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质体米托蒽醌、维奈克拉、高三尖杉酯碱、奥雷巴替尼联合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单中心队列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文婷 王卓 +1 位作者 陈长城 沈树红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 联合使用脂质体米托蒽醌、维奈克拉、高三尖杉酯碱、奥雷巴替尼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组患者为复发AML或存在预后不良相关的分子学异常,如NUP98重排、FUS::ERG、CBFA2T3::GLIS2、FLT... 目的 联合使用脂质体米托蒽醌、维奈克拉、高三尖杉酯碱、奥雷巴替尼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组患者为复发AML或存在预后不良相关的分子学异常,如NUP98重排、FUS::ERG、CBFA2T3::GLIS2、FLT3-ITD、-7/7q等,且一线治疗一疗程未缓解的初诊AML患者。脂质体米托蒽醌、维奈克拉、高三尖杉酯碱、奥雷巴替尼(MVHO)联合治疗,每个疗程在骨髓抑制期均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及泊沙康唑预防感染。评价一疗程缓解率,客观反应率,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并评价该方案的血液学毒性及感染发生率。结果 入组15例患者,MVHO治疗1到2个疗程后,总反应率(CR+CRi+PR)86.7%,1个疗程缓解率(CR+Cri)80%。2例患者因治疗无反应或疾病进展终止该方案。11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移植后复发。累积复发率为7.7%。8个月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4.2%和100%。可评价方案安全性的共22个疗程,未发生致死性感染及出血事件。其中5个疗程未发生突破性感染,1个疗程中发生脓毒性休克,3级以上感染发生率78.2%。最常见的4级以上治疗相关副反应为粒细胞缺乏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00%和43.4%。结论 MVHO用于儿童难治/复发AML的治疗安全有效,提示该方案可能可以尝试用于儿童AML的一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髓系白血病 难治/复发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治疗反应的预后价值: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单中心的临床报告(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帖利军 顾龙君 +7 位作者 宋得莲 蒋黎敏 薛惠良 汤静燕 董璐 潘慈 陈静 叶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中,早期治疗反应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该文评价了诱导治疗第19天及血液学完全缓解时骨髓存在形态学可辨认的幼稚淋巴细胞数及微量残留病(MRD)监测在儿童ALL治疗中的预后价值。方法1998年1月至... 目的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中,早期治疗反应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该文评价了诱导治疗第19天及血液学完全缓解时骨髓存在形态学可辨认的幼稚淋巴细胞数及微量残留病(MRD)监测在儿童ALL治疗中的预后价值。方法1998年1月至2003年5月接受ALL-XH-99方案治疗的193例新诊治的ALL患儿为研究对象。联合化疗第19天及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行骨髓形态学检查以及血液学缓解时用四色MP-FCM检测MRD。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各组无事生存率(EFS)之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各生物学特征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双尾),COX风险比例模型用于评估预后因素。结果①诱导治疗第19天骨髓幼稚淋巴细胞≥5%与<5%的患儿4年EF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42.59%±14.28%vs74.24%±6.67%;P<0.01);②诱导缓解治疗结束达血液学缓解时存在形态学可识别的幼稚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0%)与此时无形态学可辨认的幼稚淋巴细胞的患儿4年EF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3.47%±9.23%vs76.41%±6.09%;P<0.05);③诱导缓解治疗结束血液学完全缓解时MRD≥0.01%与MRD<0.01%的患儿15月EF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3.81%±20.26%vs94.44%±5.40%;P<0.01)。结论诱导治疗第19天骨髓幼稚细胞数≥5%、诱导治疗结束血液学缓解时骨髓幼稚细胞>0%及MRD监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具有预后价值,可用于发展中国家儿童ALL早期治疗反应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微量残留病 幼稚细胞数 预后因素 儿童
原文传递
我国14所医院儿童肿瘤科护士专科培训需求的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梦雪 陆红 +1 位作者 沈南平 吴媚斯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8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肿瘤科护士专科培训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首批成员单位的全体儿童肿瘤科护士作为抽样整体,以职称为标准进行分层抽样,共纳入14所具有儿童肿瘤诊治单元的三级甲等医院... 目的探讨儿童肿瘤科护士专科培训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首批成员单位的全体儿童肿瘤科护士作为抽样整体,以职称为标准进行分层抽样,共纳入14所具有儿童肿瘤诊治单元的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童肿瘤科护士182名,基于文献回顾设计《儿童肿瘤科专科培训需求问卷》,于2012年12月利用SurveyMonkey在线问卷调查系统(http://www.surveymonkey.com/)收集资料。结果儿童肿瘤科护士培训需求最高的部分为舒缓疗护,最低的部分为操作技术;不同学历的儿童肿瘤科护士在专科培训需求的疾病和症状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资的护士在专科培训需求的疾病、治疗、症状、操作及防护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的护士在专科培训需求的疾病、治疗、症状、操作及科研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肿瘤科护士对专科培训处于需要水平,其年资、职称及所在地区对培训需求的影响较大。建议在今后的儿童肿瘤专科护理培训中,应重视统一和规范,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肿瘤 护士 专科培训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CAR-T细胞治疗的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本尚 杨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3-577,共5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首次应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患儿已有10年余,至今全世界范围内已有成千上万的患者从中受益,CAR-T细胞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复发、难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整体预后,同时也正在逐渐改变着...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首次应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患儿已有10年余,至今全世界范围内已有成千上万的患者从中受益,CAR-T细胞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复发、难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整体预后,同时也正在逐渐改变着复发、难治儿童血液肿瘤患者的治疗历史。目前的研究显示,儿童CAR-T细胞治疗前景光明,但临床上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挑战 展望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对血液肿瘤患儿病情变化的预测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芬 潘慈 +3 位作者 高怡瑾 沈南平 张冰花 何梦雪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判断血液肿瘤患儿病情变化的预测价值及临床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入住上海市某三甲专科医院血液肿瘤病区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每4 h进行一次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判断血液肿瘤患儿病情变化的预测价值及临床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入住上海市某三甲专科医院血液肿瘤病区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每4 h进行一次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同时记录评分耗时、将因病情危重转ICU或死亡的患儿设为病例组,以1∶5的比例匹配对照组,即未发生结局事件的患儿。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约登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局事件前24 h内PEWS最高值用于预测"因病情危重转ICU"的最佳截断点为2.25分、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85以上用于预测"死亡"的最佳截断点为6.50分、AUC为0.99以上。每位患儿进行一次PEWS评估平均需要(1.77±1.16)min,试点病区所有患儿进行PEWS评估的总时间为4.58 h/d。结论使用PEWS评分可准确预测血液肿瘤患儿发生病情危重或死亡;但若将PEWS评估常规应用于病区所有患儿,需要优化人力调配,或者根据专科截断点调整评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儿童 肿瘤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14所医院小儿肿瘤科护士专科护理知识的问卷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何梦雪 陆红 +1 位作者 沈南平 吴媚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7-431,共5页
目的调查小儿肿瘤科护士专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文献回顾设计小儿肿瘤科护士专科护理知识问卷,纳入全国14家具有儿童肿瘤诊治单元的三级甲等医院中小儿肿瘤科护士共计182名,利用Survey Monkey在线问卷调查系... 目的调查小儿肿瘤科护士专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文献回顾设计小儿肿瘤科护士专科护理知识问卷,纳入全国14家具有儿童肿瘤诊治单元的三级甲等医院中小儿肿瘤科护士共计182名,利用Survey Monkey在线问卷调查系统(http://www.surveymonkey.com/)收集资料。结果小儿肿瘤科护士对63.6%的专科知识部分平均分<2.5。不同年资、职称的小儿肿瘤科护士在认知总分及疾病、症状、操作技术、职业防护、护理教育和管理部分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肿瘤科护士的专科护理知识掌握现状不佳,尤其是姑息护理相关知识。不同背景的护理人员对专科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差异。应提高对小儿肿瘤科护士专科护理知识掌握的重视度,以丰富专科护理内涵,提升护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知识 肿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连续79例儿童单侧组织学良好型肾母细胞瘤先期手术治疗结果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谢晨捷 高怡瑾 +7 位作者 殷敏智 蔡骄阳 张安安 唐月佳 顾松 潘慈 汤静燕 徐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30-1335,共6页
目的·加深对先期手术策略治疗儿童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WT)的理解,规范手术操作及其后的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放疗)流程,为中国儿童WT临床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首诊于... 目的·加深对先期手术策略治疗儿童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WT)的理解,规范手术操作及其后的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放疗)流程,为中国儿童WT临床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首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肿瘤外科并获得病理诊断的初治单侧组织学良好型WT(favorable histology Wilms tumor,FHWT)连续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按照中国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Chinese Children Cancer Group,CCCG)-WT-2009和CCCG-WT-2015方案诊断、分期并接受相应治疗。采用SPSS 25.0软件对手术结果、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和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进行分析。最后随访时间为2020年3月31日。结果·共纳入79例初治单侧FHWT连续病例。男性41例,女性38例;中位年龄27.1个月。系统分期Ⅰ期7例,Ⅱ期39例,Ⅲ期23例,Ⅳ期10例。69例(87.3%)一期手术行肾脏肿瘤切除术,10例(12.7%)行肾脏肿瘤活检术(2例粗针穿刺活检,8例开腹活检)。11例患儿出现疾病进展/复发,1例放弃治疗后8周又回到原治疗方案。具有原发灶放疗指征的32例患儿中27例实际接受放疗,10例初诊时有肺转移灶患儿中3例接受全肺放疗。67例无事件病例中位随访时间为69.8个月。所有病例5年EFS和OS分别为84.8%和92.4%;Ⅰ、Ⅱ、Ⅲ以及Ⅳ期患儿5年EFS分别为100.0%、84.6%、95.7%和50.0%(P=0.010),5年OS分别为100.0%、94.9%、95.7%和70.0%(P=0.070)。Ⅲ/Ⅳ期患儿中,一期手术切除原发灶病例5年EFS高于仅实施活检术患儿(91.3%vs 60.0%,P=0.032);对于先期接受活检术患儿,6周评估可进行根治性手术者较无法根治性手术者5年EFS更高(100%vs 0,P=0.005)。结论·采用先期手术策略治疗儿童单侧FHWT安全、可行且有效。一期手术切除肾原发病灶及准确的淋巴结取样是确定分期和成功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组织学良好型 治疗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恶性肿瘤患儿社会适应多中心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艺璇 莫霖 +5 位作者 蔡瑞卿 蔡骞 张娴 何梦雪 谭文婷 王春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恶性肿瘤患儿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恶性肿瘤患儿适应不良结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7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学龄前恶性肿瘤患儿475例,使用白血病儿童社会适应评定量表、一般家庭功能量表和幼儿依恋关... 目的了解学龄前恶性肿瘤患儿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恶性肿瘤患儿适应不良结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7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学龄前恶性肿瘤患儿475例,使用白血病儿童社会适应评定量表、一般家庭功能量表和幼儿依恋关系量表进行多中心横断面调研收集相关资料。结果学龄前恶性肿瘤患儿社会适应得分(68.80±8.22)分,42.95%患儿存在社会适应不良;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疾病阶段、地区、复发、家庭应对方式、一般家庭功能、患儿每天使用网络时长、幼儿依恋关系是学龄前恶性肿瘤患儿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学龄前恶性肿瘤患儿社会适应水平较低,个体特征、疾病阶段、家庭因素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需对恶性肿瘤患儿的行为、心理等适应状态定期评估,制订针对性干预策略,尽快帮助其构建良好的社会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学龄前儿童 社会适应 家庭功能 依恋关系 多中心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血液肿瘤护理工作环境及护士报告照护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何梦雪 陆红 沈南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2-45,49,共5页
目的探索儿童血液肿瘤护理工作环境、护士报告照护质量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2017年4-5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全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委会护理学组29个会员单位的606名儿童血液肿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护理... 目的探索儿童血液肿瘤护理工作环境、护士报告照护质量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2017年4-5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全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委会护理学组29个会员单位的606名儿童血液肿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和护士报告照护质量问题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儿童血液肿瘤护士认为其所在医院的护理工作环境总分平均为(88.69±12.61)分,其中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儿童血液肿瘤护士认为"护理质量堪称卓越"、"患儿及家长在出院时已掌握了足够的自护能力"、"护理质量去年退步了"的比例分别为45.5%、53.1%、和5.3%。除了"发生给药错误"项目得分与"护士参与医院事物"维度得分相关关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护士报告照护质量的各项目得分与护理工作环境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或负相关(r的绝对值为0.079~0.454,P<0.01)。结论儿童血液肿瘤护理工作环境、护士报告照护质量均尚可,但在支持患儿及家长自护能力方面稍显不足。护理管理者可从儿童血液肿瘤护理工作环境着手,提升护理质量,深化专业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工作环境 护士报告照护质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CD22 CAR-T细胞治疗MLL基因重排阳性难治/复发儿童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10
作者 杨柳 苏萌 +5 位作者 张婧 安康 蔡娇阳 钱娟 汤燕静 李本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8-894,共7页
目的 分析双靶点CD19/CD22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重排(MLL-r)阳性难治/复发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接受双靶点CD19/CD22 CAR-T治疗的M... 目的 分析双靶点CD19/CD22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重排(MLL-r)阳性难治/复发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接受双靶点CD19/CD22 CAR-T治疗的MLL-r阳性R/R B-AL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37例MLL-r阳性R/R B-ALL患儿,男24例、女13例,诊断时中位年龄1.2(0.5~2.6)岁,其中17例(45.9%)为婴儿白血病。CAR-T细胞输注后中位时间9(7~13)天,37例患儿的完全缓解率达100%。中位随访时间28.2(11.3~30.9)个月,3年总体生存(OS)率为67.6%(95%CI:52.5%~82.7%),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9.5%(95%CI:43.6%~75.4%)。75.7%(28/37)的患者在CAR-T细胞治疗后接受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距离CAR-T细胞输注的中位时间为83(61~92)天。接受巩固性移植与未接受患儿的2年OS分别为75.0%(95%CI:58.9~91.1%)与44.4%(95%CI:11.9%~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35.1%(13/37)的患儿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56(86~202)天,其中4例为CD19、CD22双阳性复发,2例CD19、CD22双阴性复发,4例单纯CD19阴性复发,1例淋系向髓系转化,另2例不明确。97.3%(36/37)患儿发生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11例(29.7%)达到了3~4级,5例(13.5%)患儿出现了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无CAR-T细胞治疗合并症导致的死亡。结论 CD19/CD22 CAR-T细胞治疗可有效诱导MLL-r阳性儿童R/R B-ALL获得快速缓解,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MLL基因重排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难治/复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MC APL-2010方案治疗44例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总结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卓 沈树红 +6 位作者 汤燕静 薛惠良 胡文婷 潘慈 汤静燕 顾龙君 陈静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 评价SCMC APL-2010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4月至2016年7月采用SCMC APL-2010方案治疗的44例APL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儿的无事件生存(EFS)率和总生存(OS)率.结果 44... 目的 评价SCMC APL-2010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4月至2016年7月采用SCMC APL-2010方案治疗的44例APL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儿的无事件生存(EFS)率和总生存(OS)率.结果 44例APL患儿中,42例(95%)经1个疗程达完全缓解(CR),1例经2个疗程达CR,总CR率为98%,9年EFS率为96%±3%,OS率为97.7%±2.2%.不良事件中,发生感染41例(93%),粒细胞减少29例(66%),分化综合征12例(27%,其中死亡1例),肝功能异常16例(36%),胃肠道不良反应12例(27%),QT间期延长7例(16%),睾丸炎1例(2%),无第二肿瘤发生.结论 SCMC APL-2010方案治疗儿童APL预后好,可获得长期生存,但治疗相关感染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SCMCAPL-2010方案 生存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TEXT分期系统结合影像学特点在儿童肝母细胞瘤治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辰 周莺 +4 位作者 钟玉敏 邱海嵊 徐敏 汤静燕 潘慈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8-343,共6页
目的:对CT肝脏功能分段法及PRETEXT分期系统并结合影像学特点,在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治疗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9月经CT诊断的儿童肝母细胞瘤共3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使用CT断... 目的:对CT肝脏功能分段法及PRETEXT分期系统并结合影像学特点,在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治疗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9月经CT诊断的儿童肝母细胞瘤共3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使用CT断层功能分段法及PRETEXT分期对36例肿瘤进行分期,结合影像特点,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36例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36病例:(1)影像特点:平扫期肿块密度较正常肝脏实质稍低,含有钙化的18例,占50%;2例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病理为纯胎儿型;3例增强后呈极轻度强化,为小细胞未分化型;31例增强后呈轻度至中度不均匀强化,为上皮混合型14例及上皮间叶混合型17例。(2)CT PRETEXT分期:Ⅰ期5例,Ⅱ期12例,Ⅲ期17例,Ⅳ期2例;根据手术结果再次使用PRETEXT分期法进行分期,Ⅰ期5例,Ⅱ期8例,Ⅲ期22例,Ⅳ期1例,总体准确率为86.1%(31/36)。(3)治疗效果评价:根据PRETEXT分期结合CT表现,Ⅰ期5例和Ⅱ期6/8例直接手术切除;Ⅱ期2/8例由于伴有腹水、肺部转移和门静脉瘤栓,与Ⅲ期22例和Ⅳ期1例先行活检。11/13例直接手术切除病例,2例随访复查无明显复发征象,9例行化疗巩固治疗,无明显异常;25/36例病例经2个化疗期后,均显示瘤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但所占肝脏的分段不变,随后对肿块进行手术切除。结论:PRETEXT分期系统对肝母细胞瘤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结合肿瘤影像学的特点,对本病进行合理的评估,从而为肿瘤手术时机及化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儿童 肝母细胞瘤 CT PRETEXT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帆 王天怡 +6 位作者 杜薇薇 何海龙 肖佩芳 陆叶 胡绍燕 李本尚 卢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8-725,共8页
目的:观察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r/r B-ALL患儿行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资料,分别以复发、死亡为终点事件,评估CAR-T细胞治疗r/r B-ALL的疗效及... 目的:观察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r/r B-ALL患儿行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资料,分别以复发、死亡为终点事件,评估CAR-T细胞治疗r/r 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共32例r/r B-ALL患儿接受CAR-T细胞治疗,中位年龄7.5(2-17.5)岁。32例患儿共回输CAR-T细胞40次,回输中位CAR-T细胞总量0.9×10^(7)/kg(患儿体重)。结果显示,2例患儿在评估前死亡,其余30例患儿3、6、9个月RFS分别为(96.3±3.6)%、(81.4±8.6)%和(65.3±12.5)%;3、6、9个月OS均为100%,12个月OS(94.7±5.1)%,24个月OS(76±12.8)%。回输前骨髓肿瘤负荷≥36%、CAR-T细胞回输2周内铁蛋白峰值≥2500 ng/ml与复发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CAR-T治疗相关脑病综合征(CRES),26例在CAR-T细胞回输1周内出现CRS反应,12例出现CRES反应。18例给予托珠单抗静滴,其中12例联合糖皮质激素,CRS反应及CRES反应经治疗后大多1周内缓解。激素使用剂量与患儿持续缓解时间相关,甲泼尼龙累积剂量≥8 mg/kg预后不佳。结论:CAR-T细胞治疗儿童r/r B-ALL有效且安全,CRS及CRES反应经治疗后均可缓解;回输前骨髓肿瘤负荷≥36%、回输后甲泼尼龙累积剂量≥8 mg/kg预后不佳;回输后两周内铁蛋白峰值≥2500 ng/ml与疾病复发相关,且为独立预后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难治复发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化疗相关口腔炎防治和护理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何梦雪 沈南平 吴娜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7期94-97,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儿童化疗相关口腔炎防治措施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Embase、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儿童化疗相关口腔炎预防和治疗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使用RevMan5.1软件处理数据。... 目的系统评价儿童化疗相关口腔炎防治措施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Embase、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儿童化疗相关口腔炎预防和治疗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使用RevMan5.1软件处理数据。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其中5篇随机对照试验、6篇临床对照试验,共649例患儿。Meta分析显示,实施口腔照护计划的干预组口腔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OR=0.39,95%CI(0.18,0.87),P<0.05];且口腔炎相关疼痛轻,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WMD=-0.67,95%CI(-0.79,-0.54),P<0.01]。相较于常规护理,氯己定漱口的患儿口腔炎发生率低,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OR=0.18,95%CI(0.08,0.38),P<0.01]。相较于常规护理,经低强度激光治疗的患儿口腔炎更易愈合,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OR=0.17,95%CI(0.07,0.41),P<0.01]。结论口腔照护计划可降低儿童化疗相关口腔炎的发生率,并减轻疼痛;氯己定漱口可降低儿童化疗相关口腔炎的发生率;低强度激光可促进儿童化疗相关口腔炎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肿瘤 化疗相关口腔炎 口腔护理 口腔照护计划 氯己定 低强度激光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血液真菌抗原检测的应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醴 王莹 +4 位作者 周云芳 李璧如 陈静 薛惠良 汤静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评价血液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和(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BG]试验及两者联合应用在儿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高危人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GM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PlateliaTM Aspergillus试剂盒)检测,B... 目的评价血液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和(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BG]试验及两者联合应用在儿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高危人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GM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PlateliaTM Aspergillus试剂盒)检测,BG采用动态浊度法(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GM阳性定义为连续2次不同时点I≥0.5或单次I≥0.8;BG阳性为≥10pg/ml。结果130例入选研究,其中确诊IFI2例,临床诊断20例。BG和GM试验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8%,82.4%和75.0%,94.4%。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侵袭性曲霉菌病(IA)敏感度为50.0%,特异度为96.3%。结论BG和GM对儿童IFI检测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高危患者的筛查。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IA诊断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1 3)-β-D-葡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2005方案治疗儿童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5例疗效总结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敏 顾龙君 +5 位作者 汤静燕 薛惠良 陈静 潘慈 叶启东 王晓东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24-227,共4页
目的研究ALL-2005方案治疗儿童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5月-2009年4月初发的35例T-ALL患儿采用ALL-2005方案进行分层治疗及疗效分析。结果 T-ALL患儿35例,男30例(86%),女5例(14%),发病时中位年龄8.3(2.0~15.6... 目的研究ALL-2005方案治疗儿童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5月-2009年4月初发的35例T-ALL患儿采用ALL-2005方案进行分层治疗及疗效分析。结果 T-ALL患儿35例,男30例(86%),女5例(14%),发病时中位年龄8.3(2.0~15.6)岁。其中>10岁患儿14例,占40%。起病时外周血白细胞≥50×109/L者24例,占69%,起病时6例患儿有纵隔增宽。泼尼松治疗第8天时泼尼松试验反应好者22例(63%)。诱导治疗第35天有29例获完全缓解(83%),骨髓微小残留病(MRD)≤0.01%者共20例(67%)。治疗第55天时MRD≤0.01%共26例(87%)。4例复发,3例失访,6例死亡(包括3例复发和3例第1疗程未缓解而放弃治疗者)。随访至2011年6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39(1~71)个月,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73.5%。结论 ALL-2005方案治疗儿童T-ALL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T细胞 急性 预后 ALL-2005方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残留病阳性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追踪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惠良 陈静 +6 位作者 徐翀 潘慈 汤静燕 周敏 董璐 王耀平 顾龙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36-638,643,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骨髓微小残留病(MRD)及检测,预测预后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四色荧光抗体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儿童B-ALL的MRD。对41例MRD阳性患儿加强化疗强度,多次连续监测,进行追踪分析。结果41例MRD... 目的探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骨髓微小残留病(MRD)及检测,预测预后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四色荧光抗体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儿童B-ALL的MRD。对41例MRD阳性患儿加强化疗强度,多次连续监测,进行追踪分析。结果41例MRD阳性患儿中复发6例,复发患儿的MRD均>0.1%,MRD出现阳性的时间均>3个月,临床分型都属高危型。MRD阳性患儿经1个疗程强烈化疗转阴27例,其中1例复发,其他均在随访中,中位随访时间24.8个月;MRD阳性2个疗程转阴14例,复发5例,缓解患儿中位随访时间22.8个月。结论MRD对B-ALL预后监测有重要意义,MRD阳性时间越长对预后越不利,加强对MRD阳性患儿的治疗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残留病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追踪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非成熟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华 顾龙君 +6 位作者 薛惠良 汤静燕 陈静 潘慈 徐翀 董璐 周敏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分析多种预后影响因素对儿童非成熟B细胞性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的影响,寻找可能的影响治疗和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方法对在该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非成熟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161例,按ALL-XH-99方案化疗。并在治疗前获得患者年龄、性... 目的分析多种预后影响因素对儿童非成熟B细胞性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的影响,寻找可能的影响治疗和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方法对在该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非成熟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161例,按ALL-XH-99方案化疗。并在治疗前获得患者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数、免疫分型、P170、融合基因以及泼尼松治疗第8天外周血幼稚细胞绝对数、诱导缓解治疗第19天骨髓象以及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骨髓微量残留病(MRD)水平和危险度分级等,并动态观测治疗疗效。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治疗前P170水平等对治疗对无事件生存率无影响(P>0.05);年龄、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泼尼松治疗反应、诱导缓解第19天骨髓象、融合基因、以及CR时MRD水平等则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免疫分型、是否具有髓系标记以及临床危险度分组对治疗预后亦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进入本研究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中,预后危险因素包括:治疗前外周血WBC≥50×109/L、Cμ阳性、MRD阳性以及融合基因检测阳性等(P<0.05)。而性别、年龄、治疗前P170水平、CD10/CD33/CD13是否表达、危险度分组以及治疗第19天骨髓象等对预后并无显著的影响(P>0.05)。但根据患者治疗第19天骨髓象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在非成熟B系ALL中,治疗前外周血高白细胞数、Cμ阳性、融合基因检测阳性以及诱导缓解结束后MRD≥0.01%具有重要的预后意义。而早期治疗反应(第19天骨髓象)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预后 微量残留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肿瘤患儿脓毒症预防策略的构建及实施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芬 阮海珊 +3 位作者 何梦雪 黄仁钊 沈南平 陆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27-1132,共6页
目的:构建血液肿瘤患儿脓毒症预防管理策略,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9月及2019年4—9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肿瘤科病房发生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儿及同期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4—9月的患儿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目的:构建血液肿瘤患儿脓毒症预防管理策略,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9月及2019年4—9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肿瘤科病房发生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儿及同期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4—9月的患儿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9年4—9月的患儿为实验组,实施血液肿瘤患儿脓毒症预防管理策略。比较两组患儿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发生率、发热至用药各阶段耗时、首剂抗生素及时使用达标率等方面的差异,比较两组护士在知识掌握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血液肿瘤患儿脓毒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脓毒性休克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首剂抗生素及时使用达标率、护士操作考核合格率显著提升,发热至用药耗时、开医嘱至用药耗时显著降低(P<0.05),两组护士理论测验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儿脓毒症预防管理策略能提高管理效率,改善临床结局,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液肿瘤 脓毒症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反应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宇 缪艳 +7 位作者 王翔 汤燕静 薛惠良 陈静 丁丽霞 汤静燕 李本尚 沈树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5(IL-1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提取ALL患儿缓解期的骨髓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质谱阵列技术(MassArray)分析IL-15的5个SNP位点(rs10519612、rs10519613、rs1700... 目的探讨白介素15(IL-1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提取ALL患儿缓解期的骨髓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质谱阵列技术(MassArray)分析IL-15的5个SNP位点(rs10519612、rs10519613、rs17007695、rs17015014、rs35964658),并对各SNP位点与诱导治疗结束后微小残留病(MR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NP rs17007695与儿童ALL早期诱导治疗结束后的MRD相关(P=0.049),CC基因型诱导结束时MRD阳性率是TT基因型的1.8倍;5个SNPs的单倍型分析显示,CACGG在MRD阳性组中出现的频率高于MRD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对4.9%,P=0.035)。结论 IL-15相关的SNP与儿童ALL早期治疗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