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NK细胞表面自然细胞毒受体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徐红 程忠平 +3 位作者 马庆良 林琳 陆佩华 林其德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和腹腔液NK细胞表面自然细胞毒受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直标法检测20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13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照者外周血和腹腔液NK细胞表面自然细胞毒受体NKp30、NKp44和N...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和腹腔液NK细胞表面自然细胞毒受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直标法检测20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13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照者外周血和腹腔液NK细胞表面自然细胞毒受体NKp30、NKp44和NKp46的表达。结果:(1)NKp30在腹腔液CD56+NK细胞表面表达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在腹腔液CD16+NK细胞表面和外周血CD56+/CD16+NK细胞表面表达两组之间则无差异;NKp46在外周血和腹腔液CD56+/CD16+NK细胞表面表达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NKp44在外周血和腹腔液CD56+/CD16+NK细胞表面均无表达;(2)NKp30在腹腔液CD56+CD16+NK细胞上表达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外周血CD56+CD16+NK细胞表面NKp30表达以及外周血和腹腔液CD56+CD16+NK细胞表面NKp46表达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则无差异;(3)NKp30和NKp46在腹腔液CD16+NK细胞表面表达较外周血显著降低(PNKp30<0.05;PNKp46<0.01),而CD56+NK细胞表面外周血和腹腔液之间的表达则无差异。结论:腹腔液NK细胞表面自然细胞毒受体NKp30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过程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细胞毒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L(+)复发性流产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和A1298C位点突变关联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汪希鹏 林其德 马政文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和A1298C位点突变与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 iolipin antibody,ACL)阳性复发性流产是否相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和A1298C位点突变与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 iolipin antibody,ACL)阳性复发性流产是否相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39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和82例正常对照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和A1298C位点突变。结果:MTHFR 677 3种基因型(CC、CT和TT)在ACL(+)流产组和对照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45),进一步分析表明,677TT在患者组中表达频率显著增大(P=0.026),T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中也显著增大(P=0.018),MTHFR1298相关3种基因型(AA、AC和CC)和A、C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中分布无差异,同时发现8种C677T/A1298C连锁基因型,但都与ACL(+)复发性流产无关。结论:ACL(+)复发性流产与MTHFR C677T突变有关,表明除自身抗体有关的获得性凝血途径以外,遗传性凝血因素在此种类型的流产发生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复发性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抗体 抗心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门控钙通道在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炎症性内脏高敏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钱爱华 宋丹丹 +3 位作者 李勇 姚玮艳 孙菁 袁耀宗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81-386,共6页
目的研究炎症性内脏高敏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基因表达的变化及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在炎症性内脏高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雄性清洁级SD大鼠180只,体重200~300g,三硝基苯磺酸(TNBS)模型组(n=90)缓慢注入2.0%TNBS,剂量为... 目的研究炎症性内脏高敏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基因表达的变化及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在炎症性内脏高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雄性清洁级SD大鼠180只,体重200~300g,三硝基苯磺酸(TNBS)模型组(n=90)缓慢注入2.0%TNBS,剂量为100mg/kg;正常对照组(n=90)仅灌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造模后第4天,大鼠的cDNA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大鼠L6~S2节段DRG基因表达谱变化。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进行验证。胞内钙检测及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分析胞内钙及电压门控钙电流变化。另取SD大鼠54只,均分为6组,分别予以TNBS造模及脊髓鞘内给予特异性钙通道阻滞剂,观察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变化。腹部撤离反射(AWR)检测大鼠内脏敏感性。结果TNBS模型组L6~S2节段DRG172个基因的表达出现显著变化,包括离子通道、膜受体及胞内第二信使等。其中,L-型钙通道(CavI.2)和R-型钙通道(Car2.3)显著上调,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均验证了芯片结果。胞内钙检测显示,TNBS模型组结肠特异感觉神经元的静息胞内钙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胞内钙瞬变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显示TNBS模型组结肠初级感觉神经元L-型和R-型钙电流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脊髓鞘内给予尼莫地平和SNX-482后可显著降低炎症性内脏高敏大鼠的内脏敏感性(P〈0.05)。结论Cav1.2和Cav2.3表达的上调在炎症性内脏高敏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可能是炎症性内脏高敏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 钾通道 电压门控 钙通道 内脏 三硝基苯磺酸 敏感性与特异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