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判断血液肿瘤患儿病情变化的预测价值及临床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入住上海市某三甲专科医院血液肿瘤病区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每4 h进行一次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判断血液肿瘤患儿病情变化的预测价值及临床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入住上海市某三甲专科医院血液肿瘤病区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每4 h进行一次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同时记录评分耗时、将因病情危重转ICU或死亡的患儿设为病例组,以1∶5的比例匹配对照组,即未发生结局事件的患儿。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约登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局事件前24 h内PEWS最高值用于预测"因病情危重转ICU"的最佳截断点为2.25分、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85以上用于预测"死亡"的最佳截断点为6.50分、AUC为0.99以上。每位患儿进行一次PEWS评估平均需要(1.77±1.16)min,试点病区所有患儿进行PEWS评估的总时间为4.58 h/d。结论使用PEWS评分可准确预测血液肿瘤患儿发生病情危重或死亡;但若将PEWS评估常规应用于病区所有患儿,需要优化人力调配,或者根据专科截断点调整评估方案。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白介素15(IL-1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提取ALL患儿缓解期的骨髓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质谱阵列技术(MassArray)分析IL-15的5个SNP位点(rs10519612、rs10519613、rs1700...目的探讨白介素15(IL-1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提取ALL患儿缓解期的骨髓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质谱阵列技术(MassArray)分析IL-15的5个SNP位点(rs10519612、rs10519613、rs17007695、rs17015014、rs35964658),并对各SNP位点与诱导治疗结束后微小残留病(MR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NP rs17007695与儿童ALL早期诱导治疗结束后的MRD相关(P=0.049),CC基因型诱导结束时MRD阳性率是TT基因型的1.8倍;5个SNPs的单倍型分析显示,CACGG在MRD阳性组中出现的频率高于MRD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对4.9%,P=0.035)。结论 IL-15相关的SNP与儿童ALL早期治疗反应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判断血液肿瘤患儿病情变化的预测价值及临床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入住上海市某三甲专科医院血液肿瘤病区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每4 h进行一次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同时记录评分耗时、将因病情危重转ICU或死亡的患儿设为病例组,以1∶5的比例匹配对照组,即未发生结局事件的患儿。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约登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局事件前24 h内PEWS最高值用于预测"因病情危重转ICU"的最佳截断点为2.25分、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85以上用于预测"死亡"的最佳截断点为6.50分、AUC为0.99以上。每位患儿进行一次PEWS评估平均需要(1.77±1.16)min,试点病区所有患儿进行PEWS评估的总时间为4.58 h/d。结论使用PEWS评分可准确预测血液肿瘤患儿发生病情危重或死亡;但若将PEWS评估常规应用于病区所有患儿,需要优化人力调配,或者根据专科截断点调整评估方案。
文摘目的探讨白介素15(IL-1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提取ALL患儿缓解期的骨髓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质谱阵列技术(MassArray)分析IL-15的5个SNP位点(rs10519612、rs10519613、rs17007695、rs17015014、rs35964658),并对各SNP位点与诱导治疗结束后微小残留病(MR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NP rs17007695与儿童ALL早期诱导治疗结束后的MRD相关(P=0.049),CC基因型诱导结束时MRD阳性率是TT基因型的1.8倍;5个SNPs的单倍型分析显示,CACGG在MRD阳性组中出现的频率高于MRD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对4.9%,P=0.035)。结论 IL-15相关的SNP与儿童ALL早期治疗反应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