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医疗费用的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非转诊组住院费用平均为45093元,转诊组平均为54924元;出院年份、手术类别、住院日对住院费用有显著影响。结论:手术类别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最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费用相比较高;两种诊疗方式下住院费用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股骨颈骨折 医疗费用 分级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我国研究型医院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16
10
作者 朱建征 袁素维 +2 位作者 冯浩 戴尅戎 范先群 《中国医院》 2018年第1期14-16,共3页
聚焦国内研究型医院建设的相关话题,首先综述了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卫生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多重需求,分析国内研究型医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据此针对后续的研究方向,从建设主体遴选、现状评价分析、... 聚焦国内研究型医院建设的相关话题,首先综述了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卫生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多重需求,分析国内研究型医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据此针对后续的研究方向,从建设主体遴选、现状评价分析、医疗服务功能转型、一流临床医学学科建设路径和人才发展战略探索5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全面系统地论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医院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医院 一流学科建设 卫生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适配视域下我国医院卫生技术评估现状及策略研究
11
作者 罗莉 许媛媛 +5 位作者 刘义成 徐桔密 尚文茹 李小利 郑蕴欣 杨海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12期12-16,共5页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HB-HTA)能够帮助公立医院提升决策质量。基于供需适配性理论,从供给可及性、供需相关性、供给质量性、供需相适性4个维度分析了我国公立医院HB-HTA的供需适配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通过建立评估组织和团队,拓展HB-HTA...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HB-HTA)能够帮助公立医院提升决策质量。基于供需适配性理论,从供给可及性、供需相关性、供给质量性、供需相适性4个维度分析了我国公立医院HB-HTA的供需适配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通过建立评估组织和团队,拓展HB-HTA应用场景,制订评估规范,建立快速评估机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落地等策略提升HB-HTA供需适配性,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公立医院HB-HTA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 供需适配性 公立医院 管理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医联体发展驱动力:智慧医院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林靖生 李国红 +2 位作者 杨海俊 刘坤 吴韬 《中国医院》 2018年第11期10-13,共4页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时代业界对智慧医疗也有了新的理解和定义,医院传统信息化体系已经无法承载此次技术变革。医院要助推智慧医疗应用发展,向着建设未来智慧医院的目标迈进,需要颠覆现有信息化建...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时代业界对智慧医疗也有了新的理解和定义,医院传统信息化体系已经无法承载此次技术变革。医院要助推智慧医疗应用发展,向着建设未来智慧医院的目标迈进,需要颠覆现有信息化建设体系,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核心、以服务为导向,重构医院现有信息化体系架构。从人工智能技术和智慧医疗的发展出发,分析医院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简述如何按技术、应用、生态3个层次实施智慧医院信息化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慧医疗 信息化体系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市级医院临床研究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9
13
作者 沈慧青 舒之群 +1 位作者 吴皓 许锋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1年第3期26-29,共4页
大力开展临床研究是打造研究型医院的重要环节。根据市级医院临床研究体系的建设情况,包括中心设置及运行、信息系统、临床研究项目、临床研究培训、数据核查等方面的实施情况分析,提出了在人员队伍、经费投入、管理水平、转化能力等方... 大力开展临床研究是打造研究型医院的重要环节。根据市级医院临床研究体系的建设情况,包括中心设置及运行、信息系统、临床研究项目、临床研究培训、数据核查等方面的实施情况分析,提出了在人员队伍、经费投入、管理水平、转化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研究 临床医学 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视角下的医院发展探索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恒进 黄敏卓 吴韬 《中国医院》 2018年第1期I0002-I0002,1,2,共3页
立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认为优化健康服务是实现全民健康目标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结合国内医疗服务体系现状和世界各国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需求,认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是优化健康服务的重要举措,进而提出构建医疗服务质... 立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认为优化健康服务是实现全民健康目标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结合国内医疗服务体系现状和世界各国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需求,认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是优化健康服务的重要举措,进而提出构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和开展医院质量认证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医疗质量 医院质量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理论对大型综合医院亚专科协调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艳君 罗莉 +2 位作者 魏伟 徐桔密 曹建文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分工对立与融合共生的关系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也存在于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大型专科的亚专科之间。在共生理论视域下,基于亚专科共生系统的4个基本要素,提出了提升共生单元自身能力、明确共生单元角色定位,建立高效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管理平... 分工对立与融合共生的关系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也存在于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大型专科的亚专科之间。在共生理论视域下,基于亚专科共生系统的4个基本要素,提出了提升共生单元自身能力、明确共生单元角色定位,建立高效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管理平台,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强化亚专科间联系,落实相关政策支持、加强共生协同意识的建议,为探索亚专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专科 共生理论 学科建设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陶思羽 沈洁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是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政策沿革、历史演变和现实需求的我国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建设时代背景,剖析了公立医院运行中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片面追求经济收益、投入产出效益... 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是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政策沿革、历史演变和现实需求的我国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建设时代背景,剖析了公立医院运行中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片面追求经济收益、投入产出效益低和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要在尊重行业特点、坚持政府主导和完善市场调控的基本原则上应把握的关键路径和主要抓手,以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运行机制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患者画像技术的门诊特殊群体客户关系管理研究与实践
17
作者 陈烨 侯旭敏 +3 位作者 彭红 袁骏毅 马博 吴佳玙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5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满足高龄、儿童、优抚、商保等特殊患者群体的门诊服务需求,运用患者画像技术对不同类别患者进行分类干预,实现了门诊特殊患者群体客户关系管理。该管理模式可提高门诊个性化、便捷化和智慧化服务水平,推动医疗服务品牌塑造和门诊高... 为满足高龄、儿童、优抚、商保等特殊患者群体的门诊服务需求,运用患者画像技术对不同类别患者进行分类干预,实现了门诊特殊患者群体客户关系管理。该管理模式可提高门诊个性化、便捷化和智慧化服务水平,推动医疗服务品牌塑造和门诊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画像技术 特殊群体 客户关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域下公立医院多院区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丹麦 张晓丽 侯旭敏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5,42,共4页
多院区的发展成为国家扩充优质医疗资源、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共生理论与多院区发展具有高度的适用性,可为多院区医院协同发展探索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方向。通过对基于共生单元... 多院区的发展成为国家扩充优质医疗资源、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共生理论与多院区发展具有高度的适用性,可为多院区医院协同发展探索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方向。通过对基于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环境、共生模式的多院区共生系统的梳理,分析多院区协同发展的共生困境,从而提出多院区协同发展路径,以期为后续我国多院区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公立医院 多院区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监管实践与效果研究
19
作者 黄阿红 姜若 +3 位作者 张鹏杰 陶思羽 罗莉 狄建忠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8-91,共4页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耗材监管模式及具体实践效果,为其他医院耗材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性分析该医院基于麦肯锡7S模型构建的全流程立体化耗材监管模式,并以2020-2023年甲状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为例,采用单组中断时间序列法比较...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耗材监管模式及具体实践效果,为其他医院耗材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性分析该医院基于麦肯锡7S模型构建的全流程立体化耗材监管模式,并以2020-2023年甲状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为例,采用单组中断时间序列法比较分析监管模式实施前后相关费用指标变动情况,以评价监管成效。结果:该监管模式实施后,均次费用平均每月下降72.74元(P<0.05),耗材费用平均每月下降141.32元(P<0.05),且经过干预后均次耗材费5281.23元低于全市平均费用水平5690.27元(P<0.05)。结论:该模式取得一定监管效果;多部门高效协作、完善信息监测手段、打好综合监管“组合拳”等措施有效提升了耗材科学管理水平,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医用耗材 麦肯锡7S模型 中断时间序列 立体化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心理应急管理现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俊梅 张伟波 +4 位作者 何思源 朱丽娜 刘彦丽 贾文婧 蔡军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3-598,共6页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上海市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心理应急管理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建立健全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心理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面向上海市18家精神卫生中心的...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上海市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心理应急管理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建立健全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心理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面向上海市18家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危机干预管理人员及272名心理危机干预队伍成员开展问卷调查,选取24名心理危机干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结果 (1)管理设置方面,18家医院中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设置了独立的心理危机干预办公室,15家(83.3%)已制定心理应急总体干预方案或预案,11家(61.1%)已建立健全心理应急管理相关制度,12家(66.7%)配备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经费。(2)队伍建设方面,心理危机干预队员以兼职为主(84.9%),年龄主要在35~<45岁(47.8%),96.3%的队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学专业以精神医学为主(40.4%),85.7%的队员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40.1%的队员具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经验,81.3%的队员能够有效处理创伤后心理问题。(3)心理应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队员压力过大、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队伍人手不足和保障机制不完善4个方面。结论 目前,上海市已初步形成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但在管理机制和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建议进一步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管理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专科医院mental health hospital 心理应急管理psychological emergency management 心理危机干预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心理卫生服务mental health service 管理机制management mechanism 人力资源建设human resource constr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