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验医学生对科技成果转化教学课程需求的认知差异分析
1
作者 沈楠 龚波 +2 位作者 陶悦 李浩 莫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检验医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对相关教学课程的需求。方法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在某“双一流”医学高等院校发放问卷,以检验医学生作为调研对象,涵盖本科生和研究生。依据检验医学生不同学龄阶段进... 目的探讨检验医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对相关教学课程的需求。方法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在某“双一流”医学高等院校发放问卷,以检验医学生作为调研对象,涵盖本科生和研究生。依据检验医学生不同学龄阶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分类数据的组间比较分析。结果共回收电子问卷109份,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检验医学生分别占75.23%和24.77%。调研对象总体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认知不足。超过50%的检验医学生认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及科技成果转化教学课程十分必要。结论检验医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了解程度整体偏低,未来应当探索在不同阶段的检验医学生中开设相关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医学生 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 认知 课程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高出生体质量与儿童肥胖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涵 陈畅 +5 位作者 金志娟 杨友 江帆 黄红 刘世建 金星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08-812,共5页
目的探讨高出生体质量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选取70284名3~12岁上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新生... 目的探讨高出生体质量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选取70284名3~12岁上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新生儿时期数据(包括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和喂养方式)等信息,分析高出生体质量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男孩高出生体质量组和正常出生体质量组超重、肥胖及重度肥胖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孩高出生体质量组和正常出生体质量组超重、肥胖及重度肥胖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及性别因素后,高出生体质量是引起儿童超重(OR=1.41,95%CI 1.33~1.51,P<0.05)、肥胖(OR=1.45,95%CI 1.31~1.62,P<0.05)、重度肥胖(OR=1.51,95%CI 1.35~1.68,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年龄、性别及新生儿特征因素(包括孕周、喂养模式)后,高出生体质量是引起儿童超重(OR=1.40,95%CI 1.31~1.50,P<0.05)、肥胖(OR=1.44,95%CI 1.28~1.61,P<0.05)、重度肥胖(OR=1.42,95%CI 1.25~1.60,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出生体质量是儿童超重、肥胖和重度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质量 儿童 超重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闽 孙晓宁 +4 位作者 荣听雨 姜艳蕊 刘洁琼 王广海 江帆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78-184,共7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和执行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并考察两者关系。方法基于“上海市儿童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查-学龄前”大型人群队列研究,对99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由家长填写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 目的调查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和执行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并考察两者关系。方法基于“上海市儿童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查-学龄前”大型人群队列研究,对99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由家长填写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和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问卷(behavior rating scale of executive function-preschool,BRIEF-P)。结果991名学龄前儿童的平均年龄为(6.18±0.29)岁,男童占比52.1%。总睡眠问题发生率为48.6%,以睡眠启动延迟和睡眠时长问题为主。一般执行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8.7%,以转换和情绪控制问题为主。一般执行功能异常儿童总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功能正常儿童(χ^(2)=7.61,P<0.01),其发生风险是功能正常儿童的2.06倍(95%CI:1.22~3.48),且执行功能不同维度异常与不同睡眠问题的发生有关。结论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与执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提示应当进行针对性的综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问题 执行功能 学龄前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前程序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作用综述
4
作者 王铭 林琳 +5 位作者 苏茹昕 潘晶 刘依如 施桂娟 Jodi A MINDELL 王广海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9-63,70,共6页
儿童早期是脑智发育的关键期,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睡前程序理论模型,积极的睡前程序涉及儿童养育照护的五个核心要素,即良好的健康、充足的营养、回应性照护、早期学习机会以及安全保障,能够对儿童的睡眠、认知、语言、... 儿童早期是脑智发育的关键期,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睡前程序理论模型,积极的睡前程序涉及儿童养育照护的五个核心要素,即良好的健康、充足的营养、回应性照护、早期学习机会以及安全保障,能够对儿童的睡眠、认知、语言、社会情绪等早期发展领域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该文就睡前程序的理论模型及其对儿童睡眠健康和早期发展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制订以睡前程序为核心、促进儿童早期全面发展的“教养医结合”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前程序 儿童早期发展 睡眠 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儿童不同睡眠状况下的学业成绩表现 被引量:23
5
作者 姜艳蕊 陈文娟 +6 位作者 孙菀绮 李峰 李生慧 颜崇淮 金星明 沈晓明 江帆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448,共5页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不同睡眠状况下的学业成绩表现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0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2249名。使用自编学业成绩表现教师评估问卷(各维度得分用学业成绩指数表示,学业成绩指数越低,学业表现越好)和中文版...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不同睡眠状况下的学业成绩表现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0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2249名。使用自编学业成绩表现教师评估问卷(各维度得分用学业成绩指数表示,学业成绩指数越低,学业表现越好)和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CSHQ总评分>41分为睡眠质量不良)对学业成绩和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的儿童学业成绩表现特点。结果:女生的学业成绩各项指数均低于男生。儿童睡眠习惯问卷中由家长汇报的睡眠时间<9h的学龄儿童的各学业成绩指数均高于睡眠时间9~10h、>10h者(P<0.05),CSHQ总评分≤41分的学龄儿童的各学业成绩指数均低于儿童睡眠习惯问卷总评分>41分者。结论:睡眠时间短以及睡眠质量差的学龄儿童在学业表现上差于睡眠时间长、睡眠质量好者;家长及教师应更加关注儿童的睡眠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 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 学业成绩表现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物PM_(10)和CD4^+T淋巴细胞IL-4 DNA甲基化在儿童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幼瑾 李牛 +3 位作者 牟喆 马蓓颖 陈洁 江帆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PM_(10)对变应性鼻炎儿童CD4^+T淋巴细胞IL-4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表观遗传调控及相关转录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耳鼻咽喉科就诊的35例6~12岁变应性鼻炎患儿随访1年,收集血样及设立匹配对照...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PM_(10)对变应性鼻炎儿童CD4^+T淋巴细胞IL-4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表观遗传调控及相关转录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耳鼻咽喉科就诊的35例6~12岁变应性鼻炎患儿随访1年,收集血样及设立匹配对照组(30例),进行IL-4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克隆测序及mRNA表达水平检测。评估PM_(2.5)和PM_(10)的个人综合暴露。结果变应性鼻炎组CD4+T淋巴细胞中IL-4基因启动子区域平均甲基化程度低于对照组(P=0.038);其中-48、+54甲基化程度有差异(P=0.041、0.032);变应性鼻炎组IL-4转录水平升高(P=0.039),与其平均DNA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t=-0.452,P=0.032)。转录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校正后,变应性鼻炎儿童PM_(10)暴露与其IL-4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呈负相关(r^2=0.419,β=-0.470,SD=0.781,P=0.045)。结论变应性鼻炎儿童IL-4基因启动子区域低甲基化水平可能受到PM_(10)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空气污染物 白细胞介素4 表观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障碍临床实践相关指南解读 被引量:15
7
作者 唐艺嘉 王紫惊 +2 位作者 姜艳蕊 江帆 王广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63-2568,共6页
睡眠障碍,尤其是失眠和睡眠行为紊乱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中极为常见,对ASD儿童及其家庭造成多方面损害。国际上多个专业组织强调将睡眠障碍纳入ASD儿童的综合诊疗之中,并发布了相关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如美国孤独症治疗联盟(ATN)... 睡眠障碍,尤其是失眠和睡眠行为紊乱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中极为常见,对ASD儿童及其家庭造成多方面损害。国际上多个专业组织强调将睡眠障碍纳入ASD儿童的综合诊疗之中,并发布了相关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如美国孤独症治疗联盟(ATN)共识、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指南、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指南等。然而,目前仍缺乏适用于我国ASD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极大限制了相关临床工作的开展。本文重点对上述3个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涉及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睡眠障碍界定和相关因素评估,以及睡眠障碍行为治疗和褪黑素治疗等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诊治,以及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的制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睡眠障碍 失眠 儿童 指南 行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NOTCH1基因突变的特征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闫慧 刘兰波 +4 位作者 丁丽霞 李本尚 沈树红 汤静燕 莫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0-875,共6页
目的阐明NOTCH1基因突变在儿童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8例T-ALL患儿NOTCH1基因的异二聚体(HD)区及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PEST)区测序,研究T-ALL患儿中NOTCH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位点、... 目的阐明NOTCH1基因突变在儿童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8例T-ALL患儿NOTCH1基因的异二聚体(HD)区及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PEST)区测序,研究T-ALL患儿中NOTCH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位点、类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8例T-ALL患儿中,15例(51.57%)患儿的NOTCH1基因发生突变,均为杂合性突变。突变患儿入院时外周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及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与无突变患儿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28例患儿的一年缓解率为75.0%(21/28),其中突变患儿的一年缓解率为80.0%(12/15),无突变患儿为69.2%(9/13)。此外,3例复发的突变组患儿至一年随访时均已死亡(一年时病死率为20%),而4例复发的无突变患儿经再次化疗后至一年随访时均存活(一年时病死率为0%)。结论儿童T-ALL患者中NOTCH1基因突变发生率高、位点多样;NOTCH1突变者初诊时疾病更严重,短期预后较好、而复发后挽救治疗预后更差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NOTCH1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学治疗常规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林艳艳 许岩 李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7,共7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在儿童血液肿瘤中发病率最高,占比约为所有儿童癌症的三分之一。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和我国医疗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儿童ALL的治疗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改善,5年以上总体生存率可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在儿童血液肿瘤中发病率最高,占比约为所有儿童癌症的三分之一。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和我国医疗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儿童ALL的治疗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改善,5年以上总体生存率可达90%。然而临床耐药复发的出现且有效治疗手段的欠缺,导致患儿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近年来,ALL耐药的发病和调控机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表明,ALL患儿不仅可能对某一种化学治疗(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更可能存在多重耐药的棘手情况。因此,完善ALL耐药机制的研究,对改善ALL患儿的预后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儿童ALL治疗的常规化疗药物入手,回顾相关化疗药物耐药的既往文献,分别对激素类、抗代谢类(叶酸拮抗剂类、硫嘌呤类、促氨基酸代谢类)、生物碱类、蒽环类在内的多种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应对儿童ALL化疗常规药物临床耐药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化学治疗 耐药机制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心脏移植后住院时间延长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颜冰倩 王会景 +5 位作者 艾雪峰 宫艺其 谭瑶 徐徐 王伟 付炜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0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究导致儿童心脏移植后住院时间延长(PLOS)的危险因素及PLOS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国际器官移植数据库2003至2017年间的4 953例儿童心脏移植病例的临床数据,PLOS定义为术后住院≥60 d。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术后PLO... 目的探究导致儿童心脏移植后住院时间延长(PLOS)的危险因素及PLOS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国际器官移植数据库2003至2017年间的4 953例儿童心脏移植病例的临床数据,PLOS定义为术后住院≥60 d。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术后PLOS发生的相关因素,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术后是否PLOS对生存率的影响。用Cox回归模型确定影响PLOS组术后1年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PLOS组移植后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非PLOS组的患儿,其中移植后前6个月的死亡率最高。PLOS的发生和多个因素独立相关,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透析和再次心脏手术不仅是术后PLO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还是PLOS患儿术后1年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个因素影响儿童心脏移植后PLOS的发生,进而导致移植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脏移植 住院时间延长 预后 先天性心脏病 生存分析 心脏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在儿童早期脑智发育中的作用及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茹昕 王广海 江帆 《早期儿童发展》 2022年第4期64-72,共9页
儿童早期是脑智发育的关键期,而健康睡眠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当前,我国儿童健康政策和“脑计划”研究布局均强调促进儿童早期脑智发育的重要性,亟待揭示儿童早期脑智发育规律及可干预因素,形成循证干预政策和方案,并通过推广实施,筑牢... 儿童早期是脑智发育的关键期,而健康睡眠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当前,我国儿童健康政策和“脑计划”研究布局均强调促进儿童早期脑智发育的重要性,亟待揭示儿童早期脑智发育规律及可干预因素,形成循证干预政策和方案,并通过推广实施,筑牢健康中国根基。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儿童早期睡眠发展特点及其对脑智发育的重要作用。首先,儿童早期睡眠迅猛变化,虽然睡眠结构逐渐发展成熟,并建立了昼夜节律和巩固的夜间睡眠,但我国儿童睡眠不足、就寝问题和夜醒等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其次,睡眠通过调节海马的功能可促进长时记忆的形成和巩固,影响学习效果。具体来讲,睡眠会影响婴儿的社会情绪信息加工能力,且睡眠不足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情绪行为问题,这与扣带皮层、前额叶及海马等情绪相关脑区功能受损有关。再次,睡眠相关参数能够预测儿童智力发育和问题解决能力水平,并对儿童大脑结构发育产生较大影响。最后,本文建议在深化睡眠对儿童早期脑智发育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基础上,形成干预政策和方案,并依托基层妇幼保健和学校卫生体系推广应用,实现促进儿童早期睡眠和脑智发育的规模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早期 睡眠 脑智发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2β、EGFR及P-cadherin在儿童横纹肌肉瘤亚型中的诊断意义
12
作者 马靖 沈萍 +8 位作者 陈洁枫 金晓婷 张忠德 莫茜 吴湘如 张道恩 侯国源 罗洪 殷敏智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903-907,共5页
目的探讨一组抗体对横纹肌肉瘤(RMS)组织学亚型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Singapore 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2000-11—2016-12间诊断RMS 73例,En Vision法行AP-2β、Pcadherin、EGFR和Myogenin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一组抗体对横纹肌肉瘤(RMS)组织学亚型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Singapore 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2000-11—2016-12间诊断RMS 73例,En Vision法行AP-2β、Pcadherin、EGFR和Myogen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5级评分系统进行表达分析。结果 73例RMS病例,剔除3例梭形细胞型RMS,其余70例RMS,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RMS)48例,腺泡型横纹肌肉瘤(ARMS)22例,AP-2β、Pcadherin和EGFR在ERMS和ARMS中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yogenin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AP-2β、P-cadherin及EGFR可以用来帮助区分RMS的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横纹肌肉瘤 分类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体外循环术后细胞外组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高鸿翔 于新迪 +4 位作者 张廼璞 朱丽敏 鲁芳芳 莫茜 王伟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6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纠治术术后细胞外组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16例非紫绀型(A组)和32例紫绀型(B组)患儿在术前(T0)、术后0 h(T1)、4 h(T2)、24 h(T3)、48 h(T4)和72 h(T5)的外周血,检测血清组蛋白...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纠治术术后细胞外组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16例非紫绀型(A组)和32例紫绀型(B组)患儿在术前(T0)、术后0 h(T1)、4 h(T2)、24 h(T3)、48 h(T4)和72 h(T5)的外周血,检测血清组蛋白、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记录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时间等临床参数。结果两组细胞外组蛋白、PCT和CRP术后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分别于T1、T3和T4达到峰值,且A、B两组各指标峰值有统计学差异。线性回归分析示,两组细胞外组蛋白峰值与PCT和CRP峰值及临床参数之间有统计学相关性。ROC曲线分析示T1细胞外组蛋白水平对术后抗生素的应用及ICU时间具有预测价值。结论术后细胞外组蛋白较PCT和CRP更早达到峰值,且其峰值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儿童体外循环术后的早期临床预后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细胞外组蛋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学龄儿童睡眠质量变化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文娟 李锋 +4 位作者 李生慧 颜崇淮 金星明 江帆 沈晓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3-337,共5页
目的 追踪研究上海地区学龄儿童睡眠质量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影响儿童睡眠质量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国际标准化儿童睡眠评估问卷(中文版CSHQ)于2005年与2009年对覆盖上海市城区和郊区的10个区县的同样10... 目的 追踪研究上海地区学龄儿童睡眠质量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影响儿童睡眠质量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国际标准化儿童睡眠评估问卷(中文版CSHQ)于2005年与2009年对覆盖上海市城区和郊区的10个区县的同样10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005年采用"区-学校-年级-班"的技术路线,抽取样本884人;2009年在2005年相同的10所小学以年级为最小单位进行调查,抽取样本2161人.主要对2005年以及2009年两个样本8种反映睡眠质量的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对影响睡眠质量的高危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与2005年相比,2009年学龄儿童睡眠质量不良的比例由29.2%下降至27.9%,其中就寝习惯不良的比例由33.1%下降至28.7%、睡眠焦虑由50.6%下降至39.8%、夜醒由25.2%下降至21.5%、异态睡眠由51.2%下降至45.8%.校正年龄、性别以及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后,儿童睡眠质量较差主要与繁重的课业负担、平时使用电脑的时间过长、睡眠时卧房开灯、与父母/照养人同床睡、慢性疾病的影响及父母的作息习惯不良等有关.结论 上海学龄儿童睡眠质量整体近年来略呈上升趋势,但仍有1/4以上的儿童睡眠质量不佳.加强父母的睡眠卫生知识教育、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能是最终改善儿童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睡眠 抽样研究 多中心研究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不同转染方式用于modRNA转染人脂肪干细胞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李凯祥 罗润娇 +6 位作者 于新迪 刘明璐 卢婷婷 王湘莹 王会景 付炜 王伟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3期275-284,共10页
目的筛选更优的转染方式,探讨其用于modRNA转染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hADSC)并表达特定蛋白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2种电转染方式Optimization4及Optimization6和脂质体转染试剂RNAiMAX,将modGFP转染到hADSC中... 目的筛选更优的转染方式,探讨其用于modRNA转染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hADSC)并表达特定蛋白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2种电转染方式Optimization4及Optimization6和脂质体转染试剂RNAiMAX,将modGFP转染到hADSC中去。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和荧光显微镜分析,比较不同转染方式的转染效率和蛋白表达情况;通过细胞死活染色,评估转染后24 h细胞的存活情况;将更优的电转方式与RNAiMAX用于modVEGFA转染hADSC,收集其培养24 h的上清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成管和transwell迁移实验,并与基质胶混合后注射于裸鼠皮下,通过大体观、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其在体内促进血管再生的情况。结果Optimization6电转转染hADSC的效率为87.75%±1.52%,高于Optimization4转染组(80.85%±1.48%)和RNAiMAX转染组(81.80%±1.08%),且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分析均表明电转染方式的蛋白表达优于RNAiMAX脂质体转染。3种转染方式对细胞的毒性均较小,无统计学差异。与RNAiMAX相比,Optimization6电转能更高效地介导modVEGFA转染hADSC,能更好地促进体外hUVECs成管和迁移,皮下血管再生的效果也更佳。结论相比于RNAiMAX和Optimization4电转染,Optimization6电转方式转染hADSC的效率更高,蛋白表达高效,且能在体内外快速高效促进血管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修饰信使核糖核酸 基因表达 电转染 脂质体 人脂肪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调节肿瘤细胞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烨晟 杨易静 +3 位作者 黄依雯 施珑玙 王曼媛 陈思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0-838,共9页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肿瘤细胞生存的复杂细胞环境,内含多种类型的细胞和围绕肿瘤细胞的细胞外成分。免疫细胞是TME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肿瘤细胞生存的复杂细胞环境,内含多种类型的细胞和围绕肿瘤细胞的细胞外成分。免疫细胞是TME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淋巴细胞、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 cells)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等。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肿瘤耐药是化学治疗(化疗)、放射治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肿瘤治疗方法疗效受限并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是肿瘤细胞与TME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如何克服TME所致肿瘤耐药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一大难点。近年来,随着对TME中免疫细胞研究的深入,免疫细胞调节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具体机制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而靶向相应免疫细胞、信号通路或细胞因子的治疗策略被证实能够有效减少肿瘤耐药并改善肿瘤治疗效果。该文就TME中TAMs、MDSCs、Tregs和NK细胞等在肿瘤耐药中发挥的作用及克服肿瘤耐药的靶向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和免疫抑制性调节性B细胞(B regulatory cells,Bregs)与肿瘤耐药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克服肿瘤耐药和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提供方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耐药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髓系抑制性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O_(2)点阵激光精准构建小鼠背侧皮肤深Ⅱ度烧伤模型
17
作者 王湘莹 卢婷婷 +5 位作者 李凯祥 曾俊文 王会景 王伟 邓丹 付炜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利用CO_(2)点阵激光精准控制烧伤强度及面积,并摸索最适能量强度,制备皮肤浅Ⅱ度至深Ⅱ度烧伤模型。方法首先通过50 mJ、80 mJ能量强度的CO_(2)点阵激光对小鼠进行造模,得到两组不同能量强度的烧伤模型;观察造模后烧伤部位表面皮肤... 目的利用CO_(2)点阵激光精准控制烧伤强度及面积,并摸索最适能量强度,制备皮肤浅Ⅱ度至深Ⅱ度烧伤模型。方法首先通过50 mJ、80 mJ能量强度的CO_(2)点阵激光对小鼠进行造模,得到两组不同能量强度的烧伤模型;观察造模后烧伤部位表面皮肤变化情况,在造模后0、3、7、14 d拍照,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分析伤口愈合率;随后,对不同时间点所取烧伤部位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ColⅠ、Col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对不同时间点的组织进行组织学染色发现,两组的激光打孔深度、毛囊再生情况及瘢痕生成情况存在显著差异;ColⅠ、Col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两组间胶原蛋白再生情况同样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发现,80 mJ能量强度对小鼠皮肤组织所造成的损伤更符合深Ⅱ度烧伤模型特点。结论本研究成功利用CO_(2)点阵激光在小鼠背部构建出皮肤组织再生明显障碍的背侧深Ⅱ度烧伤模型,并通过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其损伤程度进行了详细评估,最终筛选出80 mJ的能量强度用于构建皮肤深Ⅱ度烧伤模型,有望为烧伤病理生理研究及皮肤组织再生药物筛选提供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Ⅱ度烧伤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皮肤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诱导型永生化基因整合载体与功能验证
18
作者 岳伟 杨玥 +2 位作者 钱宝华 李彦欣 顾海慧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341-1349,共9页
目的构建诱导型永生化基因载体,并将其转染入原代细胞,从而建立条件永生化细胞系,实现原代细胞在体外的持续培养和增殖。方法本研究应用基因同源重组技术,将永生化基因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猴病毒40大T抗原(SV40LT)、急性髓系白血... 目的构建诱导型永生化基因载体,并将其转染入原代细胞,从而建立条件永生化细胞系,实现原代细胞在体外的持续培养和增殖。方法本研究应用基因同源重组技术,将永生化基因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猴病毒40大T抗原(SV40LT)、急性髓系白血病融合基因NUP98-KDM5A(N/K)和CBFA2T3-GLIS2(C/G),以及原癌基因KRAS的编码序列(CDS)定向插入到四环素(Tet)诱导型真核表达的慢病毒载体pLV2-TRE3GS-EGFP-MCS-3×FLAG-hPGK-Tet-On-SV40-Neo和转座子系统PB-TRE3G-3×FLAG-T2A-Puro-SV40-PA中。通过慢病毒包装及生产、细胞转染、基因mRNA表达检测、Western blotting蛋白表达检测、绿色荧光蛋白观测、细胞增殖检测等实验方法,分别在293T细胞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中验证载体的转染效率和Tet诱导表达功能。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Tet诱导型慢病毒载体pLV2-Tet-SV40LT、pLV2-Tet-N/K、pLV2-Tet-C/G以及转座子载体PB-Tet-hTERT、PB-Tet-SV40LT、PB-Tet-N/K、PB-Tet-C/G和PB-Tet-KRAS。通过在293T细胞中的转染验证所有目标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在MEF细胞进一步验证了SV40LT和N/K基因具有较强的永生化功能,并通过调节Tet诱导剂的添加控制了细胞的增殖水平。最终,成功构建条件永生化的pLV2-SV40LT-MEF和pLV2-N/K-MEF细胞系。结论Tet诱导型永生化基因整合载体的构建为制备条件永生化原代细胞系和实现体外大量扩增血细胞(如红细胞和血小板)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化 四环素调控系统 慢病毒 转座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A增强细胞治疗在组织修复再生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湘莹 付炜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4期465-468,共4页
细胞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然而,单纯将细胞用于组织修复再生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有研究发现,mRNA与细胞治疗联合,即通过mRNA转染至移植细胞,可以增强细胞促组织修复再生的效果,从而促进心血管、皮肤、骨关节等多个组织的修复... 细胞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然而,单纯将细胞用于组织修复再生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有研究发现,mRNA与细胞治疗联合,即通过mRNA转染至移植细胞,可以增强细胞促组织修复再生的效果,从而促进心血管、皮肤、骨关节等多个组织的修复再生。本文综述了mRNA联合细胞治疗的优势,及其在组织修复再生各领域的相关应用及临床转化难点,以期为其他各种组织的修复再生及临床转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治疗 组织修复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腘动脉局部狭窄非牛顿特性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
20
作者 狄文韬 施鎏鎏 刘金龙 《能源研究与信息》 CAS 2024年第4期235-240,246,共7页
为比较不同血液模型对腘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构建了腘动脉狭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模型,以超声实测数据作为边界条件,分别使用牛顿流体、Carreau-Yasuds非牛顿流体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非牛顿流体模型模拟结果比牛顿... 为比较不同血液模型对腘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构建了腘动脉狭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模型,以超声实测数据作为边界条件,分别使用牛顿流体、Carreau-Yasuds非牛顿流体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非牛顿流体模型模拟结果比牛顿流体模型模拟结果有着更多的低流速区域、更高的壁面剪切力和更均匀的流线。非牛顿流体模型的血管壁面剪切力数值高于牛顿流体模型的,牛顿流体模型的流线分布在狭窄处出现紊流,而非牛顿流体模型的流线分布较牛顿流体模型更平滑、均匀。非牛顿流体血液模型更适合对腘动脉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在未来的数值模拟中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动脉 非牛顿流体 流固耦合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