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健康成人颈动脉斑块与肾功能增龄性下降的相关性
1
作者
徐兰
朱晶晶
+4 位作者
赵雪兰
赵霞娟
任娇琦
周厚广
张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颈动脉斑块(CP)与肾功能增龄性下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科就诊及体检中心体检的449例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基线时CP、肾功能、血压、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并定...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颈动脉斑块(CP)与肾功能增龄性下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科就诊及体检中心体检的449例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基线时CP、肾功能、血压、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并定期随访CP、肾功能,随访至2023年6月结束。根据入组时的年龄将患者分为年轻组(<60岁,n=286)和老年组(≥60岁,n=163);根据入组时是否存在CP,将受试者分为CP组(n=153)和非CP组(n=296);根据基线、随访后CP的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组1(入组、随访后均没有斑块,n=244),组2(入组时没有,随访后新发斑块,n=52),组3(入组时有斑块,随访后斑块消失,n=26)和组4(入组、随访后均有斑块,n=127)。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P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年轻组相比,老年组的CP发生率增加(53.4%和25.2%);收缩压(SBP)、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增高;血红蛋白(Hb)、基线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组时无CP组相比,CP组的年龄、SBP、CHO、TG、LDL-C及UA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基线eGFR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后,共有52例(11.6%)受试者新发CP,26例(5.6%)受试者CP消失。与组1相比,组2的基线eGFR水平降低,eGFR年均下降值增高;年龄、SBP、CHO、TG、LDL-C、UA、HbA1c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3相比,组4的基线eGFR水平降低,eGFR年均下降值增高;年龄、SBP、CHO、LDL-C、UA水平也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OR=5.098,95%CI 1.125~8.718;P<0.001)、SBP(OR=1.986,95%CI 1.019~3.289;P<0.001)、CHO(OR=1.804,95%CI 1.109~4.597;P=0.018)、LDL-C(OR=1.814,95%CI 1.010~1.964;P=0.031)、基线eGFR(OR=0.974,95%CI 0.907~0.985;P<0.001)及eGFR年均下降值(OR=1.228,95%CI 1.014~1.572;P=0.016)都是CP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健康成人的肾功能存在增龄性下降,eGFR水平及其下降速率是CP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增龄过程中,积极管理血压、血脂以外,定期对肾功能进行监测,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肾小球滤过率
增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健康成人颈动脉斑块与肾功能增龄性下降的相关性
1
作者
徐兰
朱晶晶
赵雪兰
赵霞娟
任娇琦
周厚广
张玉
机构
复旦
大学
附属
华山
医院
老年
医学
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临床研究室
出处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面上项目(202140038)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西医结合项目[ZY(2021-2023)-0207-01]
+1 种基金
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021YFE0111800)
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老年医学)项目(shslczdzk02802)。
文摘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颈动脉斑块(CP)与肾功能增龄性下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科就诊及体检中心体检的449例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基线时CP、肾功能、血压、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并定期随访CP、肾功能,随访至2023年6月结束。根据入组时的年龄将患者分为年轻组(<60岁,n=286)和老年组(≥60岁,n=163);根据入组时是否存在CP,将受试者分为CP组(n=153)和非CP组(n=296);根据基线、随访后CP的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组1(入组、随访后均没有斑块,n=244),组2(入组时没有,随访后新发斑块,n=52),组3(入组时有斑块,随访后斑块消失,n=26)和组4(入组、随访后均有斑块,n=127)。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P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年轻组相比,老年组的CP发生率增加(53.4%和25.2%);收缩压(SBP)、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增高;血红蛋白(Hb)、基线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组时无CP组相比,CP组的年龄、SBP、CHO、TG、LDL-C及UA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基线eGFR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后,共有52例(11.6%)受试者新发CP,26例(5.6%)受试者CP消失。与组1相比,组2的基线eGFR水平降低,eGFR年均下降值增高;年龄、SBP、CHO、TG、LDL-C、UA、HbA1c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3相比,组4的基线eGFR水平降低,eGFR年均下降值增高;年龄、SBP、CHO、LDL-C、UA水平也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OR=5.098,95%CI 1.125~8.718;P<0.001)、SBP(OR=1.986,95%CI 1.019~3.289;P<0.001)、CHO(OR=1.804,95%CI 1.109~4.597;P=0.018)、LDL-C(OR=1.814,95%CI 1.010~1.964;P=0.031)、基线eGFR(OR=0.974,95%CI 0.907~0.985;P<0.001)及eGFR年均下降值(OR=1.228,95%CI 1.014~1.572;P=0.016)都是CP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健康成人的肾功能存在增龄性下降,eGFR水平及其下降速率是CP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增龄过程中,积极管理血压、血脂以外,定期对肾功能进行监测,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肾小球滤过率
增龄
Keywords
carotid plaqu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ging
分类号
R54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健康成人颈动脉斑块与肾功能增龄性下降的相关性
徐兰
朱晶晶
赵雪兰
赵霞娟
任娇琦
周厚广
张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